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圣:读书奖、网上论坛与学术批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98 次 更新时间:2013-05-22 10:13

进入专题: 长江读书奖  

杨玉圣 (进入专栏)  

围绕长江读书奖而开展的学术讨论,自6月上旬以来,如火如荼。尽管一直有部分学者和相关人士对此持漠不关心的消极立场或者不以为然的蔑视态度,但就总体而言,从其受关注程度之深和影响面之大来看,可谓近年来学术界少有的一种学术文化现象。除了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外,新兴的网络传媒大显神通,推波助澜,可能正是此次读书奖讨论与以往任何一次学术讨论都大有不同的特殊因素之一。

(一)

围绕长江读书奖的正式讨论,是从《南方周末》2000年6月9日的大幅专题报道揭开序幕的。这之后,陆续有其他报纸积极关注、报道、评论这一众说纷纭的奖项(如《文汇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海南日报》、《文汇读书周报》等),某些学术刊物也将在近期陆续发表相关讨论文章(如《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界》等)。不过,就总体上相比较而言,对长江读书奖讨论反映最及时、最热烈的恐怕还是方兴未艾的文化类网络媒体——旌旗网上书店(www.jingqi.com)、思想的境界(www.sixiang.com)、中华读书网(www.creader.com)以及刚刚开通的世纪中国(www.cadn.net.cn)。尽管旌旗网不久前已因故而自行关闭有关的讨论频道、思想网上的有关讨论文章也被删减得几近于无,但由中华读书网发起和主办的“百位学者谈长江读书奖风波”讨论,自6月27日以来按部就班地积极推进,独树一帜。这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学术气象。

与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相比,网上论坛之卷入读书奖这样严肃话题的学术讨论,已经在事实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崭新的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第一,与报纸相对有限的版面相比,网上论坛提供了无限的学术空间。因在报纸上发文章但受字数、篇幅限制而深感苦恼的学者们,现在可以尽情地在网络提供的新平台上无拘无束,议论风声。以往日报、周报等报纸媒体的版面局限和现实矛盾,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网上论坛提供的广阔的虚拟学术空间化解了。

第二,与学术期刊固定和相对滞后的出版周期相比,网上论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时效性极大地强化了。就中国目前的学术刊物来说,一般是双月刊,另有一部分是季刊、月刊,还有一批新兴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年刊。因此,一篇文章从定稿到正式发表,往往要经过少则数月、长则数载的出版间隔期,从而使学术成果的发布在时间上呈现出相当严重的滞后性。可是,有了网络,就与此迥然不同了。网上论坛不仅提供了广阔的虚拟学术空间,而且还使得学术资源的共享性、学术成果发布的时效性获得了极大的加强。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所需用的数月至数载的长出版周期,在如今的网络论坛上已经被简化缩短为几小时、几分钟。这种如此之短、近乎神速的短“出版”周期,为学术批评文章这种时效性强的成果的及时发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技术保障。

第三,网上论坛(BBS)为广大读者(网民)参与读书奖这样的学术讨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现实可能性,这就使学术批评有可能从传统报刊时代的少数人的事业在网络时代转化为大众参与或大众关注的学术事业,从而极大地扩展学术研究、学术批评的民间背景和民意基础。

第四,网上论坛在带来学术讨论空间扩大、时效性加强、民众广泛参与等优越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无序性等新问题。这也将是本文要重点考察和讨论的。

(二)

网络为学术讨论的大众化即网民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条件。如果仅仅是在纸媒(报纸、刊物、图书)上开展学术讨论,特别是类似长江读书奖这样的学术性讨论,那么,参与者大概就不可能很广泛。但在如今,网络筑起了崭新的平台,为专家学者、也为广大读者参与讨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便利。如果说,网络使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中如虎添翼、更加得心应手的话,那么,网上论坛则为非学术界的普通读者提供了施展身手、举手发言的参与机会。

以此次读书奖讨论为例,几乎从一开始,网民们即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卷入其中。前述几大内地有影响的文化类网站特别是旌旗网上书店和中华读书网更是成为推动读书奖讨论开展、发展的龙头重镇。如果说中华读书网的讨论以学术性为既定追求的话,那么,旌旗网则以网民议论纷纭的自由发言为特色。也正是基于此点,本文所谓的“网上论坛”主要以旌旗网为个案讨论、分析对象。(以下引语,凡未专门注明者,均出自旌旗网上书店“热点话题”。)

