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这样一个转型时代,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社会飞速前行,改革必然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当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师生关系日益被消费主义侵蚀,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正渴望“破土而出”。
师生间的感情曾是无数文人所推崇的一种情感。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作家王蒙笔下的华老师,季羡林在怀念老师的文章中流露出的那份情深谊厚,都令人记忆犹新。不过,如今的大学师生关系由热变冷,由浓变淡,往日融洽难寻踪迹。
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晋升评级机制单一,导致教师工作重心偏离。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科研的数量和质量占据教师职称评定的半壁江山,这种评价机制驱使大学教师把大量时间用在搞科研而不是教学上,这样就使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与互动。
二是高校对师生关系的关注度较低。期末考试及格或者“60分万岁”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十分普遍,学生逃课、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大学生进取心不强。教师为努力避免这种现象,采取上课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回到教室听讲,如此的结果容易催生师生间矛盾。
三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对就业的极端追求促使大学师生关系淡薄。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很多学生和家长抱怨,大学里学不到有用的东西,学生也多次产生疑问:学什么才能立竿见影。为找到满意工作,大学伊始,学生们就奔走在各种证书的考试中。功利心态促使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把目光放在这些证书上,忽略了真正的大学生活,忽略了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四是连年扩招,大学硬件运用到达极限。首先是上课的问题,一个教室本来最佳容纳数量是20名学生,这个数量既方便授课,也方便教师关注到教室中每个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状况。然而扩招后,很多教室的容量达到100,甚至大阶梯教室的容量达到300。如此多的学生,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完全照顾到。其次,从客观条件来说,我国大学教师尤其是人文社科教师普遍没有可供自己支配的工作室或研究室,大多数教师基本都是拎包上课,打铃走人,即使学生希望与教师沟通也只是在课间的十几分钟草草了事,课后如果希望深入探讨问题,那只能是去教师家里或者在校园一角。
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对自身定位的坚守呈现无力感。评价大学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就业率,这就使大学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还是“知识型人才”两个方向上模糊不清。如果培养“知识型人才”,那就是百年大计。大学是打基础阶段,为后续深造做好准备,这是长久之计。然而这样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反而是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早早拥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个信号造成“理论知识无用,技术万能”的理解误区。在社会舆论压力和就业率指标的强迫下,大学在长期发展和短期目标之间出现了彷徨,这也导致作为大学主体的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
在这样一个转型时代,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社会飞速前行,改革必然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当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师生关系日益被消费主义侵蚀,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正渴望“破土而出”。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