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程:庾信文章老更成——陈忠实散文简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64 次 更新时间:2012-04-08 11:03

进入专题: 陈忠实  

王鹏程  

陈忠实散文创作的突破和喷发,是在《白鹿原》完成前后。《白鹿原》的写作不但形成了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同时他也找到了敞开心扉袒露灵魂的最佳角度。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鲁迅的《朝花夕拾》首次将“乡土散文”推到一个非常高远浑熟的境界,他将简练的叙述和淡淡的抒情融合得恰到好处,开拓了一种“记忆的还乡”的“乡土”散文范式。其后的何其芳、李广田、沈从文、师陀等人都在反复叙述着离开乡土的精神记忆。陈忠实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一直没有离开乡土,在精神上一直保持着中国农民最为可贵和可敬的一面,因而他的散文也就消弭了离乡知识分子与乡土的隔膜疏远以及矫情造作的弊病,真正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由“乡土人”书写的“乡土散文”。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早年躺在打麦场上,看着农民丰收的喜悦,“我已经忘记或者说不再纠缠自己是干部,是作家,还是一个农民的角色了。”①因而陈忠实往往能将关中方言圆润地融入到自己的叙述当中,并以此来承载自己与乡土合为一体的生命状态,从而自铸一体,独具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陈忠实丰富了“乡土散文”的内涵,成为“乡土人”写“乡土”的典范。

陈忠实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童年生命历程的回忆,二是他的“行走见闻”,三是“人生与写作”。生命历程的回忆,只要真情灌注,做到真切感人并不困难。我们知道,《白鹿原》很少写到景物,用作者的话来说,几乎都是“干货”,冷峻而沧桑的叙述风格使我们对作者的情感世界难以有一个透彻的把握。童年生命历程的回忆展示出这个关中汉子感情中细腻和敏感的一面。《第一次投稿》、《晶莹的泪珠》、《生命之雨》、《为了十九岁的崇拜》等回忆自己青少年经历的作品,常在“半瓣花上说人情”,把心交给读者,丰富地展露出这个关中汉子纤细敏感的一面。如《晶莹的泪珠》里写到那个不希望他休学的女老师,在他将要离开的时候,她走过来拍了拍他的书包说:“甭把休学证弄丢了。”这时候: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里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后来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发生过多次这种酸水倒流的事,而倒流的渠道却是从14岁刚来到的这个生命年轮上第一次疏通的。第一次疏通的倒流的酸水的渠道肯定狭窄,承受不下那么多的酸水,因而还是有一小股从眼睛里冒出来,模糊了双眼,顺手就用袖头揩掉了。我终于扬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咧……”②

这种纯洁高尚的情感、滋润生命的温暖不仅一直保留着作者的记忆当中,同时也强有力地冲决了读者的情感栅栏。这种看似平淡却无限伟大的情感,不单是女性的一种怜才爱人的仁慈高洁,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弱小者的同情、体恤和关爱,这不仅能给人在危难的时候以温暖和抚慰,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宁静圣洁之美,同时也是一种使人终生铭记、给人激励的然而现时已经渐趋枯竭的温暖记忆。除此之外,这篇短文里写到的父亲在临终之前的道歉之语同样也令人肠热鼻酸。父亲苦苦支撑着家庭,因为没有了经济来源,供养不起两个学生,只能让在上中学的作者休学一年,等到家里经济出现转机的时候再复读完成学业。一年后,坚强的父亲还是让作者复学了。结果高中毕业推迟到1962年,由于国家经济十分紧张,高校招生人数大大缩减,作者无缘踏进大学校门。结果在他休学的二十五年之后,也就是父亲临终之前,却对儿子说:“我不该让你休那一年学,”“错过一年,让你错过了二十年……”③这怎么能怪父亲啊,社会政策的变迁给个人命运带来的转变,和父亲又有什么关系呢?然而,伟大的父亲不怨天尤人,却将责任完全归结于自己,这正是黄土地上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支撑着这个国家和民族,并无私供养着儿女的伟大父亲的灵魂写照,读来不禁令人唏嘘流泪。《告别白鸽》是写自己养鸽子的经历的,和《晶莹的泪珠》一样,展现出这个地道的关中汉子柔情婉约的一面。在自己写作的寂寞岁月里,两只白鸽活跃了白鹿原下老宅的盎然生机,同时和我产生了一种超越动物种属的难得信耐。鸽子“捕食的温情和欢乐的声浪会使人的心绪归于清澈和平静”,使得作者享受生命的静谧并得到理智的清醒,更重要的是这种消除了动物种属的感情以及哺育幼崽的动人情景,“有形无形地渗透到我对作品人物的气性的把握和描述的文字之中。”④当白鸽遭到鹞鹰的袭击的时候,作者表现出一种割肉饲鹰般的慈悲情怀来——“我在太阳下为它洗澡,把由脏手弄到它羽毛上的脏洗濯干净,又给它的腿伤上敷了消炎药膏,盼它伤愈,盼它重新发出羽毛的白色。然而,它死了……”⑤在和白鸽的相处中,作者表现出对美的炽热的爱,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对弱小者的体谅和同情,表现出一个作家伟大的敏感和仁慈的怜爱来。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起陪伴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的那只可爱的老鼠。只有超越了庸俗的博大的仁爱,才能注入作品坚不可摧的魅力,这是伟大作品普遍具有的共性,而这种东西,不是惺惺作态的故做高姿,而是如涓涓细流一般,从作品中润物无声的流淌出来。陈忠实的作品,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真正圆熟丰润、饱含魅力和体现其陈忠实散文风格的,是其“人生与写作”系列。标志着他散文卓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是他那篇苍劲悲凉、酸心热耳、情真意切的《别路遥》。这个时候,阅历和体验被思想和智慧点燃了,流露出智慧的参悟,再加之粗犷劲硬的语言风格,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如《别路遥》: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无论这个事实多么残酷以至至今仍不能被理智所接纳,这就是:一颗璀璨的星从中国的天宇间陨落了!

