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戈:文革前的政协全国文史委和《文史资料选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79 次 更新时间:2017-12-06 21:50

进入专题: 文史资料委员会   思想改造   知识分配   信息垄断   控制   正史  

雷戈 (进入专栏)  


【编者按:文章发表时多有删节。 本文将原稿正文被删节的词句加粗标示,以供比读。被删除的 注释在文末。 】



一、文革前的文史委员会


1959年,周恩来指示,要成立“收集历史资料的组”。 [①]很快在7月下旬设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来负责计划、组织和推动从清末到全国解放各个时期中各种历史资料的撰写和征集工作”。 [②]

第一届文史委员会的成员中,学者有顾颉刚、王伯祥、向达、翁独健;右派有罗隆基、浦熙修、章伯钧;民主名士有章士钊;被俘将领有郑洞国、覃异之、黄绍竑;前政权人士有翁文灏;清朝遗老有载涛;北洋高官有叶恭绰。 其他人都是中共党官(刊文为“官员”)。 往后历届中共党官(同上)的比例越来越大。

文史委主任范文澜工作忙,又要重写《中国通史简编》,“不能经常过问会务。 ”[③]基本是个挂名不干事的主任。

文史委下面设有多个业务组。 国民党军事组、国民党政治组、北洋组、文教组、东北组、西北军组等。 [④]

1963年,经胡乔木提议,由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组织社会历史调查,杨东莼主持此事,“制订了计划,并购置图书资料和办公用具,地址在中华书局。 ”受杨东莼器重和培养的华中师院青年讲师章开沅也来京搜集资料。 社会历史调查计划分为几个专题小组,杨东莼直接参加知识分子问题小组,这个小组成员还有李侃,章开沅分在社会经济小组。 “但不久就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指导下,展开了‘四清’运动,而这个社会历史调查也就无疾而终。 ”[⑤]

1964年,“全国妇联成立编写妇运史专门机构”。 [⑥]这是全国第一个编写专史的专门机构。

溥仪特赦之后,“曾一度有人提出把他安排在中华书局。 ”后来还是做了文史专员。 文史委曾为溥仪《我的前半生》修订稿“开了几次座谈会,要大家提意见。 ”[⑦]尽管《我的前半生》差不多近乎自虐式的“交代一件罪恶就打自己一个嘴巴”,[⑧]连周恩来都有些过意不去,觉得“书里自我批评太多了”,[⑨]但人们依然指责溥仪在书中“‘美化自己’,表面‘忏悔’、‘ 认罪’之词太多,真实情况仍然写得不够之类”。 [⑩] 仔细想想,很有些“阎王好说,小鬼难缠”的怪诞意味。 [11]

文化大革命前军事政治组“每周召集组会一次,有时两次,主要讨论审稿问题”。 [12]


二、文革前的文史编辑


文史编辑基本有两个序列。 一个序列是以《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为主的文史委员会人员,一个序列是以文史专员为主的文史人员。 两个序列各有侧重和分工。 编辑部自然是专职编辑,重点负责文字和观点;专员室算是兼职编辑,重点把关史实。

(一)编辑部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 除了中共人员外,其他人员“有的是旧时的军政官员和爱国人士,如王式九、王述曾、王毓超等;有的是著名报人和记者,如万枚子、子冈、浦熙修;还有蔡松坡将军的哲嗣蔡端先生。 ”[13]这里面有右派,也有摘帽右派。 [14]比如,王述曾建国后就在政协工作,划为右派,留在原单位。 原《大公报》女记者彭子冈、浦熙修,还有老报人万枚子,原是国务院参事,都被打成右派,后都到文史委员会工作。 他们编稿,也写稿。 用浦熙修的话说,“新闻记者当不成了,就安心当旧闻记者吧。 ”[15]1961年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中署名乐松生的《北京同仁堂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就是浦熙修写的最后一篇文章。 ”[16]从《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开始,所有稿件的选用和审定都由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申伯纯和另外几位领导负责。 “选定后的文字加工、编辑、校对、出版工作,主要由王述曾、万枚子、浦熙修等几位‘右派’承担。 ”特别是王述曾,从《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开始,“就是责任编辑,而且经常帮申起草文件或撰写文章。 ”[17]另外,196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出版的《辛亥革命回忆录》,6大本、200多万字,也都由王述曾“承担主要的文字编辑加工的任务”。 [18]据有的右派编辑说,“我们思想上唯恐自己更‘右’了,力求‘左’得可爱些,借以证明我们这些‘右派’立场是很革命的。 ”[19]右派记者不能写新闻,只能编史料,[20]这种恶意惩罚造成的精神压抑难以为外人道。 他们平时大都埋头工作,“沉默寡言,别人可以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情,但是却无法承担他们的内心隐痛。 ”[21]浦熙修虽作为第一批“确实已改造好的右派分子”之一,摘掉了右派帽子,[22]在文史资料委员会担任文化教育组副组长,[23]但政治惶恐与精神压力丝毫未见减轻。 她每天记日记,并曾上书周恩来,“请严格审查其一生。 ”[24]

