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昨天开会,就对朝鲜的制裁决议案进行表决。众所周知,5月25日朝鲜第二次核试验到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安理会的这份制裁案“千呼万唤始出来”,与2006年10月朝鲜首次核试验之后的情形完全不同。
而且,这份决议案中,调子也较之前的原始版本温和了许多。虽然依然还有一些制裁措施,但在各方的磨合之下,这份制裁案无疑已经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更不用说,未来这份决议案是否会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
制裁决议案无的放矢
安理会的这份制裁决议,其实存在一个根本的困境,就是它到底试图解决什么问题?是要让朝鲜弃核吗?显然已经不可能。是要变相承认朝鲜拥核的现实吗?显然也不像。是要以此削弱朝鲜继续发展核武器的能力吗?用“没有牙齿的老虎”,显然也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如果说共同的愤怒把国际社会拉到一起,那么一旦涉及到共同行动,人们却发现,人们面对朝鲜,在技术层面上几乎已经无计可施。
所有这些,其实都折射了国际社会在朝核问题上的战略困境。过去若干年以六方会谈为代表的国际外交之所以失败,与其说是朝鲜过于狡猾,还不如说是由于各有关国家,其中尤其是美中日三国在对朝战略上存在严重分歧,因此战略上的互相猜疑自然就导致了战术上的涣散和无效。但在朝鲜两次核试验之后,各国的这种战略和战术上的困境依然展现无疑。
各国仍存战略不信任
对美国来说,由于对朝轮廓始终不清晰,加上在对朝问题上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因此不得不被动等待中国的信号。对中国来说,虽然在此次朝鲜核试验中异常被动,但却始终不愿完全改变原先的对朝战略,其间的原因,除了朝鲜的核试验还没有对中国造成实质性伤害之外,中国对美日等国依然存在战略不信任,担心刺激朝鲜并对中国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在这方面,中国确实陷入了两难境地。中国原先希望左右逢源,但到最后却成了夹缝求生,左右为难。然而,一个更大的两难在于,处于崛起期的中国,一方面要应付来自邻国朝鲜的无休止的干扰,另一方面却处于与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的明显战略不信任之中。
一石三鸟: 中国能否痛下决心?
在这方面,中国如果痛下决心,在战略上与美日站到一起,那不但可使朝核问题柳暗花明,而且还可在战略上迅速缩小与美日之间的不信任关系。由于时空背景不同,这种关系当然还无法与1972年毛泽东改善与尼克松(尼逊)关系相比,也无法与30年前邓小平决定攻打越南相比,但它将有助于中国在战略上改善与美日的关系,同时也可建构一个有别于过去东亚冷战格局的新东亚战略框架。
这是最理智也是需要最大手笔的举措。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中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也需要对朝鲜施加更大压力,但不应再无的放矢,而是要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说来就是,面对朝鲜已拥有核武器的既成事实,国际社会未来到底如何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进行“共同管理”?所谓表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如何防止朝鲜未来不再进行核试验?二、如何防止朝鲜不再扩大和深化其已经拥有的核技术?三、如何防止朝鲜不将其核技术和产品对外扩散,包括扩散到一些可能对世界和平具有威胁的国家?
共同管理:应设定具体目标
这三个方面看上去似乎只是“保守疗法”,但若能通过“共同管理”确保这三点,亦即确保朝鲜核技术仅限于目前范围,这就已将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而恰恰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应该对朝鲜施加更大的压力,这几乎已成为朝鲜二次核试之后的共识。关键是在哪些领域施压?期望达到什么目的?如上所述,与其漫无目标地施压,还不如将目标锁定在上述三个领域。
在这方面,中国完全应该而且也可以运用手中的影响力向朝鲜施压。中国既须放弃过去对朝相对温和的政策,就上述三大领域向朝发出明确要求,同时将朝鲜执行的情况与中国可能的经济制裁措施挂钩。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在粮食、经济和能源等方面都对朝鲜具有足够的影响力;中国应视朝鲜在上述三大领域的执行情况,决定对朝鲜动用经济制裁手段的程度。
同时,中国应与联合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合作,以便建立监督朝鲜在上述三大领域的执行情况;中国对朝的经济制裁手段,也应从属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朝监督的大框架。
另外,虽然人们不认同朝鲜的非理性做法,但对于其希望获得国际社会安全保证的愿望还是应给予回应。恰恰在这方面,过去若干年集体外交行动关注不够,同时也成为被美国利用的对象。在这方面,未来也只有中国可以发挥有效作用。须知,只有回应朝鲜的相对合理的要求,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朝鲜核武对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甚至才能重启朝鲜弃核进程。
这方面,中国须十分注意两方面平衡,即一方面须确保朝鲜对上述三个方面的承诺(并辅以相关的惩罚条款),另一方面则须严防朝鲜被刺激后利令智昏,做出更为损害中国国家和社会安全的举动。
总之,无论是战略大调整还是保守疗法,中国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