无拘无束,率直坦言,这是网上论坛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在这次读书奖的讨论中,网民们上的帖子和跟帖,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确实,无论是对读书奖的肯定和维护,还是对读书奖的挑剔和批评,大家几乎都是争相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有意思的是,在旌旗网的“热点话题”上,只要某一问题一旦出现“正方”观点的帖子,几乎立马就会有“反方”观点的跟帖,而且往往是针锋相对,你来我往,毫不相让。从讨论的内容看,举凡长江读书奖的评审规则和程序公正、汪晖获长江读书奖著作奖、《读书》杂志、所谓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争论以及此一讨论中的若干焦点人士(如汪晖、徐友渔、葛剑雄、朱学勤、毛寿龙、雷颐、朱健国等),均成为网民在网上论坛的帖子和跟帖中反复说道的核心话题。

留美学者、耶鲁大学的王绍光在题为《拿出证据来》的帖子(2000年7月5日)中说,“在近来围绕‘长江读书奖’的争论中,可以说是帽子满天飞,搞得人眼花缭乱”,但“指控方似乎缺了最关键的一样东西:证据。”他自称为了“彻底瓦解‘新左派’,打跨《读书》编辑部,把汪晖批倒批臭”,建议“赶紧去收集”有关《读书》向“左”转、《读书》订户下降以及“关于证明‘长江读书奖’是学术腐败的证据”。针对上述正话反说,有的帖子认为,《汪晖自选集》的获奖“恰恰说明这个奖是有人在幕后操纵的。奖是不是公正,不在于获奖的是什么派或者什么主义,而在于程序本身,把文选和专著放在一起评就像是评欧洲杯足球赛却有人拿了一盘进球集锦”,而主办者却说这是合法的;“最好笑的是哪[那]个王绍光居然大谈什么拿出证据”,但《读书》是个机构,而异议者只是个人,他怎么去取证?何况,在法律上,需要拿出证据的,恰恰是读书奖的组织者;“动不动就一句拿出证据来,明知道别人无法取证,真怀疑这位王先生在中国足协干过。”(狼外婆与小红帽:《这正说明评奖不公正》,2000年7月8日)还有人批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王绍光和崔之元说:“如果真不知道评奖的‘回避规则’,那就是智力有问题了!如果明明知道这个规则,却又替自己的朋党辩护,那可就是道德问题了。……从他们这次的观点来看,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良心有问题。脑子有问题还可以治,如果是良心有问题那可就没治了!”(王念奴:《是智力问题还是道德问题?》,2000年7月7日)。

王静在《程序是不是公正?》(2000年7月4日)的帖子中认为,长江读书奖目前这个程序“是合理而且公正的”。这次评奖是采取“大家选、大家评的方式”,故在第一道程序上没有排除任何人,“从一个游戏操办者的立场来说,这样的规则实际上是无可厚非的。”由于第一道程序是不设防的,因而也就不存在谁避嫌的问题,而评选的后续避嫌则是必要的。王静相信,汪晖的论著是九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重要声音,“在第一道程序不避嫌的前提下,即使评委是(另外一些人所希望的)另外一些人,汪晖在不记名投票的情况下,仍然是不会被忽视的,仍然会获奖,但位置可能会往后面排一点。”

当然,更多的网民还是扭住读书奖的评奖程序是否公正问题不放松。因为,在这部分读者看来,“问题越来越清楚,在程序公正这个问题上,三联犯了一个低水平然而要命的错误。讲心里话,大多数读者心中大概都相当沉痛,继而也会反思,不会有多少人幸灾乐祸。”(连友:《程序公正是要害!》,2000年7月7日。)一篇署名“一嘴毛”的帖子也说:“《读书》好不好,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我自1989年之后就很少看《读书》,汪晖等人主编之后就完全不看了,以后也不会看。获奖的书是不是好,也不是问题。这次争论的核心应该是评奖程序是否公正的问题。如果程序不公正,那么,获奖的是好书也不行,否则,就等于是说好人可以偷东西。希望大家能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程序公正问题是关键》,2000年7月11日。)有人说,即使汪晖的书“是中国甚至全世界水平最高的,但由于他是评奖单位的负责人,他的获奖就是不公正,人们必然会提出质疑。”(试答:《这是程序公正问题》,2000年7月9日。)有一份跟帖也希望《读书》首先应该面对程序问题、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关心这后面的什么学术争论,只想看看双方对这个奖是怎么说的。你们双方应该先讨论这个问题。我看出来了,‘读书’是在拼命回避这个问题。这总不是个办法,承认自己开始考虑不周不就得了,我相信汪晖是清白的,但自己人得奖就给人留下口实,冤也白冤。”(泯恩仇:《不敢面对》,2000年7月8日。)有的网民指出,获奖作品是否公正,可以见仁见智,但《读书》主编获《读书》奖“就实打实的是硬伤,哪个二百五大夫来了都不会说这是小溃烂。”(bivv冷面狗屎:《看<读书>事件中三个场地的交手》,2000年6月28日。)

