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中的政治参与的娱乐化表现,如“看戏”心态与“段子化”表达,以娱乐的方式解构官方话语以及娱乐之后的事件“烂尾化”等。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娱乐化;网络治理
刘晨,澳门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农村廉洁建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张甜甜,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对政治娱乐化的理解主要有2种,一种理解是网络的政治娱乐化,另一种理解是网络政治的娱乐化。前者把政治的娱乐化作为一种分析对象,认为网民无非是将线下对政治的“娱乐内容”搬到了网络上。比如“政治的娱乐化和娱乐化的政治”一文,就是对网络中的政治娱乐化现象进行的解读和分析[1]。而后者更关注网络中的政治娱乐化,认为网络本身存在政治现象,并且这种政治现象具有娱乐化倾向。笔者基于后者观点,探讨既有的网络中的政治参与的娱乐化。
关于网络政治相关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比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所刊发的《“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①]一文就谈到:“网络政治给中国带来了:(1)网络使政治生活更民主、平等和自由;(2)网络带来了更广泛的政治参与。”王柏松的《解读网络政治学》[②]、唐杰的《论网络政治学》[③]、董文秀的《网络政治的兴起、概念及研究意义》[④]等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网络政治学是以网络技术与政治的互相关系及作用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技术对政治的影响,政治实体对网络社会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兴型学科。[2](P13)网络政治即研究“网络技术与政治的互相关系及作用的机制”。当娱乐化的政治行为倾向注入到网络社区后,网络本身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一种巧妙的改变。它让政治的讨论(网络上的)不再那么严肃与刻板[⑤]。政治参与本应是神圣而庄严的事情,在网络平台上,由于政治参与主体由传统意义上的“公民” 转变为虚拟空间身份内涵复杂的‘网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形式、 手段和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民们将无所不在的娱乐精神渗透到政治参与活动中,使得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明显的泛娱乐化的倾向[《网络政治参与与泛娱乐化的倾向及引导》,原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1期]。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特点
网络舆论娱乐化是围绕特定焦点,普通公众话语分享与集合过程中出现的对逃避与满足乌托邦主义的高需求程度……具体是指网络舆论娱乐化正负面功能与作用,修辞范式,排他性功能与自解构规律以及发展趋向的阶段分析。[3](P26-27)网络舆论中政治议题娱乐化特点主要有3点。
第一,“看戏”心态与“段子化”表达。大多数参与网络政治的网民心态表面上是一种旁观者的“看戏”心理,其实背后所折射出的网民对政治议题的无奈。同时,其语言表达的段子化特征明显。所谓段子化,即将事件演变为段子,以幽默、轻松的语言方式进行传播。比如“网上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段子便曾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第二,以娱乐的方式解构官方话语。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开放的公共空间吸引着更多的网民参与到内容生产之中,尤其是‘热衷’于对官方话语的解构 。[5](P110)以两会报道为例,与主流媒体对两会“高、大、上”的宣传报道相比,两会代表的“雷人雷语”、“雷人表情”更容易吸引网友的注意,其影响力甚至一度超过两会本身。
第三,娱乐之后的事件“烂尾化”。根据网络舆论波的发展规律,当某个事件被关注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会遭遇“技术删除”言论或者其它方式的处理,此时网民会自觉地利用“打擦边球”的技术来“反删除”,“反控制”,随着对事件焦点的“位移”(大多是因为其它事件的爆发)而发生烂尾,导致最初的事件关注度降低,被关注的事件不了了之。
三、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原因
网络政治的娱乐化是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之所以发生,和长期的官-民对立的思维有关,加上绝大多数网民身在体制外,对权力的监督有限,又深受权力“乱作为”的伤害,因此其往往采取娱乐化的方式进行“抗争”。当互联网对农进行普及之后,农民也开始利用网民编造民谣来进行“艺术性抗争”。越来越多的网络政治走向娱乐化时,也恰好说明了我们的现实中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不通畅。而对待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本质在于政治制度的改革。“政治制度化水平还不够高时,失控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动乱。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虚拟性和自由特质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的控制更为困难。这就要求政府把握好网络政治参与的多元化,自由化和有序性,理性之间的平衡点,提高网络管理水平。”[6](P252)
网络政治的娱乐化的原因主要有3各方面。首先,娱乐化的方式是人们释放情绪的重要渠道。自古以来,就有关于不能直接表达内容的释放途径。例如,“暗喻”修辞手法。古代诗歌不乏暗喻,特别是打油诗。如今,网络给网民提供了更加自由的表达空间,网络政治的娱乐化正是网民进行自我释放的重要渠道。其次,网民的无奈和自嘲。通过对微博社区、微信(群)里的段子(中国的娱乐化政治形式)分析发现[⑥],对于公共事件处理的不满,网民会以娱乐化的姿态来“保护自己”和“表达无奈”。当网民感到很难靠自己的言论去推动公共事件解决时,认为“自己说了无用”,转而只好开开玩笑,博大家一乐。再次,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美国和台湾地区。在美国的大选中,参选人会以美国“川普”等娱乐化方式拉选票,认为这是一种政治亲和力的表现。同时,台湾地区的政治娱乐化现象也十分常见。
