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十届(2024年·春季)宏观形势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发布研究报告《Y型路口上的世界——2024年人大重阳宏观形势年度报告》、《荒谬的叙事:西方兴起“中国崛起顶峰论”的梳理及应对建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受邀参加“2024年经济社会形势展望”环节主题研讨。以下为其演讲内容: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如何?未来5-10年究竟有多大潜力?是否到了所谓的“增长顶峰”?
总的看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既要看短期,也要看中长期;既要看总量,也要看结构。从短期看,经济增长面临着的困难较大,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中长期看,经济转型进程尚未结束,并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节点。未来几年,经济转型若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将释放未来10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潜力。
经济转型究竟蕴藏多大增长潜力?
1. 经济转型还有多大空间?2023年,中改院出版了《结构转型》改革年度研究报告,对此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总的看法是,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节点。
消费结构升级正处在重要关节点。尽管面临多方面挑战,但处在工业化后期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并没有变。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为43.16%,2023年这一比重提升至45.2%。
产业结构升级正处在重要关节点。2023年,我国第二产业占比为38.3%,第三产业占比为54.6%。估计到2025年,我国第一产业占比将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占比相对稳定;服务业占比有望达到55%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将由2021年的41.5%提升为50%左右。
城乡结构升级正处在重要关节点。估计到203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望由2023年的66.16%上升到7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望由2021年的46.7%上升到60%左右。
2. 经济转型蕴藏的增长潜力有多大?从现实情况看,14亿人的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这是我国特有的“转型红利”。
消费结构升级蕴藏的消费潜力。估计到2030年,我国服务型消费占比将由2023年的45.2%上升到50%左右。由此,将带来10万亿元的新增服务消费规模。
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的投资潜力。例如,国家数据局预测,我国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未来五年带动的投资规模约两万亿元。
城乡结构升级蕴藏的内需潜力。初步测算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投资需求6.6万亿元左右;有研究指出,在当前城乡结构下,农民工消费被抑制了23%,如果近3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可释放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的消费潜力。
3. 经济转型能否释放未来10年5%左右的增长潜力?到2030年,若10万亿级别的新增服务型消费市场和10万级别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市场潜力能够充分释放,可以带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有测算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带动GDP年增长0.8%,5年内增长3.5%。总体看,未来10年我国实现年均5%左右的经济增长,是有条件、有可能的。
经济转型面临着的突出矛盾何在?
1. 经济转型是否面临“不进则退”的挑战?总的看,近几年经济转型进程缓慢,甚至某些方面出现逆转,“不进则退”的挑战是比较严峻的。由此,加大宏观经济的压力,增大发展预期的不稳。
消费结构升级面临着挑战。2023年我国服务型消费占比虽然比上年有所提升,但仍未恢复到2019年的占比水平(45.86%),且与此前我们预期的2025年达到50%,仍有较大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着挑战。2023年我国服务业占比有所反弹,但就业结构出现逆转,2022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净减少1300万人,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
贸易结构升级面临着挑战。总的看,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多,知识密集型、技术产权专利型、资本类服务贸易少这“一多三少”结构性失衡突出。
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占比为12.42%,尚未恢复到2020年的水平(12.44%),更低于2019年的水平(14.64%),与2022年全球平均水平(21.88%)有9.5个百分点的差距。2022年,我国货物相关服务、运输服务、旅行服务等三大传统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额比重为53.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高于G7国家17个百分点以上。
2. 结构性矛盾是不是掣肘经济转型的主要原因?从短期因素看,受疫情影响,经济转型进程不及预期;从中长期看,结构转型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与结构性失衡的掣肘。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因素的掣肘。2021年,我国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左右;劳动者报酬占比为55.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长期偏低,制约了城乡居民消费的释放。
投资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制约投资潜力的释放。从投资主体看,2023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50.4%,比2022年(54.2%)下降3.8个百分点;从投资行业看,2023年服务业固定资产65.8%,比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投资领域民间投资下降与结构性矛盾直接相关。如果这些结构性矛盾不能很好解决,稳定民营资本预期就有可能“事倍功半”。
贸易转型的结构性矛盾制约服务贸易潜力的释放。2021年,我国22个行业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中,有12个行业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录音、电信、电影和快递服务(包括邮政服务)限制指数在全球排名最高。
3. 破解结构性矛盾关键是不是深化结构性改革?从现实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很重要,深化结构性改革更为重要。例如,有研究表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将使得经济增速在现有基础上提升1.9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稳企业、稳就业、稳增长,关键是全面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如何以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转型的突出矛盾?
1. 以结构性改革破解政策落实中的结构性矛盾。例如,以市场决定为导向,对不利于经济转型的政策予以修改、调整和废止,减少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扰,深化结构性改革破解政策与政策不协调的问题,提升政策的一致性水平,等。
2. 以结构性改革破解政策与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当前,民营企业的忧虑与不安关键是市场环境的破题。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将中央一再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破题落地。比如,加快落实竞争中性的制度环境,采取相关的结构性改革举措,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政府采购、产权保护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 以结构性改革破解体制与体制的结构性矛盾。针对制约要素高效配置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深化以要素市场化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例如,全面推开农村宅基地改革,释放农村发展的潜力。再如,伴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对数据的高效优质配置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以务实举措形成跨境数据便捷流动的制度安排,等。
总的看,稳定预期、释放增长潜力,既要立足短期,也要着眼中长期;既要推动政策调整,也要推动体制变革;既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也要推动消费侧结构改革;既要深化市场化改革,也要推进行政体制、社会体制变革。以经济转型为主线深化结构性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