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喜 王兆鹏:南宋词人赵以夫生平及词作编年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34 次 更新时间:2017-10-19 15:52

进入专题: 南宋   赵以夫   生平   词作   编年   宋词  

王可喜   王兆鹏 (进入专栏)  

内容提要

南宋姜派词人赵以夫有《虚斋乐府》传世,《全宋词》录存其词六十八首。然《宋史》无传,其生平事迹迄无考证,本文考其生平事迹,并将部分词作编年,考知:赵以夫系宋宗室子,祖赵填始避地长乐。嘉定初以门荫入仕,十年登进士第,任江陵府监利县令,历知南丰县,通判南剑州,知邵武、漳州。端平二年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监公事,三年除左曹郎官、兼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嘉熙元年为左司郎中,迁枢密副都承旨。二年知庆元府。淳祐四年权刑部侍郎,七年权刑部尚书,改礼部尚书、除吏部尚书。宝祐四年二月薨于裹第,年六十八。与当时文坛名流孙惟信、王邁、戴复古、方遇、刘克庄等均有诗词唱和。词学姜夔,情致闲雅,善长调,多为咏物唱和之作。


关键词

南宋 赵以夫 生平行实 交游唱和 词作编年


南宋词人赵以夫有《虚斋乐府》、《易通》等传世,《全宋词》录存其词六十八首。然《宋史》无传,其生平事迹一向不详。今据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四十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以下简称《神道碑》)及诸史籍,考其生平事迹,并将部分词作编年,以为知人论世之助。


赵以夫,字用父,号虚斋,长乐人。《神道碑》云:“公讳以夫,字用父,魏王之后。”[1] 赵以夫《补刊梁溪先生文集跋》云:“余家三山,寓于东报国寺,实李丞相忠定公旧居之右。……长乐赵以夫书。”[2] 知赵以夫家与李纲寓居长乐旧居相邻。按,李纲《梁溪集》卷三十有绍兴癸丑(1133)所作诗《自天宁迁居城东报国寺》,卷一百四十一云:“绍兴甲寅(1134)三月六日,梁溪病叟书于长乐城东报国寺,后二十日,东林珪禅师见访,因以遗之。”[3] 王奕清《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六《词人姓氏》:“赵以夫,字用父,长乐人。”[4] 王士祯《居易录》卷十三:“虚斋赵以夫,有淳祐己酉芝山老人自序。”[5] 知其号虚斋,又号芝山老人。其《书痴绝道冲和尚语录后》署“云泉野客赵以夫”,故《全宋文》谓赵以夫“字用父,号虚斋,又号芝山老人、云泉野客。”[6]


“用父”亦作“用甫”。厉鹗《宋诗纪事》卷六十二:“以夫字用甫,号虚斋,长乐人。”[7]《福建通志》卷四十三《人物》:“赵以夫,字用甫,宋宗室,居长乐。”[8] 按,古代“甫”、“父”通用。或“用父”作“用文”、“虚斋”作“虚舟”。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八十三:“赵以夫,字用文。”[9]《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二《经籍考》:“以夫,字用甫,号虚舟。”[10] 皆传抄之误。


以夫世系清晰可考。


高祖赵叔戌。曾祖赵隽之,建炎三年(1129)以文林郎监常州仓,勤王有功,为左文林郎、平江军节度推官,绍兴四年(1134)改京官。《神道碑》云:“魏王之后。王四传至建国公叔戌,建公生武经郎隽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一:建炎三年三月丁酉(十九日),“是日,吕颐浩帅师次常州,与守臣周杞约治兵扼其险要。先是文林郎监常州仓赵隽之闻变,请于杞,率宗室数十人诣秀州,见权两浙提点刑狱公事赵子璘,请团结兵民勤王,子璘不从,事遂止。杞因命隽之措置大军钱粮,以竢颐浩(赵隽之事以绍兴四年六月丙戌嗣濮王仲湜所奏修入)。”同书卷七十八:绍兴四年七月乙亥(二十八日),“左文林郎平江军节度推官赵隽之改京官。”[11]


绍兴二十、二十一年知江阴军。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绍兴既讲和,务与民休息,禁网阔疏,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庚午、辛未年间,知江阴军赵隽之稍镌房金,民间乐之。”[12] 按,庚午、辛未即绍兴二十、二十一年。


祖赵填始避地长乐。《神道碑》云:“武经生朝请郎公填,山东乱离,由郓负其母金夫人避地长乐。”父赵彦括,乾道进士,官至尚书郎。《神道碑》云:“朝请生少保公彦括,乾道进士,望临一时而年不及中寿,官至尚书郎。”母徐氏,封福国夫人。《神道碑》云:“母福国徐夫人。”妻刘氏、韩氏,皆封淑人。《神道碑》云:“前淑人刘氏,后淑人韩氏,南涧尚书之孙,皆前卒。”按,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淳熙三年(1176)除权吏部尚书。故知赵以夫为韩元吉孙女婿。


子时奚,号云洞,宣教郎,力学,工词翰;孙若眉,承务郎。《神道碑》云:“子时奚,宣教郎,力学,工词翰,由藉田令乞祠归养。孙若眉,承务郎,亦孝谨善继。”时奚号云洞,精字学,景定中为龙兴通守。元刘埙《水云村稿》卷七《送法怗与曾原青就跋》:“景定中,龙兴通守云洞赵公时奚以献矩斋侍郎曾公,赵盖虚斋端明以夫之子,精字学,有古风,卷中朱字其亲笔也。”[13] 时奚工词,《全宋词》存词四首。


