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滨:纸书,将与人类共存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36 次 更新时间:2015-04-25 22:09

进入专题: 读书   纸质书   思想  

邓子滨  

原本读不读书,怎么读书,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成为过一个问题,现在成为一个问题,恰恰是因为它面临互联网的巨大冲击。所以我今天就想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当然,只是我初步的思考,回去我还要再整理一下思路,那就是:还要不要读纸书?在我看来,结论是一定的。关键是,理由是什么。

首先,在我看来,读纸书是一种信仰。这是我过去曾经提出过的一个说法,这个说法的比喻是什么——喜欢一个人,和她走入教堂,你一定把手按在一部纸质的圣经上,而不是把手按在iPad上去宣誓,给你主持婚礼的牧师和教父也一定是这样。所以,读纸书是一种信仰,这个信仰我们要保持。正因为介质不同,所以意义不同。如果我们人有灵魂,人又有肉体,那我希望你就珍惜你的肉体吧,因为如果肉体不在了,你的灵魂至少用现在人的理解是看不见的。同样的道理,思想如果在一本厚厚的纸书里面,我觉得我是可以抓取的,如果它存在一个iPad里,我觉得就像在另外一个人的大脑里一样,是需要把它重新再输出的。

接着我们再讲起源,大家想象一下,思想的流动不一定要借助阅读。有一些民族最初思想的交流并不依靠文字,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的记忆力是超强的,他们大概能记10万句以上的诗歌。所以,为什么中国没有史诗,是因为中国有文字,而一些古老民族的史诗为什么发达,是因为口口相传,在空气中就传播了,直接进入了另外一个听者的大脑,所以我们不一定需要眼睛去阅读。可是后来,伟大的民族,早熟的民族发明了文字,从犹太民族的律法书,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甲骨文,可以看出文字是重要的。尤其对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文字的重要又多了新的象征意义,任何一个庙堂,之所以能成为庙堂,有资格成为庙堂,都是要有文字的,要有对联,上面有一个“上庠硕望”。

紧跟着,我想从反面提醒大家一下: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自由了吗?当然,我们的信息沟通要快捷很多,比如在座的各位,我想很多人都通过互联网很快得到了信息,然后出现在此时此地。可是,你们是否想过,人类自由的消失也从此开始。我们每一个人的行踪,每一个人所有的一切,都在被高技术整合,而我们也在这种整合里失去自我。并且我想提醒大家一句,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里曾经提出,技术可以帮助人类,但是技术也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尤其提醒大家——技术,高技术,最高技术的最先应用者,是有权力的人,有power的人,我想,我说的意思你懂的。

再往下讲,纸质书能带给我们什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存在感,也带给人类一种真诚的记忆,和“你还是你”这样一种真实。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法律文书,我们的法律、法条只存在于网络中,只是一个二维的数码,那么我们就来不及想象,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遵守。所以我相信,这样一种纸质的、文字的记载值得我们永远去保存,并且尊重,而且要加以亲近。

纸质的阅读还有一个好处,这种好处这是我们过去不曾发现,而正好借助互联网阅读给了我们一种比较。互联网阅读提供给我们的是迅速的、迅捷的、广泛的信息,这一点毋庸置疑。不管是像蒋勇律师提到的在马桶上,还是在公共汽车上的手机,它瞬间提供给你的信息是大量的,可正因为是大量的,它有两个特征:第一,它一闪即逝,你无需思考,也来不及思考;第二,这点通常被我们忽略,无论哪个网站,我们最关注的往往都在第一界面,在这个界面里所有的信息,其实已经是别人筛选过的。你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新闻,其实还有更重要的新闻你没看到。日久天长人们就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你在互联网上第一界面所关注的,就是最重要的吗?

阅读纸书,使你有思考的空间,使你能面对自己。就像我们读一首诗,尤其是一首爱情诗,拿一本纸书读,和读别人转发过来的短信,感觉是不一样的。我相信最终大家会认可,人类的思考,人类心灵的净化,需要纸书。因为只有在阅读纸书,或者亲自下笔去写点什么的时候,才能达到一种较好的写作能力。为什么现在我们很多年轻的孩子写的字很难看,甚至写不了一个完整的,没有错误的句子,原因是什么?眼睛天天跟着iPad跑,他没有时间去书写,而没有时间书写就没有时间用自己的思想在思考。现在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所有我们心目中的伟大作品,都是经过前人的手和笔,落在纸张上,流传给我们的。比如我们不得不赞叹,最美的中文来自诗经,最好的文字来自左传也来自史记,可是这一切我相信互联网上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我有信心,也希望大家有信心,纸书是不可能消失的,它只是用另外一种形式与人类共存亡!

谢谢大家!


【原注】本文根据2015年4月10日邓子滨研究员在“首届法律人阅读沙龙”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讲稿文字由中国法学网记者徐持整理。


    进入专题: 读书   纸质书   思想  

本文责编:lihongj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15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法学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