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中国城市“文脉”的断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99 次 更新时间:2015-06-04 23:59

进入专题: 城市   文化  

朱幼棣 (进入专栏)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语言、文字、音乐、歌舞;是民俗风俗生活的总和;是一种精神、风格和气质;是思想、审美和价值的取向。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既是鲜活的,又是凝固的。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人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民的凝聚与认同;是浸透我们祖先和父母血汗的江河、大山、土地所孕育的;是延绵不绝的历史、哲学、文学、科学、技术、教育心理的综合。

有形的城市文化,是可以触摸的。也许是一个群落、一组建筑、若干街区,和一座城市个性的聚合,是色彩和谐与美的展示。因此,文化也是城市的灵魂。

无论是古典或者现代,在有文化的建筑上我们可以读出时代特征和历史的变迁,无论是北京的皇宫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还是徽州的民居、客家的承启楼以及陕北的窑洞,遗址上即便只有几块砖石,或者“露沾荆棘没铜驼”,我们仍能辨认出其岁月风霜的年轮。

我们从古代的诗人作品中,读出了中国城镇的神韵和气派:有小桥、流水、人家;有烟雨里的高楼层台;有晚霞中的飞阁危亭;有小楼深巷,轩窗锦屏;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首先是城市的色彩——那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与中国人服装的主色调相似,黑、白、灰三色,是历史上我国城市的主色调。它无疑凝聚着东方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宋代诗人陆游在《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中有“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之句。“丹青”原是指两种颜色,这里是指水墨画。

黑与白在国人的色彩观念里,如同阴阳两极对比,已不是单纯的黑白两种色彩,而是所有色彩的集合,是夜与昼的更替、一年四季轮换的体现。在水墨画中,黑白两种色彩是无所不包的。黑白展示了全部的色彩之美。

中国城市亦有例外。如唐代诗人杜甫《龙门》一诗记录了古都洛阳的光华色泽:“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金色是佛像的定位,是佛国世界的视觉形象。金光灿灿的皇宫与佛寺点染了东都洛阳的辉煌与壮丽。今天,我们在青藏高原,仍然可以看到点染了理想和信仰之光的色彩——只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大小寺院、佛堂,才可以有辉煌金子般的色彩。

其次是城镇建筑布局的要素结构——这是中国文化的语言表达。

城郭,屋宇,街道。坊,里,巷和胡同。

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均十分强调在城市中居有地标意义的公共文化建筑——寺、观、庙,钟楼、鼓楼和书院等等,除皇城外,官府所在的衙门反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如古代中国的县城和州府所在地,都有孔庙文庙。这些“公共文化”建筑确定之后,才是东西市、商业街区和住宅区。井然有序——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思想的指向,民族文化的组合。

我们走进传统文化街区,走过各组古建筑物,来到各个庭院,会感受到几千年来中国建筑文化的激荡、传承和演变。

……

北方和南方,平原和水乡,乡土建筑、古迹名胜、传统特色——中国城市之古老与深沉的内容,中国规划和建筑丰满极致的创造,既不是一些人眼中破旧房子的堆聚,也完全不同于一般知识告诉我们的——所谓风貌。当前,强调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多样性,全球城市越来越注重城市文化与生活、经济的融合,使得全球城市日益成为文化在空间上的代表。强调文化在全球城市中的重要力量,是全球城市向创意城市深化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走过深圳;走过浦东林立的摩天大楼;也走过周庄、乌镇、南浔、同里;走过今日的苏州、无锡;也走过丽江、平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山西晋中常家古城式的大院里,同样深藏着南方私家园林,有湖泊与亭台楼阁,在院内长长的迥廊墙上,嵌着很多书法碑刻。常家几代商人,靠从南方贩运茶叶,经汉水北上,然后运销到外蒙和俄罗斯乃至欧洲发家致富。富可敌国的商人,竟如此高雅,把多方觅得的中国古代名家的墨宝,一一刻在石碑上,珍藏家中,以教育后代要时时研习——据说这户人家的子弟中,只有最优秀的饱学之士,才能继承商业。

文化和知识都需要熏陶。

从北京到拉萨,再到峨眉山、乐山、重庆;从曲阜、泰山再到武当山、庐山和徽州,2003年,我在进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中,在各地领导介绍中,听得最多的也是“打造”两字。打造风景名胜区,打造国际会展中心,甚至在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中用几个月时间“打造”出一个大广场来,令一些专家痛心疾首。

文化与学历虽然相关,但并不一定成正比。不见得大学毕业,不见得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有高级职称的市长书记、建筑师规划师,就有深厚的文化学识,就能走进“大匠之门”。

记得30年前,我在某矿山技术科工作时,当时建一幢办公楼或住宅楼,铅笔、圆规、鸭嘴笔、计算尺,还有画图、描图、晒图,几十张图纸,出一套“蓝图”也要几十天甚至数月。现在搞设计、画图也方便了,通过电脑建筑设计软件,小小鼠标把一切变得轻而易举,几天便可完成摩天大楼的设计。

急功近利是当代官员的“通病”。

现在是崇尚速度的时代。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速度,甚至没有留下思考和审视的时间。在当代中国,“文化”正在不断萎缩。至少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快要被彻底抛弃、无情埋没了。

迷失的不仅仅是一群人。

时下地方领导们流行的说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令人不解的是,怎么经济倒成了“上层建筑”,而文化则成了可为经济垫脚的可有可无的台子,成了招徕游客吸引投资,打造所谓城市“名片”或者“明骗”的资源?

有谁认识到,文化是我们的血脉,是哺育我们的乳汁,是我们民族的根!


进入 朱幼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市   文化  

本文责编:lijie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80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后望书》(朱幼棣/著),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