赵以夫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神道碑》云:“丙辰二月甲申薨于里第,年六十八。”按,丙辰即宝祐四年(1256),逆推六十八年,得其生年在本年。又包恢《祭赵虚斋(以夫)文》云:“某仰视公,年多八岁,公何不留,某何未逝?”按,包恢字宏父,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生于淳熙九年(1182)。既“年多八岁”,顺推八年,赵以夫亦生于本年。


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父赵彦括卒。《神道碑》云:“少保将终,顾公曰:‘吾虽贫,有善和书遗汝。’公方九岁,泣诵遗言,励志苦学。”


嘉定二年(1209)调诸暨尉。《神道碑》云:“门荫调诸暨尉。”按,据下文所考,调诸暨尉当在是年前后。


五年,调象州司法参军。《神道碑》云:“内艰,改瑞金尉,未上,改象州户录。杨守炎正疑公年少,每具狱上,引囚参问,始大叹伏。”《广西通志》卷五十一“秩官”“象州司法参军”题名有赵以夫。按,杨炎正(1145—?)字济翁,号西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有词集《西樵语业》传世,《全宋词》录存三十八首。嘉定三年(1210),出知藤州,七年六月,罢[14]。似未曾知象州,亦或期间曾改知象州,姑置此疑,以俟识者。


八年,入淮东转运判官方信孺幕。《神道碑》云:“方漕信孺罗致之幕。”按,方信孺迁淮东转运判官当在是年二月后。《宋史》卷三百九十五《方信孺传》:“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乃诏信孺自便。寻知韶州,累迁淮东转运判官兼提刑。”[15] 信孺自嘉定六年任提点广西刑狱直至嘉定八年二月后。张鸣凤《桂胜》卷四:“嘉定甲戌(六年)六月六日始游清秀岩,吕叔恭得此岩亦甲戌岁,刻石犹可考。莆田方信孺孚若。”[16]《广西通志》卷四十四《古迹》:“世节堂,在龙隐岩。宋嘉定八年二月,莆田方信孺新桂林西漕台厅事,为世节堂,长沙易祓书三大字扁,磨厓于岩侧。”[17] 又,今桂林韶音洞存方信孺石刻:“嘉定八季二月朔,莆田方信孺书刻于韶音洞。”知是年二月信孺尚在桂林,其去任必在此后。


十年,登进士第,任江陵府监利县令。《神道碑》云:“中嘉定丁丑第,历江陵府监利县令。”《福建通志》卷三十五《选举》“嘉定十年丁丑吴潜榜”:“赵以夫,彦括子,传见人物。”《福建通志》卷四十三《人物》:“赵以夫,字用甫,宋宗室,居长乐,嘉定十年进士,历知漳州。”[18]


十一年,在江陵府监利县令任上,受赵方、陈晐器重,有政绩。《神道碑》云:“邑通淮广,奸民多盗贩邕马以资敌,公设方略掩禽群盗,获马百疋,俘献于府。制檄调夫封、剑督趣,民听惊惑,及见公单马急装先发,皆踊跃以从。前帅赵公方、后帅陈公晐皆器重。”


按,赵方(?—1221),字彦直,衡山人。谥忠肃。赵忭之后,赵葵之父。湖湘学派巨子,抗金名将。官至刑部尚书、京湖制置大使。《宋史》卷四百三有传。其任京湖制置使在嘉定十年至十三年。《宋史》卷四十《宁宗本纪》:嘉定十年四月“丙辰诏:江淮制置使李珏、京湖制置使赵方措置调遣,仍听便宜行事。”十二年二月“壬寅,金人围枣阳军,京湖制置使赵方遣统制扈再兴救之,不克进而还。”“十三年春正月丁酉,扈再兴引兵攻邓州,鄂州都统许国攻唐州,不克而还。金人追之,遂攻樊城,赵方督诸将拒退之。”[19] 赵方移治襄阳,陈晐继之。吴泳《鹤林集》卷二十《边备札子》:“江陵国之西门,素号重镇。自赵方移治襄阳,而州之事权稍分,然守臣尚带安抚正使,陈晐继之,乃以京湖安抚使系衔,而江陵仅存湖北副使之号,往往又兼制参,则殆如一大属官矣。”[20]


十四年,改秩知南丰县。《神道碑》云:“用荐者改秩知南丰县,增永惠仓粟千斛,广学田三百亩。始至养士才二十员,比去至八十员。里中哗而善讼、悍而梗化者,皆知姓名,他日听讼摘语之,曰此非某人之笔乎,皆顿首愿改过,两造无翻愬者。”按,其知监利县去年任满,知南丰当在本年。包恢《祭赵虚斋(以夫)文》云:“出宰南丰,县花奇丽。”在南丰有词《龙山会》(重整登高屐)。按,词题“南丰登高”[21],地点甚明。


十七年,主管西外睦宗院。《神道碑》续云:“代归,求主管西外睦宗院。”按,西外睦宗院是宗学之部分,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十二《学校》:“元祐六年,宗室令铄请建宗学。”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九日己亥诏:复置宗学。”“宣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增置西、南外宗院教授。”[22]


理宗宝庆元年(1225),主管西外睦宗院。与孙惟信唱和,有《贺新郎•次孙花翁乙酉》(春事浑如客)词。[23] 按,乙酉即宝庆元年。孙惟信(1179—1243),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工诗善词,中遭诗禁,专以词行世。《宋史翼》卷三六有传,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五十《孙花翁墓志铭》。有《花翁词》,不传,《全宋词》存词十一首。


