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诺贝尔奖发布完了,这个很有影响力的奖项又引来世界很多国度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特别期待能在这个大奖中有所斩获,从而证明自己发展进步的社会更是热议不断。然而,就像过去一些年我对这个声誉卓著的奖项提出批评和建议一样,我要呼吁诺贝尔奖能够为解决人类的危机贡献力量!
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布以来,已经走过121年的历程。要看到人类现在所处的环境,人类社会自身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895年诺贝尔设立这个奖项的目的是奖励“赋予全人类最大贡献的人”。如果说19世纪末,为人类带来最大贡献的可能是让人类能够理解自然的科学以及改造自然的技术,是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跨越三个世纪,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其生存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把人类从生存与毁灭以及各种灾难中挽救出来,这种贡献可能更大。
让我们从2022年说起。今年诺贝尔奖是在俄乌冲突的战争中发布的,而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二战后欧洲最大的地面战争,更严重的是其打破了二战后77年,人类一直保持的对核战争的禁忌。经过日本广岛和长崎两次核武器的使用,以及后来核武器功能的更加强大,人类社会有个共识就是核大战“打不得”,因为人类的现有核武器足以将地球毁灭很多次。然而,现在按照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指出的,存在自冷战时代以来没有过的核战危险,他说:“今天,人类距离核毁灭只差一个误解、一个误判。”
核战争与诺贝尔奖有什么关系?不要忘了,核武器的起源正是物理学原理的应用。当人们津津乐道的说着,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的“量子纠缠”的研究可能会颠覆人们的哲学认知,让客观性都存在问题时,我们确实应在奖励科学进步的同时,正视科技发展日益不容忽视的伴随的负面影响以及伦理挑战(因篇幅所限不能展开讨论)。
科学发展还会带来多少类似原子弹式毁灭地球或者毁灭人类的可能?因此,很多人期望今年的诺贝尔奖在和平奖上能够授予在阻止俄乌战争对核电站影响方面做出努力的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我期望不仅如此,诺贝尔奖不仅仅要奖励促进科学发展的人,还要奖励那些消除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负面影响的科学家、政治家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2022年俄乌战争核战争危机是人类面临的一方面挑战,人类面对的另一面重大的挑战,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人与自然关系危机这是联合国下的结论,2021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发表的报告《与自然和谐相处(Making peace with nature)》指出:当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三重星球危机(Triple planetary crisis)。这三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非常大的威胁。仅以气候变化为例,现在每年导致几百万人死亡,未来气温升高加大,全球很大部分的人口都要受到影响。就像这两年我们不断看到的德国和郑州暴雨、成渝地区极端高温这样的气象灾害发展会更频繁,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会更严重。三重星球危机已经到了危及人类生存的阶段!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在十七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等人的研究引发第一次科学革命,十八世纪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发明促使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取得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但这些科技的应用却造成人类日益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工业革命260年来,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这样大的气候、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挑战!因此,作为著名的以奖励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人为使命的诺贝尔奖,要在奖励挽救人类气候、环境和生态危机方面贡献力量!
应该承认诺贝尔奖在这方面有所努力。在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bert Gore)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因为他们在传播关于气候变化知识所付出的努力及在寻找抵御气候变化所必须采取的措施方面作出了贡献。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是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他在气候变化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是其得到表彰的原因。
而2021年,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因为“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研究,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这些奖励让人赞赏,也令人鼓舞,但是还不够!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风向标,其他奖项在社会上也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所以,诺贝尔奖不但要继续更多地奖励这些在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杰出成绩的人或机构,而且,要适应时代变化,把奖励为拯救人类危机的人作为其转变的方向,做出深度的改革。
一方面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经济学奖,要围绕解决人类危机遴选候选人,更多授予像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这样的科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等。目前,做气候变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研究,其热度还远不像诺贝尔物理学奖奖励的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和光物理等主要方向,也不像化学奖奖励的遗传学、基因测序技术、半导体聚合物等热门领域,诺贝尔科学奖应该让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自然科学研究热起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要让经济学界认识到,当前的经济问题不仅仅是认识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和建立模型量化,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要把气候与环境作为重要的要素纳入经济学中,构造不同于过去的新气候经济学、环境和生态经济学。经济学家不应再是仅以推动扩大GDP和促进企业利润为重要研究目标了。
而诺贝尔文学奖要奖励像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写出《寂静的春天》这样唤醒人们环境意识、激发世界各地的人从事环境保护运动的作家。作为一个出版过两本小说和一本诗集的文学爱好者,我要对诺贝尔文学奖提出批评,我没看到近些年哪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真正在世界有广泛影响,反映了时代的重大问题!近些年哪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真正在社会流行?另外,诺贝尔和平奖要更多授予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方面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机构,让那些为人类气候、环境和生态努力的人得到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另一方面要看到尽管人类面对重重危机,但应对气候变化等在世界各国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各国政府和社会对此的投入和行动远远不够,希望诺贝尔奖在应对人类危机方面能够有更大的行动。这里提出一个较大的诺贝尔奖改革建议,设立诺贝尔气候、环境、生态奖,这样可以借助诺贝尔奖的声誉,促进人类对于三重星球危机的解决。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在其成立300周年时,出资增设“致力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简称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现在可以有多种方式筹资设立诺贝尔气候、环境、生态奖,如觉得复杂可先行设立诺贝尔应对气候变化奖。考虑到人类社会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仅仅剩余不足30年时间,设立这个新奖项需要数年才能完成,可以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进行改造,改名为诺贝尔应对气候变化奖/经济学奖。人类的气候、环境、生态等问题主要是来自于人类经济活动,这样在经济学奖中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奖,可以让人类更好地认识经济现代属性和影响,同时也说明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直接关联、密不可分。
总之,从诺贝尔奖设立到现在,世界经历120多年的风雨,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类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今年九月底召开的联合国第77届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世界正在燃烧”,“世界处于危险之中,我们陷入了全球功能障碍”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有责任采取行动”。希望诺贝尔奖这个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奖,也能响应联合国的号召,紧跟时代步伐,加强行动,锐意改革,为应对人类危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