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叫钱云会的村长死了,是被工程车活活轧死的。碾轧的位置不偏不倚,精准地卡在了他的脖子上。在这之前,这位小村子的父母官,曾因带领村民为被征用土地讨个补偿被拘役一年多。
势态的升级,从26日微博上的一张直击死亡现场的照片引起,到27日,对真相的追问,夹杂着看似秉持客观冷静的媒体人要求网友“理性”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在官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负责调查此案的警方称,根据肇事车驾驶员供述、现场目击证人反映的情况及现场勘查结果,该事故为一起交通肇事案件。
钱云会的死,是否是一场交通意外?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有网友对这场死相离奇的惨案从现场的四车道临时改为双车道到事发当日监控录像失灵,集中提出了五点质疑,每一条都令人对这场非正常死亡心疑惑。
追问并没有到此为止。有网民找到了钱村长生前在天涯论坛上发过的一个贴,上面详陈了寻求征地赔偿款的种种艰辛。有网民称得到当地村民的消息,说是钱村长的死必与这几年的上访有关,又有网民称,碾死村长的工程车,就属于他们多年上访寻求补偿的那家公司。
一个上访老村长的非正常死亡,与“无偿征地”联系在一起。事件到了这里,网民的义愤太正常不过,情绪化的表达已经超出了对真相本身的追问,仿佛村长的死因,一定是要有人蓄意谋害,才算正常逻辑。
你可以责怪网民的情绪化表达湮没真相,但在这个案例中,肇事司机、做假证的副驾驶,以及案发现场目击证人都已经被控制起来。真相如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而唯一掌握着真相,或者说掌握着证人的警方,给出的答案却是如此疑云重重,这就难怪当乐清警方以“平安乐清”为用户名注册了微博并向网民征求建议后,有网民建议他们去死。
在我看来,网民的义愤实属正常。在一宗以“征地”为疑似关键词的离奇死亡案发生后,网民对官方势力的有罪推论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可以说这是勤劳勇敢忍辱负重的中国人民在征地与反征地、强拆与反强拆的人民自卫战争中用血总结出来的经验。定州血案的教训并不远,宜黄自焚也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在所有的暴力偃旗息鼓后,浮出水面的无一不是地方政府在作恶。这又让我想起鲁迅在上个世纪初写就的《纪念刘和珍君》。相似的关键词,政府主谋,流血,死亡……听闻鲁迅的文章将不会出现在部分地区的中学教材里,那太遗憾了,应该让孩子们知道,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是难得的一句同时适用于两个世纪的话。
既是没有证人证据,根据官方口径,当村民再一次被打上“不明真相”的标签,失去反击地位与话语权的村民们也只能期待我们这些旁观者用围观的方式来向当局施压。网友邢航说,情绪化表达也是施压的一种手段,这话我深表同意。
但明天天一亮,会发生什么呢?会不会有宣传部门下令封口禁声,就像河北大学案一样,传媒被退场?最近,一些媒体纷纷推出了年终总结的版面,其中《南都周刊》的“未完待续”可能会给很多读者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宜黄自焚事件之后,微博的力量开始被更多的网民重视,或许这一次微小的、用一人死亡、一人重度烧伤换来的胜利让人们过于乐观,以至于“围观改变中国”的信念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但很快,一个名叫李刚的爸就改变了这一切。你不是说改变中国么,我至今安好,我的儿子至今也没定个罪,我还能公然代表公安机关接受四川某电视台的采访,你奈我何?
有网友总结目前的突发事件处理途径:当事人报料--媒体、微博关注--政府出面解决--“上头”禁声--不了了之。这还是看在政府有良心且今天心情好,愿意“出面”管一下的面子上。要是哪天政府心情不好,就是不出面,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身为围观大军一员的你能怎样?你是能用微博把他们骂下台,还是能用号称代表着你的人大代表手里那张选票把他们选下台?
围观不能改变中国,除非庙堂与江湖共同围观。所谓“围观改变中国”其实是在唤醒国人的公民意识;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的困境是怎样一种痛苦,百余年前的中国人就曾尝受过;在公民意识日渐苏醒的今天,为和谐稳定计,居庙堂者应该在集体痛苦集中爆发前,为这群觉醒了的公民开出一条可走之路;否则,这个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国家一旦发生点什么事,后果很严重,你懂的。
这一年的李刚爸、凤凰门、上海大火的无证电焊工,还有不瞑目的钱村长,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个本该属于温情、属于回忆和感恩的年末提醒着我们,2010未完结。让这些案件中不明不白死去的生命也随着这一年的完结而不明不白地淡出公众视野,就等于是在社会法制与公义层面上对他们的二次谋杀。在围观的同时,我们默默祈祷,祈祷在媒体的曝光与政府不规律的好心情之外,能有一个稳定的制度保障我们的权利。“有恒产者有恒心”,建设一个有安全感的社会,让公民的财产与权利得到善法的善治,是比任何一笔维稳经费都花得实在的长久社会投资。
工程车让我们的头颅飞,却斩不掉已经萌动的公民意识;推土机能挡住你门前的阳光,却挡不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钱村长留下了一个不瞑目的2010,希望活着的人,用正义、用真相、用社会文明的传承与人性的觉醒在未来的岁月中为他超度、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