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明:湘水衡岳卫中华——简论抗战中湖南战场的胜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03 次 更新时间:2015-11-05 16:23

进入专题: 抗日战争   湖南战场  

郑佳明 (进入专栏)  


抗日战争在湖南是一个宏大的题目,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题目。抗战中的湖南有很多与其他省份不同之处,(1)比如说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湖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勃兴,激励了湖南和全国人民抗战热情,为后来湖南的艰苦抗战打下了思想舆论基础;(2)比如说长沙大火举世震惊,后来日军止步新墙河,与长沙变成废墟有没有关系?(3)比如说日寇在湖南进行了多次万人以上的集体大屠杀,厂窖惨案等等;(4)比如说日军在常德发动了细菌战;(5)比如说芷江受降,历史把中华民族百年雪耻的机会给与湖南;(6)比如说飞虎队在湖南,给与湖南和全国抗战以巨大支持;(7)有中国远征军近一半将士为湖南人的说法;(8)比如说国共两党的湘籍抗日将领群星闪耀等等,每个题目都是篇大文章。今天我们回到战争本身,从战场谈战争,谈谈抗战中湖南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湖南战场是相持阶段的正面主战场,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到1945年8月芷江受降,湖南军民浴血奋战了7年。据统计,整个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较大的战役有12次,发生在湖南境内的就有6次。第一、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第三次长沙会战,最激烈的是常德会战和长衡会战。从整个抗日战争过程看,国民党战场共计会战22次,湖南战场的会战占1/4以上。湖南战场的会战规模也比较大,国民党共投入兵力计200万人次,死伤30余万;日军投入的总兵力计50余万人次,死伤近10万。中日双方投入湖南战场的兵力占各自总兵力的70%—80%左右。


一、  湖南战场的胜负评说


抗日时期的1939年至1944年,在第九战区湖南正面战场上,展开了4次较大规模的搏斗,即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之战。这些战役国民党守军究竟打得怎样?是打胜了还是打败了,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4次战役都打败了,也有的认为打赢了3次,打败了1次。从中日双方近年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及战役亲历者的回忆录以及笔者多次现场调查采访来进行综合分析,唐华元先生认为,这4次战役为一胜、二败、一平局,即第一次长沙会战为平局,第二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之战以失败告终,第三次长沙会战打胜了;然而败中有胜,胜中有败,情况是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

1、关于第一次长沙会战。1938年武汉失守以后,长沙已成为国民党华中战场重要的前沿战略据点,第九战区的防御中心。第二年9至10月,侵华日军第十一军调集约10万人,向东起江西省赣江、西至湖南省湘江约250公里的地区内,大举进犯,主攻方向则为湘北。第九战区先后出动30余万人进行抵御。日军攻至长沙外围,即行撤退,回到原来驻守的岳阳、通城一线。这就是著名的第一长沙会战(日方称赣湘会战)。

关于第一次长沙会战,台湾学者一般认为守军打胜了,甚至认为“大捷”;大陆的学者过去大都认为守军打败了,现在也有认为打赢了的。为什么说战役是一个平局呢?这次会战,在会战之初,敌强我弱,随着战局的进展而变化,敌我力量彼此消长,双方优、劣之势互相制约,造成一时的势均力敌,中国守军既未能取胜,更非大捷,但也未失败,双方均未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谁也没有战胜谁,形成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平局。

2、第二次长沙会战我军失败,但也不乏英勇壮烈的战斗场面。1941年9月上旬,日本步兵15万人,配以海军空军,再犯长沙。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4个军共约27万人进行防御。日军集中兵力于湘北正面,在新墙河激战守军依靠工事,英勇战斗,大量杀伤敌兵。敌军派来飞机狂轰滥炸,并发射毒气弹,随后又以战车冲击,同时用伞兵袭击守军后方。于是阵地被突破,各守军很快被打垮。部分日军进入长沙。10月1日,日军在击溃第九战区主力的目标达到后,即行撤退。8日,日军回到新墙河以北原阵地。这次会战,第九战区损失惨重,死伤共约10万人。蒋介石说:“现在长沙虽然得以保全,但并不能算是我们打了胜仗,我们不但没有什么虚荣,而且要引以为耻辱!”

