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刚:“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章释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15 次 更新时间:2012-09-26 07:03

进入专题: 论语   孔子  

杨晓刚  

《论语·阳货》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 ,远之则怨。”一般翻译成“孔子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最难相处的呀,亲近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又会怨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这句话一直被宣扬成孔子歧视妇女的罪证。甚至有很多学者以此来恶毒的嘲讽孔子,如鲁迅在1933年写的《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这样写道: “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后来的道学先生们,对于母亲,表面上总算是敬重的了,然而虽然如此,中国的为母的女性,还受着自己儿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轻蔑。”当然,也一直有很多学者为此翻案,犹其在当下的文化复兴时代,各种翻译层出不穷。

笔者以为,孔夫子虽为圣人,但必定是有生活、有情感的人,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与现在也不同,那么在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中出现一两句与现代理念不同的陈述,实在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且《论语》一书是在未经孔子本人校阅的情况下发表的,实在没有必要为圣人讳。但是当我们了解夫子的思想言行之后,也会明显感觉这种翻译“非子之语。”

“唯女子与小人”章毫无来由,前后不搭,找不到一点语言环境。我们只能用侦探办案式的思维来思考这句话的种种可能,然后在所有合理的可能中,选择在逻辑上最直接的一种。

一贯体己惜人的孔子何以会无端的污蔑所有女性呢?我们先来环视他所处的时代,那是一个男耕女织的时代,一个以男性为核心的时代,孔子虽主张有教无类,也不会招上来一个女生,他更不会有女部下、女同事,基本上除了家人就没有机会接触女性。在那个男女大防的社会里,孔子极偶然的在公共场合见了南子(卫灵公夫人)一面,就引起学生子路的不满,不得不起誓发愿为自己辨白。那么这就奇怪了,引起夫子愤怒的,难道是他的家人?

如果真是那样,极大的可能是老两口子打架之后说的气话,但我们需要先排除父女间生气的可能。《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这里的妻是嫁的意思,也就说孔夫子把他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看来他是真的有女儿。

那么孔子有没有可能与女儿因教育问题发生冲突呢?这让我们想起有名的“过庭训”的故事。《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孔子的儿子,名孔鲤)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孔子因担心自己的脾气不好,不愿过问儿子的学习,怕伤了父子之情,故“远其子”。这样,我们有理由排除了孔子因教育问题大骂自己女儿的可能。

那么把“唯女子与小人”章的语言环境还原为老两口吵架有理由吗?从孔鲤对其父的唯唯诺诺的敬畏之情,似乎可以体会到他可能是在一个父母老是吵架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但这个理由,想象成分居多。我们不妨通过可考的文字了解一下孔子的妻子。《孔子家语?本姓》记录了这样一段话:(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我们由此可知,孔子十九岁结婚,二十岁有的孔鲤。孔子的妻子,也就是孔鲤的妈妈,姓亓官。《礼记?檀弓上》记有: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正义:时伯鱼母出,父在。也就是说,孔鲤的妈妈亓官氏和孔子离婚了,并死在孔子前头。看来他们经常吵架的不只可能存在,且一定是了。

圣道在于探究“人伦日用,身之所行”。夫妇之道位于五伦之首,两口子关系好,才能家合万事兴。《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两口子的事这么重要,可我们却找不到一句孔子关于夫妇之道以身教众的话。相反,在其孙子子思子所著的《中庸》里却有这样的表述: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很多人不能理解子思子何以认为至圣的孔子会有什么不懂的事?有道是“仆人眼里无英雄”,有些事就只有家人才知道。

如此看来,“唯女子与小人”章应记录的是孔夫子老两口吵架的话,如果硬要引申出什么意义,那也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圣人也不例外”,如何也解不出孔夫子歧视女性这么大的话题上来。 “唯女子与小人”章精彩之处在于对小人性格的描述,“近则不逊 ,远则怨”,骂人也骂得这么妙,我想记录者也一定是暗叹孔子的表达能力之强,所以记录下来的。

还原这句话的环境,“唯女子与小人章”可做这样的描述:孔子与夫人吵架后,摔门而出,遇弟子,弟子见老夫子面有愠色,问其故。夫子以手指家,怒曰:就数这老娘们难伺候,像个“小人”似的——你尊重她,她就蹬鼻子上脸不把你当回事;惹不起,躲着吧,她就一天到晚跟你有仇似的,摔摔打打的没完没了。

孔夫子的童年,很不幸,高龄父亲在他生下不久便撒手人寰,母亲颜征在把他拉扯成人。那个时代里,寡妇熬儿,会是一种怎样的艰辛?在孔子十七岁时,他的伟大的母亲也因操劳而亡。也许母亲是孔子对女性的全部认识,从他对文王之母的赞扬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母亲的敬畏之情。年轻的孔子受当时文艺作品的影响,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孔子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夫子之道,尊重人的自然属性,追求人类的健康文明,故而大化流行,覆天履地,万古长存。孔子整理的《诗经》第一首诗就是《周南·关雎》(《易》基乾坤,《诗》始《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是孔子毕生的至爱,赞之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当时妇女所受教育普遍不高。可以想象,对女性充满了崇敬之情,对爱情充满想象的孔子遇到一个文盲且不讲理的女人,他会有怎样一种失落。薄责人而厚自躬的夫子,也许不断的忍让过、挣扎过,愤怒过,直到那个女人主动离去,再也未娶。如果换了那位嘲笑一切的现代“圣人”呢?(杨晓刚)

    进入专题: 论语   孔子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704.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