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远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革中的主要争论评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24 次 更新时间:2009-02-03 20:18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舒远招 (进入专栏)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革过程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争论:一、是否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从根本上进行变革;二、应该从何种角度、按照何种思路来进行体系变革?本文围绕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革所展开的学术争论作出了总结和概括,并作出了简单的评析。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以及这种体系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和阐释模式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理论争论。从表面上看,这些争论涉及到的问题五花八门,人们表达出的观点也千奇百怪。但就其实质而言,这些争论不外乎围绕以下核心问题而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在研究对象、性质和功能诸方面,它区别于以前旧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以及它同现当代西方其他哲学流派的区别究竟表现在哪里?究竟该如何看待和评价传统教科书体系,它是否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究竟该从何种角度、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建?更彻底些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一种体系哲学,还是一种活的方法?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

在这里,我们把体系变革中的主要争论概括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变革,还是完善?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尤其是其精神实质有截然不同甚至恰好对立的理解,因此,人们对传统教科书体系往往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并且对体系的变革采取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一大批学者认为,传统教科书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它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变革,在很多地方抹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界线,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加以变革。当然,这种变革并不意味着要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性,而是要实现对原有体系的重构。与此相反的观点则是,传统教科书体系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不够完整和严密,但是从根本上说是科学的,它基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因此不需要推倒重建,而只需要对之进行修改和完善。持上述不同观点的学者对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就的评价也恰好相反:前者认为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要成果是实现了对传统教科书体系的变革,而后者认为既然传统教科书体系本身基本上是科学的,则对它的批评和重构就很难说是什么学术成果,或许正好是误入了歧途。

在“变革派”中,高清海是公认的代表性人物。有人甚至认为,他在80年代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教科书“是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的首次根本改宗”。①高清海认为,传统体系的主要问题,在它所贯彻的哲学原则和所体现的哲学精神。这些原则和精神是否都是马克思的,是否表现出了马克思哲学创造的实质?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于是,变革教科书原有的理论体系,这个问题实际上不仅是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精神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的问题,而且对全部哲学和哲学史都要进行重新认识,作出新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真正精髓。从苏联引进的教科书体系和内容所以未能反映马克思的哲学精神,主要就因为它没有跳出旧的藩篱,往往按照传统的哲学观念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于是,在他看来,体系的变革决不仅仅是对哲学教科书原有的内容、规律、范畴作一番重新的调整、增删、排列。体系是牵动着全局内容的逻辑。在体系构成中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实质如何理解的原则问题。改变旧的体系,就意味着适应认识的发展重新调整观察哲学问题的视角。高清海还特别指出:在哲学体系构成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对“人”的理解和处理问题。以往的教科书主要是从自然进化产物、物质世界组成因子、生产力要素、社会关系载体等观点去讲述人的,这就使人完全失去了“主体”的地位和性质。旧教科书体系就是以此为原则构造的。它显然既不符合马克思观点的本质,也不符合现时代的精神。“我们在体系上所作的变革,首先就表现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这点上。从这一变革出发,关于哲学对象、性质、内容的理解以及许多哲学观点,都相应地发生了重大变革。”②体系变革不仅必然带动内容发生变化,同时也为增添新的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高清海在变革旧体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对旧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序言中,他指出旧体系的结构不能很好地贯彻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三者统一的原则,由此不能不存在以下重大缺陷: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对象和理论内容上的根本变革;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观点上所实现的革命性的变革;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上,也未能充分体现出马克思哲学作为人类优秀思想的结晶、与实践密切统一的理论,具有无比丰富的理论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等根本特点。在《走哲学创新之路——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开放时代》1996年5~6月号和7~8月号)一文中,他明确指出旧教科书体系之所以不能划清与旧哲学的界限,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没有抓住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没有看到马克思哲学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的。从思维方式上看,它没有贯彻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它尽管处处批评旧哲学观点,但它用以批评旧哲学的那个思维方式恰恰是传统哲学用以建立他们世界观理论的哲学模式——高清海称之为“从两极对立出发的思维方式”即本体论化模式。高清海在此文中还系统地回答了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去大力破除僵化?为什么说“人”在旧教科书中失落了?为什么要破除旧教科书“本体论化”哲学倾向?坚持自然本体论何以是倒退?能否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为什么说提出实践观点是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等等。

黄楠森是体系“完善派”的著名代表。从80年代初以来,他始终保持了自己观点的一致性,即始终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称呼基本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科学概括,但是,以往教科书体系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的理解上,在具体内容的安排和逻辑结构各方面,尤其是在吸收具体科学的新成果和反映时代的新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就体系本身而言,它还不很完整和严密,因此需要作出修改和完善。在80年代,他把体系的完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相关联,90年代中期以来,他把体系的完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问题联系在一起。在世纪之交以来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他着重论述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反对用实践唯物主义或其他诸如实践人本主义等等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做法,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除《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一文外,黄楠森近期发表的相关论文还有:《怎样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若干问题》(《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2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只会被发展而不会被取消》(《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4期)等等。