这次战役虽然打败了,但有些战斗打得很激烈。如敌军强渡新墙河时,守军英勇战斗,大量杀伤敌人。日军在青山登陆时,守军第九十九军地一九七师一个营奋起抵抗,大部壮烈牺牲。又如,10月3日,日军500余人退经湘阴县城,向我军阵地猛扑,第九十九师二九五团驻湘阴城防营,在营长曹克人率领下,以“誓与湘阴共存亡”的决心,坚守阵地,顽强抵抗。敌屡攻不克,乃增兵800余,又以飞机、毒气、伞兵逼临。曹营寡不敌众,除少数潜水突围外,其余均壮烈牺牲。因此,对这次败战不能一概否定。

3、第三次长沙战役胜利了,但存在不少问题。1941年12日,日军第十一军阿南惟几指挥3个师团、1个旅团以及1个飞机团等约12万人,第三次进犯长沙。中国第九战区兵力大致与前次会战相等。31日,日军抵达捞刀河、浏阳河中间地带。1942年1月1日向长沙发起进攻。守城部队坚持抗击。1月4日,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攻。此时,日军对外联络被截断,补给不继,弹药无多,加之伤亡过大,乃至4日下午向东退却。守军跟踪追击,北面和东南各军又进行截击、侧击。日军伤亡严重,行动迟缓,直到15日夜才退回新墙河以北。此次会战,日军伤亡约四五万人,终于遭到失败。

这次战役,守军之胜利是显然的,但在六七十年代,大陆一些论著却说失败了;八十年代大陆有的学者对这次会战观点模糊,既不说“胜利”,又不说“失败”。日本防卫厅战史室《长沙作战》一书承认了这次会战日军的失败,当时日军正陶醉于太平洋战争和上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之中。中国军队吸取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不论在物质或精神方面,都有充分的准备”,他们利用日军骄傲情绪,采取逐步抵抗、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加上湘北民众的支持,因而获胜。

但是,这次战役守军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本来日军在重重包围之中,已成瓮中之鳖,却让它大部跑掉了。原订“收复岳阳”的计划亦成泡影。原因是包围不严,追击不力。第九战区长官部在实行包围时,部署各部齐头并进,限制了行动,缺乏灵活性,造成各部行动迟缓,使日军能够抢先控制浏阳河一个重要渡河点,突围成功。追击中各部瞻前顾后,如第二十军指挥的暂五师追到西冲附近时,刚与日军接触,便立即停止前进,结果反遭日军飞机轰炸,受到重大损失。此外,守军各部保存实力观念很重,有的部队军纪败坏,道路的破坏对追击不利等,造成这次会战不能打一个彻底的歼灭战。然而第九战区长官部不能正确估价这次战役胜利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因循守旧,不图进取,导致长衡之战的溃败

4、长衡会战,衡阳失陷,但是打退日军二次猖狂的总攻。这次长衡会战,日军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打通纵贯中国的大陆交通线,同侵占东南亚的日军建立联系。因而兵力大增,其参战的主力是第十一军,总兵力达36万多人。兵分3路,由鄂南、鄂西两翼配合临湘、岳阳一路主力,向南作钳形突击。敌人的部署和兵力变了,而第九战区兵力未增,仍按过去3次会战的作战部署未变,企图依凭新墙河、汨罗江等河川逐次抵抗,消耗敌兵。主力退入外线,待敌进至长沙地区再与之决战。5月27日黎明,鄂南之敌自崇阳直扑平江。入夜,主力向新墙河南岸发起攻击。鄂西敌人也同时由华容向沅江进犯。驻守在新墙河、南江桥及其以南地区的中国军队为杨森部。日军主力未遇多大抵抗,迅速击破新墙河、汨罗江防线。6月19日占领长沙,8月8日攻陷衡阳,9月沿湘桂路进入广西,12月攻占贵州的独山。至此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计划得以实现。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损失了大片国土。尽管于此,这次会战中的广大爱国官兵是英勇悲壮的,他们是值得歌颂的。特别是衡阳保卫战,虽然以城池的失陷而告终,但是打退了日军二次疯狂的进攻,显示了中华儿女在外国侵略者面前的英雄气概。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湖南会战》一书承认,第一次对衡阳的“进攻受到挫折”,守军“抵抗顽强”,在衡阳南侧“重庆军反攻频繁、猛烈”,给日军以严重打击,因而攻击再次被迫停止。

