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FDI及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504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14:51

进入专题: 个人文集  

孔寒冰 (进入专栏)  

全球化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现状,更是一种趋势,任何一个不想被世界抛弃的国家,就必须积极地融入进去。衡量一个国家或融入全球程度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吸收FDI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FDI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也成了中国对外政策中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利用详细统计数据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FDI的资源和流向做量化分析,进而说明FDI对中国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到底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虽然是一个十分时髦的词汇,可到底什么叫全球化,并没有一个统一并且权威性的概念。据说全球化概念早在20年代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在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学科中出现了,但大规模地使用还在80~90年代。

在国外,英国学者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是相互渗透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 德国学者主张:“我们把全球化理解为在真实时间内、在这个星球范围内统一运作的一种经济。这是一种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送、原料提供、管理和组织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完全依赖的经济。” 里斯本小组 的学者提出:“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于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则说:“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在国内,人们则非常谨慎地将全球化限定在经济领域,基本上避而不谈其它方面的全球化。这是可以理解的,可实际情况是“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必然影响到政治法律领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于经济全球化,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这样一种趋势,即随着世界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科技的不断进步,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膨胀,整个世界正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也有的专家提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新阶段。” 还有的学者解释说,“经济全球化,又称世界化,或者一体化,目前虽然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定义,但是人们对它的含义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由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交往的频繁和相互依赖的加深,为了实现公平竞争,迫使它们采用统一的经济组织,彼此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从而使生产、贸易、金融、保险、通讯、运输等各项经济活动,能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运转。人们便把世界各国经济的这种一体化进程称为经济全球化。”

综合上述说法,我认为:所谓的全球化,就是指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贸易与投资开放的行列,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加速,世界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不可分,相互依赖日益加强,经济利益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化虽然含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但从本质上说还是经济上的。

二、全球化条件下的FDI

因此,从经济角度去体味,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反映了单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和整个世界的包容程度,也反映了市场国际化的范围和资本流动国际化的范围。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概括,但就人们所认同的而言,除了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金融资本,全球化的企业集团,全球化的经济组织,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之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全球化的直接对外投资。

资本在国际间进行流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流动,即债权的转移;另一种是直接流动,即资本的持有者异地经营。直接对外投资,也称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为FDI或DFI),指一个国家的厂商有选择性地向另一个国家投入资金、机器设备、技术以及其它无形资产,进行生产经营。外商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学中,FDI已经成为一个专门概念。 吸收FDI的多少和质量高低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和发展快慢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20世纪前半期,资本国际间的流动以间接为主,直接输入或输出只占国际资本流动的10%左右。战后,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45年,资本在国际间的直接流动已占国际资本流动总额的39.2%,70年代末上升到61.6%。80年代以后,国际资本的直接流动总量增长得更加迅速。1981~1985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0.8%,1986~199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28.3%。 从直接对外投资的总量上看,1983~1988年年平均为915.54亿美元,1989年为2006.12亿美元,1990~1995年年平均为2253.21亿美元,1996~2001年分别为3861.40、4780.82、6944.57、10882.63、14919.34、7351.46美元。 从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出,90年代后半期增长趋势更为强劲,但最近两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三、FDI的主要来源

FDI成为战后资本国际间流动的主导趋势之后,其来源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具体说,美国、西欧和日本是国际上对外直接投资的大户,它们分别于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对外直接投资。1960年,它们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只有670亿美元,15年后达到2754亿美元,1980、1985和1988年分别为5357、6933和7570亿美元。1987年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95%以上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 其中,就单个国家来看,美国一直占据着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统天下。1960年以后的30年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从328亿美元增加了17倍,达5980亿美元;日本从5亿美元增加了40倍,达2014美元;西欧累计总额则高达7621亿美元。

90年代以后,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先降后又迅速加大,西欧、美国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依旧,参见下表:

时间 所有国家(亿美元) 发达国家(亿美元) 所占比例(%)

1990 2315.09 2218.79 95.84

1991 1981.43 1897.82 95.78

1992 2041.65 1796.71 89.18

1993 2390.90 2048.18 85.66

1994 2511.17 2097.26 83.52

1995 3387.29 2912.71 85.99

1996 3468.24 2947.32 84.98

1997 4740.10 3949.99 83.33

1998 6840.39 6312.91 92.23

1999 10420.51 9659.77 92.70

2000 13794.93 12712.73 92.16

2001 6207.12 5806.24 93.54

资料来源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4: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mployment and the Workplace, p.413;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7: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Policy, p.308;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p.307.