(二)文史专员或文史委员是专职的史料写作者。 [25]他们以文史工作为职业,“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历史人物,有前清的,有伪满的,有民国的。 ”[26]许多人在“在解放战争中被俘”,经过改造受到政府特赦并被安排在文史委员会任职,其中不乏“指挥过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 [27]根据周恩来的提议,为安置特赦战犯,成立了文史专员室。 [28]文史专员政治待遇与国务院参事相同,[29]月工资100元。 [30]周恩来亲自安排杜聿明等人为第一批文史专员。 1961年3月1日下午,杜聿明、宋希濂、溥仪、王耀武、杨伯涛、郑庭笈、周振强带着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任命书”,正式上班。 [31]“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从此正式成立,行政建制隶属政协,业务上受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指导。 ”此后每批特赦人员除自愿到外地者外,留京者大都被安排为文史专员。 [32]最初4批特赦战犯中共有21人被安排为文史专员。 [33]第一批7人:溥仪、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杨伯涛、郑庭芨、周振强;第二批7人:溥杰、范汉杰、罗历戎、李以劻、董益三、沈醉、李佩青;第三批4人:廖耀湘、杜建时、康泽、方靖;[34]第四批2人:黄维、文强。 与第四批同时安排为专员的还有曾于“川北起义”但在“解放后被错误关押”的原国民党第4兵团中将司令兼第127军军长赵子立。 专员室由专员们选出组长若干人,“负责业务、学习、生活方面的自我管理。 ”[35]文史专员每天坐班。 文史专员第一天上班时都带着“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的任命书”。 [36]他们根据各自经历,“先后分别参加北洋组、军事组、政治组和社会组,以军事组人数为最多。 ”其任务,一是撰写“三亲”史料;二是征集史料;三是审阅来稿;四是参与编辑出版文史书刊。 [37]“几乎所有的文史专员都对这项工作非常满意。 ”[38]他们既有撰写稿件的热情,又有审改稿件的自觉,“成为文史资料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 ”[39]王耀武一面写史料,一面审核评选各省寄来的史稿。 他写的史料,有20万字左右;审核的稿件,“当在百万字以上。 ”[40]廖耀湘撰写史料10多万言,审核史料不下“百余万字”。 [41]文史专员编稿的一般程序是,由文史办公室“将有关他们本人经历过这段历史的稿件,分配给他们审阅”。 [42]经溥仪审阅过的稿件就多达“数百万字”。 至于撰写史料,许多文史专员更是“达到了勤奋的程度。 少者写了十来万字,多者百万字,甚至数百万字”。 某些资料可以视为“某一领域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43]有人不光自己写,还帮别人写。 比如,沈醉帮唐生明写《我奉命参加汪伪政权的经过》,帮洪范写《我所知道的杜月笙》等。 对文史专员来说,尽管周恩来曾保证,“不要有顾虑,过去没有交代的,现在写出来,也等于补充交代,政府不会追究;同时也不要害怕,不要避讳,知道什么就写什么。 ”[44]虽然他们对文史资料工作方针也反复学习和揣摸,“但对于如何写自己却仍不免存在思想顾虑。 ”[45]这顾虑包括别人写自己和自己写自己。 尽管对于那些“专做征集工作”[46]文史专员来说,这种顾虑或许会小些。 总体而言,相对于其他文史人员,文史专员与周恩来的关系倒是最为密切。 周恩来曾三次接见文史专员,“了解情况,遇到困难,及时解决。 ”[47]

知识人右派与国民党战犯在文史机构同处共事,算是中共的绝妙安排。 中共改造战犯与改造知识人有许多相同点,比如思路相同、目标相同、方式相同。 当然区别也有,比如,手段不同,对战犯是感化加教育,对知识人是恐吓加教育;还有一点是效果不同,战犯在改造前是敌人,改造后变成自己人;知识人在改造前是自己人,改造后变成敌人。 正因如此,战犯的地位高于知识人。 最后一点是,战犯较之知识人拥有更大的统战价值。 这是政协文史委安排战犯和右派二者工作的基本原则。 所以,大记者浦熙修、彭子冈等只能做编辑,为写史料的战犯服务。