绍定二年(1229)冬,盗起闽中,任福建路招捕司参议官。《神道碑》云:“盗起汀、邵,郡帅王公居安檄兼参议。”《宋史》卷四百五《王居安传》:“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理宗即位,以敷文阁待制知福州,升龙图阁直学士,转大中大夫,提举崇福宫。将行,盗寇起宁化,居安以书谕汀守。……事闻,命居安专任招捕。”[24] 据《宋季三朝政要》,晏头陀盗寇之乱在绍定二年[25],又《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忠烈刘君锡先生纯》:“绍定己丑,闽冦晏头陀等啸聚汀郡,残破宁化、清流、将乐,陷剑南,犯建宁。”[26]《宋史》卷四百十九《陈韡传》:“陈韡字子华,福州侯官人。……绍定二年冬,盗起闽中,帅王居安属韡提举四隅保甲,韡有亲丧,辞之。转运使陈汶、提举常平史弥忠告急于朝,谓非韡莫可平。明年,以宝章阁直学士起复知南剑州,提举汀州、邵武军兵甲公事,福建路兵马钤辖,同共措置招捕盗贼兼福建路招捕使。”[27] 以夫入闽任参议官,当在“绍定二年冬”。


三年,通判南剑州,兼主管招捕司机宜文字。《福建通志》卷二十四南剑州“通判军州事”题名有赵以夫。《神道碑》云:“会诏起抑斋陈公韡守两剑,为福建招捕使,陈公请于朝,以公通判州事,兼主管招捕司机宜文字。陈公提师临贼巢穴,公主留务,内抚循,外供亿,人以为难。贼平凯旋,剑人祠陈公而公侑之。”按,陈韡是年以宝章阁直学士知南剑州(详前文),赵以夫通判南剑州,兼主管招捕司机宜文字亦在是年。


期间,与词人王迈有诗唱和。王迈《臞轩集》有诗《南剑倅赵用甫权郡有小集以祈晴不用妓移晚筵于潘司户》、《简南剑倅赵用甫以夫同年二首(原注:时兼招司机宜)》、《和赵倅二首》、《呈赵倅(用进退韵)》、《再呈赵倅》[28]等。


又有词《鹊桥仙》(翠绡心事)。按,词题云:“富沙七夕为友人赋。”[29] 富沙系建宁府郡名,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一《建宁府》:“郡名建安、富沙(古有富沙驿,城北有大洑洲,意者以此得名欤)、东瓯。”[30] 赵以夫是时通判南剑州,与建宁府相近,词当作于期间。


五年春,知邵武,造府治。《嘉靖邵武府志》卷四“秩官”知军事题名:“绍定五年,赵以夫。”[31]《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三十二《邵武府》:“赵以夫,宋宗室,绍定间知邵武军,治尚安静,再造府治。”《福建通志》卷二十五《邵武府》“知军事”题名:“王遂(有传)、赵以夫(有传)、王埜(有传),俱端平间任。”按,“端平间任”有误,当为绍定间任。


六年,知邵武,补刊李纲全集。赵以夫《补刊梁溪先生文集跋》云:“武阳旧有集,辛卯春闰,郡遭火毁,官书散落殆尽。明年之春,予被简命来此,首访公集,缺五百板。又明年,境内稍安,即刊补之。”[32] 按,辛卯,指绍定四年。绍定五年春,以夫被命知邵武。邵武为南渡名相李纲故乡,故其到任后寻访李纲《梁溪文集》,见文集缺五百余板,遂于次年刊补之。刘克逊《丞相李忠定公长短句跋》亦提及此事:“樵川官书,经兵后仅存《丞相李忠定公大全集》,然犹散阙五百余板。今左司赵卿以夫为守日,汲汲刊补,迄成全书,四方人士皆欲得之。”[33]


前妻刘氏卒,乞祠,主管武夷山冲佑观。《神道碑》云:“以悼亡再乞祠,主管武夷山冲佑观。”


是年重九,有词《薄媚摘遍·重九登九仙山和张屴崱韵》。词云:“吾生早、九十强半。”[34] 是年以夫四十五岁,词当作于本年或稍前。又,词题“重九登九仙山”,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九仙山,在闽县,又名于山。相传何氏兄弟九人登仙于此,其上有四彻亭。”[35]


是年冬,起知漳州。《神道碑》云:“明年冬,史丞相弥远薨,起知漳州。陈三枪余党犹出没郡境,公至,生擒张魔王者,盗平。奏罢计口敷盐,以废刹岁入代民输丁钱岁万七十缗,立石通衢记焉。”按,史弥远卒于是年十月。《宋宰辅编年录校补》附录:绍定六年十月“壬辰(二十一日),史弥远致仕。乙未(二十四日)卒。”[36]


端平元年(1234),在知漳州任上。《福建通志》卷二十四《漳州府》知州题名:“赵以夫(有传)、郑寅,俱端平间任。”《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七《职役考》:“理宗端平元年,蠲漳州岁纳丁米钱,泉州兴化军一体蠲放,时袁甫为福建转运判官,丁米钱久为漳、泉、兴、化民患,会知漳州赵以夫请以废寺租为民代输,甫并蠲三郡岁解本司钱二万七千贯助之。”知赵以夫端平元年在知漳州任上。

元夕有词《木兰花慢•漳州元夕》(玉梅吹霁雪)[37]。按,词题时间、地点甚明。赵以夫在漳州只过是年一次元夕。


戴复古来访,有诗《访漳州赵用父使君》。诗见《石屏诗集》卷五,诗云:“幸遇故人为太守,客来不惮路程遥。”[38]


十月,作《石屏诗序》。序云:“戴石屏诗备众体,采本朝前辈理致,而守唐人格律,其用工深矣。是岂一旦崛起而能哉?集首东皐子二诗,虽斑驳不完,而思致风骨,概可想见,此其源流也。少陵之诗,是固天授神助,而发源实自于审言。审言之诗,至少陵而工。石屏本之东皐,又祖少陵,虽欲不传,不得而不传。少陵所谓‘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名’者是也。石屏与游皆当世鸿儒巨公,精笔妙墨,极力模写,曾不尽其妙,又假仆辈以为置邮,何邪?若仆辈,正有托于石屏者也!端平甲午十月既望,东平赵以夫书。”[39] 按,端平甲午即端平元年。

