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冬月,江州郡督邮例行公事,到辖区各县巡察。督邮是一郡最高长官太守的属吏,官位虽然不高,却很有权势。督邮下基层,通常代表太守视察县乡,宣达政令,督导政务,兼理司法。年关将近,督邮此次巡行,还兼有年度考核使命。
不消说,各地都非常重视督邮大人的巡察。所到之处,无不隆重接待,礼遇有加。县令率属僚亲自去城郊恭迎,参与接待全过程,洗尘宴、接待宴、饯行宴,餐餐山珍海味,美酒佳酿;末了,县令又亲送客人到城外。督邮大人挥手一别,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有那驾行李车带走当地土特产和一笔钱财。一般来说,督邮巡行要出动“三驾马车”,一驾为督邮专座,一驾为随从副座,一驾为行李车。行李车,美其名曰携带行李,其实是负载各地的馈赠。
然而,出乎督邮大人意外的是,在他进入彭泽县城之前,并没有看到县令在城郊恭候。等了好一会,迟迟不见县令出来迎接,他不禁询问随从是否提前通知彭泽县。随从很肯定地说,通知三天前就送达了。督邮大人顿时一愣,想必该县令是有意不给面子;不恭候也罢,咱大人大量不跟你计较。尽管心里不悦,他还是摆出淡定的样子,吩咐左右直奔县衙而去。从道理上讲,督邮大人也不能人家计较,因为今年皇帝重新复位,朝廷整饬吏治,倡导轻车简从;督邮的官位并不高于县令,县令到城郊恭迎督邮,原本不合礼数。可是,别人那样,你却这样,就显得另类。督邮大人一路寻思:彭泽县令,小小县令,久闻其名而不见其人,今天我倒是见识你是怎样的人?!
彭泽县令何许人也?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诗人陶渊明。不过,当时他还不太著名,只是后来梁太子极力推崇,他才名声大振。那时候他尽管年过四十,做县令不足三月,官场资历还很嫩。因此,在接到督邮将来本县巡察的时候,一个资深属吏就提醒陶县令,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并且叮嘱他:“应束带见之,还得……”属吏尚未交代完毕,陶县令就打断说:“这只是一次例行公事而已,一切听我安排。”
督邮一行来到县衙,只见陶县令及属僚站在门口迎接,不见学童们夹道欢迎,也不见写着“热烈欢迎督邮大人前来督察!祝督邮大人身体健康!”的欢迎牌,太没有欢迎气氛了。督邮有些窝火,让他莫名其妙的是,陶县令与他照面时,抱拳一揖,微笑道:“好都邮督!”督邮不明就里,心里嘀咕:好你娘的头,无厘头!其实,陶渊明是在向他问好,那句话反过来就是:“督邮都好?”可惜,他不懂陶渊明的幽默。有的专家可以考证,陶渊明可能懂英语,那句话应为“How do you do”的音译,包含着“您好”、“幸会”的意思。
寒暄之后,督邮被迎进会客厅,随即切入正题。督邮大人首先作重要讲话,传达上面指示精神,说明这次督察意头;陶县令接着作述职报告,汇报其施政履职情况;最后搞了一个测评,就是让属僚对县令进行评价,以九个等次之一给予评判。
走完程序,已过晌午。陶县令提议,大家一起共进午餐,督邮大人点头允诺。通往县衙食堂的路上,督邮大人琢磨,假若午宴办得丰盛,欢迎礼数不周就可以原谅。进入食堂,督邮大人不禁大失所望,呈现在眼前的居然是几桌“梅花餐”,也就是“五菜一汤”。尽管鸡鸭鱼肉皆有,相对外县的盛宴而言,如同打发叫花子。督邮大人有些恼火,却不便当面发作,只好虚情假意地应付,因为朝廷有规定,公务接待不能铺张浪费,“梅花餐”是合乎标准的。陶县令倒不觉得寒碜,向客人一一敬酒,推杯换盏,落拓大方。
