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大陆与台湾彼此都是“内在的他者”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99 次 更新时间:2016-09-07 21:24

进入专题: 台湾文化   台湾史   九二共识  

许纪霖 (进入专栏)  


内 容 简 介

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相互之间都是“内在的他者”,彼此互为形塑,“去中国化”了的台湾文化难以想象,“去台湾化”了的大陆文化也残缺不全。大陆与台湾携手,正在创造中华文化的未来。


自蔡英文当选之后,台湾问题成为了大陆民众前所未有的关注所在。当政治陷入死局的时候,认同问题就分外突出,台湾人的认同是比独统还要麻烦一百倍的问题。九二共识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但“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政治上的“中国”两岸是有明显分歧的。但文化上的“中国”可以“一中同表”吗?当两岸在政治认同上陷入分歧的时候,寻找文化的共识与“同表”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将何为“中国”这个问题厘清了,九二共识才能获得坚实的历史与文化基础,台湾的主体意识、台湾人的认同才不致走上“去中国化”、与中华文化对抗的歧路。


当我读到杨儒宾教授的《1949礼赞》一书,虽然在政治认同上差异甚大,但在文化认同上却有知音之感,杨教授提出的“中华文化在台湾”,超越了独统立场,将本已陷入对抗、互为“他者”的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还其本来的互相交融、内在镶嵌的本貌,是为难得的识见也。


海峡两岸的存在、分断体制的形成,是冷战时代的产物,虽然冷战结束了二十多年,但两岸的分治,却依然存在,而且将继续存在下去。大陆在国际社会拥有无可置疑的国家主权,代表中国;台湾缺乏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却享有完整的治权。近代以来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几乎所有的政治共同体都是以主权国家为核心,即使是冷战时期的东德与西德、至今依然处于分断状态的朝鲜半岛,双方都在联合国拥有独立的席位。到了近代。某个政治共同体的治权通常由处于其上位的主权国家授予,但台湾自从1972年被驱逐出联合国之后,治权与主权剥离,成为主权缺位、治权完整的政权,这样的共同体在世界上几乎没有第二个。杨儒宾教授指出:“台湾政治症结的‘主权’概念原本即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两岸局势的特殊性既然那么特别,也许我们可以绕道思求另解”。(162-163页)这个“绕道思求另解”,不在已经抽为死结的主权之争,而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脉络当中。


“一个中国、多个政权”在当代政治之中乃是殊例,但在二千年的中国历史当中却为常态。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那种以主权为标志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历史上的王朝经常更替,但有一个超越了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文明共同体,其不仅具有制度典章的政治连续性,更具有宗教语言礼乐风俗的文化一贯性,这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文明共同体,就叫做“中国”。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以中原为中心的、连续的文明共同体,但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说,“中国”又是多个政权并存的空间复合体。


现有中国版图之内的古代历史,在大部分时期不是只有一个王朝,而是有多个王朝政权。不说分裂时期的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魏晋南北朝,即使在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时期,汉朝的北方有匈奴、鲜卑政权,唐代有突厥、吐蕃、南诏、回鹘、与两宋王朝并存的,有辽夏金元。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史,是单线的、一元的正统王朝故事。但在今日的中国疆域之内,历史上各个时期除了正统王朝,还有众多并存的王朝,他们同样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只是常常被忽略、被遮蔽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中国”并非一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共同体,而是由多个王朝、多个政权共同组成的文明国家共同体。


从中国自身的历史脉络中获得智慧的九二共识其妙在于:虽然两岸分治,各有治权,但在“何为中国”问题上,超越了主权归属的难题,海峡两岸,共享“一个中国”的文明大屋顶,形成一个由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所构成的命运共同体。


如今与“一个中国”对立的,不是一般的台湾意识,而是“去中国化”的极端台湾意识。似乎承认了“一个中国”,承认了中华文化的大屋顶,台湾文化就失去了主体性。那么,台湾意识究竟从何来,其内涵究竟意味着什么?


