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起底”重庆--从人性拷问到制度反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92 次 更新时间:2012-12-27 21:15

进入专题: 重庆  

单士兵  

重庆往事,并不如如烟。那一幕幕画面,让更多人看到暴政与极权之下的野蛮恐怖,而彻底祛除这样阴影,注定还需要基于民主与法治的制度改革。起底重庆,从人性拷问到制度反思,将给改革提供动力和教训。

2012年冬天的重庆,城市上空密布着浓得化不开的雾气,石板街道上依旧穿行着手持麻绳和竹棍的棒棒,街道上密密匝匝的火锅店仍然散发出海椒麻辣的刺鼻气味,每一天都有很多从外地赶来这里的记者,白天挤进一些机关单位访问搜寻着需要的材料,晚上游荡在街头或者扎进茶馆继续探头探脑打听着这座城市并不遥远的过去。

第二天,人们睡醒的时候,打开报纸杂志,翻看各种网页,总能看到剧情不断更新的重庆往事。在各种闪回和倒叙的镜头中,在一种时空交错的光怪陆离之中,一个很多人未曾见识的重庆,通过一篇篇类似"人物揭秘"和"史海钩沉"的文章,铺展在无数人的眼前。

重庆往事,如同好来坞著名的《美国往事》,可以当黑帮片来看,也可以当政治片来看,还可以当言情片,接下来,或许还能找到文艺片的影子……作为一个在重庆生活了五年的媒体人,我每天面对被不断打捞出来的重庆往事,总会想到布尔加科夫在《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的那句话,"这很可能是一个英雄的年代,但也是一个萧索的年代。"

在《南都周刊》最近引起轰动的"起底王立军"报道中,走上神坛的王立军不再是英雄,也不只是病人,是人是妖是鬼是魔,不同人在洋洋洒洒的文字中,都能找到注解。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也通过重庆公安之口来"起底"王立军。不同的是,前者是叙事体,后者是对话体。叙事体的风格,有的像今古传奇,有的像知音体。对话体则不同,直接引述,言责清晰。

比如,南方周末问:我们总在说,现有的规章制度都很好,为什么这么好的制度会出现这种情况?重庆市公安局负责人答:这是个人原因,同样的制度,为什么现在就执行得很好?参与写作"起底王立军"的南都记者周至美对我说,不能把什么过错都推给制度,他们只是以人性的视角"起底"。有意思的是,这位记者老兄还说,他们还保留了40%的内容没有起底,否则,人们会看到一个"更烂"的王立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算在体现一种记者的"人性"。

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公民。梭罗也这样说过。回到人,回归人性,看待问题,当然没有问题的。"起底王立军",包括周至美说还要"起底薄熙来",我也觉得,那是一件有价值的事,看待问题,当然不能绕开人性视角。但是,我更想说的是,无数经历过"薄王时代"的重庆人,其实都像是经历过一场灾难。真正"起底"这场灾难的真相,不能仅仅停留在盯住旧的大潮退去晒在沙滩上那个别丑陋裸泳者身上,仅仅依据揭秘性人性化的"史海钩沉",最后钩起的也不过就是一条丑陋内裤。

即便是人性,我可不可以这样说,较之描摩个别极权者丑陋到极致的人性,这场灾难中还有更多值得透视的人性。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有太多专家都曾谈到给予灾民的心理救治,我可不可以说,那些被"薄王时代"掀起的"重庆逆流"侮辱、损害和欺骗过的人们,从某种意义上讲,也都是灾民?不论如何,他们的人性体验的同样值得关注尊重,他们的情感尊严同样需要理解抚慰。

不妨试想一下,个体在以"红色"为包装的民粹主义和以"黑色"为工具的极权主义的双重夹击之中,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独立姿态屹然不倒?我们今天重新面对那些各种各样令人惊恐冤案错案,不难想象,在那个时期这座城市司法系统面临着怎样的全面失守,法治生态会恶化怎样不堪的状态。在那样的情境之下,尽管还是会有一些人在坚守着自己人格操守的"一厘米主权",值得致敬。但是,那些更多被极权改造和扭曲的人格,同样值得悲悯。

面对王立军被起底出身兼真真假假多个硕士博士EMBA学位,29所大学的教授博导研究员,我不禁记得上半年在西安碰到贺卫方教授,说也谈到这种学者亲近权力的危害,还特别提到那位在中国制度史和经济史研究领域卓有成绩的黄宗智先生,对像这样曾在海外留学任教的著名学者卷进巨大的时代风波,深为感慨。从司法系统到学术界再到其他社会领域,不难发现,即便是以人性的名义透视,也不能只是指向极权人性的丑恶,而应该探寻普通人性在那一刻,为何会扭曲变异到那种地步。

真正的人性思考,从来都是绕不开制度反思的。起底重庆的人性底线,必须依托于制度反思之上,否则的话,就很容易站到道德高处,以为手持着正义利剑,来制造更多人的情感尊严伤害。离开制度框架,在孤立情境下,谁是英雄?谁是黑老大?什么是最好的年代?什么是最坏的年代?恐怕依然会带来太多的迷失。

最近有一本书重新流行起来的书,叫《旧制度与大革命》。那本书告诉人们,即便是在路易十六统治时期的旧君主制最繁荣时期,一场大革命反而会加速而来。作者托克维尔后来也表达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失望,认为没有处理好自由与民主(平等)的关系。起底重庆,最终的价值指向,必须从人性拷问走向制度反思。如果仅仅停留在人性揭秘制造的"亲者痛、仇者快"之上,我们可能幸运地告别一种红色的民粹主义,却未必不会再掉进另外一种"多数人暴政"的陷阱。

重庆往事,并不如如烟。那一幕幕画面,让更多人看到暴政与极权之下的野蛮恐怖,而彻底祛除这样阴影,注定还需要基于民主与法治的制度改革。起底重庆,从人性拷问到制度反思,将给改革提供动力和教训。此时的中国,反腐提速,各地的官员财产申报,让无数人也对未来改革的前景充满太多美好的预期。但改革,路仍正长,夜也正长。

看重庆,念中国。冬天的重庆,清晨,江面上依旧传来轮船上的汽笛声,白天,街市商场里依然人潮涌动,夜晚,忽明忽灭灯箱灯广告牌又越来越多了。只有马路边的银杏树黄叶凋零,显得孤孤单单。等到冬天过去,希望每个人都天天看到阳光露出笑脸,告别往昔的沉沦灰暗。重庆,我们一起呼吸,一起奔跑。

    进入专题: 重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22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