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42 次 更新时间:2024-11-11 17:09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自由贸易  

迟福林 (进入专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潮涌动,地缘政治紧张,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合作还是分裂、发展还是冲突,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选择。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5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持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真正把中国大市场变成世界大机遇。”中国持续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世界各国开放合作的共同心愿。

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

第一,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短期面临较大压力,但中长期蕴藏着巨大潜力。

客观判断我国市场潜力,既需要看到短期的问题与矛盾,更需要分析中长期的潜力与趋势。以消费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明显低于2012—2023年年均7.8%的增速。不得不说,短期内,消费市场恢复增长面临着较大挑战。但从中长期看,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国居民服务型消费增长空间巨大。预计到2035年,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将从2023年的45.2%提升到60%左右,并带来数万亿美元的消费增量。在看到我国消费市场短期偏弱的同时,也要分析中长期趋势,尤其要关注消费结构与主体变化催生的新消费需求。

第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带动形成巨大市场空间。

未来5—10年,伴随着服务型消费的较快增长,我国服务型、创新型、绿色型与开放型经济形态将逐步形成,并带来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例如,服务型制造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将带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预计到2035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1.4%提升至50%—60%,新增数十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城市化将形成中国中长期内需潜力释放的重要动力。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8.3%,两者相差约18个百分点。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投资需求超过1万亿元,新增消费需求2000亿元。未来5—10年,我国城市化率仍有20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空间,由此将释放数十万亿元的内需潜力。

第三,中国市场潜力的释放是全球市场的重大利好。

过去40多年,中国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融入世界经济中实现了GDP年均8.9%的增长,远高于同期3.0%的世界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首位。未来10年,在世界经济有可能面临“失去的十年”的背景下,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释放强大市场潜力,将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增长作出新的贡献。若中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等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10年有条件实现年均5%左右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总量扩大与结构优化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速就会提高0.3个百分点。

中国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开放的大市场

第一,以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维护全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蔓延,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一是由吸引外资为主向鼓励支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变,更深程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二是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变,更好促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三是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实现与国际市场更深程度融合。

充分竞争的市场将促进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在优胜劣汰中实现产业升级。以“产能过剩”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仅阻碍全球经济复苏,也拖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例,2023年,德国汽车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比重达到80%,美国达到70%,日本达到66%,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仅为12.5%。中国主动推进产业转型与市场开放,不仅不会带来“产能过剩”,反而将推动各国技术合作与进步,带来更大的产业合作空间。

第二,以制度型开放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规则协调。

开放是最大的改革。制度型开放与制度性变革相融合,将促进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在服务业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和制度性变革上实现重大突破,实现国内国际市场更深程度融合。一方面,要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更大程度与国际接轨。例如,率先在医疗健康、教育等社会需求较大的服务业领域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标准;优化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告知、资格要求、技术标准、透明度、监管一致性等方面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贸易国内规制。一方面,在制造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实质性推动服务业领域市场对内对外开放进程,尽快打破服务业领域的各类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由此,既为释放民营企业的强大活力创造市场条件,又为外资企业拓展更大投资空间。

第三,以强大国内市场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进程。

自由贸易是全球市场共享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过去30年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得各成员国间贸易成本明显下降,并促进成员间贸易平均增长140%,带动成员经济增速平均提升1.5个百分点。中国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仅适应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而且将形成与各国、各地区合作共赢的巨大市场空间,成为双边多边自由贸易的重要引擎。以数字贸易为例,未来10年,中国经济结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进一步加速。预计到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将达到71.6%,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从目前的10%提升至30.6%。

适应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以发展为导向完善全球数字治理,需要构建自由便利安全的数字贸易规则。作为全球数字贸易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积极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不仅是拓展数字经济合作的实际需求,也将对促进DEPA由区域规则向全球拓展产生重要影响。

数字时代的全球治理,重在弥合全球“数字鸿沟”。面对东西方数字标准及技术市场分裂趋势日益明显的严峻挑战,主要大国应从世界科技进步的全局出发,避免泛安全化,并在强化合作中构建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数字治理规则。要尽快建立包含政治、经济、安全、伦理等领域在内的人工智能多边治理机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更好赋能全球发展。

以更高水平开放主动分享中国大市场红利

第一,单边开放是我国向世界分享市场的主动选择、战略选择。

中国政府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中国愿进一步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包括实施单边开放措施,落实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等。”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我国以更加主动的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当前,在各国内顾倾向日益明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更加突出的背景下,中国超越以往以自由贸易协定为载体的“对等开放”的传统路径,主动探讨同相关国家实施单边开放政策,将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一个重大突破点,也是彰显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务实行动。

第二,率先实现面向东盟单边开放的重要突破。

站在世界经济新的十字路口,中国以单边开放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重要突破,不仅事关区域合作,也将对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2013-2023年,亚洲经济体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量的57%;其中,中国与东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预计到2035年,亚洲GDP占世界的比重将由目前的40%左右提升至50%左右,东盟将在2030年前后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未来几年,适应中国-东盟经贸互补性日益提升的实际需求,主动推进面向东盟的单边开放,有条件实现中国-东盟贸易额占我国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30%左右,由此实现中国-东盟外贸总额翻番。近期,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向东盟单边开放的行动方案》,实施一批向东盟单边开放的特别之举,例如,实施原产于东盟的商品与服务的扩大进口行动,推出一批分国别、分产业的单边开放项目等。

第三,以逐步扩大单边开放对象范围推动共建全球开放型市场。

例如,过去5年中国与中东国家货物贸易额年均增长15%。适应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合作快速增长的趋势,率先推动海合会组织在能源项下、制造业项下的单边开放政策,不仅将加速双边经贸合作进程,也将带动形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中国-海合会区域合作的互动。再如,2023年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额达到894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了27%,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主动推进面向中亚地区的矿产、原材料项下的单边开放,对拉动中亚地区经济增长、维护我国经济安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推动面向更大范围的单边开放,需要积极发挥开放合作平台作用,打造我国单边开放大通道。例如,根据各自贸试验区承载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地理区位,实行面向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项下、产能项下的单边开放政策;以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为基本要求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实施《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投资协定》(CAI)中的开放政策,并在主动扩大面向东盟的商品服务进口、助力企业开展面向东盟投资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以成为我国制度型开放新前沿。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进入 迟福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自由贸易  

本文责编:feigaoya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4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经济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