杨儒宾在书中指出:“台湾意识是共同体意识,台湾居民会形成全台范围的共同体意识是相当晚的,台湾意识就像现代民族主义的萌芽一样,恐怕都是要在现代国家系统下,经由共同的教育、发达的印刷术、兴盛的媒体诸种作用的加持,才容易茁壮”(102页)。他判断,台湾意识大约在1860年代前后产生,在此之前,原住民各族群之间、闽南人与客家人、闽南人中的漳州帮、泉州帮不断上演械斗的戏码,1860年代之后,这类械斗显著减少,随着民族主义意识的出现,台湾意识隐然成型。(102页-103页)。不过,此刻的台湾共同体意识,就像同时出现的广东意识、湖南意识一样,只是一种省籍意识。中国的省籍意识,是与近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同时诞生的,可以说是国家意识的伴生物。所谓的民族主义,在当时有国家民族主义与省籍民族主义之分。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之前,如果真的已经有台湾意识的话,那只是与湖南意识、广东意识一样,只是省籍民族主义而已。


任何共同体意识的诞生,都要有“他者”。1860年代之前,没有台湾意识,只有各种各样四分五裂、互相冲突的部落意识、乡曲意识,1860年代,在台湾出现了省籍意识,之所以如此,乃是缺乏一个作为台湾整体的“他者”,中国当时是台湾的上位,不是台湾的“他者”。在清代台湾,无论是通过科举而实现的士绅阶级文化,还是社会底层的闽南、客家文化,都来自中国大陆,是中华文化的支流。台湾意识的最早“他者”,乃是1895年之后新的统治者日本。台湾民主国虽然昙花一现,但可以视为台湾意识的第一次自觉。


在日据时代,台湾意识越来越明晰,但其内涵和形式却是汉语言文化,林献堂、蒋渭水的台湾文化协会以中原的精英文化对抗以“文明”面貌出现的日本文化,社会底层的老人们继续穿唐装、年轻女性流行穿旗袍,以日常生活的姿态顽强地坚守自己的文化认同。这一文化认同,既是台湾的,又是中国的,台湾意识与汉文化意识纠缠交融在一起,形成台湾的“我者”,以此反抗外来的日本“他者”。杨儒宾指出:“就像台湾意识因为日本的统治而强化,汉文化意识也因为日本的统治而强化,但在统治者军队与经济双管的压迫下,一种自外于日本的我族意识很难光明正大地发展,此时,汉文化意识很快也很容易取代它的位置,从语言、汉字、诗社、祖先崇拜,这些都是被视为是汉文化的展现,但同时也是台湾意识的表征。”而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光复后的台湾人民因加入同族的国家,成了中国的国民,所以它同时解决三、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矛盾,台湾居民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纠葛在光复的刹那一并解消”。(103-104页)


然而,二二八悲剧的发生,使得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产生了一道长久无法弥补的裂痕。杨书中引用的一个历史细节非常令人震撼:彭明敏的父亲是省议员,在二二八期间代表台方与中央派来的代表谈判,受尽官方凌辱,回到家里伤心地说:“我为身上的华人血统感到可耻,希望子孙与外国人通婚,直到后代再也不能宣称自己是华人!”(105-106页)。从二二八这一刻开始,台湾意识的“他者”转向了,从日本转向了它的母体中国,从此也受到了两蒋父子的国民党威权体制近半个世纪的打压。越是被打压的本土意识,越是容易蜕变为一个对抗性极强的、赖“他者”而自我存在的封闭意识。等到陈水扁时代全面推行“去中国化”之后,台湾意识成为与中国意识对抗的意识形态,台湾文化也因此被形塑为与中华文化彻底脱钩的原发性文化。


这些年台湾史的书写,有关台湾的本土文化认同,基本建立在太平洋岛屿的原住民文化和郑成功之后的闽南庶民文化两条脉络之上。一种历史记忆的发掘,意味着另一种历史的遗忘,这个遗忘,就是排斥来自中原文化大传统,这是另一种对抗。两蒋时期的国民党用大中华民族主义压抑台湾本土文化,而如今的“去中国化”,同样用本土小文化传统抗拒历史和现实之中所真实存在的中华大文化。当对抗性的思维主导台湾主体意识的时候,其历史与文化的真实内涵被掏空了,剩下的只是抵抗的坚定与勇敢。主体意识的暧昧,需要一个敌对的“他者”。于是,台湾主体这个“自我”无法自圆其说,严重依赖于“敌人”的存在。没有了“敌人”,便没有了“自我”,这是殖民历史带给台湾的文化困境,至今无法摆脱。


