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东欧是一个内涵错乱的概念,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时空范围,学术研究与实务论证并不一致,但前者从属于后者似乎不可逆转。在最近30年中,中东欧的主题并不只是社会转型,还有新国家构建和转型、建构之后的社会发展。由于初始的主题不同,由于自身的或母体的基础不同,中东欧各国的社会发展除了有去苏联模式化和西欧模式化共性外,还有比较强的地区性和个性。波罗地海三国是“抱团”生存与发展,中欧四国的一体化程度比较高,而巴尔干九国严重缺乏区域的内聚性。由于摆脱了整齐划一的苏联模式,而西欧模式又是多元化的,包容性比较大,中东欧各国在西欧模式的框架内越来越凸显自身的发展特征,匈牙利的“欧尔班现象”就是一个例证。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中东欧只是一个从地缘政治上的东欧回归西欧的过渡。 作为一个人为定义的区域,它的消失将是不可避免的。
【关 键 词】中东欧 社会转型 新国家构建 “16+1”合作
近些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机制的提出和不断升温,中国学术界对中东欧的研究也成了一个热门的“显学”,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从学术到实务越来越广,论文、著作和智库报告等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由于中东欧的地理位置、地缘政治以及在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所以,突出对它的研究对于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关系的现实需要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不过,在“热浪”当中,中东欧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加以深化和明确的地方。比如,中东欧地区的空间范围到底在哪儿,中东欧近30年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这些疑问对于深化中东欧研究十分必要,但答案要么没有,要么似是而非,语焉不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东欧研究的深度和科学性。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9年第1期50-60,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