在一篇自述性的文稿《我的哲学思想》中,黄楠森系统地发表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看法:对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能根本否定,而应该抱一种坚持和发展的态度,即一方面要肯定它的科学性,一方面也要认识它的局限性。旧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科学的,应该肯定:第一,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来建设,也就是说哲学知识应该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应该力求同客观世界相一致,就像我们对于一般的科学所了解的那样;第二,因此,它认为哲学应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第三,它主张哲学应该有一个体系,而且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建构哲学体系,这个原则最主要的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第四,旧的哲学体系里有许多内容都是正确的,是经过实践的无数次检验而被证明了的;第五,旧的哲学体系强调哲学的应用价值,认为哲学有改造世界的功能,哲学应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当然,旧体系也有其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内容上讲,旧的哲学体系有许多空白,或者说有许多薄弱环节,譬如人的问题、主体性的问题、价值的问题,这些都是不足甚至是空缺的地方;第二,它没有充分吸收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所提供的新的内容;第三,即使按照它原来的建构体系原则来说,旧的体系也没有能够充分地加以贯彻。②如何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黄楠森在此文中表达了同《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文相同的看法,即认为应该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来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以及它的体系。对象有三个层次,或者说三个具有一定重叠性的对象,这就是作为整体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历史和意识,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部分是:宇宙观或世界观,研究作为整体的客观世界;历史观(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意识论(包括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世界观可以简单地叫做辩证唯物主义,说得确切一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二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所以辩证唯物主义是它们的总的称呼。而由于世界观在这里面居于最高地位,所以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指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变革派”和“完善派”在某些方面的观点是一致的,譬如,他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有一个理论体系,都认为传统教科书体系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但是,“变革派”主张对原有体系推倒重建,因此对旧体系的变革是一种质的而非单纯量的改变,而“完善派”则是在承认旧体系根本哲学原则的前提下对原有体系进行修补,属于量变而非质的改变。

二、体系变革之路?

同是主张体系变革的人,对于究竟该如何变革旧有体系和重建新体系,也存在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思路和观点。如果我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这样一种观点算作“传统观点”的话,那么与传统观点相对立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实践唯物主义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并且主张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无疑是变革派当中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一种思想倾向。除高清海以外,肖前、陈晏清、李德顺、李淮春、杨耕、王于、王南 、衣俊卿、任平、张曙光、李文阁、陆剑杰、张奎良、吴晓明、邓晓芒、何中华、刘福森、朱宝信、鲁品越等一大批知名学者,都持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欧阳康、俞吾金、张一兵、辛敬良等人虽然不只是从实践性这个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而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特征尤其是历史性,但是并不反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也就是说,这当中的某些学者即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如俞吾金、刘福森),但大多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与实践唯物主义相对立,而仅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深化或彻底化。当然,同是持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学者,对实践唯物主义的具体理解和阐释也很不相同。例如,有人侧重于从本体论革新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意义,认为实践唯物主义的确立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本体论或存在论视阈,即实践本体论(如王于、衣俊卿、邓晓芒、何中华、朱宝信等);有人侧重于从本体论终结的角度来阐发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意义,认为实践唯物主义的确立意味着传统本体论着形态的“终结”(如吴晓明等);高清海等人侧重于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理解实践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现的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它同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异质性;还有人分别从人类活动、生活、生存、交往等角度来阐释实践,等等。但是,对实践唯物主义本身理解和阐释上的区别,并不影响他们一致对传统教科书体系作出批评并试图加以改造。

历史唯物主义派。80年代,这一派坚持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反对那种“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的传统见解。90年代以后,以俞吾金、刘福森等人通过区分狭义的和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不过,如前所述,这些学者大多并不反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和阐释。

实践人道主义或实践人本主义派(价值论派)。这一派以丛大川为代表。在丛大川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是价值论,其核心范畴是人的自由和实践。它不是科学,甚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包括实践唯物主义。他强调哲学与科学、价值与真理的区别,以至于主张把作为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驱逐”出去。这种观点把8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向价值论的方向作极端的推演,它以反对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为基本旨趣。丛大川不赞同实践唯物主义,是因为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必须建立在唯物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视为科学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或实践的科学唯物主义”;他也不同意“历史唯物主义派”的做法,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派别”“认定历史唯物主义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而这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不过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解释”,一句话,是因为实践唯物主义派和历史唯物主义派都没有摆脱“知识论立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来理解。在《超越哲学知识论立场》一文中,他把赵汀阳、孙正聿、俞吾金三人视为自己的“同道”,也因为他们都对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作出了反思和批评。由于它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时候未能自觉坚持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辩证原则,这种观点似乎很难在学术界赢得较广泛的支持。

