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问题牵涉到两个层面的棋局,一个是区域性的领土争端棋局,一个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棋局。
就南中国海问题本身而言,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首先它在政治上非常复杂,在多数岛礁被其他国家长期占据的情况下如何宣示“主权属我”?而“搁置争议”是不是承认争议的存在?而“分别开发”很可能比“共同开发”更像是一个现实。其次,我们加强远洋作战能力,挺进南中国海深处,在远洋部署常驻威慑力量都仍需一个准备的过程,设若真有战事,在以海空军为主的远洋作战中,如果对手凭借离冲突地点较近的地利,以及在枪口一致对外原则下联合行动,都将可能使战事陷入胶着。第三,现代战争不仅要考虑军事手段,也要考虑政治环境、政治手段、政治上的同情票。第四,美军就在南中国海周边,除在西太平洋岛屿拥有军事基地之外,还在新加坡建造大型军港,随时可以间接乃至直接介入南中国海军事冲突。最后,在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我们也有相当沉重的战略(防御)任务。
对于这个复杂的棋局,我们既不能立刻痛快地厘清局面,地球也不会加速变暖把争端“淹没”掉,那么南中国海的“冷和平”格局将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目前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与中国摩擦最激烈的菲律宾,是东盟国家中与美国军事合作最密切的国家。如果只是一对一单挑,中国在1974、1988年对越两次海战都赢了,但当时中美均处在战略合作期内,战场外局势并不复杂。但现在与菲律宾若有军事冲突,可能不会像1988年中越海上之战那样只需几十分钟,很可能是一场长期的胶着战而让旁观者获利。陷入一场长期战争,历史上不乏惨重教训。苏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本以为很快可以取胜,但没想到外部势力纷纷介入,不仅美国介入了,而且连奥萨马·本·拉丹这种“无党派、无国家人士”也介入了,东南亚的穆斯林也纷纷来到阿富汗加入反苏的“国际纵队”。当阿富汗游击队得到美军的毒刺导弹后,苏军的空中优势顷刻瓦解。此外阿富汗之战还为整合国际反苏力量提供了平台,而片面的军备竞赛和庞大的军事开支更给苏联经济、政治带来深重危机。
2008年的金融海啸有可能使美国重新把中国定位为强大的“全球(级)竞争对手”,中国给经济实力受挫的美国所带来的危机感日益深重,最近在南中国海发生的种种事端,使人们有理由猜测:美国是不是要借南中国海争端给中国布下一个陷阱?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忙碌,中国则以高度克制的态度避免了和周边国家矛盾尖锐化,远离战争,韬光养晦,这或许会让美国的某些政治家、战略家心态失衡,而把中国拖入一场长期战争或许是遏制、削弱中国的最有效的办法。既然如此,就要警惕因对方的激将法而掉进陷阱。“中国崛起”,目前仍然只是一个GDP数字层面上的概念,别人一吹捧,我们就想奋汉武之威、虽远必攻之,这多半要上当。还是要正视差距、正视我们自己的当务之急,中国不仅要做大国,更要争取做一个伟大的国家:制度先进、人民自由、民生无忧,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功课要补。
因此,在南中国海这个棋盘上,我们只能按照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所说的,在“把扞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的原则之下,“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在军事方面,积极进行准备并适时展示军事威慑力;在其他领域,重点则是要切实占据道义制高点,尽量争取更多的政治同情票,争取最后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中国发展的总体棋局上,具体的外交、国防政策,都应服从于和服务于我国的总体发展战略。这个总体发展战略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虑到我国的总体发展战略的重心,考虑到周边和国际大环境的复杂性,在内外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应努力避免打一场并无绝对胜算倒有可能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风险的战争。从外交部的表态和渔政311船“南巡”,可以看出我国是在重申主权的原则基础上,仍在寻求“坚持以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引自中共十七大报告)。
作者系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