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中国欲成世界大国要处理好与日印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89 次 更新时间:2015-06-03 09:05

进入专题: 世界大国   中日关系   中印关系  

乔新生  

  2015年5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共同促进和平发展,共同谋划世代友好,共同创建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联想到此前习近平在自己的家乡陕西隆重接待印度总理,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亚洲战略,为成为世界大国做好充分的准备。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观察家在讨论世界中心转移问题。一些学者认为19世纪的世界中心在欧洲,20世纪的世界中心在美洲,21世纪的世界中心在亚洲,亚洲有可能成为本世纪引领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政治发展的火车头。
  然而,亚洲国家的情况非常复杂,有些国家是发达国家,有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有些国家是单一民族国家,有些国家则是传统的多民族国家。不仅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些亚洲国家内部种族矛盾冲突不断,国家之间的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使得亚洲国家关系变得极为复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亚洲国家之间的历史矛盾和现实冲突,那么,亚洲要想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中心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作为亚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如果不能和亚洲国家搞好关系,那么,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大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致力于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之所以和印度加强联系,目的就是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建立新型的发展中大国之间的关系,让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走在一起,逐步建立互信,消除分歧,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处理国际事务的问题上求同存异。中国之所以采取各种措施缓和与日本的关系,目的也是为了争取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加强与日本国民之间的交往,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友好的国家,中国希望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
  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中国的学术界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吸取历史教训,不断增强国力,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历史重演,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再受到周边国家掣肘。通俗地说,中国应当以自己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确保周边国家不会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的问题上,采取一种以势压人的态度,那么,不仅会让周边国家感到巨大的压力,而且更主要的是,会给霸权国家以可乘之机,他们会充分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在中国周边寻衅滋事,从而影响中国发展大计。
  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一个国家内部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处理国家关系必须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必须在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问题上,既要重视历史,以史为鉴,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问题,同时又要高瞻远瞩,面向未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亚洲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找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法。
  中国和日本、印度存在着领土纠纷,这是无法回避的历史事实。但是,在处理与日本、印度领土纠纷的过程中,中国应当尽可能地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因为这样做非但不能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反而会给霸权国家以可乘之机。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领土争端的时候,一方面应当通过外交渠道,严格依照国际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威慑,从而使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中小国家不敢随意地挑起事端。
  可以这样说,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大国,必须首先处理好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亚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家主席习近平之所以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目的也是要向日本传递清晰的信息,那就是中国非常重视中日关系,并且愿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在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的历史时期,中国国家主席向日本人民表达清晰的立场,有助于消除误解,增加互信。中国之所以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
  当前在中国国内,有一种急躁的情绪,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应当成为亚洲秩序的维护者,不允许一些国家的政客在历史问题上胡说八道。我们充分理解这种焦虑和不安,但是,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世界文明发展总是曲折迂回的,亚洲一些国家的政客之所以在历史问题上颠倒黑白,目的是为了迎合国内的极端势力,是为了以民族矛盾掩盖国内政治上的分歧,是为了增强执政党的凝聚力。中国在处理与日本、印度关系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首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原则。中国和日本、印度存在领土争端,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按照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办事,应当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彼此的分歧。处理领土主权纠纷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以机会主义的方式放弃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如果以土地换和平,或者认为通过谈判相互退让妥协可以妥善地解决领土争端,那么,就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中国的长远利益。
  在中国和日本、印度领土争端问题上,中国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了处理眼前矛盾,而放弃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边界冲突扩大化。中国在处理与日本、印度领土纠纷的时候,绝对不能的为了现实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发展利益,绝对不能为了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而丧失土地。中国可以把领土主权争议搁置起来,但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利益方面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退让,如果为了处理边界纠纷,而割让土地,那么,就会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就会缩小中国生存发展空间。中国在处理与印度、日本领土争端的问题上,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原则,不允许领土争端扩大化,不允许把领土争端问题和其他双边关系问题联系在一起,因为那样只能使双方的领土争端复杂化,只会使中国和日本、印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敏感。
  第二,必须全面理解现代主权概念,在保护中国的领土、领空、领海的同时,拓展中国互联网络空间主权,应当利用现代互联网络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现代国家主权概念已经不仅仅是领土、领海、领空概念,它还包括网络空间主权概念。如果忽视了虚拟世界的网络空间主权,或者在处理与日本、印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重要性,那么,在处理与这些国家关系的时候就会顾此失彼,就会丧失主权。
  中国和印度、日本都是上亿人口的国家,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在处理与印度、日本关系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拓展中国和这些国家发展关系的空间,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络,加强与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联系,必须在现代互联网络时代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往来,必须通过技术创新维护中国的互联网络空间主权。当前印度在互联网络软件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世界的制高点,而日本在机器人以及互联网络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应当充分借鉴日本和印度的先进经验,应当在互联网络软件和互联网络应用方面迎头赶上,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亚洲的领头羊,中国才能在未来互联网络竞争的过程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当前在中国国内出现了一种重视传统领土、领空、领海主权而忽视互联网络空间主权的现象。一些学者不了解现代主权概念,不了解互联网络时代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重要性,他们一味地鼓吹政府必须采取封闭的政策,试图把中国建成一个互联网络的信息孤岛,这是一种极端危险的做法,它有可能使中国孤悬海外,成为一个落后于现代互联网络时代的国家。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大国,必须首先在互联网络空间领域开疆辟土,必须打开大门让世界各国的信息互联互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交流中不断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的交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中国的比较优势。当前我国在互联网络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把建立防火墙看作是中国互联网络管理的重要手段,试图通过控制互联网络的接入端口,达到控制互联网络的目的,这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的长城观念,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封闭自己,防止互联网络侵略。事实证明,这种被动的防御策略,非但不利于维护中国的网络空间主权,相反地,会使中国人民在享受“互联网络红利”的过程中错失良机。现代互联网络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只要妥善利用互联网络,就可以减少国家的教育成本,就可以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络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如果在互联网络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围追堵截的政策,那么,最终必然会导致中国在互联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处处被动。正如一位华为公司的高级主管所说的那样,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互联网络大国,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国的挑战,必须建立开放性的互联网络系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把中国的声音传递出去。
  其次,片面地强调保护国家利益与保护公民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市场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
  中国正处在一个多元化转型时期,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络不仅营造了传统中国社会所缺乏的公共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言,而且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络打通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渠道,让每个公民都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正因为如此,互联网络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互联网络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保护国家利益,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公民通过互联网络批评政府,不是损害国家安全,不是为了颠覆国家。只有充分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让他们行使批评监督政府的权利,中国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才能适应现代互联网络发展的需要,在多元化时代不断地寻求共识、凝聚共识。
  第三,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过程中,应当妥善处理本国舆论中存在的问题。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和日本、印度等国一样,国内存在着极端势力。一些印度和日本的报纸不断煽风点火,阻挠中国与这些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这是多元化社会必然出现的问题。中国在处理与日本、印度关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握大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法,适当地进行舆论引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与日本、印度发展关系营造良好的舆论空间。
  中国已经伸出橄榄枝,希望改善与日本、印度之间的关系,为中国长远发展营造和平的空间。中国的所作所为既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同时也符合日本、印度等国的长远利益。中国在处理与亚洲大国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既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处理与亚洲大国之间关系的方针政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中站稳立场,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为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入专题: 世界大国   中日关系   中印关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70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