三、《文史资料选辑》在文革前的编辑与出版


《文史资料选辑》是资料性的内部刊物。 编辑部由主持文史委的常务副主任申伯纯负责,同时,文史委副主任杨东莼、办公室主任米暂沉,还有文史委委员阎宝航,也都是《文史资料选辑》的主要负责人员。 另外,范文澜派近代史所的副研究员姜克夫也来参加《文史资料选辑》的编辑审稿工作。

早期的《文史资料选辑》选登的多是一些“重头长篇”。 并且,“一般不设栏目,只是按一定顺序把选好的文稿排列起来。 所谓‘一定顺序’,有时是按史料的内容排列,有时是按史料所记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有时是按作者的身份地位排列,有时又是把几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48]

六十年代初,“一个月最多可以收到1000多份好的稿子。 ”[49]文史委员会“每周召集一次委员开会讨论,集体审稿,一方面认真学习全国政协的有关文件,研究如何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搞好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工作;另一方面,对稿件充分发表各自的审读意见,评判优劣,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最后,在大家认识一致的基础上,将质量最好的稿件,经修改后全部抄送至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 ”[50]

对于重要稿件的取舍,大都经过政协副主席和文史委有关负责人讨论决定。 “在文字上也很注意加工修饰。 ”文史资料委员会在开展工作之初,为了提高人们撰写史料的积极性,“不仅对于可以入选的来稿及时核发稿酬,即使内容无甚可取的来稿也从不退还,而是酌给少量笔墨费,以资鼓励。 ”[51]当时规定,只有经全国《文史资料选辑》刊用的稿子才有稿酬。 [52]

《文史资料选辑》“在几经研究磋商之后,决定交由中华书局出版”。 这是因为,第一,当时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主任是范文澜,范又是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在延安时期就协助范编撰《中国通史简编》,是范的得力助手。 同时,金灿然还是近代史所的学术委员。 那时,文化部又将中华书局定位于“以整理出版古籍和文、史、哲学术著作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出版社”。 因而中华书局“与国内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界有着相当广泛的联系。 而《文史资料选辑》的内容又属于近现代史的范围,由中华书局出版,可算顺理成章。 ”第二,当时直接领导古籍整理工作的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既与全国政协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又与金灿然关系密切,中华书局凡有重大问题,金灿然无不向齐燕铭请教商量,出版《文史资料选辑》, 肯定是得到齐燕铭的同意和支持的。 ”据李侃回忆,他当时是中华书局近代史组的负责人,金灿然把出版《文史资料选辑》的任务交给近代史组,并指定他与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保持经常的业务联系。 从此,他就开始涉足于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从1960年初创刊到1966年文革之前,“中华书局共出版《文史资料选辑》50辑,还有政协为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所编的《辛亥革命回忆录》6册。 ”[53]

《文史资料选辑》创刊之际,正是三年大饥荒之时。 “因为副食品奇缺,连摇笔杆的文人也感到每月定量的粮食不够吃,然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都依然在紧张而认真地工作。 每年规定出8辑的任务,基本上能够按期完成。 ”根据某些当事者的回忆,“讨论问题时,大家仍然是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暇时聊天,也有说有笑。 这种和谐的、活跃的氛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物质生活困难的压力,而且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如何的充实。 ”[54]一些地方文史部门也是如此。 比如,《山西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后不久,“正闹自然灾害,大家平时都吃不饱,但大家的工作热情却很高,经常加班工作。 ”[55]


四、《文史资料选辑》在文革前的发行与阅读


文革前,《文史资料选辑》的发行渠道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 一切按级别来。 一是按级别配发。 一般配发到省一级。 比如,《文史资料选辑》分配给新疆50套,“发给党政领导参阅。 ”新疆文史委也分了2套。 [56]另外,省直党委宣传部、省委党校图书馆一般也都有《文史资料选辑》。 [57]一是按级别购买。 地市级和县团级的行政机关可以购买。 规定凭借“县级以上领导机关的公函办理订阅手续”。 [58]至于个人,“限行政18级以上干部才能配售。 ”[59]

显然,这一时期,《文史资料选辑》发行和阅读范围基本限于内部,“除了政协委员和科研、教学人员可以凭卡购买外,党政军部门一般限定在厅局地师以上范围传阅。 还有少数尚存争议和比较敏感的资料,当时刊印了一种大开本的白皮书,专供中央和省军以上领导干部参阅。 ”[60]只是这种16开本的大字白皮书数量很少。 [61]