还有人强调说,汪晖作为《读书》执行主编和《读书》奖的当事人,不是该不该获奖而是该不该进入评奖的问题:“如果汪的论文集可以进入评奖,那么人们就有权利,也有理由怀疑这次评奖在程序上是否公正。因为汪的身份以及他与此奖的关系使他处于与其他候选人不平等的地位。我反对那种对汪在背后插手具体评奖活动的指控,因为那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猜测。……但是即使汪没有具体插手此次评奖的工作,他的身份以及他与《读书》的关系也可能影响评奖的结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程序上避免汪的作品(不只是汪的作品,而且是所有当事人的作品)进入评奖程序。这样才有基本的公正可言。所以,在这次争论中根本就没有必要讨论汪的论文集获奖是否当之无愧,因为程序如果公正的话,汪的论文集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评奖程序。这不是说汪著的水平如何,而是说汪著不符合公正评奖的基本规则。汪著获奖的结果说明这次评奖在程序上存在缺陷,而且不是小缺陷,这一点从评奖结果出来以后引起的争论就可以看到。”(老三:《不是该不该获奖的问题,而是该不该进入评奖的问题》,2000年7月9日)。

有鉴于此,有人主张,“宣布汪晖的获奖无效是唯一既符合公平的原则,又符合《读书》的心愿,也符合规则本身的选择。”(新客:《有些观点是同意你的》,2000年7月29日。)有的说,反正汪晖不能领奖,“至于其他人是否王八蛋是一回事,但汪晖一领奖,也就是王八蛋。”(guest:《反正汪晖不能领奖》,2000年7月17日。)还有的调侃说,“热烈欢迎汪晖从美国回来领奖。汪晖不领奖,我们不下战场!”(机场:《热烈欢迎汪晖从美国回来领奖》,2000年7月11日。)有一篇署名“不左”、题为《汪晖得奖就是好》(2000年7月11日)的帖子,模仿文革时期一度流行的无聊歌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通篇就是“汪晖就是好!”开头后连续18个“就是好!”以及“汪晖得奖就是好!”之后32个“就是好!”迭加而成。(1)类似的帖子还有不少,比如有人模仿文革时的社论语言,对《读书》杂志和汪晖获奖冷嘲热讽,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以下两个帖子,一篇署名“小左”、题为《<读书>评奖最公正最光明磊落,汪晖获奖最当之无愧》(2),而另一篇署名“文革余孽”、以讲话稿语气出现的题为《不才只是个网上小左,坚决拥护汪主编领导下的伟大光荣正确的<读书>和<读书>奖》(2000年7月11日),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