任何一种本土化意识,都需要以文化认同为实在的内涵。那么,台湾文化究竟是什么呢?我在台湾的时候,请教了多位各个年龄层的学者和学生,他们的回答大多暧昧不清,语焉不详,只是说台湾文化是包容性很强的文化,吸收了东洋、西洋、大陆、南岛的各种异质文化,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台湾文化。直到有一天,我在宜兰的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园区,看了一场由艺术学校学生的打击乐表演,我才恍然领悟,什么叫台湾文化。打击乐的乐器有来自大陆中原的大鼓,也有原住民的腰鼓,还有其他东南亚的乐器,演员所用的语言,一会是国语,一会是闽南话、一会儿又夹杂几句原住民语言,混合交杂在一起。这就是台湾文化!在他们看来,台湾文化就是多元的、混杂的、离散的,有来自中原的汉语言大文化传统、闽南的民俗文化小传统,也有南岛民族的原住民文化,还有东洋的日本文化、来自西洋的全球化文化。


如此观之,台湾文化似乎是一种无限开放的、尚未形成传统的年轻文化,至少到目前为止,它无以自我定位、正在形塑之中。从文化建构主义的思路来说,这似乎无可非议,任何一种文化的未来,都是创造的、变动的,不拘泥于已有的传统。文化建构主义开放则开放矣,但很容易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沼,因为任何一种文化创造,并非平地起楼,从无到有,创造总是要有所凭籍,要借助已有的传统。因此,文化建构主义依然需要文化认同作为补充。从文化认同主义的立场来说,被借助的文化传统并非工具性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化创造,都要由人来创造,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具体的文化、语言与宗教之中,这些传统是内在地、先定地镶嵌在人的生命之中,传统不是一件可以自由选择的衣服,想穿就穿,想脱就脱,它具体内在的规定性,通过思维、习俗、语言和宗教,制约了后人创造的方式、路径和逻辑。


台湾文化脱胎于来自大陆的中华文化,从郑成功入台开始,中华文化就内在于台湾文化的生命之中,这不是一代人“去中国化”就可以消解的。“去中国化”本身就带有深刻的中国印记,带有中国式文化虚无主义的特征。大陆当下的民族主义因为缺乏明确的文明内涵,而成为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而台湾“去中国化”式的民族主义也因为匮乏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同样蜕变为一个贫乏而暧昧的姿态,海峡两岸的民族主义,表面看起来是对抗的,势不两立,实际上都离不开对方,视对方作为敌对的“他者”,赖对方的存在而自我存在,非常吊诡的是,两岸的极端民族主义分享了中国式文化虚无主义的共同精神特征。


那么,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互嵌性的内在关系,还是工具性的外在关系?杨儒宾教授的《1949礼赞》一书,引人瞩目地提出了“中华文化在台湾”。在他看来,1949年无论对中华文化,还是台湾文化,都是划时代的重要年份。1949年不啻为继永嘉、靖康之后中国文化的“第三次南渡”: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渡海大迁移,大陆重要的文化财产、学术机构和文化人才进入台湾,这些中原的精英文化使得台湾融入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也融入了台湾,台湾与祖国互相拥抱,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互相镶嵌,实现了一体化。1949年不仅诞生了一个新中国,也诞生了一个新台湾。


杨儒宾提到,胡适、钱穆、徐复观这些原来流落在国外的文化遗民,最后几经颠簸,最后都叶落归根,回到台湾,终老此地。虽然台湾不是他们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但对这些文化遗民来说,台湾却是文化意义上的故乡。而在上个世纪的50-70年代,中华文化在大陆正被连根拔起、备受摧残,正是台湾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种子,文化之根在台湾。在胡适、钱穆、徐复观他们看来,文化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


