(一)
“近日,曹云金(以下简称曹)跟曾经的师父郭德纲(以下简称郭)正吵的火热,曹云金发表一篇7000字的长文,讲述了他和郭德纲之间的恩恩怨怨,瞬间引起了网上的热议。而前几日公布的德云社新家谱将曹云金、何云伟除名,之后郭德纲在网上的一些言论也是引出曹云金‘手撕’郭德纲的原因之一。双方你来我往激战正酣。曹云金女友江若琳发微博,力挺男友:‘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理清,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有些选择是无可奈何,有些失去是迫于无奈的。喜欢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喜欢你的人不会相信,只希望大家都能安然自若’。 ”(原载凤凰娱乐,2016年9月9日)从这则消息,我们大概就能够明白,郭德纲和他的徒弟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何曹和郭会在网上“互撕”。
当下,有人这样如此评论道:郭不过是把传统的“师徒管理”模式放到了当下显得有些过时,显得有些out了,比如说,他们经常在相声中提及的——“三节”要去师傅家中看望和送礼,这三个节日包括:师傅的生日、师母的生日等。为此,很多网友约莫是因为处在当前社会转型到原子化、分散化的弱关系情景当中,所以选择站到了曹的一边(中国人历来就喜欢站队),并指责郭的不对。在本文看来,这场纷争背后的事实性是是非非,谁又说的清楚?就像两口子吵架,最后离婚收场,家庭里面到底之前发生了什么,到底是男方的错还是女方的错,还是双方怎么个错法?我们无法从内部去了解真正的矛盾。
(二)
但是作为学人,显然不能只是关心八卦的事情,而应该学会从这场纷争中去反思师徒之间到底该如何相处?师徒管理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模式,与郭和曹的关系有几分相像。只不过,当导师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出现以后,有的研究生没有把恩怨放到网络上去,而更多是选择忍气吞声。(有的性骚扰案除外,比如《沉睡的铁狮》一文等。)
学生选择“吞下去”这口气,或者被学校把“家丑”按下去等做法,就一定意味着把问题解决了吗?为此,我们不妨从这次师徒的争端当中,来理解和启发研究生培养当中的师生关系,又该如何更好的处理?
首先,原子化和分散化为特征的社会类型和形态(更多内容可见《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阎云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尤其是在城市这种弗里德曼所说的“陌生人社会”里显得格外的强烈。这也就是说,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弱关系”或者“无关系”,如按照社会学里所说的在“-1-0-1”之间取一个值,则可能会是-1或者1(极值),也可能是0-1之间的某个值。这个值越大,则关系越强,0以下,则为负关系,反之,则为强关系。显然,郭与曹之间因为“背叛”和“网上互撕”等做法,已经变成了我们前文所述的负关系,可能最后的结局还会是李耳(老子)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这些都是最坏的打算和猜测,但是不排除他们的纷争会导致原本师徒之间的强关系减弱。而更需要考虑的是,为何人们会站在曹一边去指责郭呢?原因在于,在原子化的社会里,人们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种强关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哪怕再熟悉的人,也需要。换句话说,一方面,师徒之间应该是有一定的强关系,也需要弱关系。而不能因为是师傅,就百依百顺,且免费打工多少年等,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更是比较霸道的表现。另外一方面,当1978年的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可以发现商业和资本所塑造出来是货币社会(齐美尔:《货币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把人物化掉了。也就是说,人可以与人之间用货币来进行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甚至关系也可以通过某个东西进行交换,这也就是阎云翔所说的“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礼物的流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加强关系,但是也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关系的变迁”。
其次,进一步说,当关系的模式运行在一个比较物化和原子化的空间内后,再用以往的那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模式去管理,则显得比较突兀,尤其是他者未必会把你当父亲一样看待,而是符号。也就是说,曹是郭的徒弟,而这个“郭的徒弟”就是符号。所以,当郭把曹培养出来以后,却被长了志气的曹背叛,这才是郭容忍(Endure)不了,要清洗家门的主要原因。背叛当然是一个道德上的事情,家门之类的尤其讲究这个。你可以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必须忠诚,必须听话等,但在道德上是要做一个完人,则师傅也不至于愤怒(笔者还记得哲学家们有一个定论:付出感会产生怨恨。比如说,师傅对徒弟付出很多,但是徒弟最后不听师傅的,还背叛他,则师傅会因为付出很多而不得,显得很愤怒。)到这个地步。