人学派。这一派主张从人学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核心范畴。当然,人学这一概念本身充满了歧义。例如,黄楠森自90年代以来一直倡导把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立,但他理解的人学仅仅是介于历史唯物主义和各门具体研究人的问题的学科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作为整体的人,但决不等同于研究整个客观世界的哲学本体论,也低于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显然,他所理解的人学不是那种试图重构旧教科书体系的新人学。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主张实践人道主义或实践人本主义的人,也强调把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对象,但在这里,人仅仅在价值论的意义上得到理解。当然,还有许多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就是人学的学者,恰好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者(如高清海等人),他们所主张的人学,实际上是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学。

认识论派。这一派在80年代最为风行。高清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甚至都打上了这一派的痕迹。按照这一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说就是认识论,其对象是思想或者认识,而不是外部客观世界及其本质。在它看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规定为认识论,才能如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际科学和哲学相分化的历史背景和当今哲学所处的现实的科学背景。传统教科书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规定为本体论而非认识论,其失误恰好在于它忽视了科学和哲学相分化这个事实。在认识论派中,高清海等人毕竟肯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世界观、方法论是统一的,而极端的观点则根本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本体论)意义。这种割裂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做法显然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也难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90年代以来,虽然认识论的研究仍在继续深入,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认识论的做法,似乎不再流行。

方法论派。这一派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性质和功能。在80年代,人们还只是一般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因此在体系建构的过程中要突出其方法论特质。90年代以后,以孙伯 、张一兵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进一步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性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体系哲学”来加以建构,实际上是对我国哲学界体系建构或重构的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由此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体系还是方法的一场规模不小的争论。孙伯 在《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与方法》一文的结束语中集中地表达了方法论派的基本立场:“……依据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仅仅围绕体系的争论并不能真正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问题,问题的关键不在体系而在方法。如果抛弃或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那么任何哲学体系,即使仍然冠以马克思主义的名称,也不能视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能不能有人学的、生存论的、以及价值论的等等的地位,这并不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问题,关键是在研究上述这些问题时是否坚持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我们在体系与方法问题上的基本看法。”①然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性质,是否就真的有理由借此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着一系列理论观点,即是否有理由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作为世界观同方法论割裂开来?而如果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性质时还同时肯定它是一种世界观,包含着一系列有关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人、意识等)的观点,那么,这些观点相互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我们能否以体系的方式将之呈现出来?也许,马克思确实没有想到像黑格尔等人那样去构建一个先验的不变的理论体系,他对于理论的实践基础的强调突出了他的理论相对于不断变动的实践的开放性,但我们由此就能认定马克思的理论本身不存在体系性的关联吗?这些问题,显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讨论。

综合派。以上各派实际上分别突出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不同的侧面,并且把这一侧面就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核心。于是,实践、历史、人、人道(价值、自由)、认识、方法等等,就分别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念,成为同传统教科书体系中的物质、客观规律等范畴相抗衡的新范式(与这些范畴密切相关的当然还有主体或主体性范畴)。综合派认为,以上各方面虽然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但不能以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通过强调其中的某个方面而排斥其他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充分肯定了人的实践主体性和价值,但是它也始终坚持自然、客观物质存在相对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优先地位”,承认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或受动性。于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纯客观主义的科学阐释和作纯主观主义的价值阐释都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必然、价值与真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等等关系,都立足于实践活动而作出了真正辩证的解决。对于一种统一了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历史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等等的新唯物主义学说,如果我们只取出其中的某个方面而将它与其他方面相对峙,只能形成无谓的“学术争论”。当综合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这种整体理解时,它实际上在试图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各种变革的思路加以统一;当它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的统一时,它对那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单一维度、单一侧面理解的片面化倾向作出了纠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其中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学、认识论或意识论这些不同的方面,实际上是根本不能分开的。撇开了社会历史和人的世界,其实就只是自在的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当然不是这样的自然界;同样,离开了自然界和物质的客观存在,则人、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人的意识乃至整个人类世界,也都会丧失存在的自然根基。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上述各种理解和阐释中,综合派的观点无疑是最有包容性和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同以往各种旧哲学的不同角度的对比中,确实显示出了多方面的特质,而其中任何一种特质都不能代替、排斥其他特质。例如,在与唯心主义哲学的比较中,它确实具有唯物性;在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对比中,它具有辩证性;在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对比中,它具有实践性;在同抽象地谈论实践的实践人道主义的对比中,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在同机械唯物主义的对比中,它显示了明显的人文性或人道性等等。当然,立足于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来观察人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所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事实上,也正是由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本身就包含着辨证性,因此,不少实践唯物主义者对实践唯物主义的阐释,本身已具备很强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例如,高清海就把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同两极对立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这实际上已突出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辩证本性,他并且根据实践的辩证性才提出实践哲学之超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超越论”,把实践观点看作是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内在统一的真正基础。当然,90年代以来,他在强调人的地位的时候似乎未能对人与外部世界(自然界)的关系作出彻底辩证的解决,他的某些论点似乎在把人当作哲学的全部对象,以至于遭到坚持哲学首先是世界观、本体论的学者的反对。

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特质以及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是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载《湖湘论坛》2005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

进入 舒远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456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