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中国海军首艘航空母舰试航,虽然该航母平台并非完全的中国制造,而且有关综合技术水平还在初级测试阶段,但毕竟代表了中国航母的从无到有,并预示着中国海军航母编队或战斗群的即将出现,其战略意义不同凡响。
首先,这意味着中国的海空力量新增了一个打击维度: 即不再局限在传统陆基的固定方向,而开始具备现代海基的高度机动战略能力;再者,为中国海军最终走向远洋,成为蓝水远程海军奠定了物质和逻辑前提。
在此之前,中国武装力量的所有跨海军事行动,其空中打击与支援只能依赖起飞于中国本土的战机,其突袭效果、作战半径、续航能力与武器负载等等,都有相当局限性并容易为对手所侦知应对。而航母战斗群作为海上机动的作战突击平台,可以充分改变以上劣势。
而从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来看, 航母,尤其是核动力航母,就是一个移动的前进与补给基地,可以实施长期不靠岸海上机动任务, 并为整个战斗群编队提供有力空中与后勤保障,可以说缺乏航母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海军编队,就难以形成真正的远洋战斗力。
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提早发展航空母舰, 而是一直等到现在呢? 某些观点如“航母过时论”或“航母花钱论”那样的短视和小气自然是不值一驳,但制造技术瓶颈及舰载机装备等难以很快到位,再加上西方的技术封锁,或忧虑直接成品购买易造成受制于人的依赖性,的确是中国航母姗姗来迟的因素。
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延迟因素, 是因为中国一直在未来如何使用航母,并围绕航母创新自己的海军战略方面举棋不定。看看中国的领海态势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海岸线虽然由北到南相当漫长,但在东北、正东和东南方向,由于所谓第一岛链的天然地理阻隔,导致中国直接面对的海洋纵深有限。
即在这一地区如果中国与外国发生海上冲突,仅凭借岸基空军的火力和支援,也完全可以有效打击压制对手。航母反倒是似有些多此一举,施展不开,还容易暴露在对手的岸基火力威胁之下。
只有南中国海从军事角度讲,为航母提供了有效的作战纵深。但在政治上,南中国海的特点是争端对手多为东南亚小国,中国方面对此也一直抱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及在东盟(亚细安)内部酝酿谈判解决争端的立场,摆上航母这样的重器威慑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中国须防止“北洋舰队化”
但自进入21世纪以来,似乎有三大情况变化促使中国在航母建设上不再犹豫:首先是南中国海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政策难以奏效,并造成南中国海战略资源更大流失的现状;再者是美国海空军开始对中国领海问题及争端从北到南更多的干涉介入;还有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及全球化,中国对海上石油运输线和贸易交通安全的要求愈发强烈和紧迫。
自近现代以来,在海上有效使用航母战略的主要有三种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和英法模式。日本在二战期间为争夺西太平洋霸权,穷兵黩武弄出了多达25艘航母,其中4艘重型航母,都参与了奇袭珍珠港。而美国目前有11艘航母,经常充当其“胡萝卜加大棒”全球策略的棒锤功能;法国及英国拥有1至3艘航母,关键时刻才出手,如不久前北约空袭利比亚。
中国航母战略似乎将更接近英法模式,即以一艘护近海 (不排除从第一岛链外包抄对手)、一艘巡远洋,再一艘作为战略预备队。
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发展航母战略无可厚非,但必须防止“北洋舰队化”,即装备现代化也同时“花瓶化”,导致费效比失衡,最后无力再加以更新维护,又恰逢外部敌人的高速发展和凶猛袭击,一代威武舰队就此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