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浩:孔庆东:倒是别有真趣!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78 次 更新时间:2011-11-23 21:24

进入专题: 孔庆东  

谢志浩 (进入专栏)  

孔夫子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可谓满腹牢骚,面对礼崩乐坏的时代,不断发出“吾从周”的呼唤。孔老夫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七十三代远房孙子——国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直面惨淡的人生,深情地呼唤:没有毛,何以归!

这样,至少从表面看,孔夫子和孔和尚,跨越近2500年的一老一小,具有了某种统一性——拉历史倒车。此举,必然受到改革派人士的迎头痛击:简直是痴心妄想!

近日,与学友们交流《西方文明简史》,正好讲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历史有些新的体悟,与往昔比较,可谓“非常可怪之论”。其实,细心想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欧洲文明史上具有非常进步意义的运动,从他们的原生态来看,都属于“拉历史倒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最初的主旨,都属于“复古运动”。文艺复兴,追慕古希腊;宗教改革,恢复基督教的古典精神。结果呢?文艺复兴,发现了个人;而宗教改革,发现了国家。个人和国家,可谓近代文明史的两个枢轴,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

这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看似拉历史倒车,其实,促进历史的进步。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明明知道前面是陷阱,为什么,还要一根筋,拼命往前冲呢?

孔和尚主张,倒退到毛泽东那里,张木生主张倒退到刘少奇新民主主义那里,还有一派,主张倒退到民国三十八年前的联合政府那里。这些,形形色色的“倒退派”,整天在那里著书立说,从文化生态来说,促进了多元竞争的可能,并不是什么坏事。主事者不注意倾听,一意孤行,那么,既没有华盛顿,也没有毛泽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在二股道上悬置着,也不是事吧!

被灌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吾辈,似乎,已经不能容忍任何“拉历史倒车”的言论和行动。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也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这样,连续改革几下子,已经来到了悬崖。

这时候,有人说要往后倒车,就要被扣上反对改革的大帽子,其实,这些人,只是对改革有所反思而已。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反思改革”,就是“反改革”。

孔和尚,作为“反改革”的大将,为那些改革派所不齿,可谓“求仁得仁”。孔和尚与“乌有之乡”的战友,从毛泽东那里,获得了灵感,最终成长为有中国特色的原教旨主义者。有人说,孔和尚是“小骂大帮忙”。最近,集中精力收看了第一视频,这位孔和尚,荒腔走板之处,所在多有;但是,纵观孔和尚多年来的一贯表现,不管小骂、大骂,确实,都属于真骂。

中国特色的原教旨主义者,一贯重视平等。但,这位孔和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横捭阖,酣畅淋漓,很有一点港台时事评论员的鲜活和麻辣,说句大话,孔和尚在拓展自由的言论空间。

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大陆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往往胆小怕事;而孔和尚,无师自通,秉承了毛泽东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反祖宗的温良恭俭让,颇具“流氓无产者”的作派,对于敌人或者假想敌,无论是学友还是记者,直接来投枪和匕首,无疑,矫枉过正,在拓展自由的言论空间的同时,不能推己及人,难免伤害旁人的人格和尊严。

南方系以推动中国进步为己任,固然,令人肃然起敬;而孔和尚和乌有之乡的战友们,要求返璞归真,正本清源,也有着自身的内在理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南方系代表了“大众”,真要投票,孔和尚的力量,不可低估,背后站着好多人呢!

据说,西方“左派”和“右派”的博弈,左派属于“小众”,而“右派”属于“大众”,胳膊拧不过大腿,谁叫“右派”又具有“正确”的意思呢?所以,尽管激进,但是,左派在西方,总是属于旁门左道。左派主张的“平等”,永远干不过“自由”。

而在中国大陆,“右派”反倒是“小众”,而“左派”尽管和“右派”一样不得势,但是,毕竟具有高贵的血统,并且赢得某种合法性。

这里,不妨给北大卜一卦,如果,对待“左派”和“右派”真的一视同仁,那么,孔和尚理当获得与国标先生那样的同等待遇——辞退;如果能够容忍孔和尚,那么,就请重新召回国标先生。

假如北京大学,左处右置,因为,待人接物“不雅训”,而辞退孔和尚,我倒是为北大惋惜。孔和尚固然生猛异常,对诸生出言不逊,北大应倒之人,确实不少,诚如毛泽东老人家所言“庙小神灵大,池深王八多”。但,应倒之前三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孔和尚。

(2011年11月17日,5:38分,荷锄斋)

进入 谢志浩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孔庆东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0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作者博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