进餐完毕,督邮大人告知陶县令,由于时间紧张,不便在彭泽久留,下午即往别处巡行。可以想见,督邮大人颇不满意,不过心里仍存一线希望,假若临别时收到一份厚礼,薄宴待客也可忽略不计。但是,当他离开县衙将要告辞的时候,却不见陶县令有奉送钱物的意思。好一个陶渊明,你竟然恃才傲物,不在本官放在眼里,太狂妄了!督邮大人心里打鼓,怒火已然按捺不住,脸面呈现出猪肝色。出于官场礼仪,督邮大人没有开口呵斥,只是招呼陶县令到跟前,郑重其事地耳语几句,刻意吐露一些信息:考评情况很不好,多半属僚给陶县令划了下下等;另外,在来彭泽途中,督邮大人遇到一伙强人拦截,幸亏有随从护卫,才免遭抢劫。
不言而喻,督邮大人是向陶渊明宣示,你这个县令得不到同僚认可,境内治安状况不好,说明你治理无方,不称职。果真如此吗?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同僚当中的确有人给陶县令划为下下等,但不占多数;说多半人为之,其实是督邮大人夸大其词,添油加醋,意在打压陶渊明的傲气。实际上,那些人之所以划陶县令为下下等,也是出于个人恩怨;因为陶渊明上任之后,就致力于反腐倡廉,革除官场陋习,推行“养廉田”。所谓“养廉田”,就是将公家闲置田地交给官吏耕种,一部分上缴公家,一部分补贴家用。按说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让官吏既体验劳作之不易,又能增加收入,还减轻官库和农民负担。可是,这项举措却让一些官吏不高兴,他们早已习惯不劳而获,偏好借盘剥、克扣或索贿谋取私利,“灰色收入”来得多快好省;而今封闭“灰色通道”,让他们也像农夫那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免迁怒于陶渊明。不过,那些有良知的官吏认为,自己及家眷耕种“养廉田”,收获辛勤劳动成果,心里感觉到清白踏实。至于说,境内有强人活动,纯属督邮大人凭空捏造。当时彭泽民风质朴,加上近年风调雨顺,并没有强人出没。督邮大人如此信口开河,无非是抹黑陶县令,对他进行恐吓和讹诈,因为社会治安事关重大,可以一票否决“乌纱帽”。
在上车离开之前,督邮大人对陶县令狡黠地笑道:我等先到驿馆歇息一会,陶大人好自为之,好自为之。这是暗示陶渊明,本官给你留有余地,如果你识相的话,赶紧备上钱物送到驿馆,咱们不伤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如果你玩清高,不按潜规则行事,那就对不起,本官在太守面前说道一番,即便不炒你鱿鱼,也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督邮的潜台词,陶渊明心知肚明,但他并不屈从其威逼利诱,依然神情自若地话别:督邮大人一路走好,恕不远送!
督邮走后,有属僚向陶渊明建言,尽快给人家补送礼物,陶渊明断然拒绝。属僚解释说:历年督邮巡行,历任县令都会孝敬,这已是约定俗成的例规,陶大人可不要破例。陶渊明说:这是官场恶规陋习,陶某人不想遵从。属僚劝导说:该花销的就得花销,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来年向老百姓多征收一点就行了。陶渊明反问道:为了讨好一个督邮,就不惜盘剥全县百姓?!属僚坦言道:大人的官印不是百姓给的,他们决定不了大人的去留;督邮就不同,他在太守大人面前嘀咕几句,就可以摘您的乌纱帽,或让您穿小鞋子。陶大人,看在仕途要紧的分上,您委曲求全一回吧。陶渊明叹道:对不起,我不会为了五斗米,向这个乡里小儿折腰!
陶渊明说完,随即挥毫写下辞呈,然后带上官印,骑马奔向驿馆。看见陶渊明赶到,督邮大人眉开眼笑,以为他前来补送礼物。没想到,陶渊明将辞呈和官印递交给督邮,一言不发,就策马离去。督邮大人一时莫名其妙,看了陶渊明的辞呈,不禁勃然大怒,朝着他的背影呼喊:陶渊明,好一个陶渊明,你这是咎由自取!
