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中国大陆TRIZ研究与推广:现状与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05 次 更新时间:2009-02-10 14:30

进入专题: 大陆   TRIZ   问题  

陈光 (进入专栏)  

1.中国大陆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工作现状和问题

自近代科学发端以来,中国大陆在科学技术领域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甚至与日韩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也在明显加大。导致中国大陆近代科学技术落后有许多原因,其中,对思维、方法和工具创新的重视不够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客观对象的分析以及认识手段不断更新的基础之上的,与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判断与综合,强调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在对具体对象的细究与深层次分析方面,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及近代以来西方思维方式所具有的优势,从而限制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自20世纪中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逐步引入现代科学分析与论证的理性思维和方法,这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提升了中国大陆在世界科学技术中的地位。但从目前的科技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看,中国大陆科技发展水平及能力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科学思维创新不足、民众科学素养的相对缺乏以及科技手段与方法上的落后等严重制约着中国大陆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

影响中国大陆创新方法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教育方式不利于创新方法的推广,严重影响科研活动中思维的创新

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灌输式、记忆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中国大陆大多数高等院校主要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缺少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方面的引导和训练。而美国从中学开始就有方法学的课程,采取交互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从小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海外留学人员之所以在回国创业中能比其它人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取得更突出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在国外受到了良好的创新思维与模式、科学方法的培养。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的科技发展以跟踪模仿为主,自主创新较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专利的申请以及获取专利的数量上。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获得的美国专利授权量只占其总量的0.12%,尚不及港台地区的数量(香港0.13%,台湾3%);大陆多数学科发展滞后,属于世界领先的学科很少。

1.2科技界对创新方法的认识与关注程度不够

中国大陆创新方法研究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与中国大陆科研人员对方法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不够有关。早在80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曾指出:“昔日所教授者,如理化、历史、地理等课,皆为前人之研究成果,言进程及方法者极少,今当注意方法问题。”长期以来,这种真知灼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术界对创新方法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大陆大多数专业学术期刊很少发表关于本领域科学思想与方法的理论性论文;相比之下,像世界著名杂志《自然》和《科学》却非常重视刊登这类文章。第二,中国大陆大多数专业教科书没有对本学科领域的思想方法发展及其演变进行系统地介绍,也很少有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本学科的科学方法展开讨论。第三,中国大陆科学方法游离在科学研究之外,研究方法学的大多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方法研究和方法应用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第四,在一些课题申请书中,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重视不够,甚至简化为研究步骤,对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思路的创新性及其深层意义缺乏思考,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科研成果的质量。

1.3目前的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不利于创新方法的应用

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对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中国大陆目前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研究能力的评价标准有失全面性。第一,在评价科学基础研究成果时,中国大陆普遍采用以SCI收录作为标准,将其作为个人评职晋级和衡量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实力强弱的主要依据之一。虽然SCI收录及其影响因子对于科研成果评价具有积极作用,但其并不能全面反映学术研究以及成果的实际情况,因为许多思维性、方法性的重要问题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很难在收录自然科学领域文章为主的SCI中出现。SCI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科技的健康发展。第二,过分强调科研成果数量而忽视成果质量。中国大陆许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职位考核和晋升时都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重要依据,从而导致一些科研人员选择时间周期短、容易出文章的题目,而对那些难度大、周期长的思维性、方法性和工具性问题敬而远之,滋生了学术浮躁之风,不利于产生重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前几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多年空缺就是很好例证。第三,在课题立项和评审过程中,往往强调研究成果近期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对基础性的科学思维方法与工具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致使中国大陆一些学术领域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方向、学术研究缺乏可持续性,其结果严重阻碍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制约中国大陆的科技创新。

1.4在创新方法方面的投入不够

近年来,中国大陆科学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22.2%,至2005年全社会R&D经费总支出达到2450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4%,这为中国大陆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水平还不高。以2004年为例,我国研发经费仅相当于美国的8%;全国从事研究开发人员年平均经费分别只有韩国的14%和日本的8%。早在1995年中央《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就提出到2000年全国科研经费投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5%,这一目标仍未实现。2006年,世界上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在内的近20个创新型国家R&D投入占GDP的比例平均在2%以上,美国和日本已经分别达到2.8%和3.1%,而我国仅为1.4%。可见,中国大陆科研经费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绝对数量仍然偏低。创新方法是前瞻性、基础性、公益性的科技能力建设工作,是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方面。在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科技发展的经费中有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支持科学方法和科学仪器;2007年以前,在中国大陆,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对这方面研究项目的支持很少,甚至没有。

2.中国大陆在创新方法领域所做的工作

2.1政府对创新方法工作的推动

2007年7月,大陆学者王大珩、刘东生、叶笃正三位资深院士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国创新方法工作的建议》。温家宝总理随即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中国科协认真研究、落实创新方法工作。经过调查研究和充分酝酿,四部委于2007年10月联合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报告》,并形成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技部还相继批准黑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为国家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根据二OO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公布的《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科学技术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大陆推进创新方法工作的重点是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主要内容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三个方面。“针对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需求,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推广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进化模式与路线、冲突解决原理、效应及标准解等TRIZ中成熟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加强技术创新方法知识库建设,研究开发出适应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软件工具和平台。”