当然,也不能排除FDI的其它来源,即新兴工业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但是,它们的数量很少,比重很小,1960年7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1%,1971年是40亿美元,占2.3%,1980年是140亿美元,占2.7%,1985年是192亿美元,也占2.7%。 90年代以来,新兴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在数量上也稳步增多,其比重在90年代上半期达到两位数,但从下半期开始又降了下来,参见下表:

时间 所有国家(亿美元) 新兴国家或地区(亿美元) 所占比例(%)

1990 2315.09 95.92 4.16

1991 1981.43 83.24 4.2

1992 2041.65 216.95 10.77

1993 2390.90 340.67 14.23

1994 2511.17 407.11 16.21

1995 3387.29 470.34 13.88

1996 3468.24 514.69 14.84

1997 4740.10 747.97 15.78

1998 6840.39 502.56 7.35

1999 10420.51 736.36 7.07

2000 13794.93 1042.07 7.55

2001 6207.12 365.71 5.9

资料来源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4: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mployment and the Workplace, p.413;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7: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Policy, p.308;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p.307.

从1990年到2001年,全球FDI总量为65662.41亿美元,其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为60089.82亿美元,占92%,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为5523.59亿美元,占8%。

在新兴国家和地区中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亚洲的最引人注目。它们大体上都是从60年代开始对外直接投资的,但在80年代以前规模有限,80年代以后才逐渐加大力度,90年代则快速展开起来。参见下表:

单位:亿美元

国家或地区 1985~1990年平均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香港 20.63 28.25 177.13 250 244.07 193.36 89.77

台湾 28.61 18.54 24.60 26.78 52.43 44.20 54.80

新加坡 6.10 5.26 20.21 39.06 94.65 42.77 102.16

韩国 7.71 15.00 13.61 35.29 44.49 41.98 26.00

所占比重 4.1% 3.38% 9.85% 10.37% 9.19% 3.09% 4.4%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7: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Police, p.308;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p.309.

从联合国贸发会议出版的《世界投资报告》中,人们可能清楚地看出:国际间直接流动的资本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西欧和日本;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十分有限,而且集中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韩国。

四、FDI的主要流向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越来越趋于开放化,区域经济越来越一体化,国际生产也越来越网络化,再加上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西欧国家经济的复苏,资本在国际间的直接流动的规模还将增大,流动的速度也会更快。

国际资本在不同的时期流向也不一样。战后到6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是单向型,也就是基本上从发达国家向其前属领地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投资。这个时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转移生产能力较低、污染严重的产业。

7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次产业革命形成了以信息工业为中心,包括宇航工业、计算机工业、生物工程、新材料工业和新能源工业的主导产业,再加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政局不稳定等因素,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变成了对流型,即主要在国际金融条件好、国内经济增长快并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流动。投资者希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主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时至今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仍是FDI的主流。它们既是投资国,同时又是最大的受资国。1980~1996年间,每年流入到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大体上占世界直接对外投资总额的70%以上。

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战后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亚太地区也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看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成为世界新的投资热点,流入到这里(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中国大陆、越南、印度等)的国际直接投资增长得也很快。1980~1996年,每年流入这里的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直接对外投资总额的16.02%。