旌旗网上书店“热点话题”中对汪晖获得首届长江读书奖著作奖批评最激烈的,可能是文江的帖子:“汪晖这几年一直写文章,对市场经济深恶痛绝,对外来资本义愤填膺,对文化霸权势不两立,汪晖如果言行如一,似乎从一开始就批判、抵制香港资本集团在大陆搞的这场活动,即使是强行被委任为评选活动负责人,也应该拒不就职。但事实是汪晖却以权谋私。怎么为了区区几个奖金,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呢?汪晖先生,这奖金你该不该领,敢不敢领,大家都等着瞧呢!”(2000年6月23日)还有一份帖子,尽管对汪晖抱有同情的理解,但对汪晖的搭档、《读书》另一位执行主编黄平却一点也不客气:“打死我也不相信是汪晖本人要得这个奖,他的确不知情。我们对人要有基本估计。”可是,黄平在这汪晖获奖这件事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自以为在学界弄点小腐败无所谓,没有人敢或愿意计较这件事;“可[无论]怎么说,汪晖《读书》主编和‘召集人’的双重身份使得他‘还是不得这个奖好’(亚辰语)。结果是遇上一帮学者,他们说腐败同样不能发生在自己身边,所以穷追猛打,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实在令人钦佩。实际上,比汪晖获奖本身更令人讨厌的以黄平为代表的《读书》的一再漏洞百出的解释,这么[多]个硬伤在,就没有一点对不起读者的意思。……多糟心啊。”(赵辛:《汪晖被黄平“黑”了》,2000年7月8日。)还有的跟帖对黄平在《读书》2000年第8期的编辑手记表达了很不以为然的厌恶态度,认为如此一来,《读书》“不玩完儿才怪!”(看不过:《这篇编后记,说明现在的主编不仅在文字上、而且在气量上已经堕落到不成体统的地步!》,2000年7月16日)。

与此同时,有不少的帖子“为汪晖说话”。比如,有人说,“我至今从未听过汪晖骂过别人,虽然他是这段时间以来最受攻击,也最无辜的人。他能这样做,我想一是汪晖品行宽厚(虽然他是最有理由骂人的一个),另外他也确实犯不上跟一群文痞纠缠,留着时间做研究,总比徐有[友]渔朱学勤一伙人就会写点报屁股文章强。”(人言:《为汪晖说话》,2000年7月20日。)另一份帖子也对“没头没脑撒了狠地咬汪晖”忿忿不平,认为目前对汪晖个人发泄不满、诬陷、毁誉等“恶招都用上了,这是提意见还是存心毁人?……有些人大概是盼着汪晖出事盼得太久了,逮着个机会可要好好地害他一把。”(李正来:《徐有[友]渔朱学勤反咬一口》,2000年7月19日。)有的跟帖说,徐友渔、朱学勤、雷颐、余杰等“在未经任何核实的情况下就对汪晖进行极无理的人身攻击,还含沙射影地进行诽谤。事实说明,汪晖本人是清白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应公开道歉。”(打抱不平的人:《徐友渔等人应该道歉》,2000年7月17日。)还有的跟帖比较说,“这些人进行人身攻击还不是因为《读书》的主编是汪晖,得奖的是汪晖。气疯了!请徐友渔、朱学勤、雷颐先回家好好读读书,长点本事再发宏论,别比不过人家就会泼脏水。葛建[剑]雄也别一股小人样,这次没评上,咱下次争取,别害了别人还‘兄’长‘兄’短的假仁义。”(建议:《说得好!》,2000年7月16日。)无巧不成书,截止本文写作接近尾声时,旌旗网上书店“热点话题”发布的最新的一张帖子也恰好是维护汪晖的“端端正正、清清白白的学者”形象的,帖子说:“除了一些刻意毁汪晖名声的人之外,其余人对汪晖并无恶感,特别是对汪晖有一些了解的人,对汪晖的信任,尊重一点不会减少,反而对汪晖在此事上的遭遇心存愤慨,对其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的自信和正派心存敬意。”(李敬:《答guest的话——请不要以己度人》,2000年7月23日)。

针对文江2000年6月23日在帖子中提出长江读书奖的评奖“应宣布无效”的提议,蘅塘退士在一份题为《文江,实在太过分了!》的跟帖中表示:长江集团投给《读书》杂志基金,“是一次民间的合作,即使程序上不十分完满,又干长江、读书工作人员以外的人什么事?”(2000年6月23日)。类似的意见还有不少,如一份跟帖评论道,“程序公正的问题好像很有说服力,可汪晖的获奖并未违反其评奖章程呀,人家评的是《读书》奖,难道还有除了评奖章程之外的另外规则要遵守吗,太奇怪了吧。谁说《读书》主编就不能获《读书》奖了……,”哪有“绝对的公正”呢?这片跟帖于是自问自答道:“别太呆鸟了吧。”(宽哥:《不懂你的逻辑》,2000年7月9日。)有的帖子尽管也承认有关读书奖的争论是一场“严肃大讨论”,但说对汪晖却是“大泼污水”和“影射”。这份帖子还提出了如下疑问:“三联书店主办评奖并不是国中首创,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新闻、艺术、理论方面的评奖何其