中国大陆推进的创新方法工作,不仅仅限于TRIZ理论的推广和应用。从政府层面正式立项推进的工作包括:《自主创新知识体系设计和基础性建设》、《支持技术创新的发明专利文献分析、萃取和知识库建设》、《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试点建设与推广》、《技术创新方法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技术创新方法培训》、《“10000个技术难题“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地理学方法研究》、《水文学方法研究》、《科学方法创新知识体系建设》、《高等学校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教材的开发与试点》、《“中小学科学探索学习实施指南”研制与实验》、《科技管理模式创新及其方法体系建设》等。

2.2企业在创新方法推广中所做的工作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的个别科研人员在研究专利时已经了解到了TRIZ理论;在1997年前后,中国大陆少数学者在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再次接触了TRIZ,并自发予以研究,在某些专业开设了小范围的TRIZ选修课。自2001年亿维讯公司将TRIZ理论培训引入了中国后,TRIZ理论在中国逐渐推广。2002年,亿维讯建立中国公司和研发基地;2003年,亿维讯在国内推出了TRIZ理论培训软件CBT/NOVA和成套的培训体系,同时推出了基于TRIZ理论、辅助企业技术创新的Pro/Innovator软件,开始在近百所高校开展TRIZ讲座;2004年,亿维讯与国际TRIZ协会合作,将TRIZ国际认证引入中国,并资助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了TRIZ科普书籍《发明家诞生了》;2005年,亿维讯引进并组织翻译了最新版的TRIZ教材《怎样成为发明家———50小时学创造》;2006年,亿维讯建立了专业的培训中心和与符合国际标准的培训体系;在2007年,亿维讯将进一步推出适合中国大陆国情的TRIZ培训教材和培训软件。但是受到中国大陆多数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弱、创新意识与创新主动性不强、对创新方法不够了解等因素的限制,在中国大陆推广的速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创新性国家与省份的建设目标,由政府牵头,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建立相应的推广平台,提高企业对TRIZ理论的认识、逐步使其掌握TRIZ应用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企业技术研究、设计与创新活动中,产生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3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创新方法研究中所做的工作

在学术研究方面,大陆的河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成为较早进行TRIZ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机构,已经形成博士生、硕士生创新方法研究培养体系,开设《TRIZ理论和方法》的系列课程。目前开展创新方法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学校还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等。

基于技术创新方法在中国大陆的推广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解决方法的逻辑基础;(2)矛盾(冲突)的物理属性、技术属性与行为感知;(3)技术系统进化规律与创造性思维;(4)现代设计方法学与计算机技术的集成;(5)专利数据库信息采集技术与方法;(6)发明问题解决方法算法的理论基础;(7)传统TRIZ方法的验证与精炼;(8)发明参数的补充和调整;(9)专利库相关知识数据的挖掘、利用和补充;(10)具体TRIZ方法的领域性分类研究;(11)TRIZ方法的扩散技术模型;(12)新一代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平台的研制;(13)在创新能力培训平台(CBT/NOVA)基础上,开发以及具体项目为依托的产品创新试验平台,将培训和产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14)建立拓展创新能力的TRIZ培训平台(Cbt-nova);(15)引进美国Version 1.0的Goldfire InnovatorTM系统,进行再次开发,以适应中国大陆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16)TRIZ人机互动仪器;(17) “TRIZ孵化器”等。

中国大陆TRIZ研究和实践工作出现三个特点和趋势:

一是集成化,基于早期TRIZ方法的相对繁琐和零散,从80年代开始BorisZlotin和AllaZusman等人用计算机化的方式表达 TRIZ,集成和简化TRIZ的方法、工具和应用程序,推动TRIZ方法的进一步普及是目前工作的一个趋势。

二是工程化,TRIZ传到西方以后,引起强烈反响,1992年Ideation公司调整和开发TRIZ并应用于美国工程研究和实践。这项技术也从分析发明问题阶段发展到发明工程阶段。中国大陆创新方法工作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面对企业的推广示范。

三是标准化,国际TRIZ协会已制定和实施“国际TRIZ认证”体系,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有了客观的评判标准和创新人才的培训标准。在中国大陆,进入“国际TRIZ认证”体系的工作刚刚起步,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3.关于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的建议

3.1以产业发展导向推进创新方法工作。

大陆TRIZ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也常在起步探索阶段。有政府计划项目资助,科技部列入计划项目,这是大陆的惯用做法,好处是有一定的资金条件和声势。但是,我的观点是,TRIZ是一个需要与产业、工程紧密结合的实践性极强的工作,要扎实推进。在中国大陆,我们也给政府提出一个整体推进战略:企业主体、方法先行、结合项目、逐步推进。

3.2建立面向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教育体系。

在教育领域,我们正在学校组织实施一个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和创业实践四个环节的创新教育改革计划。有些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比如开设一组创新方法和创业训练课程、在高校建设TRIZ研发平台、在技术园区创设TRIZ研发基地等。

3.3两岸协作共同推进TRIZ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台湾在TRIZ研究与应用方面先行一步,有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机制,在台湾企业界也正在产生广泛的影响;大陆已经延续了三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产业提升、结构转型过程中有巨大的创新方法应用需求,同时也有TRIZ研究与应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需求。大陆与台湾在TRIZ研究与应用、TRIZ人才培养方面有广泛的合作空间。我们建议,建立起包括两岸TRIZ学术交流在内的合作机制,为推动TRIZ研究与应用,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http://www.matriz.ru/

2.http://www.triz-journal.com/

3.http://www.triz.com.cn/triz.htm

4.http://www.chinatriz.net.cn/

5.http://www.innovation-triz.com/

进入 陈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大陆   TRIZ   问题  

本文责编:xingwei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473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