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的豪迈事业。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就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是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大家都要重视教育,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教育要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本身也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种人才。
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的工业国家就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至今已历经20多年的时间。现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又正在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的教育改革又正在酝酿之中。
关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的改革已有许多文章介绍过。本文想着重分析一下当代科技革命的形势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几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新的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
为了研究新的科技革命对人才的要求,我们首先要了解新的科技革命表现在哪些领域,有些什么特点。
关于新的科技革命,国外议论已久。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写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尝试》一书,就首次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征,即:①经济上从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②社会的领导阶层由企业主变为科学研究人员;③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是社会革新和决策的根据;④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技术评价占有重要地位;⑤制定各项政策都需要通过“智能技术”。[2]1980年,美国另一位社会学家托夫勒发表了《第三次浪潮》一书。他把人类进步划分为三次文明浪潮:第一次浪潮使人类从渔猎为生的时代进入农业时代;第二次浪潮使人类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今天,人类面临着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托夫勒关于人类进步的历史观和社会观是错误的,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但是它在书中比较了所谓第三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在技术上、生产上、社会组织以及价值观念上的不同,描述了未来社会技术和生产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活的深刻影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于新的科技革命也早有反应。1973年,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作者合著了《人—科学—技术》一书,书中对科学技术革命下了这样的定义:“科技革命是科学和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社会职能的根本改造,这种改造引起了社会生产力在结构上和进程中的普遍的变革。它意味着,渗透到生产各部门和改变着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科学作为直接生产力在综合工艺中应用,在这个基础上,人在生产力体系中的作用的变化。”[3]1977年,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了斯·阿·海因曼写的《科学技术革命的今天和明天》一书,阐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介绍了当前科技革命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1980年,莫斯科高等学校出版社又出版了《科技革命对劳动内容和确定培养工人干部要求的影响》一书,该书主要是讲科技革命对培养工人提出的新要求,但同时讲到新的科技革命的特点。可见,新的科技革命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新的科技革命主要标志是什么?表现在哪些领域里?虽然每个作者说法不一,但归纳起来大致是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在电子技术、能源、材料、宇宙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革命。现在简要地介绍如下。
(1)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电子技术革命,可以说它是这次新的科技革命的中心。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带来了电子计算机的革新;微处理机的广泛应用,使信息处理和计算能力大为提高;通信卫星、特高频波段和光导纤维的实现将世界联成一体。它将改变整个工业体系和社会生活。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与过去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有质的区别。过去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纺织机械、蒸汽发动机,以及后来的电力发动机等只是增强了人的体力,而信息技术却扩大了人的智力。而且信息技术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2)以再生能源为中心的能源革命。《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在书中写到,能源是任何文明的先决条件。第一次浪潮文明的能源是人力与兽力,第二次浪潮社会的能源是煤、天然气和石油,都不是再生的燃料。这些能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而且这种能源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所以现在各工业化国家都在研究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途径,包括太阳能的利用、潮水发电、核聚变等新技术。
(3)宇宙科学和海洋科学。向外层空间和海洋要能源,要材料。许多尖端技术的材料要在严格的条件下才能生产。在太空中可以不必担心地心吸力,可以取得高纯度的真空、高温或低温等生产新材料的条件。现在“太空生产”“太空产品”成为科学家热衷的研究课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开始设计太空熔炉。海洋科学的研究,可以找到丰富的能源和矿物资源,还可以在解决人类的食品问题上,提供无穷的蛋白质。
(4)遗传工程的研究。基因重组、细胞融合等技术可以研制出许多新药物,培育出新的生物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现在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微生物从海水中提取贵重的微量金属,利用细菌吸收阳光的能量,把它转化为电能,称为“生物太阳能”。
(5)新功能材料的研制。主要是指各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等。电子技术、宇宙技术都要求具有更高的耐热、耐磨、耐腐蚀性能,具有更高的导电和滤过性性能的新材料。因此,新材料的研制已经被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列为重要的课题。
新的科技革命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几点。
(1)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日益一体化,缩短了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物质化的时间,使科学成为直接的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不但科学技术和生产是脱节的,而且科学和技术也是分开的。一种新的科学思想要转化为技术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把技术应用到生产上又要经过很长的时间。18世纪的工业革命把科学技术和生产结合起来了。但是科学技术到生产上的应用之间的时间仍然很长。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过了80年,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经过了65年,真空管从发明到应用经过了33年。这就是说,长期以来科学与生产似乎是平行地发展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直接地和急剧地影响和改造生产的程度。另一方面,生产还没有摆脱对经验知识的依赖,还没有达到迫切地需要直接利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主要成就的水平。但是到了20世纪中叶,情况开始有了急剧的变化。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大机器生产的进步,迫切需要生产的一切因素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只有在直接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了改造生产的前提。所以,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上的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50年代以来,如晶体管从发明到应用只经过3年,激光的发明到制造激光器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特别是电子计算机,30多年来已走完了四代,正向第五代迈进。它的性能增加了100万倍,价格降低到1/10 000,品种达到6 000多种。集成电路每3年更新一次,计算机的价格每年降低一半。现在一项新的技术发明,立即就会被用到生产上,产生经济效果,生产上的技术理论问题也给科学研究提出了课题。科学成为直接的生产力。