一方面,《文史资料选辑》作为内部读物,“读者对象多是有较高级别的干部。 ”另一方面,那时《文史资料选辑》“选登的多是一些重头长篇,文稿的标题本身就很引人”。 [62]难怪有的中学生都要偷看《文史资料选辑》。 一记者教训儿子说,这些内部资料“里面尽是些大资本家、大战犯、大特务写的东西,你们辨别能力差,看了会中毒。 ”[63]此类恐吓,其实只会吊足人们窥探知识禁果的胃口。 再加上,“买文史资料要凭卡,神秘得很。 ”[64]值得注意的是,“神秘”一词在文史资料回忆者口中频频出现。 “读者有神秘感,上门求购者络绎不绝。 ”[65]显然,经过官方的精心设计,围绕《文史资料选辑》,已构制成了极权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一整套连贯的知识分类和知识分配体系作为价值知识最核心的一部分,文史资料所代表的历史知识必须被严密纳入官方知识分配体系。

专制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面垄断资源,然后按照权力等级重新分配资源。 史料作为一种珍奇秘闻,具有某种信息的隐秘性,甚至具有某种特殊的新闻的保密性。 这使得中共必须要把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严格控制和分配。 [66]在这里,历史与新闻再次相遇,并遭受到中共极权的相同处理。 [67]掌控历史与管控新闻,本来就是一体两面。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无论当初还是现在,《文史资料选辑》都没啥问题(当然,现在看只是肉麻),为什么还要刻意限制发行级别和范围? 因为这些内容公布于众,只会对中共有百利而无一害。 既然如此,官方这么做,肯定有其复杂考虑和特殊用意。 这就是,在中共观念中,任何事情都必须统筹安排,任何东西都必须保持秩序。 何况按照中共当年的标准,《文史资料选辑》里面刊登的东西还是多少有些超出官方对大众的一般宣传尺度,比如,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某些无关宏旨的习惯提法和表述,不经意地透露出来的历史内幕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众多作者的特殊身份等等, 这些可能都是官方不想让普通民众了解和知晓的。 尽管这些内容对官方毫无损害,但既然官方不愿民众知道,就必须加以限制。 一旦限制,就会造成某种秘密。 一旦成为秘密,就更有必要限制,于是秘密就更为神秘。 既然神秘,就更要绝对控制,于是神秘就变成绝密。 一旦升值为绝密,就更得百般禁忌。 显然,这里存在有一个怪诞的循环:好多东西本来毫无秘密可言,只是被人为限制之后,才变成了秘密。 既然成了秘密,就更要限制。 于是,秘密的级别逐步升高,直至成为绝密,成为少之又少的特权人物才能受用的稀缺资源。 这种怪诞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列入秘密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民众所能知道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以至于“地球人都知道”的东西也会成为陷民于罪置人死地的致命证据。 秘密生成的这种权力逻辑本身倒是透露出一个绝对的秘密,即专制制度必须把所有东西都死死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按照自己的政治需要,再来重新分配。 这样,专制制度就会迅速膨胀成一种不断地重新分配资源的蛮横机制和庞大网络。 机制蛮横得无所不能,网络庞大得无所不包。 它直接产生两个相关性特点,等级性和有序性。 所有进入官方视野的东西,在官方的重新安置中变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一种本来极为普通的东西经过权力的层层分配,就变得异乎寻常,而具备了秘密的性质。 从新闻到旧闻,从国内到国外,从历史到现实,从内政到外交,从战争到体育,从物种到人口,从空气质量到食品安全,从自然灾害到人为灾难,统统都有官方不想让人们正常知道的东西。 于是,如何全面控制有限分配这些信息资源,就成为中共煞费苦心建造的意识形态“金盾工程”的终极目的。

这一目的背后是极权主义的国家逻辑。 极权国家只有官员资讯分配制度,而无公众资讯分享制度。 这使得所有信息都成为官方垄断和控制的资源。 官僚体制内部人员按照不同级别获取分配来的相应信息。 其他人不管以什么方式获知这一信息,都有可能被定性为“窃取国家机密罪”和“泄露国家机密罪”。 从历史到现实,被列为国家机密的自然也就成为历史研究和新闻报道的绝对禁区。 闯入这一禁区,必然遭遇到极权制度的严厉打击。 [68]也正是基于这个专制逻辑,《文史资料选辑》最初才会变得那么荒诞得炙手可热。

