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善人与恶人——《世说新语》品读之八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176 次 更新时间:2012-12-12 22:39

进入专题: 世说新语  

戴建业 (进入专栏)  

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就是清谈名家的殷浩,刘尹就是辩才无碍的刘惔,因他曾官至丹阳尹常被称为刘尹。“略无”和“正自”是当时的口语,分别是“全无”和“只是”的意思。殷浩遇上了刘惔可以说是“棋逢对手”,他们时常在一起相互戏谑调侃,在舌战中斗机锋逞雄辩。

“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在中国历代文人学者中打了几千年官司。有的认为人性本善,有的宣称人性本恶,谁也不能说服谁。“性善”或“性恶”隐含着另一个同样复杂的问题:万物的存在形态是自然而然的,还是其他意志支配的?素有辩才之称的殷浩又向朋友挑起了这个难题:自然并无心接受其他外力的影响,为什么正直的善人少,奸邪的恶人多?大家一时都被问傻了眼,没有一个能对得上来。刘惔应声回答说:“譬如泻水著地,只是纵横四处流淌,绝对没有正方形或正圆形的。”人之生于世也像水之泄于地,难得形成正而且直的人。在座的人听他这么一说无不称叹,都认为这是至理名言。

不过,这句“名言”未必道出了“至理”,语言的俏皮未必能保证内容的正确。水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则首先是一种“社会动物”,因而,水泻于地不同于人生于世,水泻于地没有正方形或正圆形,是自然属性决定的,世上的善人少恶人多,根源在于人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不仅社会环境和教育造就了善人或恶人,而且善恶本身也只有放在特定的社会中才能作出评价,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善,可能就是另一个社会中的恶,这个人眼中的善人,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恶人。这些现代人视为常识的东西,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许很难理解。

东晋名士的清谈只关注才辩的纵横,不太在乎道理的对错。有一次支道林与许询论辩,观者“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人们爱美胜过爱真。这则小品中,人们“一时绝叹”的比喻,也是赞赏才辩的敏捷和语言的微妙。

后来诗人鲍照《拟行路难》中说:“泻水至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比喻可能受到刘惔的影响,但比刘惔的比喻更加贴切。

进入 戴建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世说新语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83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