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关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99 次 更新时间:2009-09-07 18:45

进入专题: 对外开放  

周天勇 (进入专栏)  

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对于对外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劳动密集型出口问题、市场换技术问题、跨国公司并购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外汇储备问题等出现了争议。理性、历史、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是更好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前提——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从引进外资、建立特区、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战略等等方面逐步进行了对外开放,强劲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1978年以来的对外开放,学术界及舆论在劳动密集型出口是不是值得,市场换技术没有换来,跨国公司并购影响产业安全,银行吸收国外战略投资者有股份被贱卖、人民币升值使得我们外汇储备和投资的债权和股权贬值等等方面,也有这样和那样的责难。那么,怎样理性、平心静气和历史及客观地看待这样一些问题,并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是未来我们更好地进行对外开放的前提。

首先,我们应当全面地看待对外开放,将它带来的巨大利益和其伴随的有关问题相比较。要肯定其成就远远大于发生的问题。1978年以来对外开放的决策和战略是正确的

在过去对外开放的30年中,我们没有选择拉美曾经以借债为主投资企业的模式,主要采取了吸收外资进入中国的办法,使外商进入中国办企业,投资的风险由其承担,市场由其开拓,我们在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等方面付出的成本较小,而且发展经济的风险也较小。我们通过外资的进入,引进、学习、吸收、消化,创新了我们的管理方式和企业体制,使我们国有工商企业、银行和民营企业等等,在管理和企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通过引进、学习、吸收、消化和再创新,也使我们各个产业,包括行政管理、生活消费等方面的技术,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我们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水平往前追赶了二十年到四十年,有些科学技术,我们已经站在世界的前沿。我们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上世纪70年代不到5%的贡献率,提升到了2008年的40%以上。

从未来看,正是有过去30年对外开放中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正是我们引进、学习、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奠定了我们下一步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条件,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将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有竞争能力的技术强国。而对外开放,根据我国自身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协作,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获得比较利益,占我国经济增长的1/3。可以说,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可以说,中国是自己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的最直接的受益者。

进入 周天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对外开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00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