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从诺贝尔奖看亚裔学者的学术地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23 次 更新时间:2024-08-07 23:30

进入专题: 诺贝尔奖   李政道  

李政道  

 

我们很高兴请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爱克斯朋(Goesta Ekspong)教授来作关于诺贝尔奖金历史的报告。爱克斯朋教授是著名高能物理学家,1971-1985年曾担任诺贝尔奖委员会委员。

诺贝尔奖把人类文明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关于诺贝尔奖金历史报告会开始之前,我想讲几句关于亚洲人获诺贝尔奖的情况。

大家知道,诺贝尔奖的授予是不考虑得奖人国籍的,但是有关得奖人的正式记录上记录着他的国籍。

在诺贝尔奖记录上有两位中国人获得物理奖,那就是我和杨振宁1957年获奖。我记得在1991年诺贝尔奖90周年庆祝会上,由中国大使代表驻瑞典的外国使团致词祝贺。这是因为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而且正好中国大使在各国大使中资历、年龄最长,按惯例由他代表祝贺。

华人得奖的还有丁肇中,1976年获物理奖,他是美籍,并出生在美国。李远哲,1986年获化学奖,他出生在台湾,当时是美籍。朱棣文,1997年获物理奖,美籍。崔琦,1998年获物理奖,美籍。

华人一共有六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充分显示了炎黄子孙的才华,是有能力登上国际科学高峰的。在我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流传着一种看法,我也在报纸上看到过。这种看法认为,因为华人用方块字,可能影响了思维方式,因而怀疑华人不太适合于搞科学研究。这种看法当时不光在国外有,在国内也存在。那时候,也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精神文明,而西洋文化有科学、技术。

从华人得诺贝尔奖情况看,上述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今天华人在科学方面可以跟别人做得一样好。方块字对于华人是非常重要的,它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古埃及文化、两河文化当时曾非常辉煌,但后来都消失了。而中华文化却一直延续至今,今后还要更加辉煌,也许文字是其原因之一。方块字还对中国的统一非常重要。

日本一共有五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中除了利根川进(Tonegawa)外,我都认识。有一点应特别指出,就是他们五位都是日本籍。江崎(Esaki)在美国居住了很多年,但他仍是日本籍。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获物理奖的汤川秀树(Yukawa)和朝永振一郎(Tomonaga),他们两位接受的培养和训练,以及工作都是在日本完成的。我和杨振宁受到的训练虽大部分是在中国,但研究工作是在美国做的,跟汤川秀树和朝永振一郎的情况不一样。这是因为明治维新后日本已成立了理研所(RIKEN),进行世界级的物理和化学研究。

日本理研所建于20世纪初,是由日本皇室以其皇室经费建立的。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第一步的方针着重两方面的发展,一是大量生产便宜的劣质商品,在我小时候大家称之为“东洋货”,倾销中国及东亚,以积累资本、发展经济;另一方面是着重基础研究,以发展科学技术。

在物理方面,1973年江崎获奖之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没有一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虽然近年来日本在科学技术方面投入了极大量的资金。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而华裔的朱棣文、崔琦在1997、1998年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我们可以看一下世界上超导方面的进展,大部分超导新材料方面的进展是日本科学家取得的,但是日本在基础研究方面却没有大的贡献。我认为,日本过分片面强调经济,影响了日本青年努力的方向,影响了他们创造性的发展。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虽然日本在固体物理、超导体物理、高能物理、超级计算机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日本的科学家、工程师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由于过分强调经济,近20 多年没有出像汤川秀树,朝永振-郎那样的科学家。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教训。

印度有三位科学家得诺贝尔奖。1930年拉曼(C.Raman)得物理奖,他是印度籍。1968年考拉纳(H.G.Khorana)得生理或医学奖,1983年钱德拉塞卡(S.Chandrasekhar)得物理奖,后两位都是美籍印度人。

巴基斯坦有一位科学家得诺贝尔奖。1979年萨拉姆(A.Salam)得物理奖,他是巴基斯坦籍,但长期在英国工作。他得诺贝尔奖的研究也是在美国做的。

从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亚裔科学家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

    进入专题: 诺贝尔奖   李政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09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科学》2000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