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命发轫于南国。
1924年2月3日,一粒生命的种子,像一颗小行星,砸在了无锡县前洲镇冯港。
这个地方属于苏南,别名江东、江左,亦泛称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对我来说,不仅“旧曾谙”,年来常常拔足就去,驾轻车就熟路。总归是因文结缘,在我的心目中,人,才是天地间最堪流连的美景。且说无锡人杰馆,馆名正是冯其庸所题,匆匆一览,记得有:吴国始祖泰伯,东晋画家顾恺之,宋朝抗金名将李纲,元朝画家倪瓒,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清末外交家薛福成,国学大师钱穆,美术家徐悲鸿,文学家刘半农,等等等等。当是时,置身馆中,恍若置身山阴道上,错以为顾恺之的名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描摹的不是风景,而是眼前这一列风流人物。
陈寅恪祖籍赣而诞于湘,有他的倔;季羡林植根齐鲁,有他的朴;饶宗颐世居南粤,有他的智;冯其庸生于梁溪之畔,太湖之滨,从骨子里带来了慧。有道是“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冯其庸出身贫寒,少时屡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难为他小小年纪懂得自修,失学而不失志。如是,断断续续念到初中毕业,考进无锡工专,学习纺织印染,所学非所爱,课内课外,独钟情于绘画和诗词。
有个故事说,一天,冯其庸和画友邵雪泥在公园饮茶,与雪泥的老师、名画家诸健秋不期而遇。时值炎夏,雪泥手里摇着一把纸扇,扇面绘有山水,诸先生瞥见,就拿过去,看了又看,问道:“这是谁画的?”雪泥指指冯其庸:“是他。”诸先生满脸惊讶,认真打量了冯其庸几眼,对雪泥说:“他画得比你好啊!你跟我学了几年,还没有他那么几笔。”诸先生怜才,得知其庸家贫,无钱拜师,便特许他随意进入自己的画室。诸先生告诉其庸:“看,就是学!”
又有个故事说,工专的张潮象先生,牵头组织了“湖山诗社”,听说冯其庸热衷诗词,便招呼他参加。冯其庸自觉不够格,说:“我还不懂得如何作诗,恐怕不适宜参加。”张先生讲:“不管你参加得了参加不了,你先写一首诗给我看看。”冯其庸应命,遂以当地曾经兴旺显赫而今冷落衰败的东林书院为题,吟成四句:“东林剩有草纵横,海内何人续旧盟。今日湖山重结社,振兴绝学仗先生。”诗交上去,张先生看罢,一拍桌子,大声说:“好!好!”随即在诗稿上写下批语:“清快,有诗才。”
冯其庸在工专仅仅念了一年,再度辍学。两年后,抗战胜利,日子略有好转,他以二十二岁的虚龄,考进无锡国专。这是他命运的拐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锡国专是个很特别的学校,它规模不大,历史也不长,却有着堪比西南联大的教师阵容,譬如:唐文治、王蘧常、钱仲联、钱宾四、周谷城、顾起潜、赵景深、葛绥成、朱东润、冯振心、吴白陶、顾佛影、童书业、王佩琤、张世禄……。清华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移用在无锡国专,正是再贴切不过。冯其庸在那儿接受到第一流的学问,体悟到第一等的境界。
二
事业拓展于北地。
生为南人,长成一副北相——天生与北方有缘。1954年8月,冯其庸告别无锡,来到京城,进入人民大学,教授大一国文。在这儿,