(2)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问题的综合研究加强。从上述几个领域的科技革命情况可以看到,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电子技术的革命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科学化和合理化,降低了产品的材料消耗、能源消耗、资金消耗和劳动消耗。而电子技术革命又依赖于新材料的发现。宇宙技术和海洋开发也需要新能源和新材料;同时它又可以提供新的能源和材料。科学研究已经混为一体。科学研究一方面越分越细,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又越来越综合。许多课题需要跨学科的研究。科学的分化和综合给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的革命化过程中是领头的学科。现在,生物学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在新的科技革命中的领头作用,许多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应用,必将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的变革。马克思曾经说过:“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提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4]恩格斯也讲道:“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5]新的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光靠自然科学是不能解释的,必须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来解释。因此在现时代,不仅学习社会科学的人要懂得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的人也应该懂得社会科学,预测到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能用正确的观点去解释这些问题,并促进社会的进步。
(4)新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社会劳动分工发生新的变化。农业社会里主要的劳动力是农民、少数手工业工人;工业社会里主要的劳动力是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的工人,农业人口流入城市,转入工人阶级队伍;现在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在所谓信息化的社会里,制造业工人的百分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据统计,美国196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2%,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34.5%,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57.3%;到198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只占劳动力总数的2%,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21%,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到77%。[6]据美国管理专家德拉克估计,在今后25年内,美国制造业将失去1 500万个工作岗位,而美国电子协会则声称,它下属的各公司到1985年将为工程师、制图员、计算机分析人员和程序员提供几十万个工作机会。美国休利特—帕克德工厂每年生产价值1亿美元的电子机械,雇用1 700名工人,其中40%是工程师、程序设计师、技术员、办公室管理人员。社会劳动的重新分工,证明了马克思在100多年以前讲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7]
新的科技革命改变了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参加物质生产过程,执行着几种职能:①以自己的肌力作为动力,运动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②支配、操纵不同的工具和工作机,并借助于它们作用于劳动对象;③安排和调整劳动工具;④设计和组织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即确定生产什么,利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劳动过程是怎样的,它在生产空间和时间上的整个流程。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条件下,虽然人在生产中仍然执行着这几种职能,但各种职能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种职能的作用在减少,即体力劳动的比重在减少,脑力劳动的比重在增加。人从直接支配工具和工作机转为主要地负责控制工作机,把完成生产中的一些逻辑思维职能交给技术手段(电子计算机、机器人),使人从直接生产过程(不是从一般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同时,设计和组织整个生产过程的职能,即管理生产的职能越来越显得重要。国外有人认为,现代科技革命把“人类活动的最重要形式——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结合成一个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机制”。[8]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并且逐步变为科学性劳动,社会劳动不断智力化,从而产生了新型的工人,即不但用手,而且用脑劳动的人。
二、新的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以上新的科技革命的特点无不影响到教育。要使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使教育适应新的科技革命的这些特点,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教育改革就成为当代的必然趋势,那么今后教育改革,也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向是什么呢?根据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趋向,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一)增加智力投资,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培养适应新的科技革命的人才
前面已经讲到,人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他在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已经主要不是靠体力,而是要依靠智力。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直接生产力,是靠人把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是人的智力同自然和技术的相互影响的结果。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人不仅使用体力,而且利用自己的智力(包括知识和创造性的能力),这一点具有重大的原则意义,它是奠定科学列为生产力结构的客观基础。要使人在生产中发挥智力的作用,这就要强调教育的作用。
教育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人不能生下来就成为现实的劳动力,要把自然的人变为具有生产能力的劳动力,只有通过教育。马克思早就说过:“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9]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条件下,这种教育和训练更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把新的科技成果传播到群众中,也就是要缩小科学技术界和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使科学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这就是说,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的劳动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的质量也越高,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第二,教育是实行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的形式。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靠科学知识的继承、积累和创造来实现的。苏联的斯·阿·海因曼在《科学技术革命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讲道:“科学技术进步从其实质来看,这是一种深刻的动态现象。假如我们把它作为在时间推移的系统来研究,以及相应地研究它的时间结构和起源,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纵深的综合体,其组成至少有如下环节:第一,普通教育、中等专业和高等教育;第二,科学研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和设计工艺研究所系统,以及它们的试验、生产实验基地;第三,科学技术进步在其中物质化的物质生产本身;第四,按照自己的最终使命在生产和非生产消费领域中运转和利用的新技术。”作者认为:“第一序列形成科学技术进步的主体,也即科学、技术和生产工作干部。在第二、第三两个序列中,由于这些干部的脑力劳动产生了科学发明和技术方案,在最后(根据我们的图式)这一序列,科学技术进步得到实现和最终实际应用。”任何个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相对地,把每个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相对真理综合起来,就有了对客观世界比较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所以,科学是靠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和继承下来的。