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重视国学教育 加强文化认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7 次 更新时间:2015-03-16 23:03

进入专题: 国学  

郭齐勇 (进入专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国民的文化认同与文明修养。

第一,国民的文化认同是国家安全的文化基础;第二,国民的文明修养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成功与否的瓶颈。从前者来看,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有可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化的过程中被"化"掉。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归属感极为重要。现在,还有相当数量的青年人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从后者来看,我国国民的文明素养、道德水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除了体制之外,干部、群众的文化教养、敬业精神、责任心、工作作风等,成为我国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以上两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调治功效。

有鉴于此,吁请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高度重视并促进国学教育问题。

首先是蒙童教育与国民教育。其中,九年义务制教育与高中的国学或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一代又一代国民的文化认同、伦理共识及文化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对国民的人格养成、文明修养、人文教化,最为重要。建议把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把最需要中小学生们掌握的中国文化基本的精神内核、做人做事之道,以循序渐进、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其次是大学的国文与国学教育。建议让所有科系的大学生上好国文课,成为必修课,并在通识教育中让大学生多读一点中国经典。

再次,国民的国学教育还有成人、终身教育系统层面,要进入社区、乡村、企业、机关、军营及老龄大学等,覆盖全社会。

不同层次的国学教育,特别是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大量师资,这正是国学学科与国学院系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大力培育国学师资与人才,让他们接受系统的国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我国现存大量的书籍、文献、档案与古今地域人物资料,亟须专业人才做系统整理与研究。

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尽快设置"国学(中国古典学)"学科,满足学科发展需求,使我们国学专业有户口(即在学科目录中有名称与代码),名正言顺。

(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兼院长)


原载《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1日 06版)

进入 郭齐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学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18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