戴复古离漳州至泉州后,曾寄诗赵以夫。戴复古《石屏诗集》卷四有《自漳州回泉南主仆俱病》,《寄赵漳州话病》编次其后,必同时写作。又,诗题称赵漳州,知赵以夫尚在知漳州任上,诗必作于是年。


二年,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神道碑》云:“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楮法初变,廷议民间市贱楮输纳为亏官,令别纳补亏钱。公抗疏曰:‘昔输一千,今增五百,是令不信也;输于民者有补纳,出于官者无贴支,是名不正也。’上悟,从中可其奏,由是知公。又著《原弊》、《救弊》二论,其后出十八界,收十六界,卒如公策。”按,据前后文所考,此任当在是年。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二十有《赵以夫除江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制》[40]。


是年,丞相郑清之六十大寿,以夫作《醉蓬莱》(正三边月静)词贺之。按,词题云:“寿安晚郑丞相。”词云:“绛人甲子,数中书考。”[41] 知作于郑清之六十大寿之时。郑清之(1176—1251),字德源,号安晚,鄞(今浙江宁波)人。绍定三年,为参知政事,六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进左丞相。


戴复古与之唱和,有诗《赵用甫提举梦中得片云不隔梅花月之句时被命入朝雪中送别用其一句补以成章》[42]。按,诗题称其“提举”,以夫只有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一任。


在江西期间,以夫有词《青玉案》(水亭横枕荷花浦)。词题云:“荷花,赣州巢龟亭为曾提管赋。”[43] 地点明确在赣州巢龟亭,曾提管无考,或为同官。按,是时江西提举常平司治所在抚州,提点刑狱司治所在赣州,以夫或因工作之需到赣州。


三年二月,除左曹郎官,兼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上《备边十策》。《神道碑》:“除大理丞,未至。除左曹郎官,兼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入对,条《备边十策》,次论故相除吏,怙权废法,大纲已紊,小小节目犹能持守,今悉荡然,乞清中书,还铨法。”《宋史》卷四十二《理宗本纪》:端平三年二月“甲寅,左曹郎官赵以夫上《备边十策》。”[44] 许应龙《东涧集》卷四有《赵以夫除左曹郎官赵翀除右曹郎官制》[45]。


又除直宝谟阁、两浙转运判官。十一月,除右曹郎官,兼左司,继兼检正,遂为左司郎中,兼提领安边所。《神道碑》续云:“除直宝谟阁、两浙转运判官。上既用公言罢履亩,平江守臣于下令后犹催至三十万,公劾去之。除右曹郎官,兼左司,继兼检正,遂为左司郎中,兼提领安边所。京城火,求直言,公极论致火之由,乞改葬故王以弭天谴。安边所残毁,一新之。论对,乞合江淮,出内帑。”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十“两浙转运”题名:“赵以夫,端平三年运判,十一月除左司。”[46]


嘉熙元年(1237),为左司郎中。俄改太府少卿兼左司,迁直焕章阁、枢密副都承旨。《神道碑》云:“俄以太府少卿兼左司,迁直焕章阁、枢密副都承旨。直前言光州危急,宜合淮东、京湖二阃兵力极援之。众未以为然,果失守。”《宋史全文》卷三十三:嘉熙元年十一月“甲子,枢密副都承旨赵以夫直前奏云:‘臣尝历考《春秋》与历代志纪,日食为咎,食浅者祸浅,食深者祸深,大要在修德政以弭之。乃季冬朔日,历家预言日食将既。夫日食,犹曰古所有之异也。然日与金、木、水、火四星俱缠于斗,食将既则四星俱见。又曰日中见斗,此则古之所无之异也。斗分属吴,祸福有归。伏惟陛下亟侧身而修行,则太阳当为之不亏。不然果如占者言,咎已著明,祸必随应。宗社事重,生灵事重,可不念哉?’上从之。”[47] 许应龙《东涧集》卷三有《赵以夫除直焕章阁枢密副都承旨诰》。


十二月,以直焕章阁枢密院副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神道碑》云:“兼右司、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除宗正少卿,兼副承旨、提领安边所如故。论军赏冒滥,始行制司背批之令。”《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国史院编修官”:“赵以夫,(嘉熙)元年十二月以直焕章阁枢密院副都承旨兼。”“实录院检讨官”:“赵以夫(嘉熙)元年十二月以直焕章阁枢密院副都承旨兼。”[48]


二年四月,以集英殿修撰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神道碑》云:“鄞卒失伍,擢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知庆元府、沿海制置。陛辞,力攻和议,又言:‘先帝创安边所以佐边费,今取其钱粟供赐赍营缮,非先帝本志。’集英殿修撰以行,俄升副使。前制臣陈晐已去,寓公赵善湘摄阃,散帑庾以市恩,卒愈骄谋拒命。公单车用迓卒导从入城,众投戈迎拜。善湘遁入山,公具交承礼招之。郡既赤立,乃籴白米支军粮,而自食仓粟之残腐者。赵监军潜夫挟善湘势擅斩禁卒,激使为变。公素得诸校心,以其谋告,公械其人付鄞宰赵时诂讯之,尽得姓名。众约三鼓举事,公使缓漏筹,与客对奕示间暇,而密召水军入城,掩捕皆获,枭首三十余,鏁外寨者百余,它贷勿问。迟明,城中始知。将召归,郡人乞留,诏因任。”《延祐四明志》卷二职官考“知州”题名:“赵以夫,集英殿修撰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嘉熙二年闰月。”[49]《宝庆四明志》卷一:“赵以夫,嘉熙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以朝奉大夫、守宗正少卿兼枢密副都承旨,除右文殿修撰枢密都承旨、兼知庆元府、主管沿海制置司公事;四月十九日朝辞,除集英殿修撰、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闰(四)月初二日到任。”[50] 按,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嘉熙二年闰四月。