按照当时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定位,《文史资料选辑》“不是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开刊物,因此发行面不宜过宽。 ”[69]最初,《文史资料选辑》每辑“限量印行8000册”。 [70]虽然是内部发行,但它和所有那些所谓的“内部发行”书籍一样,因政治限制和行政管控而身价倍增,特殊的神秘性使其天然拥有众多的读者群。 供不应求,[71]且持续升温。 “不断有机关和个人要求订阅。 ”[72]“连科技和体育学校也说是‘学习需要’希望订阅或分期购买。 当时,文史办公室副主任张述孔每天要花许多时间和口舌来对付这些登门求索的贵宾。 ”[73]爱屋及乌的连锁效应就是“地方文史资料也备受青睐”。 [74]《文史资料选辑》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主要原因是通过这个刊物可以了解到在一般书刊中所了解不到的历史事实和社会历史知识。 ”[75]通常情况都是,“一个人买了大家传看。 ”[76]说人们争相传阅并不为过。 更有甚者则是废寝忘食。 一位文史官员回忆,1961年春,他调到中宣部,“有机会找齐了已经出版的全部《文史资料选辑》,喜出望外,用几个晚上的时间差不多通读了一遍。 ”[77]《文史资料选辑》所具有的某种传奇性或野史性甚至到了文革期间依然魅力不减。 那些“把《选辑》诬称为‘大毒草’的造反派”,也在“津津有味地逐册逐篇看”这些被他们抄去的“毒草”。 [78]造反派一方面指责收藏文史资料的人“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而是喜欢看文史资料”,一方面又把文史资料全部拿走,“轮流传阅。 ”[79]红卫兵也是如法炮制。 留下《文史资料选辑》“偷偷传阅”。 [80]在一些下乡插队时的知青点,《文史资料选辑》也成了“最抢手的书”。 [81]就连一些地位很高的科学家也在乱里偷闲地阅读《文史资料选辑》。 [82]竺可桢1968年看过梅汝璈《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一文后,还对他1937年12月的日记作了新的补充。 [83]

《文史资料选辑》开始问世的时候,“读者主要是统一战线内部的上层人士和党政部门的领导人,这个面是很小的;所刊登的史料,多半是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前朝旧时’。 因此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便构成了文史资料是仅供怀旧的‘老人读物’的印象。 ”[84]


五、《文史资料选辑》的示范效应


编印《文史资料选辑》的主要目的,“是编选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史料稿件,作为示范,以启发、引导各方面掌握史料的人士撰写史料,推动征集工作的深入开展。 ”[85]这样,按照《文史资料选辑》的创设思路,很大程度上那些《文史资料选辑》的读者都是将来撰写史料的潜在作者。 文史高官期待《文史资料选辑》能成为特定作者们撰写史料的范本。

这样,《文史资料选辑》的出版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史料征集和撰写便具有非同小可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被越来越自觉强化。 1963年的《全国文史资料工作会议总结》指出要“加强《文史资料选辑》的示范作用”。 因为它对“推动工作的开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会议号召“今后应该努力提高这个刊物的质量,以充分发挥其对各方面人士撰写史料的鼓舞示范作用,为深入组稿创造有利条件。 各地方除了继续支持政协全委会的《选辑》外,各地方自己编印的资料刊物也应密切配合组稿工作。 ”[86]

显而易见,《文史资料选辑》的示范效应的实质在于为人们制造出一种标准化和格式化甚至公文化的史料书写模式。 这种模式的形成具有互动性。 从全国文史委角度看,“选辑的出版使我们同全国各地政协组织以及其它文史工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起着介绍情况、交流经验和推动工作的作用。 选辑的出版也使我们同撰写史料的各方面人士保持了联系,以具体的范例来向他们指出了撰稿的要求和方法——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从而对于不断扩大稿源和提高稿件质量具有促进的作用。 ”[87]从地方文史机构角度看,《文史资料选辑》的典型示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据云南文史机构介绍,他们将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给那些经历较多的人士传阅,“以启发他们撰写的方向和方法。 ”[88]桂林市文史机构也说,他们将订购的一批《文史资料选辑》分发给有关人士阅看,“这对启发他们如何写好文史资料很有帮助。 ”[89]

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可以说,《文史资料选辑》几乎改变了传统性质的史料定义和学术意义的史料文本。 它使史料成为一种文章,一种表态,一种检讨,一种攻讦,一种抒情。 怪异的是,在工作开始和工作过程中,各级党委负责人“一再把撰写历史资料的目的要求向大家说明,要求大家是写资料,不是写历史;是写资料,不是作文章,更不是写书。 ”[90]但这种主观要求和客观效果之间的悖论只是一种幻觉。 因为,文史资料的指导思想、编纂原则和体例规定,都决定了它必然将史料写成一种特殊的历史和政论。 而这种特性恰恰强化了《文史资料选辑》天然具有的广泛示范作用。 就其本质而言,尽管《文史资料选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历史的新写法,但并没有展示出历史的另一面。 因为,它只是与正史匹配的官方野史。