综上所述,四次湖南会战,有胜、有败、也有平局;从战役局部而言,则败中有胜,胜中有败。也基本反映了正面战场20余次较大战役的实况。胜、败、平局的交替及其发展变化,显示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艰难曲折的历程,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和政策变化,广大爱国官兵共御外侮、英勇奋战的精神。


二、湖南战场的意义所在


1、三次长沙会战扭转了战争趋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9年9—10月间进行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欧洲大战爆发后中日双方在中国战场上的首次交战。在这次会战中,日军未到长沙就被迫退回,这是日军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第一次未能达到其战略进攻目标就被迫退却。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使重庆政府看到了日本攻击力量的极限,坚定了继续抗战的信心,打击了重庆政府内部投降派的气焰,遏制了国内外的妥协失败舆论。

此后日寇又发动了两次长沙会战。从长远和全局意义上看,都是我方取得了胜利。因为长沙三次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消灭我军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三次长沙会战,我军歼灭日军共计10余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战马、船艇,每次都被我军打回新墙河以北。日军的战略目标一次也没有实现,导致日本内阁的两次垮台。蒋介石曾说:

“湘北打了胜仗,捷电传出,大家心理为之一变,国际上的观感也就焕然一新。”《新华日报》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长沙会战的胜利,是抗战三年来第一个伟大的胜利!

“给全国将士以战则必胜的兴奋,给全世界援助中国的友人以满意的答复,给一切反对侵略的人们证明中国军队英勇的作战,是可以把侵略军击退的”。

2、拱卫陪都,扼守西南门户。日军侵占沪杭及广州后,海上交通完全断绝,滇缅公路成为重庆政府获取外援的唯一交通命脉。日本企图进攻缅北,切断这条交通线,把重庆政府完全孤立隔绝。同时,日本亦想沿湘桂路进入西南各省,直捣重庆,消灭蒋政权。针对日军企图,要拱卫陪都、大西南,确保滇缅路,关键在于守住湖南这道屏障。湖南省会长沙和湘南重镇衡阳,都是通向西南各省的门户。守住湖南,就等于守住了通往西南各省的门户。湖南的得失,关系到中国抗战之胜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之存亡。6年多的相持对垒,6次大的会战,消耗和牵制了敌人的主力,

3、稳定后方局势,巩固长期抗战基地。长沙三次会战的胜利,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武汉失守以后,日军侵占岳阳,湖南一度出现恐慌和混乱局面,以致发生长沙大火事件。长沙会战的胜利,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使湖南的局势稳定下来。长沙《大公报》曾著文称:

“湘北大捷以还,湘省地位巩固,社会秩序大定——全省工业迅速发展。”农业也连年丰收。抗战八年中,湖南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全国抗战以有力支援,平均每年提供兵员26万多人、军粮1000万石、军布300余万匹、军棉7万担,“对国家贡献居全国之冠”。湖南地区的稳定,不仅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全国抗战的有力支撑点,而且成为西南广西、贵州、四川诸省的坚强堡垒,使日军始终不能由湖南而入侵西南、南下粤北,保证了我战时陪都重庆的安全。

4、扩大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获得更多国际支持。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希特勒法西斯席卷西欧,疯狂进攻苏联,日军横扫太平洋,同盟国军队处处失利的情况下发生的,不但是相持阶段中正面战场我军唯一一次大获全胜的战役,而且是整个同盟国战场自苏德开战以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决心。英国《每日电讯报》所说的:“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吸引国内外大批新闻记者前来采访,英国、美国、苏联等各国大报纷纷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英、美高层人士纷纷致电祝贺,英、美两国并立即宣布给我国贷款。1942年1月3日,经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同盟国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担负中国及泰国、越南地区盟军部队的总指挥任务。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与世界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成为一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近百年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废除。


