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全球新变局下,力促中日韩经贸合作新突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 次 更新时间:2024-11-19 21:31

进入专题: 中日韩  

迟福林 (进入专栏)  

 

美国大选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未来5-10年,东亚将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大亮点。中日韩若能抓住新机遇实现经贸合作新突破,将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中日韩经贸合作目前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自1999年中日韩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三国间经贸合作取得重大成果,中日韩三国间贸易额由1999年的1300亿美元左右增长至2023年的超7000亿美元,并成为亚洲生产网络中心。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经贸合作的制度型安排以及多重因素影响,中日韩经贸合作的不稳定性仍然较大。截至2023年,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依存度只有不到20%,远低于高度一体化的欧盟(65.7%)和北美自贸区(40.2%)。因此,在全球新变局下,中日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密的经贸合作,合力应对外部挑战。当前,摆在三国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有研究提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有望给三国GDP带来0.5%至3%不等的增量效应。

设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最早于2002年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并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谈判。由于多重因素影响,中日韩自贸协定历经16轮谈判后仍未落地。未来几年,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实施“美国优先”战略,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和签署将迎来重要契机。三国要落实2024年5月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中“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的要求,争取尽快完成实质性谈判。

当前,三方要展现建设高水平自贸区的诚意,以RCEP为基础,对标CPTPP打造全球高水平的自贸协定。近期,中日韩有条件在如下领域取得“早期收获”:明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争取实现95%以上的零关税商品覆盖率,并对各自高敏感商品设置过渡期、例外条款或阶段性降税等安排;在医疗、养老、环保、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及海关监管互认等重点领域率先推出清单;更加重视边境后规则对接,参照CPTPP形成产权保护、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保护等经贸规则;利用中日韩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广阔合作空间,以RCEP电子商务规则为基础积极开展数字技术合作、数据跨境流动、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智能制造领域谈判,形成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安排,等等。

中日韩经贸合作对RCEP的实施效果具有重大影响。2023年,中日韩三国GDP、制造业增加值占RCEP区域的比重高达80%以上,进出口规模占RCEP区域的70%以上,贡献了亚洲经济增量的70%和全球经济增量的36%。未来3-5年是RCEP全面生效实施的关键时期,中日韩应带头在RCEP框架下,就自由贸易、市场准入、要素流通便利等重要议题取得新突破。这不仅将在三国内释放红利,也将与其他RCEP成员形成更紧密、高效的产业链联系。

目前,中国政府已宣布“愿探讨面向东盟国家实施单边开放等举措”。建议中日韩共同实施面向东盟的单边开放举措。中日韩三国也可形成经济技术合作的机制性安排。目前,日韩企业进出口对RCEP原产地规则利用率普遍高于50%,东盟国家利用率普遍不到3%。按照RCEP协定经济技术合作章节的规定,率先制定实施以专业服务发展为重点的中日韩能力建设清单,以及装备制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经济技术合作清单,助推东盟工业化进程;加强中日韩三国在5G、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领域合作与交流,并合力开展面向东盟最不发达国家的技术援助;率先为柬埔寨、老挝、缅甸等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能力培训、技术援助、信息渠道等项目,增强东盟地区中小企业利用RCEP的能力;等等。

中日韩可推动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市场开放,实现自由贸易的新突破。中国是日韩最大的服务贸易市场,三国经济在服务贸易方面有较大互补性。未来5-10年,中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等的转型升级不仅将对日韩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贸易产生大量需求,也将使服务贸易成为中日韩经贸合作中的新增长点。2013-2023年,中日韩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4.5%,快于货物贸易增速2个百分点。从占比看,2021年,中日、中韩、日韩双边贸易中服务贸易占比分别为7.8%、8.22%和11.06%,低于当年全球21.4%的平均水平,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若中日韩服务贸易占比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估计将带来1.4万亿美元的新增市场。

以医疗健康产业为例。基于三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日韩可以积极推进医疗健康共同市场建设。估计到2030年,中国医疗健康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上半年,中国已经放开7个省市的外商独资医院限制。中国医疗健康市场规模优势与政策效应的叠加,为深化中日韩医疗健康产业合作、释放中日韩经济贸易合作潜力提供了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等规则规制方面的新型开放,将是中日韩三国未来的共同任务。这就需要中日韩合作制定精简透明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明显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推进中日韩服务业市场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衔接;发挥中日韩在研发、设计与制造上的比较优势,建立中日韩制造业产业联盟,等等。

中日韩过去是,今后也会是以市场和规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在中日韩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发展滞后的短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需要中日韩以开放市场的务实行动合力做大市场。违背市场规律的单边限制,不仅难以取得成效,也会增大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与合作成本。无论是基于自身利益需求,还是基于市场发展趋势,中日韩要全面增强战略自主,警惕“脱钩断链”,推动以市场和规则为基础的更大的市场开放。(作者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进入 迟福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日韩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74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环球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