但官方野史的底盘毕竟要大得多。 它降低了进入历史的门槛。 这样,被正史排斥的人们便有可能通过这一渠道进入历史。 尽管极度扭曲,但它毕竟唤醒了人们的部分历史记忆。 通过阅读、学习和模仿《文史资料选辑》,人们开始尝试着用一种疏离而不背逆的方式来对自己的历史小心翼翼地重新叙述和谨慎定位,以便获得官方历史谱系的认同和接纳。 《文史资料选辑》凭借强大的官方权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架强悍的超级抽水机,从全国各地搜寻稿源和吸纳稿件。 不管自己有没有史料刊物,向全国《文史资料选辑》供稿都成为第一要务。 至于那些自己没有办史料刊物的地方文史机构,向全国《文史资料选辑》供稿更是当务之急。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文史机构与《文史资料选辑》的关系自然变得越发紧密。

据河北省暨天津市文史委介绍,它们向全国政协提供的许多重点稿件,经过全国文史委审核后,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发还回来重新改写或补充,这不但能提高稿件的质量,而且也帮助了他们做好组稿、审稿和培养写家的工作。 该会成员阎子奉原是阎锡山的亲信,经文史官员动员,他花了很长时间,写成《阎锡山四十年的经济活动》史料,4万余字,“内容相当丰富。 ”此稿经全国政协审核,“指出稿内将阎锡山家族企业活动同官僚资本以及阎锡山的政治活动揉在一起,眉目不清,主题不够明确。 ”希望文史委为阎子奉配备一位写家,帮助他“分成三个题目重新整理”。 河北暨天津文史委依照此法操作。 整理好的《阎锡山家族经营的企业》一稿后来刊登在《文史资料选辑》第49辑。 [91]

但就整体而言,按照后来者的评价,前50辑《文史资料选辑》的不足或缺陷,“就是多样性还不够。 ”[92]


注释:

[①] 《周恩来同志招待六十岁以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茶话会上的讲话(摘录)》,政协荆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文史资料工作学习文件》,1986年2月。 

[②] 《发刊词》,《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中华书局,1960年。 

[③]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④] 全国文史委《关于文史资料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 

[⑤]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⑥] 黄霭玲《亲切而珍贵的启迪——记邓颖超同志关于文史工作的一次谈话》,《文史通讯》1981年第5期。 

[⑦]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⑧] 黄森《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晚年——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文史资料选辑》第1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⑨] 周恩来《接见嵯峨浩、溥杰、溥仪等人的谈话》,《周恩来选集》下卷,1984年。 

[⑩]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11] 这是权力游戏的一种形式。 被批判者必须高调自虐,才能侥幸过关。 不上纲上线,就被视作认识不深刻;不自唾其面,就被看成态度不端正。 至于是否言不由衷,批判者与被批判者均心知肚明。 因为双方共谋的是一种仪式般的游戏效果。 在这个仪式和游戏中,除了最高独裁者外,所有人都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就此而言,周恩来与溥仪一般无二。 两人之别仅在娴熟与否,并无境界高下。 比如,1958年,周受到毛的严厉指责,以至于在检讨中,连“风雨同舟,朝夕与共”这类成语都不敢用。 周向秘书含泪表白,他与毛的关系,在整风前还可以引用这句成语,在整风后就不能引用了。 周因而指责秘书“对党史知识知道得太少”。 作为中共官场中有名的“不倒翁”,周从来不惮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 其实自我抹黑也是一种另类表忠。 君臣博弈的结果是,政治局常委将其检讨做了些删改,“有些话改得分量较轻了。 ”(散木《周恩来的理论秘书范若愚》,《党史博览》2010年第2期)在这个过程中,真假是非都不重要,关键是态度。 你把自己骂得狠,我就对你揍得轻。 本质上,这属于权力游戏中的变相交换。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12] 杜建时《政协文史资料稿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文史通讯》1988年第1期。 

[13]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14] 对于文史委员会安排右派的深刻用意,官方习惯于用堂皇之辞来阻碍人们的深入探究。 (汪东林《文史资料工作开创时期纪事》,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15] 胡平《中国的眸子》第2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6] 杨雪梅《陈铭德、邓季惺与〈新民报〉》第137页,中华书局,2008年。 

[17] 汪东林《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与申伯纯》,《文史通讯》1993年第3期。 

[18] 汪东林《文史资料工作开创时期纪事》,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19] 曹湘渠《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初建阶段的回忆》,全国文史委编《周恩来同志倡导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四十年纪念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20] 记者编史料当然不限于此,也不止于此。 文革后,仍有记者被安排到文史部门做编辑。 身为记者的萧志华,“1980年初自光明日报社调回武汉市,在市政协担任文史资料编辑工作。 ”他自述,“由搞新闻到搞旧闻,我经历了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 ”(《一次难以忘怀的盛会——回忆参加第五次全国文史资料工作会议》,《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相较于文史委中的右派记者,这自然另当别论了。 

