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人类教育经历历史性重大考验的一年,十几亿学生由于疫情影响不能到校园学习。2020年也是人类教育开展了历史性教育试验的一年,通过在线教育,世界很多地方的老师和学生在网络上完成了授课和学习。人们看到了技术的巨大力量,不需要在教室面对面,学生们在家里也能够上课,进行学习!
新冠病毒的疫苗已经问世了,估计不用很久,人们的生活秩序将恢复到疫情之前。但是,人类的教育也将回到过去的老样子吗?可能短期会有某种程度的一切如旧,而面向未来,教育将发生革命!
为什么?因为人类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教育必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像我这样在文化大革命中接受中小学教育的一代,对“教育革命”一词并不陌生。在小学时每天都背诵关于“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语录。但是,那样如“小将登讲台”(小学生替代老师来讲课)的革命性试验只是昙花一现,教育逐渐又回到传统的形式。2012年当《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看到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出现,发文认为教育革命要到来时,我还写文章反驳他,当时我认为技术不会引发教育革命,认为过去像由电视播放著名老师的授课录像产生的“电视大学”,课堂教学辅助软件PPT等技术的应用,没有使教育产生很大的改变,甚至断言:人类的教育史上有教育技术的进步,但从来没有教育技术引发的教育革命!
但是,经由过去七八年的观察,尤其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社会影响的研究和思考,特别是经过这次疫情,看到教育的历史性改变,我确实改变了观点。尽管这次教育革命不是仅仅由MOOC等教育技术驱动,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教育革命真的将要发生!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当知识生产和社会生产的模式发生颠覆性改变,教育革命就必然会随之而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带来人类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三种重要范式变革,这将使教育必须改变。让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是人类知识从线性增长到指数增长的转变。人类知识的倍增期,即知识量翻倍的时间大大缩短。根据IBM集团曾经的预测:在2014年之前每11个小时人类就会有一倍的知识增长。同时,人类社会的生产也在快速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未来工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就业、技能和劳动力》研究表明,未来人的一生平均要做六至七份工作,而且分属二至三个不同的行业,65%的小学生将从事的工作今天还不存在。因此,在知识更新非常快速,过去学的知识很快过时,很多行业和工作不断迭代变化的时代,教育还是按照老样子,已经不可能了!
其次,学科交叉与产业耦合成为创新常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院士指出:科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单一学科的理念、知识、方法、工具等已不足以破解那些重大的科学难题,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大势所趋。基础研究重大成果的产出大多具有学科交叉研究的明显特征。以1901-1920年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为例,获奖的成果中具有学科交叉研究特征的比例不到20%。但21世纪以来,这一比例增至40%以上。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产业特征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几乎每个行业都在叠加信息化的要素,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还有5G+,是当前产业转型的方向。学科交叉使知识的相关关联性大为增强,产业都在与新的信息化技术起化学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按传统的学科、专业来培养人才,怎么能够适应未来的要求?
第三,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两千多年来,人类科学研究方法经历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三种范式。但是,随着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人们能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理论。数据密集科研范式,成为一个独特的第四科学研究范式。另外,原来从基础研究、试验发展到应用研究的线性科学研究路径,也在发生改变。可能是先有实际问题,然后再进行试验发展研究,最后从中发现或者提炼出重要基础研究问题。
而产业发展,也不完全像过去那样,先设计,然后制造,最后用户使用,这样的产品链方式。设计、制造、使用各个阶段都在相互联系,通过数据和网络支撑的“三相融合”越来越成为新的形态。面对这样的知识和产品生产形式的变化,该怎样传授知识?又该怎样教育培养,才能让从学校走出来的人适应剧烈变化的未来要求?
所以,教育必须在思想、理念、模式、方法以及管理发生全方位的改变!也就是教育必须通过革命性改变才能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的要求。那么,教育该有怎样具体的改变呢?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从过去传授知识和技能,向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情感能力转变。面对新技术引发的不断变化的形势,人们更需要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要大力开展人的社会性和情感教育(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使受教育者拥有很强的适应性、很强的学习能力,无论什么样的新工作,都有能力做好;无论什么新环境,都能够尽快融入。而且还具有批判性、创造性、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变化的社会中有把控力和领导力。
其次,教师的作用将发生重要改变。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数字化、智能化的情况下,知识获取非常容易,不会的东西在网上查询就会得到答案。未来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确定学生的长处、兴趣和价值观。教师的主要工作将是指导和支持学生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教师充当促进者的角色,教师要向导师或教练方向转型。
第三,个性化学习将成为主流。学习不再是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用同一教材,同一进度进行。而是在教育技术的支持下,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料,进行适合自身的学习。世界教育创新组织(WISE)的调查表明,专家们认为未来政府机构提供的一般的标准化的知识只需要17%左右,而个性化的内容则高达83%。千百年来人们说的“因材施教”,能够真正实现。
第四,在技术支撑下,学习越来越多地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网上学习会变得流行,使经济负担大为减少,同时,远程学习能够将学习、工作和家庭责任结合起来。另外,不需要亲临现场,因此学习可以在世界任何地点进行。针对现在MOOC存在的教师与学生交流不够的问题,在线学习平台将为学生提供学习如何在网上协商问题和交换意见的机会。有研究报告显示,28%的美国大学生已经通过互联网上过至少一门课。
最后,今天所知道的校园将会大为减少。人们的学习不会局限于物理学校,学习的空间将发生改变。学生不再依赖于某个地方,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学习。在家里上学将会大为增加,就像现在被美国欧洲大学录取的很多中国学生,在中国的家里读国外的本科、硕士或博士课程。这就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未来学校是否还会存在呢?可能会不存在,但比学校更能给学生提高受教育机会的地方会更多。
好了,不需要对未来教育展望更多,很多专家已做过描述。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教育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来源:2021年1月《环球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