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从学校带回一张给家长的纸条,其中说“为进一步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确保‘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先进典型人物在市民问卷调查中不失分”,要求一家大小背诵上面的内容。对此,我虽然可以不以为然,孩子却认真地把这当成了必须按时完成的“作业”,连续一个星期,早、晚我都听见孩子口中念念有词,逐字逐句地背诵那些先进典型人物的姓名、工作单位,比如“魂牵怒江、奉献爱心的原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文物宣传科科长江航”、“舍己救人的河南省商丘市包公庙乡中华楼村村民李学生”等,至于这个“先进典型人物”到底怎样“救人”、怎样“奉献”则一概不知。因为这是“作业”,所以他就不断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强迫自己记住,而且不断地督促、要求家长也要像他一样去背诵。
我禁不住产生一个疑问,“创建文明城市”靠的难道就是这些写在纸上的条条框框和临时抱佛脚式的背诵吗?纸条上所谓“市民问卷调查中不失分”说穿了无非是要应付检查小组的检查,目的是为了“不失分”,至于“创建文明城市”本身倒变得次要,这是怎样的一种异化啊。
当然,还有比背诵纸条更让人想不明白的,到了检查小组到来时,平时闲置的社区学院阅览室突然全天候都有了读者,原来是单位硬性规定,抽调在岗位的职工,以轮班的形式到那里去扮演读者。据说“创建文明城市”的指标之一,社区要有文化设施,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也就是这些设施要有利用率,而实际上居民很少几乎没有利用这些设施,所以等到考核检查时,只好出此对策。
老实说,一个城市算不算文明城市,生活在这个城市或到过一城市的人们都有发言权,决非靠一次或几次问卷调查、检查考核就能评比出来的。“文明”二字岂是儿戏?文明是相对于蒙昧、野蛮状态而言的,是人类的一种自我觉醒,是对提升自身精神层次的追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突击的过程,不是一夜之间可以造出来的空中花园。诚如哈耶克说的,文明不是人的大脑设计出来的,而是从千百万个人的自由努力中生长出来的。文明就像一棵树,是从土地上长起来的,要使它成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需要有人浇水,需要有人护植。英文中Culture既有“文明”的意思,又包含了“种植”等涵义,是对“文明”这个概念最好的阐释。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如何能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穿马路,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扔东西,这些都要比背诵纸条上的内容重要得多,更重要的是树立起朴素的公民观念,培育健全的权利意识,懂得在法治的前提下捍卫自身的权利,与陈旧、落伍、僵化的顺民意识、臣民意识告别,真正把自己当作宪法意义上的主人,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社会(不仅仅是文明城市)的进程中。与其把我们的宝贵时间、有限精力浪费在死记硬背上面,把工作时间消耗在扮演读者上面,还不如倡导全民(诚然包括小学生在内)多化些精力做一些力所能及、实实在在的事情。构建一个文明城市的基础是法治,是公平,是强势群体能得到约束、弱势群体有基本保障的理性秩序,是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有安全感,是每个人对这个城市、对他们栖居的大地负责任。
在这个意义上,“创建文明城市”时靠的绝对不是口号,不是小学生及其家长死记硬背几句教条,不是假惺惺的伪读者,靠的是扎扎实实的埋头苦干,在硬件设施上满足人的需要同时,尤为迫切的是培育一个尊重人、尊重文明常识的氛围,在制度层面提高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这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