期间,重修庆元府门。《宝庆四明志》卷三:“庆元府门,有楼,直奉国门之后,旧揭明州之额,守潘良贵书。州升庆元府,守何澹书额,尝因火投烈焰以厌之。今额丞相史鲁公书,守赵师嵒立也。嘉熙二年为风所圮,守赵以夫重建,郑丞相作《奉国军门记》并述。”[51]


七月,同知枢密院事。陈桱《通鉴续编》卷二十二:嘉熙二年


“秋七月,以赵以夫同知枢密院事。”[52] 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一:嘉熙二年七月壬寅,“以右文殿修撰赵以夫同知枢密院事。”[53]


三年正月,以职事修举转朝散大夫,又转朝请大夫。二月召赴行在,三月再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宝庆四明志》卷一:赵以夫,嘉熙“三年正月,以职事修举转朝散大夫,以都司赏,转朝请大夫。二月召赴行在,三月再任。”[54]


重修奉国军门。《宝庆四明志》卷三:“奉国军门,即子城门也,门额守潘良贵书,谯楼上有刻漏,皇朝庆历中太守王周重修,久益圮。绍兴三十一年守韩仲通访得,吴人祝岷治铜为莲华漏,艺精制古,签判许克昌记之。庆元间守郑兴裔、嘉定间摄守程覃重修。嘉熙三年又圮于风,守赵以夫重建,特进观文殿大学士郑清之作记。”[55]


有词《探春慢•四明除夜》(屑璐飘寒)[56]。按,赵以夫在知庆元府任上,历嘉熙二年、三年两除夕。姑系于本年。


四年正月,除太常少卿,四月仍旧职除枢密都承旨,十月交割离任。《宝庆四明志》卷一:赵以夫,嘉熙“四年正月一日除太常少卿,四月十七日仍旧职除枢密都承旨,十月十七日准省札交割与通判张公亮,日下前来供职,二十二日交割离任。”《神道碑》云:“以太常少卿召,改枢密都承旨。楮法又变,以一易五,令下,公未去鄞,疏五不可,乞寝新令。又言:‘必欲行法,乞坐臣沮格之罪,于追窜上更置重典。’右揆怒,议诎责,左揆李文清公止之。”按,右揆即史嵩之,左揆李文清公即李宗勉,《宋史全文》卷三十三:“嘉熙三年正月癸酉,以乔行简为少傅平章军国重事,进封益国公;李宗勉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史嵩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57] 立锦勋坊。《宝庆四明志》卷三:“锦勋坊,嘉熙四年制帅赵以夫为赵善湘奉朝旨立。”[58]


在四明期间,还有《探春慢•四明次黄玉泉》、《芰荷香•端午和黄玉泉韵》、《龙山会•四明重阳泛舟月湖》、《贺新郎•四明送上官尉归吴》、《桂枝香•四明鄞江楼九日》、《桂枝香•四明中秋》[59]等词。按,词题地点甚明,必作于知庆元府任上。黄载,字伯厚,号玉泉,南丰人,以诗名于嘉熙、淳祐间。《延祐四明志》卷八:“灵桥门,城东石门,宝庆三年胡榘重修,扁曰‘鄞江楼’,今废。”祝穆《方舆胜览》卷七:“庆元府领县六,治鄞县。”“鄞江亦曰鄞水。”


淳祐元年(1241),有词《沁园春•自鄞归赋》(客问吾年)。按,从词题知作于离四明后。词云:“客问吾年,吾将老矣,今五十三。”[60] 以夫是年五十三岁。


三月,罢太常少卿,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神道碑》云:“公径归,久之仍旧职知建宁府,辞;改泉州,辞;复改建宁府,亦辞。以叶贲疏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易通序》云:“辛丑居闲,尽置传注观象玩辞,豁然悟曰:‘吾夫子之心,其文王周公之心乎?何所言无毫发之殊也。’”[61] 辛丑即淳祐元年。陈桱《通鉴续编》卷二十二:淳祐元年“三月赵以夫罢。”按,《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二载:淳祐元年“三月己酉,同知枢密院事赵以夫罢知建康府。”此载或有误,其知建康府在淳祐五年(详后)。


二年,罢职闲居,专于经学研究。《神道碑》云:“公自四明归,益专精讲学,率对卷至夜分,诸经笺注,始有端绪。”


三年,罢职闲居。五月,与方遇唱和,有词《水调歌》(竞渡楚乡事)。词序云:“次方时父,癸卯五月四日。”按,方遇,字时父,莆田人,刘克庄表弟,刘克庄有《跋表弟方遇诗》等。是年,又与刘克庄唱和,有词《沁园春•次刘后村》(秋入书帏)。按,刘克庄同调同韵原唱《沁园春》词序云:“癸卯佛生翼日,将晓,梦中有作。既醒,但易数字。”赵以夫和词,当同时作。癸卯即淳祐三年。


四年,罢职闲居。夏,有《东皐子诗跋》。跋云:“物以忘为适。腰适于带,足适于屦,忘故也。东皐子一生嗜诗,工造妙境,而吟稿不存,脍炙而传者仅十首,是真能忘于诗,而适其所适者也。则其人之萧散洒落,可想象见。岂比夫世之刻削嚼啮于一联半句间,沾沾自喜、期以衒能夸富者哉?石屏以篇章零落不显为恨,人子之情然耳,似非东皐子志也。淳祐甲辰中夏望日,东平赵以夫跋。”甲辰即淳祐四年。