另外,中东欧国家 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国际资本直接投资市场。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开始的以放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内容的“返回欧洲”的转轨过程中,这些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据专家预测大约为20000亿美元。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专门研究东欧国家情况的负责人塔尼亚·索洛古布认为,中东欧国家“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与拉丁美洲乃至亚洲的其它国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1997年以后,全球直接对外投资总量、各个地区吸收外资的总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中国吸收的外资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全球FDI流向的基本格局并没根本的变化。

1980~1996年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详见下表: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1980~1985 (年平均) 1985~1990 (年平均) 1992 1994 1996

发达国家 371.79 1167.44 1196.92 1423.95 2082.26

欧盟 146.90 526.85 837.93 723.95 994.16

北美 184.53 538.58 234.02 572.02 913.10

美国 187.42 486.23 188.85 499.03 846.29

日本 3.25 27.56 8.88 0.41 2.20

所占比例 74.62% 82.25% 68.88% 59.64% 59.6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126.34 247.36 496.25 904.62 1287.41

非洲 14.11 28.69 31.51 54.96 49.49

拉美 60.35 81.45 162.04 269.74 385.63

亚洲 83.83 134.92 296.32 575.07 842.83

西亚 3.79 19.00 18.23 13.96 18.93

东南亚 46.44 123.57 276.68 557.18 812.41

所占比例 25.38% 17.75% 31.12% 40.36% 40.37%

中东欧国家 0.17 4.49 44.44 58.82 122.61

所占比例 0.034% 0.32% 2.56% 2.46% 3.51%

资料来源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4: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mployment and the Workplace;pp.409~412;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7: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Policy, pp.303~307。

1997~2001年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详见下表: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 2001

发达国家 2679.47 4842.39 8377.61 12274.76 5031.44

欧盟 1297.19 2622.16 4878.98 8085.19 3229.54

北美 1149.25 1972.43 3078.11 3675.29 1519.00

美国 1033.98 1744.34 2833.76 3009.12 1244.35

日本 32.34 31.93 127.41 83.22 62.02

所占比例 56.05% 69.73% 76.98% 82.27% 68.44%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1910.22 1876.11 2251.40 2378.94 2048.01

非洲 107.44 90.20 128.21 86.94 171.65

拉美 742.99 822.03 1093.11 954.05 853.73

亚洲 1058.28 961.09 1027.79 1337.07 1020.66

西亚 56.45 67.05 3.24 6.88 41.33

东南亚 963.38 862.52 999.90 1311.23 943.65

所占比例 39.96% 27.02% 20.69% 15.95% 27.86%

中东欧国家 191.13 226.08 253.63 265.63 272.00

所占比例 3.99% 3.25% 2.33% 1.78% 3.70%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pp.303~305。

从1980年到2001年这22年间,全世界直接对外投资总量为54413.69亿美元,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为39448.08亿美元,占72%;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为13526.66亿美元,占25%;流入中东欧国家的为1439亿美元,占3%,参见FDI流向示意图。FDI流动的这种格局充分说明,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大量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2年,在经济发展方面,最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二是直接利用外资(FDI)达527.0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名列世界第一。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论及过FDI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影响, 仅就经济增长而言,还可以进一步量化地说明。

从大的方面说,近20年中国GDP增长的速度与FDI流入的规模相吻合,GDP的增长与FDI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对比下面两条曲线,这一点可以看得很清楚。

从具体方面说,FDI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此,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分析一下近10多年来在几项重要指标上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 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平均超过12%,见下表:

单位:亿美元

年度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实际使外资金额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1992 1465.22 110.08 7.51

1993 2268.71 275.15 12.13

1994 1977.34 337.67 17.08

1995 2397.23 375.21 15.21

1996 2763.22 417.26 15.10

1997 3059.97 452.57 14.79

1998 3437.29 454.62 13.23

1999 3608 403.18 11.17

2000 3944.26 407.15 10.32

2001 4458.11 468.46 10.51

2002 5269 527.00 10

数字来源: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版的《2002年中国外资统计》,国家统计局公布

的《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二, 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比重近18%,1999年以后超过