多也,那么多回避制度还远不及三联以此次来得严格的评奖无人指摘,为何有些人独独要拿《读书》奖开刀?是不是项庄揭‘腐’,意在理论报复?或者,是不是官方机构的评奖就需要笔下留情放它一马,而三联或《读书》这小厮就必须拿来‘从重从快’?”(石茅:《图穷污水见》,2000年7月4日。)

针对贾子祺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官人来》中对一位总编辑、两位执行主编、一位执行副主编带着三位编辑编《读书》的的“衙门化”的批评,有人在跟帖中反唇相讥:“别一股股地冒酸水了。这阵子酸味已经够呛人的了。一帮人闹来闹去,只给人一个印象: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你不喜欢《读书》你别看不就得了?你不爱看有人爱看,《读书》的订数不是还在十好几万吗。缺了你一个人家垮不了。”(地球还在转:《不要以为离开了你,<读书>就不再办了;……》,2000年7月19日)。

有一位《读书》的老读者谈到,任何刊物都无法避免各种各样的批评,但他主张要从建设性的立场出发:“批评最好有建设性,如果不是建设性的,那至少也要有根据,要公正,要善意,这样才能让别人接受,旁观者才能觉得公平。”这位读者还认为,《读书》虽说有缺点,但近年的质量“应该说是不错的”,“不要太在意个别的攻击”。“如果真的是把《读书》视为知识界公器的话,我以为因为各自私己的心理而伤害她的做法是不妥的。”(一个老作者:《也谈关于<读书>的争论》,2000年6月26日。)罗伊的帖子相对中立一些:缺乏现实关怀和价值关怀,是九十年代以来人文学界的致命弱点。“对《读书》的批评,固然有个人攻击之嫌,但《读书》也的确有可评可点之处。第一,汪晖获奖的确不合适。……《读书》应该有勇气承担并加以纠正,为学术的规范作出贡献;第二,董秀玉把对《读书》的批评统统归为恶意攻击,也不合适。《读书》在海内外拥有的厚爱和厚望是如此之高,当其位者,确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2000年6月21日)另据一位自称是“《读书》原来的半铁杆读者”在一份帖子中的观察,由于“《读书》一副把批评者当敌人的架势”,最终吃亏的还是《读书》杂志——“保持了面子,失去了形象”:“董妈妈把对《读书》的批评(就算尖刻些)称做‘攻击’‘中伤’‘谩骂’‘围剿’和扣帽子,显得好没肚量。一个人是攻击,两个人是攻击,怎么那么多人都是攻击。跟一个人有私怨,怎么跟那么多人都有私怨,假如跟那么多人都有私怨,那可真成问题了,你杂志又不是‘王海打假公司’。”(bivv冷面狗屎:《看<读书>事件中三个场地的交手》,2000年6月28日)。

事实上,读书奖的批评者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讽刺挖苦和激烈批评。比如,有的帖子说,“朱学勤对《读书》奖的态度先是气急败坏,然后是幸灾乐祸,一派小人相。”(间歇凤凰:《一针见血》,2000年7月8日。)有人说,“像余杰、徐友渔、朱学勤这种人其实是最懦弱的一种人,很自恋,对自己又没有一种客观的认识,结伙打假时又特来劲……这种人你别指望他有多大出息,也别指望他会诚恳待人,更别指望他会知错认错。”(一文:《这群人其实很懦弱》,2000年7月19日。)王川在《汪晖的书绝对一流》的跟帖中评论说,“徐友渔没思想没学问,总之,什么都没有。学勤好像是作家班毕业的一样,会搞文学创作,比友渔强些,比汪晖差远了。”(2000年7月10日)连原三联书店总经理和《读书》原主编沈昌文也在这场网络混战中未能幸免于非难。比如,有人建议沈先生去当所谓的“马圈主鞭”:“我点了点,呼啦啦起来攻击读书杂志的,台前幕后,不过就是徐友渔、朱学勤、秦晖、朱健国、余杰等人,都是贺雄飞主编的一套什么黑马文丛里的……沈昌文死乞白赖不肯退休,要搞终身制,不正好去当这堆黑马的主鞭吗?汪晖当汪晖的新左派,你们当你们的黑马派,不就相安无事了吗?”(程冈:《沈昌文应该当马圈主鞭》,2000年7月3日。)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因为接连写过两篇受到广泛关注的关于读书奖的评论文章,结果成为某些网民反复攻击的靶子,有人用“葛大妹子”、“葛见熊”、“葛贱雄”、“葛贱熊”来恶意地贬称他。还有人别有用心地把“文抄公”的帽子扣在这位多才多艺的历史地理学家头上(见崇拜者:《文抄公》,2000年7月9日;崇拜者:《象[向]葛剑雄学习》,2000年7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也是被网上某些人口诛笔伐的重点对象,除了故意将其名字写成“徐大帅”、“徐油鱼”外,还一再宣称徐友渔是“骗子”(疑问:《徐友渔,你承认不承认你是个骗子?》,2000年7月13日),又说徐友渔是“前红卫兵头目”(自由:《还有两个大优点》,2000年7月9日),还有的帖子甚至干脆称徐友渔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徐建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有关徐友渔的心理诊断报告》,2000年7月5日)。

