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教育:培养人才还是扼杀人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06 次 更新时间:2009-01-12 17:12

进入专题: 教育   考试  

陈光 (进入专栏)  

(一)

我们的教育是最应该反思的,其中有一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扼杀人才 ?今天谈谈考试制度。

杨振宁教授曾谈到:“中国的教育制度,从中小学起,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对特别好的,占总数5%的最聪明的学生比较不利。这不利的一面,在美国却做得非常好,孩子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美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这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有特别才能、特别天赋的人,能够给予极大的空间,他们可以发展。这是美国今天在学术上、经济发展上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些最聪明的学生,就是最有学术兴趣的人,可是我们的教育制度,用一系列残酷的考试摧残他们的学术兴趣,这也是中国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更可怕的是,那些高学历的“考才”很多当了教师,他们对后代只会实施应试教育,这将造成恶性循环,摧残更多学生的学术兴趣。这是比人口问题更可怕的危机,人口问题上的失误造成人口数量的增多,考试制度造成的科举精神恶性循环将使人口质量退化。记得何新曾出版过一本书《论精英淘汰机制》,书中说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精英淘汰机制(科举制度是其核心),谁是精英谁就将面临被淘汰。今天,我们看到这个机制还在起作用。这是人才的又一场劫难,只不过与“反右”和“文革”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反右”和“文革”以疯狂的方式迫害了许多取得了成就的人才,而当今的考试以貌似平等的方式把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扼杀在童年,再用严酷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摧毁掉学生的最后一点儿学术兴趣,让学生取得不了大成就,根本成不了大才!由于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才”对学术没什么兴趣,一些人便耽于娱乐或转向功利追求,管理者便又制定出种种“量化”考核办法,规定每年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或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并与奖金收入职称挂钩,这与考试大同小异,又进一步扼杀学术兴趣,只会把一些顶尖人才淘汰掉,而使学术作假猖獗。这一系列表面上公平的考试制度,其实在绞杀民族的创新能力,而且学校、家长、社会各界联手自觉参与或者是不得已而为之,更令人触目惊心!

(二)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每次考试结束,大学生们会兴高采烈地将教材“遗忘”在教室里面;每年高考结束,也总有一些考上了大学的学生发疯似的烧教材,看他们那决绝的样子,好象今生再不想读这些教材了。人们去书店买书,只要不为了考试,绝不会买教材。人们藏书,也不会藏教材。人们说起读书,基本上与读教材无关,很少有人喜欢读教材。只要考完了试,没什么人会再去读教材。

我们的教材并不鼓励独立思考。教材已经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权威像,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定论,不给学生留下怀疑和讨论的空间,考试更是按标准答案判卷,思想稍一出格便可能不及格,教材和考试一起系统地扼杀想象力和独立思考。

我们的教材,常常是统编的。有些还是“集体”编写,这些教材由既定的框框编写出来,后经“层层审定”,“层层把关”,教材不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哪里还有一丝生气?哪里还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这种“统一”加“集体”再加“审定”的做法,是对教材个性的三重扼杀!把这样的教材用到学生身上,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对学生灵性的扼杀!学生没有灵性,自然就缺乏创造性,还怎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竞争?

我们的教材并不鼓励独立思考。教材已经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权威像,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定论,不给学生留下怀疑和讨论的空间,考试更是按标准答案判卷,思想稍一出格便可能不及格,教材和考试一起系统地扼杀想象力和独立思考。

这种情况,文科类教材尤其严重,理工科教材也有很大改进空间。我们与其直接给学生原理的结论,不如都给学生一些科学原理产生的过程、逻辑和科学家探索真理的启示。

(三)

调整后的我国高校政治教育课程,由原来的7门课程改为4门课程,并全国通用统一教材。但落实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课程改来改去也没有达到增强教学实效、增加学生兴趣的效果,许多学生仍对政治课程敬而远之。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政治课的仅占19.4%,90%的学生认为现行政治课教材可读性不强,都是说教,不想读;而高校思想政治课青年教师中,83.9%的教师觉得被学生轻视,89.2%的教师认为被社会轻视,近四成的人无法坦然承认自己的职业。这便是多年来高校的政治课的尴尬处境。

对于政治课程,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学术魅力,二是现实关怀。

1.学术魅力。学生对政治课程缺乏兴趣,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这些枯燥的理论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授课内容,讲课方法也难辞其咎。上政治课程的学生也许都有同感,上课的那几个理论,从小学讲到中学,从高中讲到大学,再从大一讲到大四,几乎一成不变,枯燥死板,这样难免使得讲者无心,听者无意。课程和实际的严重脱轨,也是导致学生对“政治”失去兴趣的原因。其中的根本问题,在于是不是把它当做一门真正的学问来做。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费尼克斯曾说:“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中引申出来。或者换言之,唯有学术中所包含的知识才是课程的适当内容。”

2.现实关怀。政治,简单来说无非是个人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和关注。现代公民,每个人都应该有关注社会发展、参与政治建设的热情,而政治教育则是教给青年学生参与和关注政治的理性和方法,包括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未来;也包括对社会变革和国家事务的观察、认知、体验和参与。如果天天在教室里“谈政治”,却对真实世界的政治过程置若罔闻,不能不说是政治教育的失败。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

政治是一种文明状态。一个文明的政治社会,需要正确的政治教育。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一个政治家,但是我们的政治教育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现代公民。而公民意识看来并不是通过灌输意识形态而能够奏效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进行了大约9次,第10次改革会怎样呢?

(四)

今天在人们的心里,教育早已不再是值得无条件景仰的事业和希望工程积极辅助的对象了。社会上、会议中,对教育的批评多了起来。归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教育收费问题.在中国教育经费投入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情况下,基础性义务教育难以保障。教育投入体制问题突出。

第二,教育结构问题.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相伴的,并没有就业渠道的拓宽。人们反思几年前的高校扩招是必然的。本质上,是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社会导向不是提供给受教育者多种模式的选择,而是相反。

第三,教育质量问题.有识之士不断发表议论,教育质量正在明显下滑。博士不“博”,硕士不“硕”,学士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博士硕士化、硕士本科化,是对于所谓大众教育的不当预期。

第四,教育观念问题.教育意识陈旧落后,并非真实的教育思想和语言仍然回荡在教室之中。在改革的一定阶段,每一个部门都应该反思,教育部门尤其需要反思。

第五,教育体制问题,教育管理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的行政化倾向严重,学校有副部级/局级等区分,引导学校纷纷升格,专科变本科,学院变大学.在校园内,行政权力膨胀,学术权力得不到应有的彰显,一些教师也无心学术,以取得一官半职而奔波.虽然有行政化趋势,而实际学校教育资源的管理又效率极低.资源闲置和浪费情况严重.

第六,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道理上应该具有公平性。然而正如一位西方人士曾发表文章指出的,“当今中国一个不光彩的世界之最:中国教育制度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表现除了教育资源分配之外,还有教育机会选择、地区性教育歧视、结构性供需失衡等问题。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年来伴随报考人数的增加,录取率有所下降。报考人数从2002年的527万增至2007年的1010万,录取率从2002年的60.91%下降到2007年的56.14%。在教育需求增加的同时,教育供给的地区结构和学科结构没有发生相应变化。导致近些年来已经引起社会关注的“地区性歧视”和“学科性歧视”更加突出。

进入 陈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教育   考试  

本文责编:xingwei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418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