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英特网的时代里,信息的获得是很容易的,真是所谓在“指顾之间”。只要手边有部电脑,稍一搜索,总能找到一些想要的材料。“读书”这个概念,渐渐有被“上网”取代的趋势。对许多在电脑时代成长起来的人而言,“读书”几乎是落伍而又过时的。学生报告的注脚,不再是书名和页码,而是网址。
根据2006年7月7日的《光明日报》,每两年发表一次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如果“阅读”指的是“看传统装订成册的书、报或杂志”,那么,在可见的未来,所谓“阅读率”,一定还会加速大幅度地下降。
有人忧心忡忡地说,这是“阅读危机”,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知识越来越贫乏了,思想越来越肤浅了。其实,这绝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之中,“读书”的人,确实与日俱减,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又看到,这批不读书或少读书的人,却又似乎“求知若渴”,唯恐和时代、和外界脱节。
“现代人”只要一天不上网,不查电子邮件,感到的不只是和外界失去联络的恐慌,甚至还带着一份莫名的罪恶感,觉得自己“疏懒成性”。因此,在机场、车站、咖啡馆里都能看到:埋头上网,看电子邮件的人。这种三小时不看电子邮件、短信,就坐立难安的感觉,很像烟瘾或酒瘾,无论身在何处,必须立刻找个“网吧”解决问题。其急迫的程度,不下于“内急”。
现代人的另一个标志是耳朵里塞着个耳机,唯恐漏接了任何一个电话。即使不讲电话,还需听着震耳欲聋的音乐,总之耳根是不能清静的。“耳根清静”也是过时落伍的象征。现代人似乎怕静,安静代表的不再是恬适,而是一种难堪的寂寞。
我在公共场合看到这种塞着耳机,打着电脑的人,在敬意之外,也有些同情。其实天下事重要到“不可须臾离”的还真不多。许多人无时无刻不在查看电脑、手机,我相信看到的,十有八九都是“垃圾邮件”,所剩的十之一二,依旧是无足轻重的通知或告示。
这年头,丢了皮夹,还能挂失、止付,丢了手机,简直不知何以终日。这些现象都足以说明,现代人是如何地恐惧寂寞,恐惧与其他人失去联系。表面上看来,人和人之间,似乎无时无刻地不在联系,但实际上,人和人的关系却又是极端地冷漠。“联系”不等于“关怀”,联系只是工作上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虽每日接读上百的电子邮件,却又觉得无一可谈之人。这种特有的孤独和寂寞,在“邮电交驰”的英特网时代,显得特别地突出。
英特网带给人们的另一种错觉是误“信息”为“知识”,甚至于误“信息”为“思想”。信息的获得是容易的,因为信息往往只告诉我们“是什么”,在获得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但知识和思想却是“为什么”,在获得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分析和解释。这正如同记诵不是学问,纂辑也并非著述。两者之间,看来相似,而实际却大有出入。指记诵为学问,纂辑为著述,用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的说法是:“犹指秫黍以为酒也。”(《文史通义?内篇二?博约中》)酒是由秫黍酿成的,但秫黍却并非酒。正如同知识或思想之中有信息,但信息却并非知识或思想。今天的一个奇特现象是信息泛滥,而思想贫乏。大家在一瞬之间将消息传遍世界,但大多是在转述别人的看法,而少有自己的意见。
网上的信息往往让人浅尝辄止,在感到似乎已有所知之后,不再作进一步的钻研。所以知识全来自网上的人,看似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又一无所知。虽然而今已是二十一世纪,读书大概也还值得提倡。
(本文选自九州出版社《现代人物与文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