[21]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22] 胡平《中国的眸子》第2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3] 《1970年4月23日:著名女新闻工作者浦熙修逝世》(人民网,http://pic.people.com.cn/GB/164277/171489/1

71755/10261282.html)。 

[24] 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第342页,三联书店,1998年。 

[25] 伴随着文史专员的逐渐死去,政协系统中已不再有以撰写史料为本职工作的人。 现在,起码在省和省以下,征稿对象虽仍主要是统战对象,“但他们已不再把写亲历稿作为工作任务。 ”(邓剑秋《关于政协新中国时期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思考》,王飞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2】,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 

[26]

卞晋平《在〈纵横〉杂志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纵横》 2007年第12期。 

[27]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28] 一说是申伯纯听到首批特赦人员要安排工作的消息后,“主动找有关领导人建议,让这批具有相当文化水平而又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和见证人,到政协搞文史工作最为适宜。 …… 有关方面同意了这一建议。 ”(汪东林《文史资料工作开创时期纪事》,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29] 文强《我在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文史资料选辑》第1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30] 李以劻《记王耀武将军的后半生》,《文史资料选辑》第116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 

[31] 汪东林《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与申伯纯》,《文史通讯》1993年第3期。 

[32] 黄森《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晚年——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文史资料选辑》第1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33] 后来逐渐增加到36人。 王述曾、王耀武、文强、方靖、吕光光、朱洛筠、任宗德、孙吉甫、牟中珩、杜聿明、杜建时、李佩青、李以劻、杨伯涛、杨格非、吴淑班、沈醉、宋希濂、张学文、陈子坚、陈树华、范汉杰、罗历戎、周振强、郑庭笈、赵子立、黄维、黄苗子、康泽 、董益三、溥仪、溥杰、廖耀湘、端木和、潘君密、篑毓敏。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目录汇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文革后,文史专员室重新恢复活动。 八十年代以后,“除两三位组长外,大都已不再坐班。 ”(黄森《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晚年——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文史资料选辑》第1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七届政协后,老的文史专员,都已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文强《我在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文史资料选辑》1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34] 据李义劻说,前三批特赦人员充任文史专员不是18人,而是16人:溥仪、溥杰、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王耀武、廖耀湘、康泽、董益三、沈醉、杨伯涛、郑庭笈、周振强、杜建时、罗历戎、李义劻。 (《我所知道的廖耀湘——当年在缅北痛歼日寇名震中外的历史人物》,《文史资料选辑》146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 

[35] 黄森《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晚年——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文史资料选辑》第1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36] 汪东林《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与申伯纯》,《文史通讯》1993年第3期。 

[37] 黄森《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晚年——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文史资料选辑》第1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截至1981年底,文史专员共写出了320篇、475万字的现代历史资料,还协助文史办公室审阅了近4000万字的资料。 (党德信《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二十一年回顾》,《文史通讯》1982年第2期) 

[38] 沈美娟《沈醉父女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15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39] 卞晋平《在〈纵横〉杂志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纵横》 2007年第12期。 

[40] 李以劻《记王耀武将军的后半生》,《文史资料选辑》第116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 

[41] 李义劻《我所知道的廖耀湘——当年在缅北痛歼日寇名震中外的历史人物》,《文史资料选辑》第146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 

[42] 汪东林《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与申伯纯》,《文史通讯》1993年第3期。 

[43] 黄森《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44] 沈美娟《沈醉父女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15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45] 汪东林《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与申伯纯》,《文史通讯》1993年第3期。 

[46] 黄森《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晚年——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文史资料选辑》第1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47] 党德信《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室二十一年回顾》,《文史通讯》1982年第2期。 

[48] 黄森、刘琦主编《文史资料工作概述》第99—10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 

[49] 陈敏《文史工作大有可为——访全国政协委员、文史专员杜建时》,全国文史委编《周恩来同志倡导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四十年纪念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50] 郑南宣《征集出版〈辛亥首义回忆录〉的前前后后》,全国文史委编《周恩来同志倡导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四十年纪念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51]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52] 郑南宣《征集出版〈辛亥首义回忆录〉的前前后后》,全国文史委编《周恩来同志倡导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四十年纪念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53]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54]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55] 赵政民主编《文史工作教程》第42页,文史月刊杂志社,2004年。 