20%,2001年已逼近30%,见下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度 全国工业总产值 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 所占比例(%)

1992 29149.25 2065.59 7.09

1993 40513.68 3704.35 9.15

1994 76867.25 8649.39 11.26

1995 91963.28 13154.16 14.31

1996 99595.55 15077.53 15.14

1997 56149.70 10427 18.57

1998 58195.23 14162 25

1999 63775.24 17696 27.75

2000 73964.94 23145.59 22.51

2001 94751.78 26515.66 28.05

数字来源: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版的《2002年中国外资统计》

第三, FDI带来涉外税收在全国工商税收总额中的平均比重在12%以上,1999年以后

超过15%,2001年接近20%,见下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度 全国工商税收总额 涉外税收总额 所占比例(%)

1992 2876.1 122.26 4.25

1993 3970.52 226.56 5.71

1994 4728.74 402.64 8.51

1995 5515.51 604.46 10.96

1996 6436.02 764.06 11.87

1997 7548 993 13.16

1998 8551.74 1230 14.38

1999 10311.89 1648.86 15.99

2000 12665 2217 17.5

2001 15165 2883 19.01

数字来源: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版的《2002年中国外资统计》

上面表格中那些实实在在的数字说明,FDI对中国来说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些比例数字的背后还有对就业、进出口贸易、繁荣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巨大贡献。所以,FDI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牵引力,更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载体。正因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推进服务领域开放。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六、FDI对中国外交关系的影响

外交实际上就一种手段,一种实现“对外政策的目标、战略和广泛策略的主要手段”。 从根本上说,中国外交政策就是要服务于党十六大确立的“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在国际社会参与下才有可能。所以,和政治和国际政治、文化和国际文化等诸多因素一样,FDI也是影响中国外交的重要因素。

FDI来源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与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

尽管中国的外交方针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全世界一切友好国家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个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地位都是同样的,而是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决定这种主次、轻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哪些国家和地区对华直接投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2001年,全世界92个国家和地区 对中国大陆实际直接投资468.78亿美元中,48.75亿美元来自北美(美国为44.33亿,加拿大为44.1亿),占10.40%;41.83亿来自欧盟,占8.92%;43.48亿来自日本,占9.28%;66.13亿来自维尔京群岛、凯曼和西萨摩亚等自由港,占10.40%;21.52亿来自韩国,占4.59%;21.44亿来自新加坡,占4.57%。 从上图不难看出,来自西欧、北美和日本这三个发达地区的FDI总额近30%。不仅数量大,更重要的是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FDI质量也高,它们来华投资主要以大的跨国公司为主,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机器制造、电子、移动通讯、化工、计算机、商业和服务业,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技术水平高。这一点仅从手机、电子、计算机、日用化工等方面的产品上就可以感受到。有的学者说:“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2000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和发电设备的制造厂家已经将它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中国正在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 著名的跨国公司理论专家、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的经济顾问邓宁(John.H.Dunning)也认为:高质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将提高中国的竞争力。 所以,在对外关系中,中国必须将北美、西欧和日本放在优先的位置上。

另外,FDI对中国的具体外交行为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当今世界虽然主旋律是和平与

发展,但局部的不安定和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的一些会牵扯到中国与某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中美、中日之间近些年来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两国关系的事件,如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在中国南海发生的撞机事件、对台军售,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等。这些事件多半最终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至少没有使进一步使两国关系恶化,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忽视的中国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它们对华的直接投资这个因素。当然,这并不是说光是中国需要它们的投资,它们也同样需要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归根到底还是两国的经济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些事例说明,不能单纯地从空洞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角度来决定中国的外交政策,更不能以理想的冲动来使外交政策情绪化,而且要现实地分析深刻的经济方面因素。

我想引用汪道涵先生写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外资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中国经济加入世界市场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市场的资源配置和竞争机制,正在促进中国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已经确定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 毫无疑问,全球化、FDI以及它们与中国经济、外交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进入 孔寒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个人文集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燕园评论发布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