有的网友对上述看法显然持有异议,遂进行针锋相对的反批评,认为“《读书》和他们的同情者的谩骂只能给他们自己丢人。他们用来回避别人追问程序的公正性的策略是:1.用对回应《读书》的批评来代替对评奖程序的批评,故意把两件事搅在一起,想把事情糊弄过去。2.攻击谩骂批评的人,指责别人居心叵测,无非是想转移视线搅浑水。”(guest:《请不要骂人,包括汪晖》,2000年7月20日。)一位“老读者”也在跟帖中提出,网上赞成汪晖的人,“除了少数几个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外,大部分以辱骂和人身攻击对待持不同意见者。不想一想,你们这样是对汪好,还是害汪?如果真想替汪澄清某些东西,为什么不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某些对汪的批评的确过火,但扯的上‘围剿’吗?扯的上‘阴谋’吗?……请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冷静一些,不要过于不雅和太夸张的言词。”(《这样下去,谁能担保汪的形象不会改编呢?》,2000年7月10日)。

的确,如何在相对言论自由的网上论坛中正视批评与反批评,从现有的网民言论看,是一个不能不认真对待的问题。怎样在学术讨论中回避恶意的人身攻击,也确实是一个问题。有的网友已经提出,在围绕长江读书奖而引发的讨论中,“对[评奖]风波的关注超过了对学术和学术规则的关注。”(周江:《分裂的民间,虚幻的学术共同体》,2000年7月5日。)《读书》的老作者、现任教于新加坡的顾昕几乎在读书奖讨论伊始就提醒不要在讨论中夹杂个人恩怨和意识形态问题,因为“这次争议的焦点本来应该是评奖活动的程序是否公正。”所以,“争论还是应该回到有关评奖活动的公正性这个问题上来。所有个人的意气之争,应该排除。意识形态之争,如果不夹杂个人恩怨,在其他地方上深入开展,或许以后能为中国造就几位思想大师(或小师),但现在这个样子,是没有指望的。”(顾昕:《摈弃个人意气之争》,2000年7月1日。)一位自称是《读书》20年的读者在一张帖子中“痛心疾首”曰:“这次《读书》事件争论暴露了一系列令人失望的问题”,如文人相轻,“我们这些文人气量还是不够大,胸襟还是不够宽广,眼光还是不够长远。我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争论的游戏规则。我们常常表现得没有风度。”《读书》事件还表明,人文学术界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缺乏整合,一盘散沙。(详见佟心:《读书人,你们为什么而争?》)因此,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从未来着眼,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呢?”(金明远:《朱学勤不妨先道个歉》,2000年7月8日。)文江也在2000年7月1日的一份帖子中建议:长江读书奖评奖“还大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使其具有真正的权威性是厚爱《读书》的人们对《读书》殷切的希望。”

(三)

一般而言,在报纸、刊物、图书等媒体上,作者在发表文章时,即使是指名道姓的学术批评文章,基本上都是署本名或笔名的,尽管也有用化名的,但为数相当之少。可是,在网络论坛上,似乎就大为不同了,特别是那些网民随时随地随意加上的帖子,大多是署一些五花八门、甚至是不伦不类的化名,然后再莫名其妙地散布一些流言蜚语、小道消息。这样的事情,在这次读书奖讨论中也表现得相当突出。