[56] 汤永才《亦文亦宦五十秋》,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57] 张弘毅《我与文史》,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58]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59] 杨耀健《文史生涯二十载》,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60] 黄森、刘琦主编《文史资料工作概述》第133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 

[61] 张文惠《“总算有了专门出版文史资料的出版社! ”》,全国文史委编《周恩来同志倡导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四十年纪念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卢之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进团结》,《文史通讯》1996年第4期。 

[62] 黄森、刘琦主编《文史资料工作概述》第99—10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 

[63] 秦薇《与文史结缘》,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64] 黄森《加大建国后史料征集的力度》,《文史通讯》1995年第4期。 

[65] 杨耀健《文史生涯二十载》,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66] 这套资讯管制体系及其背后的深刻理念,远远超出“为尊者讳”的简单动机。 “毛泽东和中共其他领袖,都过于重视所谓党和上级的威信,认为任何有损党和上级威信的事情都必须保持机密,不得任意透露给下级和一般群众知道。 这种思想基本上就是一味强调为尊者讳,很容易变成刻意的资讯控制,并进而为上级制造一贯正确神话的作风。 ”当然,不应低估“为尊者讳”对史料的破坏程度。 “如果中共可以根据上级的威信需要,来决定资料之选取,就表示中共可以为了维护上级,尤其是领袖的威信,隐藏或甚至湮灭史料。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册】,第39页,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2版) 

[67] 在延安时期,中共就开始了有计划地系统篡改党史以及实施新闻保密制度和分层阅读的管制方式。 (参见网络版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第五章“夺取意识形态的‘解释权’”、第十章“革命在深入:宣传和干部教育系统的重建”) 

[68]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中共对历史学家徐泽荣的判刑。 他获罪的真正原因是他2006年6月26日在香港《亚洲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马共秘密电台湖南曝光》。 “在毛泽东统治期间,中国政府曾支援东南亚共产党在其本国发动叛乱,这其实并非秘密,海外报导也很多,只是中国政府自己从来坚决否认这一事实。 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政府至今仍将当年这些事情视为不可见人的机密。 ”(何清涟《雾锁中国——中国大陆控制媒体策略大揭密》第141—142页,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69] 《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一年的工作报告》,《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中华书局,1961年。 

[70] 黄森、刘琦主编《文史资料工作概述》第133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 

[71] 这种情况在七、八十年代之际的一些地方文史资料上还是如此。 比如,1978年底,天津文史部门在“保证继续往全国政协输送稿件的同时,开始编辑出版有天津地区特色的《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 初期的目的是供领导及历史研究部门和有关单位参考,故限于内部发行。 ‘选辑’出版以来,获得很高的评价,读者队伍迅速扩大,有很多单位或个人开介绍信前来购买,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谢天培、乔维熊《天津文史资料工作纪实》,全国文史委编《周恩来同志倡导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四十年纪念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72]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73] 蔡端《文史资料工作话旧》,《文史通讯》1993年第3期。 

[74] 陈德辉《地方文史资料工作面临的若干问题》,《文史通讯》1996年第2期。 

[75]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76] 黄森《加大建国后史料征集的力度》,《文史通讯》1995年第4期。 

[77] 范康《略记七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工作》,全国文史委编《周恩来同志倡导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四十年纪念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78]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79] 张弘毅《我与文史》,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80] 王书福《文史资料选题策划须坚持的要素》,《文史导刊》(总第36期)。 

[81] 方兆麟《廿余年甘苦话文史》,全国文史委编《纵横春秋五十年: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纪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 

[82] 这些学界名流自然有资格购买《文史资料选辑》,但也有可能是官方配发给他们的。 

[83]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4期。 

[84] 黄森、刘琦主编《文史资料工作概述》第5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 

[85] 《关于文史资料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1966年3月修订)》,管文华、赵杰主编《文史资料工作导研——文史资料工作资料选编》。 

[86] 《全国文史资料工作会议总结》,《文史资料选辑》第36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年。  

[87] 《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一年的工作报告》,《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中华书局,1961年。 

[88] 《文史资料工作简讯》,《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2年。 

[89] 同时,“桂林市政协还将桂林市各界人士所写的稿件选择较好的一部分举行展览,发动大家观摩学习。 ”(《政协广西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初步总结》,《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中华书局,1961年) 

[90] 《政协广西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初步总结》,《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中华书局,1961年。 

[91] 《政协河北省暨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小结》,《文史资料选辑》第50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 

[92] 李侃《文史资料工作杂忆》,《文史通讯》1994年第1期。


原载于《炎黄春秋》2011年第5期。

作者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进入 雷戈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史资料委员会   思想改造   知识分配   信息垄断   控制   正史  

本文责编:baifuwe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共和国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17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