关键是如何在道德上“不在乎利益”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经济学的一个假设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都是理性计算的。虽然其他学科对此有一些异议,但是不得不说,当初曹难道就没有想到能从郭这里学到东西?每年交的学费那么多,还要交伙食费等,这种交换的背后肯定有理性的计算。所以说,做一个圣人,不求利益回报,只求成为道德完人,很难如此。或许神仙都无法做到。
再次,在利益交换和道德忠诚的复杂背景下,郭与曹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换”则让徒弟不太愿意。曹的不乐意是,我为何三年给你白白的打工,而自己该得的还要上交部分给师傅。或者说,应该感恩师傅所带来的这些,而不计回报,或者回报过重。但是郭却还在用传统的思维去思考,我把我的社会资本等给你了,包括你商演等所获得的名利等。所以,我该收。万一到时候你成名了,不靠我了——可以自立门户了,我那会再去找你要,你还会给吗?我可是付出心血培养的啊,如此岂不是亏了?所以,这样的思维和“孝敬”模式就是把师徒之间放在了权利不对等的位置上,这往往就会导致冲突的发生。在笔者看来,为师的付出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社会、国家、甚至他者。
(三)
当前,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师徒之间闹矛盾多半是因为上述这些问题和逻辑,所以导致最后分道扬镳。据我所知,某教授和导师之间的翻脸就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公所致。在情面上,老师可能不会利用他的社会资本来将你弄得没有饭吃。但是,与以往老师的关系再恢复到以往,则可能性并不大。闭目一想,其实我们还是没有逃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然,剥削—在文科当中的师徒关系,其实会好点,在理工科当中,直接把导师叫老板的却不是少数。为何叫老板?还不是因为打工和雇佣这类关系所致。大学的科研变为企业化管理以后,异常复杂,一方面,以往的师徒制理念会把师徒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像社会上那么物化,有些人情味。另外一方面,导师雇佣学生干活,他拿项目,你做事,给你发钱,付出与获得不对等的时候则就会有被剥削感。比如,在发表论文时,有的老师甚至直接把学生的成果拿来,自己当第一作者,然后期刊又看重这个(教授、副高等级别,有课题显然好发表的多,这也是为何一个跟单员5年能发几百篇论文的原因之一,详见《打工者5年发表800多篇文章,多数造假,啪啪啪,打谁的脸?》一文,转引自《探索与争鸣》官方微信平台,2016年9月9日),最后自己“捡了便宜”,有的还卖乖。这样其实对学生,尤其是认真做学问的学生伤害很大,显得非常不公。
师生关系的闹僵,往往正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细节不注意导致矛盾积累,又不加以沟通,最后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怨气很大。所以,在本文看来,导致现在大多数师生关系变差的,主要还是因为主导者的原因(除非是性格不合,双方各占一半错误,同时也不是错误),毕竟他/她是强势群体,而学生是弱势群体(不排除奇葩的学生)。进而,我们不妨想一下,如郭不那么“压榨”曹,曹可能就不会跟他反目成仇,同样如果导师尊重学生,当其是平等的合作者,且做了多少事情给多少回报,则也不会导致现在有的学生实在忍受不了退学或者换导师等。这样下去,其实于师生是两败俱伤,正如一个孩子不是一颗米养大的一样,一个学生,也不是一瞬间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且之前还花了那么多的心血。
所以,无论是我们当前的研究生师生关系模式的转变和修缮,还是郭和曹之间的师徒关系的反思,其实逻辑可能就是上述中的那些逻辑,但是改变却又不是相当困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在本文看来,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物化的社会里,弱关系充斥的社会中,一分钱一分“活”,这是尊重劳动的表现。其次,老师作为长辈,尊重徒弟的人格,而不是“欺压”,甚至直接采取剥削,这是不道德的表现,更是滥用师生关系的不对等制造不公。再次,在日常生活里,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一个温暖的导师,而不是冷漠和无情的长辈。如此,在朋友的基础上,彼此才可能敞开心扉,出现问题进行沟通,才不会因为没有没有交流而隔阂和对立起来,才不至于把师生关系恶化到“你死我活”的极端性困境当中。第四,老师和学生都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吾日三省吾身),因为问题出现肯定不是自己全对或者全错。孔子有言——“不迁怒,不贰过”,下次不能再犯,这样避免伤害更多人。毕竟学生毕业后,会去社会工作,老师还要继续招研究生。
归根到底,一句话:还是要学会彼此尊重(做人和做学问,其实是同理的)。虽然尊重只有两个字,但是做起来,为何就那么难呢?还是利益熏心的结果,所以真正的学人们,时刻要提醒自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原载诸葛亮《诫子书》)否则,结果就是郭和曹地对撕,怕是让人看了笑话呀。
2016-9-9
(原载《中国研究生》,2016年第12期,此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