三、湖南抗战的精神永存


1、中国军人发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日本侵略军依仗其优良的军事装备和现代化工业基础。其每次进犯,均以数百架飞机、大批舰艇和上万匹战马协同步兵作战,甚至灭绝人性地使用毒气弹、细菌武器。而我第九战区部队没有海空军,装备低劣、武器落后,弹药不足,部队训练不足,但没有丝毫的畏缩,坚守长沙的第10

军,为表示“与长沙共存亡”的决心,在战斗打响时,各级主官都写有遗书。其预10

师师长方先觉的遗书在各报刊发表,对全军士气激励甚大。上至战区司令长官、军长、师长,下至连长、排长、普通士兵,人人抱定必死的决心,以血肉之躯筑成保卫长沙的钢铁长城,阻挡日军的进攻。年轻的军人们在阵地前整连整营整团地阵亡,新墙河、汨罗河、捞刀河、浏阳河,湘江每一条支流都流淌着我军将士的鲜血,军长师长团长均在第一线指挥,很多高级将领血洒疆场。据统计,三次长沙会战,我军伤亡将士达93944

人。后来的常德会战中的57师,衡阳保卫战中的第10军将士也付出巨大的牺牲,以生命和鲜血创造了战争胜利的奇迹。

2、广大人民群众同仇敌忾,大力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古以来,湖湘人民忠勇倔强,激昂慷慨,素有爱国主义传统。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湖湘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战斗精神极大地迸发出来,义无反顾地投身神圣的抗战事业,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长沙会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会战之前,他们实行大规模的空室清野,“化路为田,运粮上山”,使日军机械化部队无法行进,其运输和补给十分困难。会战中,他们积极为我军运粮弹,当向导,参军参战,协同军英勇杀敌。据记载,第一次长沙战役时,“长沙以北及东北100英里以内的公路乃至一切小路,都被彻底破坏了的”,“马路被掘有时竟长至一百码左右,所以日军的坦克车和大炮一入其中即无法走出。”第三次会战时,湘北、鄂南12

县共出动国民兵团战时任务队25万人,给前线我军以极大支援。第三次长沙战役时,当日军败退到平江,平江南阳乡、易粟乡、平安乡、绥安乡的老百姓,自动武装起来,携带干粮,早出晚归,在敌人必经的山林小道上,严密搜索敌人。蒋介石曾总结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

“一方面由我作战将士忠勇许国,经验增多; 一方面尤赖我战地人民深明大义,志切同仇,协助杀敌”; “无论男女老少,一致随军进退,并且皆听从军令,一如士兵。对于破坏交通、运输军实、侦察敌情等工作,莫不奋勇从事”; “又有若干民众,引导军队,自效前驱,冲入敌阵,拼命杀敌”。曾来长沙协助薛岳指挥作战的陈诚也为之赞叹道:

“此次会战,湖南民众功劳最大。我敢说湖南一省民众力量就可以打倒日本军阀。”长沙会战的整个过程,也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爱乡、舍身忘家、支前杀敌,是会战取得胜利的最大因素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为长期相持提供支持。

3、在民族存亡的大义之下,国共合作军民团结,是国家安全民族生存与振兴的根本。军民团结这些正面作战胜利的取得, 当时第9 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归结为“ 将士忠于用命” 和“ 人民动作协同” 两个原因。其实,国共合作始终贯穿全民族抗战之中。抗战初期张治中将军在湖南和后来薛岳将军在湖南,豫湘桂战役的失败,与国民党内部政治上的变化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汤恩伯在河南的失败,与腐败和内部派系斗争有关,也与后期的国民党制造的国共摩擦有重要的关系,有的学者指出,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有四分之一用于防共。

4、湖湘文化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传统,有卓励敢死的铁血性格,湖南地处东西南北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湘人久经战火历练,有了正确领导和有效组织,湘人可以打败任何强大敌人。古人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幸言中;近人说,“若要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也不为过。日寇称湖南为“魔窝”,是他们领教后的体会。湖南是日本侵略者的葬身之地,湖南抗战精神会埋葬一切敢于侵犯中国的侵略者。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联合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提纲20150623)


注:第一部分基本引用唐华元先生的文章;其余参考了梁小进、王晓天等人的文章,特此说明。

进入 郑佳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抗日战争   湖南战场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45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