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秘密

——潘文石教授在“绿色生命协会”招新大会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09 次 更新时间:2004-03-07 17:16

进入专题: 潘文石   其他  

潘文石  

时间: 2001年9月24日晚7:15

地点: 生物楼报告厅

讲座内容:

北大生物系潘文石教授应“绿色生命协会”的邀请为本学期新入社的成员做了一次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特别是大熊猫保护的讲座。讲座的开始,潘教授给大家放了一段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电影—《野生熊猫的秘密》。这部电影记录了潘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在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考察的整个过程,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生动有趣又鲜为人知的大熊猫世界。这部电影曾在1995年美国西部500部电影评比中获入围前三名,因为某些意外的原因,该片与本应当之无愧的best-best-best奖失之交臂,但这并不能改变它是野生动物系列自然电影中的杰作的事实。

电影结束之后潘教授就与该电影相关的一些事情做了介绍。以下就是潘教授讲解的部分:

93年、94年拍摄这部电影时“姣姣”(注:“姣姣”是影片中的“主角”—潘教授追踪考察的主要对象)还很年轻,当时她只有五岁。为接近“姣姣”我们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我们让她熟悉我们的声音、气味等。刚开始她对我们的“跟踪”极为反感,有时甚至会袭击我们。后来她又换了策略—假装睡觉。这时候我们就守在她身边柔声细语地跟她说话,我们说:“姣姣,我们不是要害你,我们是来了解你和你的孩子们,我们不会受害你们的。”就这样慢慢、慢慢地“姣姣”开始接受我们了,到了“姣姣”的大儿子—“虎子”七个月的时候我们可以和“虎子”相距两三米,而此时“姣姣”就站在离我们十几米远的地方看着我们。

虎子两三岁的时候“姣姣”生下了“希望”,我们通过对“希望”的DNA抽样分析发现她的父亲是一个没有戴无线电颈圈的公熊猫。而在这之前我们认为“希望”的父亲是“大白”,因为我们亲眼看到“姣姣”和“大白”的交配过程。通过基因鉴定我们发现熊猫社会是一对多的交配方式—一只母熊猫可以和多个公熊猫交配,一只公熊猫也可以和多个母熊猫交配。一对一并不是熊猫社会所喜欢的。到2000年的时候“姣姣”已经生了六只熊猫。头胎和第二胎之间间隔三年,而以后每两胎之间只隔了两年。“姣姣”可以生到20岁,到那时她就有八个孩子了。“姣姣”所生的每一个孩子都很棒。

“虎子”四岁半的时候就开始追逐其他母熊猫,五岁半就获得了交配权,他的女朋友叫“女侠”,“女侠”身材很苗条,我们把她关在铁笼里的时候,她从铁栏之间跑掉了。94年“姣姣”开始生第三胎的时候,“女侠”和“虎子”的孩子也出世了。所以94年“姣姣”就当奶奶了。

在野外生活得久了对声音特别敏感。有一次我半夜三点钟听到窗外有哈气声,我奇怪了:是梦里的声音还是确有其声呢?到了五点钟声音越来越大,还有走路的声音。我打开门看见一只熊猫站在门口。我叫小建打开无线电辨别是哪只熊猫。结果这只熊猫就是“希望”。她和我们呆了三天,我们可以接近她。可是奇怪的是她不吃竹子只吃骨头,给她水也不喝。我们开始怀疑她是生病了,通过三天三夜的监听活动,我们发现“希望”怀孕了。不吃不喝老睡觉,这是产前的反应。95年“姣姣”当姥姥了。我们没有计算第三代的数量,只计算了“姣姣”和其他公熊猫在十三年里所生的熊猫,每年的增长率是百分之四,比北京的人口出生率还高,北京的人口出生率是千分之二。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卢旺达也不过百分之三。这个事实说明熊猫在野外生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姣姣”和她的第六个孩子今年被当地保护区的人抓起来放在饲养区里。他们把“姣姣”和孩子抓进去的理由是“姣姣”感冒了。保护动物的人没有保护好熊猫,在自然栖息地的熊猫才是真正的熊猫。在饲养区的熊猫不能自由觅食、不能自由交配,不能区战胜敌人。自然保护区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本来熊猫已经在保护他们了:熊猫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给他们饭吃。我为秦岭找了一亿元。93年秦岭地区的森林因伐木遭受严重破坏,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巨大的威胁。我和八个研究生写信给江泽民、李鹏,建议中央下令停止采伐秦岭,保护熊猫。一个月之后国务院就做出了回应:国务院拨款2500万,陕西省拨款3000万,世界银行贷款447万美元。这一亿元用于建立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秦岭的大熊猫经过12000年的漫漫长夜是否可以迎来一个宁静的黎明?人类从农业文明以来就不断在砍伐,大熊猫从原来的栖居地退缩到海拔1350米的等高线以上。在1350米以上人类不能种地也不能长期居住,所以1350米是熊猫最后的避难所。

98年洪水之后国务院下令长江中下游停止采伐,这对熊猫是福音。现在熊猫比较安全,只要人类不捕猎它们。我们在计算机里做过大熊猫的生存分析:只要有28-30只熊猫就可以保证这个物种生存200年,面积概率是百分之五。如果有40只熊猫,面积概率就只有百分之一。但是生态因素是随时在变化的,所以我们不能说熊猫就没有问题了,在野外的监测仍然是很重要的。

我最近出了一本书叫《继续生存的机会》,自然界让熊猫继续生存下去,唯一问题在于人类,濒危物种是人所造成的。大熊猫继续生存机会在于人是否真正发挥爱心,真正负担起责任。作为全世界仅有的物种,自然保护区应该承担起责任,以任何理由把它捕获都是不应该的。

    进入专题: 潘文石   其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196.html
文章来源:本站首发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