十一月,权刑部侍郎。《神道碑》云:“右揆去,公与王伯大、徐鹿卿同召,而公除权刑部侍郎,俄落权。”按,右揆史嵩之在是年九月以父忧去位。《宋宰辅编年录校补》附录:淳祐四年“九月癸卯(初五日),史嵩之告归。嵩之父弥忠病,给告归庆元府。未几,弥忠卒,去位。”[62]《宋史全文》卷三十三:淳祐四年九月


“乙巳(初七日),史弥忠薨。”十一月“壬寅(初五日),召王伯大、赵以夫、徐鹿卿。”“丁巳,以陈韡为兵部尚书,李性传权刑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王伯大权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赵以夫权刑部侍郎。”[63]


五年三月,在刑部侍郎任上,与理宗言国本事。《宋史全文》卷三十四:淳祐五年三月“丁巳,刑部侍郎赵以夫见,言国本事,上曰:‘此事实不可缓。’以夫云:‘臣编类仁宗、高宗两朝定储本末,具载诸臣谏疏及举行次第,庶几成宪昭然,可以早定大计。”[64]


戴复古寄诗《寄虚斋赵侍郎》。按,戴复古诗中称其赵侍郎,赵以夫去年十一月始任此职,是年六月去任(详下),诗必写于期间。


六月,除宝章阁待制、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江东安抚使兼和州无为军安庆府屯田使。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一“建康留都录”:“赵以夫,淳祐五年六月,以中奉大夫安抚使兼行宫留守。”[65]《神道碑》云:“除宝章阁待制、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江东安抚使兼和州无为军安庆府屯田使。陛辞,援张浚、岳飞事,乞早定储。江表苦旱,公至金山默祷而雨。以御赐金帛颁将士,补尺籍,增寨屋,造多桨船,缮器甲,虏入巢、和,公先调马汝海、鄮进等入巢。贼至,城内兵出,败之。和州围迫,公檄三城兵叶力劫寨,虏败去。又料虏必报忿,豫增无为戍,伏杨林舟师,筑土堡。虏果至,诸将夹攻,走之。遣偏师援仪真,躬督舟师廵江至采石,入和州视城壁,至裕溪乃归。”


冬,有词《孤鸾·梅》(江南春早)与张榘唱和。按,《唐宋词汇评》:“此词有张榘和作。时为淳祐五年冬,赵以夫知建康府。”[66]


淳祐六年在知建康府、行宫留守任上,增修学宇。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一“路学新图考”:“淳祐初年,别之杰增修学宇。六年,赵以夫即命教堂更名明德,增造两廊,以妥从祀。”[67] 同书卷九“历代学制沿革”亦有相同记载。


夏,《易通》书成,作《易通序》。序云:“丙午之夏,书成,名之曰《易通》,不敢自秘,将以进于上,庶几仰禆圣学缉熙之万一云。臣以夫谨序。”[68] 丙午即淳祐六年。


戴复古寄诗问候。《石屏诗集》卷四有诗《寄建康留守制使赵用父都丞侍郎》。按,赵以夫于去年六月除宝章阁待制、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江东安抚使兼和州无为军安庆府屯田使。与诗题相合,必作于建康任期,姑系于本年。


七年在知建康府、行宫留守任上。按,下任赵葵于是年六月到任。《景定建康志》卷一“建康留都录”:“赵葵,淳祐七年六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督视军马、兼安抚使、兼行宫留守。”[69] 则知赵以夫是年六月前尚在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任上。包恢《祭赵虚斋(以夫)文》:“出制长江,威名愈伟。两年之间,波澄水止。”至是年六月恰两年。


哭世道艰险。陶宗仪《说郛》卷五十五:“金陵帅阃赵以夫过衢州,访秘书徐霖,相见后觌面大恸,左右见者骇然,不知所哭何事,元来哭世道艰险,小人在朝,君子在野,生民不见太平之治。以夫与霖俱怀嫠纬之忧故也。”[70]


六月,权刑部尚书。《神道碑》云:“除宝章阁直学士知平江府,免牍未下,改权刑部尚书。引对缉熙殿,上拊之曰:‘卿二年宣劳。’公奏:‘皆陛下威德,臣无毫发之功。’论弭变定储甚切。时大旱,江湖俱涸,公言:‘汤以六事自责,陛下自省于此六事有耶无耶?名曰去奸而通密奏、进奇玩,名曰崇俭而建龙翔、祠感生,苞苴宫室自若也,忠直次第引去,嬖幸出入簸弄,谗夫女谒如故也。’上悚然。因及所进《易通》,翌日御笔令投进。”


按,自淳祐五年六月至是年六月恰“二年宣劳”,


改权刑部尚书必在是年六月。


八年,权刑部尚书兼侍读,兼修玉牒。理宗赐“用易堂”、“虚斋”、“东平艺文世家”十一大字。又兼权吏部尚书,兼捡正,除刑部尚书。《神道碑》云:“俄兼侍读,兼修玉牒,有旨以《易通》间备进读。一日经筵问月吕蔑思所议何如,公言:‘鞑不通华言,使至但谓来投拜,非谓来议和也,生此议者几何不卖国与人!臣尝问月吕蔑思来意,其人致酋语,极不逊,臣实痛愤,奈何复遣之去!’上嘉纳,赐公‘用易堂’、‘虚斋’、‘东平艺文世家’十一大字。兼权吏部尚书,兼捡正,除刑部尚书。”


九年,改礼部尚书,仍兼玉牒。月余,除吏部尚书、侍讲、兼玉牒史职,御笔令任责史事。《神道碑》云:“会拜某公右揆,史宅之佥枢,公因论二除目非是,改礼部尚书,仍兼玉牒。公谓不得其言当去,尽遣家人,自留待罪。月余,上命徐清叟、陆德舆宣谕,令供职。除吏部尚书、侍讲、兼玉牒史职,御笔令任责史事。”