这些原因共同作用,促使网络政治娱乐化在中国的发生。它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斥着哈贝马斯所说的“生活系统”。究其根本,就是网络中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对抗,导致强势的一方对于弱势的一方进行“暴力打压”,从而导致弱势的一方为了避免强者的伤害而发明的“艺术性抗争武器”。
四、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治理措施
首先,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渠道来规范和引导网络政治的言论模式。在微博社区中,“自媒体作为公共媒介,应该被国家法律法规所治理。让理性的言论对冲或超越非理性的言论,最终形成一种合理的舆论场。”[9](P16-17)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要通过立法规范网络政治的言论边界,另一方面,要运用道德来加强网民的表达素养。
其次,从治理网络娱乐化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2个层面入手。 “从治理公共话语”[⑦]入手治理网络娱乐化。第一,政府加强对公共话语的引导。政府对于网络舆论应有所“规范”和“引领”,而不是放任;第二,警惕媒体在公共话语模式的建构。娱乐文化和媒体都有其积极的一面 , 但2者的共谋会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 , 娱乐元素的不断增多会使人们感觉钝化, 不再思考, 甚至主动放弃话语权,将人的个性消除,变成媒体的奴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10](P97)。关于如何治理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政治素养,引导人民通过网络理性参与政治。第二,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保障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和现实政治制度有效供给,确保公民民主权利。第三,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完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 [11]179-180。
再次,要保证网络政治表达的有效性和网民参与的存在感。所谓的网络政治表达的有效性在于不让网民觉得是“自己说了没用”,不至于让他们感觉到“无奈的情绪”。目前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并非都是不规范的政治参与所致,而更多是网民自发的一种“回应模式”,比如:“被查处又复出的官员”,对于“高考公平改革的问题”,“对于公共事件的掩盖真相,不够透明与公平的处理”等等公共议题一旦呈现“烂尾化”,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便容易发生。因此,治理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应重视娱乐化背后网民的利益诉求,从底层立场[⑧]的角度去正视网民心理、话语、行为背后的那些“不被正视的正当利益”,让网民有参与感、有存在感和有价值感。
参考文献
[1]政治的娱乐化和娱乐化的政治[EB/OL].( 2011-7-30).
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07/30/8061021_0.shtml,2011-7-30.
[2]吴海晶,网络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技术路线及其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3]侯欣洁 王丽丽.网络舆论娱乐化现象探析[J].青年记者,2012(11).
[4][7][10]赵蕾,等.网络政治参与与泛娱乐化的倾向及引导[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
[5][8]周小情.网络政治参与泛娱乐化表达引导策略[J].编辑学刊,2015(5).
[6]金英喆.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现象解读[J].赤子,2015(11).
[9]朱珊.娱乐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公众话语的影响[J].东南学术,2006(6).
[10]Gerrit W. Ziggers.Network Governance at the Firm and Network Level:Goals, Routines, and Social Mechanisms[J].Int. J. Food System Dynamics,2010(4).
(原文刊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11期,以纸质版为准。)
[①] “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EB/OL].(2007-07-14).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6023791.html.
[②]王柏松.解读网络政治学[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
[③]唐杰.论网络政治学[J].人大研究,2002(10).
[④]董文秀.网络政治的兴起、概念及研究意义[J].理论导刊,2013(11).
[⑤]赵蕾.网络政治参与与泛娱乐化的倾向及引导[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
[⑥] 例如:2016年5月18日,针对之前甘肃省兰州市某警方的暴力执法,微信群流传一个段子:[论打屁股的艺术]打屁股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活。行刑的人要上岗培训,先打豆腐、打包着纸的砖头。豆腐皮不破,内里稀碎。砖碎了,纸不能破。直练到炉火纯青才能去执法打人。一下皮开肉绽,或者百下一点无伤,或者皮肤完好而内脏破裂。训练有素的打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打出不同的结果来。
[⑦] 公共话语也是一种社会文化。
[⑧] 于建嵘:《底层立场》,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有评价认为:“于建嵘的学术研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最为敏感的前沿地带游刃有余,还得益丁他与底层立场相关联的底层心态、底层智慧及底层边界。他用谦卑敬畏的学者良知正大光明的研究当代社会的真问题和真学术,用真诚的心灵和理性的思想感动了无数底层的百姓和政府的官员,堪称颇具现代意义的空谷足音,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和谐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