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焦虑的人,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具体焦虑的对象,他并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
有不少人向我抱怨说自己最近太焦虑了,生活简直没法往下过。这些人当中有为买房焦虑的,有为买车焦虑的,有为找工作焦虑的,也有为换工作焦虑的。而当你别的什么都不去想,一个人淡定地坐在电脑跟前时,谁料此刻电脑屏幕一黑,系统死机,这让你刚才的淡定瞬间转变成烦躁,这叫做“计算机压力症候群”,属于现代焦虑症候的一种。
生在这个浮躁、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此生貌似是逃离不掉“焦虑”这个梦魇了。在全民皆焦虑的今天,似乎有必要重新审视“焦虑”这个词语在当下语境中的意义。例如,什么是焦虑?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恐怕是整天声称自己“焦虑”的我们鲜有机会停下来深入思考的。通常的观点是把所谓的焦虑简单视为一种心理疾病,需要加以治疗。但这个过于单纯的想法往往便宜了那些心理治疗师和抗抑郁、抗焦虑药的制药厂商,并且,它也没能回答这个问题:在全社会都致力于消灭像“焦虑”这样的负面情绪时,为什么受焦虑情绪影响的人群,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多呢?
这需要对“焦虑”的意义进行历史维度的考察。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洛·梅在《焦虑的意义》一书中梳理过一番人类的“焦虑史”后,得出结论,焦虑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起发展的。人们有焦虑的感觉,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常态,而不是病态。
我们大概都听过一种说法,“适度焦虑是保持健康的方法”,意思是,如何应对焦虑比焦虑本身更为重要,因为焦虑本身并不那么可怕。在罗洛·梅看来,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在当今资本主义语境下的一种隐喻。这种隐喻的含义是,在人不断遭受物质“异化”过程中,个人的心理与现实社会之间产生“疏离”,给人带来强烈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从而产生焦虑。说简单点,人们活得焦虑,是因为对于周遭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社会,缺乏必要的安全感。
那为什么罗洛·梅认为这种焦虑的感觉并不可怕呢?原因是这样的:这种焦虑的感觉,其实从一个人打娘胎里出来,就会伴随他的一生。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哭喊,便是个体在向这个世界首次表达着焦虑,这种焦虑,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里的说法,是源于个体从母体中被剥离而产生的恐惧感。焦虑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可避免,甚至很正常。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认为,“焦虑是人类在面对他的自由时所呈现的状态”,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忐忑,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焦虑,它不仅不会损害人的心理,反而会成为人积极参与改造现实,使之适应自己期待的动机。
但是,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这种有特定对象的恐惧感也会不断增加,于是我们开始怕这怕那:怕失去自己的家人、怕失去自己的财产、怕自己没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怕自己永远贫困……所有一个个具体的恐惧和忧虑经年累月积聚起来,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焦虑”,或者说没有具体对象的“恐惧感”。这不难理解,因为一个焦虑的人,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具体焦虑的对象,他并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这种“失焦”的焦虑,就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焦虑。
可悲的一个事实是,在今天,真正影响人们的生活、让整个人群都烦躁不已的,更多是后一种焦虑。罗洛·梅认为,从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兴起以肇,到今天高度机械化生产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常戚戚”的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人们,尤其当一个社会无法为其公民提供有效的庇护之时,它的各个阶层都会感到莫名的焦虑。这让我联想到2010年网络上最流行的一个词——“鸭梨”(压力):穷人压力大,因为社会基本福利不到位;富人压力也大,因为社会治安不好,让个人财产所有权难以得到保障;而物价、房价高企,中间阶层的压力就更大了。
在一个各方都表示“鸭梨很大”的社会,人们普遍有着“焦虑”的症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当一个人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不确定,都转瞬即逝,都是“浮云”的时候,他是很难“淡定”得起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宣称自己“很焦虑”的社会基础。套用约翰·唐恩的著名诗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应该也可以说,没有人能够单独焦虑,因为个体焦虑的表象包裹着的是集体、社会焦虑的病灶。如何通过个体的焦虑观察集体的焦虑,并以之窥探整个社会的病因之所在。我想,这是我们在整天烦躁、焦虑之余,需要静下来稍作思索的问题。
《焦虑的意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罗洛·梅 著 朱侃如 译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