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以儒家智慧超克现代弊病与危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133 次 更新时间:2023-03-16 21:19

进入专题: 儒家  

郭齐勇 (进入专栏)  


刚才观摩了国学班同学的释菜礼,很受教育。同学们行礼如仪,体验生命的学问,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干净。这两天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社会都在祭孔,我们的祭孔活动规模最小,但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国学课、三礼课的实习与践行。孔诞日在老图书馆(俗称樱顶)祭孔是我们武汉大学国学院师生的保留节目。同学们行礼过程中展现了严肃认真、从容淡定的心态,这是行礼必需的修养。这里表现的是敬畏之心。当代社会人心浮躁,人多傲慢,而礼的训练让人恭敬、谦卑。这不妨碍我们会勇于探索。当代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而行礼过程是缓慢的、庄敬的。如果要提一点意见,我觉得刚才同学们的步履、动作还略嫌快了一点,行走、操持还应慢一点,提倡比慢。行礼是群体的活动,强调合群性,需众人配合,群性正好对治个体的张扬与人的疏离。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是光,是火,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脍炙人口,诸君耳熟能详。人类今天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新的交通工具与交往方式使人与人的时空阻隔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今天有了另外的问题,例如,上句古诗可以倒过来读:“比邻若天涯。”这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异化较为严重。

在高层住宅里,住在对面、隔壁单元房的人,楼上楼下的人,彼此不相识。有的小夫妻近在咫尺,却各在自己的房间埋首操作电脑、手机,面对面的亲密交流、沟通中间,徒增了电子媒介。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同事与朋友之间,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陌生人之间,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都有了新的面相与新的问题。

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意义世界的解体与丧失、人的孤独与异化、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族群间的紧张与冲突、人内在心理的疾病增多等,所谓现代性危机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每一种文明都应该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养分,我们中国能提供什么?我觉得可从中国哲学智慧特别是儒家智慧里面提炼、转化出一些东西,提供给现代文明,纠正一些偏颇。

在西方,人们多信奉一元外在超越的上帝。人与神,心与物,此岸与彼岸,身体与心灵,主观与客观,价值与事实,理性与情感,往往被打成两橛。中国哲学则打破了彼此的隔阂,强调两者的互动互补。儒家强调天人的贯通,肯定人性中有神性,主张在生活世界和日用伦常中去实践,消解心灵的偏执,破开自设的囚笼,悟得生命的本真,因此它具有开放性,不会导致宗教迷狂,没有那样激烈的排他性。

“天人合一”的主张,实包含有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地征服、绝对地占有自然。中国哲学家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物我的相通。他们不仅把自然看成是一和谐的体系,不仅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互尊,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与秩序化,而且追求天、地、人、物、我的和谐化。

儒家关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谐”思想、“宽容”思想,不仅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智慧,而且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儒学表达了自然与人文和合,人与天地万物和合的追求。其宽容、平和、贯通、兼收并蓄、博大恢弘的品格,是可以贡献给全人类的。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和而不同、仁民爱物、民胞物与、中庸之道等理念与方法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儒学的核心价值如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都可以改造、添加进现代的内容,予以创造性转化。我们应特别关注孝悌、仁爱、敬诚、忠恕、信义、廉耻等德目在现代社会的洗汰与转化。

公民社会的交往伦理当然要突破古代的交往伦理。儒家有丰富的群己关系的智慧,有“成己”与“成人”、“立己”与“立人”、“己达”与“人达”之论。在“己”与“人”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就是忠恕之道。成就自己是在成就别人的共生关系中实现的。成就自己,同时必须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也不能成就自己。在个人与社会、国家、大群的交往上,我们提倡“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尽己之心,讲求奉献;在个人与陌生人、与他者的交往上,在不同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对话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提倡“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之心,将心比心,宽容厚道。这就是“群己”这一新伦之“理”。

传统“五伦”已不够用了,应建立新的“六伦”关系。现代社会“同事”“群己”之间的伦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同事”关系中有“上下级关系”,如何健康地重建、细化,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继承李国鼎、孙震、韦政通,特别是张申府、张岱年先生的思想,我倡导新六伦。我把“新六伦”表述为:父(母)子(女)有仁亲、夫妻有爱敬、兄弟(姊妹)有情义、朋友有诚信、同事有礼智、群己有忠恕。

城市社区与乡村儒学、民间书院的振兴让我看到了希望。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孔子慎重地对待这三件事:斋戒、战争与疾病。古代祭祀活动很多,参与者先要斋戒沐浴,整洁身心,才可能以虔诚、敬畏之心去祭祀神灵。战争事关国家的安危、百姓的存亡,必须小心慎重。孔子告诫子路:赤手空拳地与老虎搏斗,不用船去渡河的人,我是不与他共事的。我找共事的,一定是面对任务谨慎小心、善于谋略而能完成,即“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孔子病了,不敢随便吃药,因为关系到人的生死。以上是孔子不能不谨慎的地方。

世界与中国的历史上经常发生战争与瘟疫,直接影响百姓的生存。今天的世界仍然不太平,我们认为从孔子到熊十力的中国儒学对化解今天人类的危机,能起一些作用。应调动人类的智慧,以仁智勇来应对现代挑战。孔子讲:“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孔子把人民的信任,把“取信于民”放在首位。《孙子兵法》开篇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民间疾苦,生灵涂炭,儒者怎能不动恻隐之心?

我们不盲目地反战,但我们强调区分战争的正义与否,呼吁制止非义的战争,反对把人类拖入战争甚至核战的危机。在这些方面,起码应有我们的声音。

抵制权力诱惑,非靠外在压力,纯靠内心自觉。对人类文明威胁最大、破坏最惨烈的,首先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其次才是自然灾害和人类的无知。


(本文系2022年9月28日郭齐勇教授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旨视频演讲的内容,亦即同日在武汉大学国学院师生祭孔活动中的讲话内容。)


进入 郭齐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儒家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53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走进孔子杂志,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