——有一本《历代文选》破茧而出,一飞冲天。说是冲天,绝无半点夸张。起初只是作为大一教材,他是主编,多人参与,编辑好了,油印成册,供校内使用。年复一年,学生越教越多,教材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到让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名编周振甫怦然心动,鼎力促成公开出版。这是1962年。奇迹出现了!冯其庸做梦也不会想到,毛泽东主席表扬了它,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毛主席称赞此书编得好,号召领导干部认真读一读。毛主席一言九鼎,各级干部闻风而动,冯其庸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名满天下。
——有一批戏剧评论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冯其庸从小爱看戏,久而超迷入痴。及至到了京城,面对众多艺苑名角,眼界大开,趣味益增。1959年秋天,他三看汉剧《二度梅》,写了一篇评论,发表在《戏剧报》。田汉先生读后,大为惊异,想:哪儿冒出来这么一位大手笔?田汉特意请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冯吃饭。是时国家已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请吃是头等的礼遇;冯其庸何幸,凭区区一篇剧评,竟得以与吴晗、翦伯赞等名家共席。
1961年,中国京剧院新排历史剧《青梅煮酒论英雄》,袁世海饰曹操,李世霖饰刘备,皆一时之选。演到“闻雷失箸”,据《三国演义》,曹操为试探刘备有无野心,对之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把一时失态轻轻掩过。演员表演时,却是雷声先响,刘备听到天外传来霹雳,再故意把筷子碰落地上。冯其庸觉得改编失策,一出好戏,关键的细节弄错了,精彩也就没了。他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连夜赶出一篇八千字长文,径投《人民日报》。编辑慧眼识珠,很快用整版推出。此文在中国京剧院引发的震动,不亚于一声惊雷,院方专门组织学习讨论,袁世海特地登门,请冯其庸给演员作报告。
——有一种红学待他另辟蹊径,自树一帜。早在无锡工专求学期间,师长建议他从《红楼梦》学习做诗,他读后觉得有点“隔”,弃而不学。尔后执教人民大学,《红楼梦》是授课内容之一,这才潜心研究。“文革”中,他珍藏多年的一部《红楼梦》被造反派抄走,当成黄色书籍公开展览。冯其庸痛心疾首,他担心《红楼梦》从此湮灭,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的庚辰本《石头记》,每天夜里偷偷抄录,整整抄了一年。抄毕,自题一绝:“《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1975年,国务院下设“《红楼梦》校订组”,调他任副组长。从此一头钻进去,钻成了一位蜚声国际的红学大家。
——有一部《中国文学史》稿一波三折,劫后重生。这是他独立撰写,时间是1956~1958,同样作为教材,同样油印使用,“文革”中挨上抄家,原稿及讲义皆毁于一旦。绝望,伤感,痛心,一痛绵绵五十年。幸亏当年的两位学生精心保存了讲义,使它得以编入新近出版的《冯其庸文集》,重见天日。
三
冲刺选择在西域。
情结是早就种下的。据其自述:
我向往祖国的大西部,可说由来已久。最早是抗战时失学,在家种地,读到了李颀、高适、岑参等描写西域风光的诗,使我大为惊异,从此在我的心里就一直存着一个西域。那时我十四岁。抗战胜利后,我读到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追求佛典精义而万死不辞的勇气,实实震撼了我的心魂。私心窃慕,未有穷已。窃以为为学若能终身如此,则去道不远矣;为人若能终身如此,则去仁不远矣!
