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
——《世说新语•言语》
这则小品没有通常所说的“思想内容”,只是表现了魏晋名士那种奉承逢迎的本领,那种随机应变的能力,那种伶俐轻巧的口才。他们能把圆的说成方,将曲的描绘成直,在任何场合都不会出现僵局,在任何时候都能讨得主子的欢心。
文中的“阼”是大堂前东西的台阶,登阼指皇帝登基。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登基那天抽签只抽到一个“一”字,按当时说法,“王者世数,系此多少”,他司马氏能做多少世代皇帝就看这次抽签的数目,而他抽到的只是一个不吉利的“一”,这岂不是说晋朝司马氏的天下要一世而亡吗?一下子所有人都被惊呆,全场的气氛完全凝固:“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
如何才能让皇上龙颜大悦?如何才能消除大家心头的狐疑?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解释这个“一”字。把“一”说成只做一世皇帝既然没有任何根据,把“一”说成司马氏将在皇位上一直坐下去不也同样可行吗?我们来听听裴楷是怎么打破僵局的:“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几句译成白话是说:我听说天得到一便清明,地得到一便安宁,侯王得到一便做天下的首领。“贞”通“正”,清代学者在此处将它释为首领。只轻轻几句话,就把凶兆说成了吉祥,把噩耗转成了佳音,这种本领岂止让晋朝“群臣叹服”,就是今天的读者也不得不五体投地。
裴楷这几句来于《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他将老子原文中的“一”等同于晋武帝抽签所得的“一”, 老子所谓“得一”是指得道,晋武帝所抽得的“一”只是个数量词,裴楷何曾不明白此“一”非彼“一”,他更明白只有混淆和挪移才能让皇上回嗔作喜。
裴楷字叔则,官至中书令,是西晋开国的一代名臣,为政宽宏清通,为人更与物无忤,每次朝廷发生内讧他都能化险为夷。他还是西晋一代名士,以善谈《老子》、《周易》名世,更以气质风度颠倒众生。《世说新语•容止》篇载:“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像裴楷这样的“玉人”也要凭自己如簧巧舌才能生存,那些地位低下和人格卑污的人,更要凭自己的荃才小慧在主子面前谄媚邀宠。《世说新语•言语》中另一则小品,同样也表现了士人的乖巧卑微:“桓玄既篡位,后御床微陷,群臣失色。侍中殷仲文进曰:‘当由圣德渊重,厚地所以不能载。’时人善之。”拍马真是拍到家了,时人居然还赞赏殷仲文拍马的水平,当时的社会氛围真叫人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