中秋,作《虚斋乐府自序》。序云:“唐以诗鸣者千余家,词自《花间集》外不多见,而慢词尤不多。我朝太平盛时,柳耆卿、周美成羡为新谱,诸家又增益之,腔调备矣。后之倚其声者,语工则音未必谐,音谐则语未必工,斯其难也。余平时不敢强辑,友朋间相勉属和,随辄弃去。奚子偶于故书中得断稿,又于黄玉泉处传录数十阕,共为一编。余笑曰:‘文章小技耳,况长短句哉?’今老矣,不能为也,因书其后,以志吾过。淳祐己酉中秋,芝山老人。”[71]


十年,任吏部尚书。详定殿试,奖直抑佞。《神道碑》云:“详定殿试,奖直抑佞,文魁得方逢辰,武魁得陈亿子。”按,方逢辰为是年科举状元。除端明殿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读。《神道碑》云:“除端明殿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史馆初,上趣史事,擢公史馆修撰,余同修撰,而余先逐,公专史笔。”


十一年十一月,提举秘书省。王应麟《玉海》卷一百二十一《官制》“绍兴提举秘书省”:“淳祐十一年十一月,复命赵以夫。”[72]《神道碑》云:“及陈公薨,以公提举秘书省。公方与尤焴及新史官高斯得、牟子材、李献可分任撰述,琐闼因论‘史属诋公以丑语,名曰借黄’,又言公改国史以激上怒。丐去,以本职知隆兴府。公尝乞校定国史误字,亟取校本缴进。上悟。出御笔罢史馆而程督史官,然公不可留矣。”


按,赵以夫罢史馆系赵汝腾缴奏故。赵汝腾《缴赵以夫不当为史馆修撰事奏》云:“右臣伏准中书门下省录黄,五月二十三日,三省同奉圣旨,尤焴兼秘书监、高斯得兼直史馆、牟子才兼史馆检讨、李献可兼史馆校勘。臣观焴、斯得、子才三人,皆儒雅有词笔,献可家有史学,亦无可议。惟史馆之长端明赵以夫人品庸凡,寡廉鲜耻,心术回邪,为鬼为蜮。凡善类空于陈垓之手者,皆半与焉,王伯大、卢壮父特其一二也。郑清之以雅故,欲开其殊渥,遂以进史属之以夫。四海传笑,谓其进《易》尚且代笔,而可进史乎?其后闻其为史馆长,人又笑曰:‘是昔日以代笔进《易》之以夫也!’及更化后,领史馆如故人,又笑曰:‘是又即昔日以代笔进史之以夫也!’夫史,天下万世公是非之笔,韩愈犹不敢当,而以夫不学不文,凡有奏陈,辄求假手,乃敢冒然当之。岂独万口传笑,臣入国门,见诸贤之议藉藉,执政徐清叟问臣,臣不敢答。其后诸贤又言之,或谓其不识文义,于旧作擅加改窜;或谓其作南渡以前史,妄通贯为一,曾巩、洪迈犹不敢,而以夫乃冒然率属为之,人有不祥之议。臣乍到,不得而详知其是与否。但以其心事回谲,天下号为奸魁,又素无文学,何至敢擅秉史笔乎?臣与之薄有葭莩,本不欲言,见公论藉藉之甚,又思奸回不去,梗陛下之更化,臣不言,一罪也。祖宗国朝史,岂可使不识文义之人擅加涂窜?祖宗在上,未必不震怒,臣不言,二罪也。其它官皆可使无文学人为之,史乃诏万世公是非,而可使动求假手之人为之?人言藉藉,谓自古无求代笔之司马迁。此岂可以传天下,闻外域,示万世?臣而不言,三罪也。揣度以夫之意无他,不过昂首望执政恩例耳,藉此为他日名色,非材取诮,不知辱国辱祖宗为甚。欲望皇帝陛下赫然威断,畀以夫名藩,权以史事属之尤焴为之长,固能成大典,亦可免天下后世笑。伏望圣慈亟赐施行,宗社幸甚,公道幸甚!”[73]


自十二年至宝祐二年(1254)知西外宗正事。《神道碑》云:“辞郡,知西外宗正事凡三年,朔旦必升讲席,发明经旨,复学职生员额,同姓益劝于学。”


宝祐三年秋,除礼部尚书,兼侍读。《神道碑》云:“宝祐乙卯秋召,俄除礼部尚书,兼侍读。”乙卯即宝祐三年。


四年二月薨于里第,年六十八。六月,葬于长乐县善政乡溪上山之原。《神道碑》云:“寻依旧职因任西邸,而公疾已笃,丙辰二月甲申薨于里第,年六十八。”“以其年六月庚申,葬于长乐县善政乡溪上山之原。”《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二十六《福州府》:“赵以夫墓,在长乐县东十步许。”《福建通志》卷六十二《古迹》:“赵以夫墓,在县东。明正统中为盗所发,有司修治之。”丙辰即宝祐四年。