随着陶渊明的背影消失,督邮大人的火气也烟消云散。仔细想来,他觉得陶渊明还算知趣,用不着他打小报告,就主动辞职了。说实话,彭泽县一毛不拔并无大碍,别的县馈赠礼物已将行李车装得满满的,足以让督邮和太守两家欢欢喜喜过大年。当然,督邮大人并非欠缺一个县令孝敬,问题在于像陶渊明这样不按惯例出牌,势必破坏或触犯官场潜规则,如果别的县令也如此效尤,岂不断了上司的财路?!毫无疑义,官场是不容许这样另类存在的。所以,即使陶渊明不主动离开,上司也要清理门户,将他淘汰出局。
现在看来,陶渊明之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主动炒自己的鱿鱼,既是当时情势所迫,也是自身品格使然。南朝梁太子萧统非常仰慕陶渊明,曾经坦言:“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称赞他“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也表明自己 “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性格决定命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无疑与他的高尚品性密不可分。但是,陶渊明毕竟也生活尘世,他的主动辞职,其实也包含诸多深层原因,并非一时冲动,率性而为。个人认为,除了品性原因,至少还有以下因素:
其一是家世的渊源。尽管陶渊明家境贫寒,却是世家子弟,曾祖父陶侃是一代名将,官拜大司马,为稳定东晋政局立过大功;外祖父孟嘉也非等闲之辈,做过大将军桓温的长史。陶侃虽以武功闻名,实质上却是一个文人,时人称赞他神机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而孟嘉也是清操自守、博雅平旷的高士。陶渊明虽然没有从这些先辈那里继承到官位和财产,却秉承了他们的清操和气节,养成了高雅的风度。尽管身为小邑县令,陶渊明却心高气傲,所以当督邮借巡察索贿之时,他会觉得这一举动很卑劣,故称之为乡里小儿,深感不齿。那一刻,督邮在他眼里如此渺小,就是打死他也不会低头弯腰。
其二是家人的理解。陶渊明不迷恋官位,不追求富贵,自然也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妻子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陶渊明在彭泽推行“养廉田”,她积极响应,主动申请耕种,“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陶渊明几次辞去公职,她都表示理解和支持,从不责怪和抱怨;她无怨无悔地守护陶渊明,与他一起自食其力,过着夫妻恩爱苦也甜的日子。试想,假若家人贪图物质享受,陶渊明能多次辞去公职,轻易放弃县令官位么?!
其三是衣食的保障。这一点,主要取决于田地支撑。正因为家乡有田地可以耕种,陶渊明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才能远离混浊的官场,进退自如地生活。家乡的田地,不仅为他解决衣食问题,而且给他以精神安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既是生活,也是诗篇,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假如没有田地,陶渊明何以安身立命,何以保持人格独立?总不能靠喝西北风过日子吧。
不过,在那个年代,私家田产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官府要修理一个人倒是轻而易举,如同践踏一只蚂蚁那么简单。所以,陶渊明在辞去彭泽县令之后,并没有发帖子揭露官场腐败黑暗,以免触怒官府而失去耕种的权利和自由。在《归去来兮》一文中,他也没有说明辞官的真相,只是以妹妹去世为借口而敷衍。史书也没有详细记载,寥寥数语,让人觉得唐突,不合常理。其实,当初太守推举陶渊明为官,意在让他脱贫致富,也是出于一片好心。既然不愿同流合污,也不能把人家的好心当作驴肝肺,为此他选择了沉默。但是,在《感士不遇赋》里,追忆前代高洁之士遭遇坎坷,他禁不住感叹悲泣,“泪琳浪以洒袂”。
可以断言,陶渊明当时同意做官,也含有改善自身处境的因素,但他更倾向于有所作为。遗憾的是,凭借一己之力,他无法改变混浊的官场。假若他能主动适应或委曲求全,照样可以升官发财,活得很滋润。然而,陶渊明,毕竟是陶渊明,“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为了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他情愿自炒鱿鱼。此举,使官场缺少了一个陶姓县令,却成就一个伟大的田园诗人。我们既感到庆幸,也感到悲哀,因为以后的官场仍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并不因为陶渊明的辞职而有所反省有所改进,依然按照陈规陋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