我向往中国的大西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坚信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定会强盛!而强盛之途,除了开放、民主、进步而外,全面开发大西部是其关键。从历史来看,我们国家偏重东南已经很久了,这样众多的人口,这样伟大的民族,岂能久虚西北?回思汉、唐盛世,无不锐意经营西部,那末现在正是到了全面开发大西部的关键时刻了!因此我们应该为开发大西部多做点学术工作,多做点调查工作。
圆梦却要等到花甲之后,在一般人,已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冯其庸,却是“老来壮志未消磨,西望关山意气多。横绝流沙越大漠,昆仑直上竞如何?”从1986~2005,积二十年之力,冯其庸十闯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整整绕塔里木盆地走了一圈。尤可称道者,2005年8月,他以八十三岁的高龄,登临帕米尔高原4700米的明铁盖达坂,立下玄奘东归入境山口的碑记。9月,他又率队进入罗布泊、楼兰,在大漠腹地整整探索了十七天,弄清玄奘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
收获堪称史无前例,有诗、画、影、书、文为证。
诗,为西域放歌。例如:“古道一线开混沌,天山茫茫此为门。雪练九曲羊肠白,红柳百丛鸟路昏。万马奔腾来谷底,千驼踯躅过险嶟。我今吊古心犹怯,绝巘横空欲断魂。”(《题白水涧道》)“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再题龟兹山水》)
画,为西域敷彩。冯其庸早年学画,耽于花卉,西域之行拓宽了他的胸襟,题材也侧重于山川大地。2006年与2012年,他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绘画展,其间最为夺神摄魄的焦点,便是他独创的重彩西部山水。
影,为西域招魂。作为学术研究的辅助手段,一路拍摄,集点成线,集线成面,史诗般,全方位,揭示了大西部文明的来龙去脉,历劫犹存。
书,为大西域学壮色。诗词是一绝,佐以绘画是二绝,配上摄影是三绝,再结合风神潇洒的行草,则为四绝。冯其庸的书法与西部题材的诗、画、影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文,为西域立极。西域之梦本为玄奘而生,因此,追随圣僧的足迹,详细考释他取经途中的地理谜案,理所当然地,别无疑义地,构成冯其庸晚年的重大主题与扛鼎之作。而把清朝的平西战役,与《红楼梦》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相印证,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彰显了他举重若轻、点石成金的非凡功力。
西域行脚给了冯其庸新的学术生命。大漠孤烟,雪山绝域,一洗江南文士的锦心绣肠,“一川碎石大如斗”的莽烈,改造了也燃沸了他血脉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冯其庸告别青灯黄卷的苦修,投身于“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长途役役。进入21世纪,中央决策西部大开发,冯其庸视为千载难逢的“天机”,他坚信闻名世界的西域学,必将和它的近支敦煌学一样,发生巨大的飞跃,因此,他上书党中央,建议在人大国学院创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冯其庸又一次踩着了时代的鼓点,他的建议很快就得到党中央的批准。
四
颐养托身于京东。
曹雪芹有悼红轩,梁启超有饮冰室,齐白石有百梅书屋,苏局仙有水石居,梁实秋有雅舍,冰心有潜庐,冯友兰有三松堂,启功有小乘阁,胡挈青有双柿斋,冯其庸有瓜饭楼。
斯楼在通州张家湾,通州在京城之东,张家湾又在通州之东;此地曾出土曹雪芹的墓碑,冥冥中,还是“红楼”一缘。
楼号“瓜饭”,是为了纪念童年那段难忘的岁月——有瓜代饭,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冯其庸感念瓜,怀念瓜,纪念瓜,在小园,在客厅,在书画。他有一首题画诗,咏的即是南瓜:“老去种瓜只是痴,枝枝叶叶尽相思。瓜红叶老人何在?六十年前乞食时。”
人老了,需急流勇退,消闲静摄。但是,他的学问不让他退,他的名声不让他闲,结庐避闹市,难拒车马喧。且看,在这之前,他担任的有:
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在这之后:
2005年,一纸聘书飞来——他受命出任人大国学院首任掌门。
2009年,又一纸聘书飞来——他受命出任新成立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
此乃公事。再看日常生活,譬如:
老家前洲的地方官来了,他们打算建一座“冯其庸学术馆”(1)。这是两难,推辞,是出于律己的谦卑,答应,是出于对家乡的回报,最终回报战胜谦卑,他同意上马。
青岛出版社的同志来了,他们准备推出一套《瓜饭楼丛稿》,内含《冯其庸文集》16卷,《冯其庸评批集》10卷,《冯其庸辑校集》7卷,共33卷,1700万字。
美术馆、博物馆的同志频频登门,拟为他举办书画联展。早知今日,当年在苏州美专不该只读了两月就中止的。唉,还不是因为贫穷!话说回来,倘不是以他从前的反复失学、考学作底色,又哪有今日欢欣明亮如老蚌生珠、老树著花的画面。
书画商的嗅觉特灵,他们从外省颠颠跑到京城,又从城内一路拐弯抹角摸到京东。某次,笔者恰好在场。面对来客抛出的炒作方案,许诺的重金酬报,冯其庸淡然回答:
“书画不需要炒作,我也不要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