包恢作祭文哀悼之。《祭赵虚斋(以夫)文》云:“惟公之生,为世之瑞。鸾凤之仪,芝兰之气,玉山之辉,珠渊之媚。湛然秋清,蔼然春意。儒雅风流,晋人气味;琴棋局调,唐人兴致。书林之游,目力超诣;心声之出,文锋敏锐。诗词绪余,黄、秦遗美;翰墨发挥,钟、王小体。志若落落,不在荣贵;才则优优,有足建事。当无事时,和平沉粹;使遇事机,强立刚毅。满腹精神,满腔智慧,武略兵谋,犹若余技。众善兼全,曾无矜恃,心如太虚,曾无尘翳。以名其斋,以实如是。惟虚故明,克明克类。如烛之照,如数之计。出宰南丰,县花奇丽。建台西江,甘棠蔽芾。樵川牧御,利器备试。漳浦兴除,利泽纯被。外庸既成,英声日起。宜进本朝,以强以济。遍历华要,绰有余地。出制长江,威名愈伟。两年之间,波澄水止。入除文昌,讲读以侍,可行所学,可遂所志。尝自得师,理融心契,周流六虚,发越《易》义。贞皆不变,亨则变矣。前所未发,今发此理。以至他经,洞彻罔蔽。《语》、《孟》、《诗》、《书》,见出自己,固不诡随,亦不诡异。自成一家,自合经旨。心事身事,平生亦备。屯赖经纶,期颐是觊。有唐多相,宗姓李氏,人以望公,同志以徯。岂谓长往,更不少俟。邦国闻之,咸惊殄瘁。皇上悲之,褒嘉已既。故旧哀之,欲起莫遂。某昔趋承,已历三纪,中虽迹疏,内实心比。闻公云亡,义激心恚。某仰视公,年多八岁,公何不留,某何未逝?韩公有言,宁久于世,死而有知,曾何违离。如其无知,悲其能几?而不悲者,将无穷已。不远薄奠,径挥老泪。精明如在,神其莅止。”[74]


所著甚富,有《易通》、《诗书传》、《庄子解》等。《神道碑》云:“有《易通》、《诗书传》、《庄子解》、奏议、进故事、《易疏义》杂著各若干卷。晚于《诗》学尤深,惟《国风》自《卫》以后未断手,以遗稿付若稔,俾绪成之。”今有《易通》六卷、《虚斋乐府》传世。《易通》六卷,今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王奕清《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六《词人姓氏》:赵以夫“有《虚斋乐府》二卷”。《全宋词》录存其词六十八首。


注释:

[1]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四十二,《四部丛刊》本。

[2]《全宋文》第333册,第266页。

[3]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96、1344页。

[4]王奕清《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王士祯《居易录》卷十三,《王士祯全集》(五),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3929页。

[6]全宋文》第333册,第269、264页。

[7]厉鹗《宋诗纪事》卷六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5页。

[8]《福建通志》卷四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八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二《经籍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41、1284页。

[12]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卷四,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1页。

[13]刘埙《水云村稿》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徐松等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038、4076页。

[15]脱脱《宋史》卷三百九十五《方信孺传》,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259、10261页。

[16]张鸣凤《桂胜》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广西通志》卷四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福建通志》卷三十五、四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脱脱《宋史》卷四十《宁宗本纪》,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67、771、774页。

[20]吴泳《鹤林集》卷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390页。

[22]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十二,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2075页。

[23]《全宋词》,第3397页。

[24]脱脱《宋史》卷四百五《王居安传》,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249、12255页。

[25]《宋季三朝政要》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脱脱《宋史》卷四百十九《陈韡传》,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560、12561页。

[28]王迈《瞿轩集》卷十五、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全宋词》,第3404页。

[30]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天一阁藏明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版,第30册。

[32]李纲《梁溪全集》卷首,清道光刻本。另参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70页;《全宋文》第333册,第266页。

[33]李纲《丞相李忠定公长短句》卷末,《典雅词》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34]《全宋词》,第3395页。

[35]祝穆《方舆胜览》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附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39页。

[37]《全宋词》,第3401页。

[38]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五,《四部丛刊》本。

[39]《全宋文》第333册,第267页。

[40]《全宋文》第306册,第337页。

[41]《全宋词》,第3406页。

[42]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五,《四部丛刊》本。

[43]《全宋词》,第3405页。

[44]脱脱《宋史》卷四十二《理宗本纪》,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10页。

[45]《全宋文》第303册,第173页。

[46]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十,《宋元方志丛刊》第四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795页。

[47]佚名撰、李之亮点校《宋史全文》卷三十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5页。

[48]《南宋馆阁续录》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袁桷《延佑四明志》卷二,《宋元方志丛刊》第六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159页。

[50]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一,《宋元方志丛刊》第五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07页。

[51]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三,《宋元方志丛刊》第五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23页。

[52]陈桱《通鉴续编》卷二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3]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4]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一,《宋元方志丛刊》第五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07页。

[55]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三,《宋元方志丛刊》第五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23页。

[56]《全宋词》,第3390页。

[57]佚名撰、李之亮点校《宋史全文》卷三十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0页。

[58]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三,《宋元方志丛刊》第五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21页。

[59]《全宋词》,第3390、3406、3391、3396、3403页。

[60]《全宋词》,第3395页。

[61]赵以夫《易通》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附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94页。

[63]佚名撰、李之亮点校《宋史全文》卷三十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6、2261、2262页。

[64]佚名撰、李之亮点校《宋史全文》卷三十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6页。

[65]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一,《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39页。

[66]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7页。张榘和作为《孤鸾•次虚斋先生梅词韵》,见同书第3167页。

[67]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一,《宋元方志丛刊》第六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307页。

[68]《全宋文》第333册,第268页。

[69]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一,《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39页。

[70]陶宗仪《说郛》卷五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1]《全宋文》第333册,第269页。

[72]王应麟《玉海》卷一百二十一,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2245页。

[73]《全宋文》第337册,第313页。

[74]《全宋文》第320册,第16页。


项目支持:本文系王兆鹏主持的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编号:12&ZD154)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可喜,男,湖北通山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湖北科技学院教授。王兆鹏,男,湖北鄂州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词学》第30辑)



进入 王兆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南宋   赵以夫   生平   词作   编年   宋词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120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词学》第30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