以旌旗网上书店2000年7月5日至23日的“热点话题”上的帖子和跟帖的署名为例,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除王绍光等少数人署的是本名外,其他的几乎都是用的花花绿绿的化名,如“一休”、“一笑”、“一文”、“船长”、“机场”、“爱国者”、“在岗工人”、“老农”、“果农”、“老王”、“老三”、“网友”、“人言”、“疑问”、“不小心”、“勿受骗”、“不再上当”、“好笑”、“戳穿”、“冷眼”、“清楚”、“新路”、“建议”、“试答”、“回答”、“偶访”、“崇实”、“别溜”、“皮寿龙”、“火碳”、“体谅他的隐情”、“检验员”、“绅士”、“间歇凤凰”、“静静”、“崇拜者”、“求知”、“闲人”、“局外人”、“小人”、“看客”、“美容师”、“读者”、“老读者”、“一个老读者”、“读者二”、“读者三”、“新客”、“一客人”、“好同志”、“知心人”、“看事实”、“罗伊”、“庭生”、“蘅塘退士”、“可怜汪晖”、“阿拉仔”、“阿娜玎”、“好事者”、“打鬼人”、“山东大汉”、“消防员”、“有理讲理”、“孤独求败”、“拜托”、“莘莘学子”、“大一新生”、“不平人”、“看不惯”、“看不过”、“也看不过”、“否则懒得理你”、“打抱不平的人”、“受够了”、“好奇”、“地球还在转”、“甭在意”、“看得过”、“横站着”、“连友”、“宽哥”、“石茅”、“佟心”、“一叶叶”、“三”、“狼外婆与小红帽”、“荆轲刺专诸”、“砼囟”、“一嘴毛”、“泯恩仇”、“屠龙”、“图夫”、“真正不要脸”、“自由”、“小左”、“文革余孽”、“左王”、“不左”、“非不左”、“左得有度”、“艰深文浅陋”、“bivv冷面狗屎”、“目瞪口呆”、“吐吐吐”、“哈哈”、“灏鳍镡薹笪”、“谭三同”、“国产007”、“AAAA”、“chopin”、“guest”、“pipip!”、“pipippp!”、“2000”、“老子”、“当今苏格拉底”、“蔡元培”、“姚文远”、“张春桥”,等等。

署名权,毫无疑问,是网民完全自主的个人权利。但是,在涉及事实引证、观点交锋、问题探讨等学术批评的场合,包括网上论坛,窃以为,最好还是署上自己的本名或笔名。发表文章或帖子,署上真名实姓,是一种对他人、也对自己勇于负责任的学术精神的体现。不然的话,都伪装起来,我放你一暗箭,你打我一冷枪,最终必将是防不胜防,人人自危,两败俱伤;毕竟,学术讨论不是化装舞会。因此,在学术的批评与反批评中,我们应该脱去一切伪装,摘掉一切面具,真诚地面对自己和对方,在他律与自律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学术讨论的开展、学术研究的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说,在促进网上论坛的规范化建设方面,网络本身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惜,这方面的工作还大有可改进之处。以旌旗网上书店为例,尽管它曾郑重承诺“本论坛禁止发表低级下流、辱骂撒泼……的言论。凡违反者,本论坛有权删除。”但结果,仍有不少人在帖子和跟帖中用化名作掩护,信手涂鸦,其中不少帖子似是而非,道听途说,混淆视听,甚至有的明显是属于“低级下流、辱骂撒泼”之列。比如,署名“崇拜者”的帖子公然诬称葛剑雄教授为“文抄公”,即属此列。众所周知,所谓“文抄公”是指那些无视知识产权、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或同意而擅自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恶劣行为人,一向为正派学者所不齿。用“文抄公”一词没有根据、不负责任地诬称一个严肃正派的学者,是不道德的,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可是,此位“崇拜者”居然将内容一样的帖子用不同的标题先后两次发布在旌旗网上的“热点话题”,而且一直保留至今。那么,此公的“言论”,难道还不够“低级下流、辱骂撒泼”吗?像这样一种随意诋毁学者的学术声誉的“言论”,网站为什么没有及时“删除”呢?因此,网上论坛出现的不良、违规、甚至违法现象,值得重视。有的网民感慨《人身攻击何时了》(署名“胜”,2000年7月20日),也有的网民痛感“匿名骂人的人不仅是小丑,而且是胆小鬼”(署名“有理讲理”,2000年7月22日),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看来,除了网站管理员、斑竹等各负其责外,更重要的还是广大网民的严格自尊、自律的精神。不然的话,面对历史,我们都将丢人现眼。