一颗智慧的头颅终止了异常活跃异常深刻也异常痛苦的思维。

这就是路遥。

他曾经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学大省里的一员主将,又是我们这个号称陕西作家群体中的小兄弟;他的猝然离队使得这个整齐的队列出现一个大位置的空缺,也使这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呈现寂寞。当我们:比他小的小弟和比他年长的大哥以及更多的关注他成长的文学前辈们看着他突然离队并为他送行,诸多痛楚因素中最难以承受的是物伤其类的本能的悲哀。⑥

这种沧桑而有劲道的表达方式,实际上也正是他此时正在创作的《白鹿原》的语言风格。如果用关中方言朗诵这段饱含深情的话,我们能够体会到的是类似于秦腔曲词的隽永和悲凉。作者深情以系的不仅仅是天妒英才的抱怨和“年长的大哥”为小弟离队送行的个人感慨,同时也是一种物伤其类的宏阔关怀。

如果说《别路遥》标志着陈忠实散文风格的形成,那么,《原下的日子》则标志着他瘦硬苍劲、睿智淡泊的散文风格的成熟。白鹿原的旧宅老屋,是其《白鹿原》的写作完成之地,他在这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了渭河平原五十年的历史变迁,复活了这个原上孳孳不息的人们,并赋予他们以血肉和精神。因而也可以说陈忠实在向农村或者家中老宅回归的过程中,爆发出了洞观历史、复原历史的写作冲动,并在这个灵魂栖息之地完成了一部民族的“心灵秘史”,因而这个旧宅老屋可以说是陈忠实文学写作和精神生命中的一个原点。当重新回到这个精神原点的时候,他对这个宅院的历史作了一个简略而沧桑的梳理:

我的这个屋院,曾经是父亲和两位堂弟三分天下的“三国”,最鼎盛的年月,有祖孙三代十五六口人进进出出在七八个或宽或窄的门洞里。在我尚属朦胧浑沌的生命区段里,看着村人把装着奶奶和被叫做厦屋爷的黑色棺材,先后抬出这个屋院,再在街门外用粗大的抬杠捆绑起来,在儿孙们此起彼伏的哭嚎声浪里抬出村子,抬上原坡,沉入刚刚挖好的墓坑。我后来也沿袭这种大致相同的仪程,亲手操办我的父亲和母亲从屋院到基地这个最后驿站的归结过程。许多年来,无论有怎样紧要的事项,我都没有缺席由堂弟们操办的两位叔父一位婶娘最终走出屋院走出村子走进原坡某个角落里的墓坑的过程。现在,我的兄弟姊妹和堂弟堂妹及我的儿女,相继走出这个屋院,或在天之一方,或在村子的另一个角落,以各自的方式过着自己的日子。眼下的景象是,这个给我留下拥挤也留下热闹印象的祖居的小院,只有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原坡上漫下来寒冷的风。从未有过的空旷。从未有过的空落。从未有过的空洞。⑦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生命历程和家庭兴替的回望,也可以说是关中平原乃至整个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农民生生不息的一个缩写。农村和农民正是以这样坚韧的生命力延续着历史的承接,支撑着整个中国社会。作者并没有局促于一家之变迁,而是在其更迭过程中结合者社会历史的演变,贯彻着作者关于人生的纵深思考。农村从人丁“鼎盛”到“空旷”、“空落”甚至“空洞”,这是所谓的“现代化”带来的进步,还是令人忧郁的寥落?那种儿女子孙呼天抢地送别亲人的场面是否还在继续?那种延续几千年的被“火葬”代替的土葬所承载的民俗仪式,是否还可以找寻得到?……短短的一段文字,打破“一己之小我”,将“乡土中国”或者“乡土关中”转化为一种人生经验和民俗文化的“象征”,成为一种时代变迁的心灵记录,从而使得作者的叙述具有了人类学的意义。

陈忠实的散文因为“真”而蕴含着“力”,因为“力”又突出了“美”。这些生命历程的返观,不仅仅是对美好生命、人生足迹的重新品咂,同时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恩、对人性中闪光之点的擦拭珍重以及心态的自然澄澈,表现出高远淡然的人生境界、阅尽人世沧桑的宽厚仁义,令人如嚼橄榄,回味不绝。其散文语言的突出特点就是质朴,犹如黄土一般纯朴无华,他熟稔地将历经岁月磨洗而又容易被人接受的关中方言纳入叙述之中,如同一位智慧的老农在讲述岁月的变迁,显得土气,同时又彰显出大气和浓烈的地域风采,可谓“庾信文章老更成”。这同作者的诚挚和坦荡结合起来,“豪华落尽见真淳”,形成了一种类似与老托尔斯泰式的洗尽铅华的“笨拙”。这种写法,是才子式的“独抒性灵”或者学者式的“感兴寄托”所无法企及的境界。同时,他摆脱了对生活表象的记录,而是在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升华磨砺之后,感慨系之,吐纳为一种饱经沧桑的睿智和超然,如同苍凉的古筝独奏,声声撞击人的心坎。

——————

①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第99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②陈忠实:《俯仰关中》,第205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③陈忠实:《俯仰关中》,第206页。

④陈忠实:《俯仰关中》,第5页。

⑤陈忠实:《俯仰关中》,第10页。

⑥陈忠实:《陈忠实文集》(五),第417—418页,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6年。

⑦陈忠实:《俯仰关中》,第96—97页。

(原载:《名作欣赏》2012年第1期)

    进入专题: 陈忠实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与文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196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