杨儒宾说: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化已是互纽互渗的关系,即使不论四百年来台湾汉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实质关系,单单从光复后,尤其是一九四九的渡海大迁移以来,中华文化已是台湾文化的实质因素。(149页)中华文化内在于台湾,这一文化现实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毕竟已经成为事实。不管如何“去中国化”,中华文化已经内在于台湾的历史与现实的生命之中,镶嵌为台湾文化的内在价值,无论是中原的儒家大传统,还是闽南的民俗小传统,都已经在台湾人这里刻骨铭心,深入骨髓,无法剥离。


诚然,台湾文化的内部元素是复杂的,并非纯粹的中华文化分支。作为紧邻欧亚大陆的太平洋海岛,台湾开埠以来的四百多年,承受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季风,一种是来自大陆的中华文化,另一种是来自海洋的东洋、西洋文化。台湾文化就像台湾的地理位置一样,处于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在此交汇,并非天然无缝,而是存在着深刻的裂痕,常常两大板块相互冲撞,发生自然的或文化的大小地震。大陆的中华文化与东西洋的海洋文化都在争夺台湾这块宝岛。台湾人逐步化解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冲突,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化,将各种外来文化融合为有鲜明特色的台湾文化。但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海洋文化,都在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当中内化了,成为台湾文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假如剥离掉这些外来文化,不管是“去中国化”,还是“去西洋化”或“去东洋化”,就不成为今日引以为傲的台湾文化,台湾文化将什么也不是。


正如杨儒宾教授所分析的那样,中华文化对于台湾来说,已经是自身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核心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大传统的汉语言精英文化,还是作为小传统的闽南庶民文化。已经渗透入台湾人的血肉与灵魂之中。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变庄周?中华文化与本土文化,在台湾早已是水乳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个事实:不仅中华文化内在于台湾,而且台湾文化也同样内在于中国----这是一般台湾人所不曾意识到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大陆向全球开放,经济进入高速轨道的时候,台湾的资本、人才、技术和文化蜂拥进入大陆,对大陆的发展起了不可代替的引领作用,因为同文同宗,没有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台湾成为大陆的最佳示范,是“内在的他者”。在许多大陆人看来,台湾的今天,就是大陆的明天。台湾人假如到大陆,特别是上海、杭州、苏州这些江南之地走走,到处都会惊喜地发现“另一个台北”。从学术、儒家、佛教,到语言、设计、餐饮,那些城市的当代文化都深刻地打上了台湾风格的烙印。台湾的学者给大陆学术界带来了曾在大陆中断了的传统文化,也传授了西洋的现代学术方法;证严法师的慈济会主办的慈善公益活动风行于大陆的中产阶级,星云法师在家乡宜兴建立的大觉寺为大陆的寺庙文化提供了全新的台湾风格;各种台式餐饮、咖啡馆风靡大陆各大中城市,台湾在上海就像上海在台湾一样,是商家们争相借光的金字品牌;大陆建筑、装帧的设计也受到台式“小清新”风格影响,台湾的“小确幸”为众多大陆白领阶层引为生活的价值观。特别值得一提的,以吴侬软语为基础的台湾国语,如今代替了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成为大陆媒体主持人、青年白领和大学生的说话风格,以至于我好几次见到北方和广东来的年轻人说一口台式国语,还误以为他(她)是台湾人!


登陆大陆的台湾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古风,也有东西洋的异国情调,更有台湾本土的草根性,这些异质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大陆民众喜闻乐见的台式风格。台式风格经过二十多年的传播,早已在大陆生根开花,内化为当代大陆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内在于台湾,台湾文化也同样内在于大陆。


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相互之间都是“内在的他者”,彼此互为形塑,“去中国化”了的台湾文化难以想象,“去台湾化”了的大陆文化也残缺不全。大陆与台湾携手,正在创造中华文化的未来。海峡两岸,同居中华文化的大屋顶之下,共享历史遗留下来的语言、文化、宗教,形塑中华文化的多元前景。


超越主权,海阔天空。政治上两岸分治,但文化上有“一中同表”的可能性空间。个人可以移民,邻居却无法搬家。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海峡两岸的人民总是要在一起。台湾与大陆,属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从对抗走向和解,符合两岸的双方利益,也是中华历史的内在逻辑所在。


进入 许纪霖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台湾文化   台湾史   九二共识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28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平台:许纪霖之窗,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