(四)

围绕长江读书奖而展开的广泛讨论,可能是网络媒体在中国兴起以来大规模卷入学术批评的第一次有益的尝试。对读书奖这样的公益性的学术评奖活动,大家寄予厚望和期待,并对评奖程序、评奖结果评头论足,都是十分正常、非常必要的。已经有帖子指出:“‘长江读书奖’是大陆第一个任人评说的学术奖项”,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其他学术奖项没有一个曾有过这样的公开性和言论反馈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任何学术评价活动在学术共同体内都应有公开的反馈机制,否则多少显得有些虚幻。”(周江:《分裂的民间,虚幻的学术共同体》,2000年7月5日)。当然,已有的讨论特别是网上论坛的网民言论还大有可商榷之处。一份最近的帖子反思道,“理论脱离实际,是中国学者的最大问题。这次争论,在我这个书生看来,就在于从一开始就太政治化了,指责对方的道德,搞诛心之论,而不是反省问题,检查问题,填补漏洞。这样做不可能有利于学术的发展,也不可能有利于中国的制度发展。我们都要从自己和别人的过失中学习,……将这场争论导向更具建设性的渠道。”(曹般:《回答》,2000年7月20日)。可能,说读书奖讨论“开辟的言论自由空间借助了新媒体的力量显得十分令人鼓舞也十分令人沮丧”(周江语),是一种相对清醒、全面、客观的判断。

不管怎么样,像对长江读书奖讨论这样能引起各方人士共同关注的跨学科话题,毕竟少见。如果在讨论中参与者能一本负责任的公益之心、建设性的学术立场,抛却个人恩怨、一己之利、感情用事,那么,讨论必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共识。即使在读书奖问题上依然众说纷纭,那么,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也至少有利于养成学术民主的良好氛围和和平宽容的学术传统。如果我们能通过对读书奖得失的深度讨论和交锋,最终能在关涉有关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成果的学术评价、学术奖励机制、学术批评等方面取得一些有益的进展,那无疑是利在当今、功及后人的益举。网上论坛的自由言论空间,无疑为学术批评提供了的新的舞台,也为大众参与提供了新的条件,但这必须以自律、他律为前提,无序化绝对是一把双刃剑。就学术批评和学术问题的讨论而言,网上论坛的规范化与网上言论的自由化,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真诚期待着读书奖讨论能在理性、自由、规范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下去,善始善终。如此,将是中国学术的福音。

注释:

①该帖全文是:“汪晖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汪晖得奖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②这篇帖子全文如下:“对《读书》和汪辉[晖](下同,不另注,笔者)的议论统统是人身攻击和污蔑,这是学术界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发起的一场对读书和汪辉有组织和有预谋的攻击和围剿。他们的武器是所谓‘程序公正’,什么‘程序公正’?我们就是不要所谓的公正,他们的公正,就是我们的不公正,他们的不公正,才是我们的公正。广大学术青年应该擦亮自己的眼睛,千万别上了学术敌人的当。决不能让一小撮学术敌人的阴谋得逞。《读书》和汪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世界热爱《读书》和汪辉的人团结起来,打一场《读书》和汪辉保卫战,坚决击退学术敌人的疯狂进攻。对所有不三不四的议论,我们应该大声地说:我们的事业是最正义的事业,反对我们就是反对正义,我们的评奖是最公正的评奖,反对我们就是反对公正,汪辉的论文集是学术水平最高的论文集,不但在中国学术界代表了最高水平,就是放到世界学术界也有一席之地,他不获奖谁有资格获奖?所有那些对《读书》奖说三道四的人都不是一流学者,或者根本就不是学者,在汪辉同志的巨大成就面前,他们应该感到惭愧,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写来写去,就是赶不上人家汪辉写得好?编了一本论文集就能获大奖,而他们一本一本的专著不断地写都获不了奖,这还能是别的问题吗,这不是水平问题吗?谁都知道汪辉同志是当代的鲁迅,当年鲁迅面对敌人的围剿,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汪辉同志应该挺住,坚守阵地,等敌人累了,自己就散了。那时,最后的胜利就是我们的了。”(2000年7月11日)

进入 杨玉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长江读书奖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418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