而这种积累和继承又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去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所以教育不仅是把现存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创造新的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高等学校尤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许多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在高等学校的实验室里创造出来的。它完成了上述科学技术进步的综合体中的第一、第二两个序列。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列宁曾经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10]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科学水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自觉的纪律,使每一个劳动者都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具有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和自觉的纪律与法制观念,才能有秩序地、高效率地投入物质文明的建设中。而这些品质的形成就是通过教育。
因此,不能再把教育看作一种消费性的投资,而应看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智力投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工作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教育投资逐年增加。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还远远不能相适应。我国还有2亿多文盲,小学教育尚未普及,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家职工中所占的比重极小,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增加智力投资。
在增加投资的同时,还要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这就需要搞好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克服培养和使用脱节的问题,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减少浪费;要改进学校的管理,节约开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提高质量。这里涉及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教育同现代生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现代模式的教育体系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不论是社会主义教育也好,资本主义教育也好,违背了这条规律,教育就不能为生产服务,就不能培养现代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教育本身也就得不到发展。当然,对这条规律的认识我们与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看作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而且把它看作逐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
如何实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特别要加强科学教育,使学生从小学习科学、热爱科学、掌握科学。②对学生进行生产技术教育,或者叫综合技术教育,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如对能源、材料、机械原理、电子技术的了解。同时及早向学生介绍国民经济生产各部门的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③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生参加劳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生产工具,因为最复杂、最先进的技术仍然离不开最简单的生产工具;二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培养参加社会主义生产所需要的思想品质。
当前,“普通教育的职业化,职业教育的普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教育(一般指中等教育)不能只单纯地传授一般文化知识,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准备。随着中等教育的普及,普通中等教育已经不能只完成升学准备的一种职能,而是要完成准备升学和就业的两种职能。因为即使在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也只有50%的学生能够升入大学,其余一半学生中学毕业以后就要进入劳动市场,因此,普通中学要为他们的就业做准备,要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和中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如前面讲过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生产的变革,使得劳动不断变换,职业需要更动,工人要全面流动。如果普通文化程度太低,就不利于他的职业的更动和劳动的变换。因此国外的职业技术教育正在不断提高普通教育程度。苏联近几年来逐步取消了只有八年普通教育文化程度的职业技术学校,一律改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种学校必须同时授满完全中学的课程,这就是基于上述的考虑,避免过早的职业化。我们在考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不能光从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着眼,过分地削弱普通教育课程,应该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到一技之长,同时也必须打好普通文化知识基础,便于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否则眼前的就业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将来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阻碍了技术改革和进步。所以,当前为青年职工补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高等教育也应该进行改革,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工程教育要加强生产实习和与工厂企业的合作。现在北美正流行一种叫“合作教育”的学习形式,即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培养专门人才,亦称工读课程计划。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赫尔曼·施奈德教授首先提出这种合作教育课程计划。他认为:①对于学习某种专业来说,许多知识是不可能在教室里学到的,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获得。②许多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工作,获取报酬,如果加以组织,可以使他们的工作与专业对口,有利于学习。美国的经验取得成功,已逐渐推广到加拿大等国。近几年来更有新的发展。英国推行的工程教育的三明治课程,苏联近年来提倡的教学、生产、科研联合体系,都带有这种合作教育的性质。其目的就是加强学校教育与生产的联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育的概念需要扩大
教育已经不能限于学校教育的框框内。它应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切方面。当然,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学校已经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各种群众性的通信系统给一个人带来越来越多的影响。同时,过去传统的认识是,学校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以备他终身之用。现在这种认识已经被事实完全否定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能要靠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去获得。一个人一生都要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的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
终身教育思潮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正是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其成果迅速被应用到生产上以后,造成了职业的变动和失业,工人如果不主动接受教育,就不能适应这种职业的变动。所以终身教育思潮就应运而生。首先提出这个主张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他认为,数百年来,把人生分成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是毫无根据的。今日的教育应当是在一个需要的时刻,随时能够以最好的方式给他提供必要的知识。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了他的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此后,终身教育的思想就广为流传。有些国家还把终身教育作为法律确定下来。例如,法国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的法案,规定:①承认职工在工作期间有离职进修的权利,即所谓“训练假”(不是全部带薪);②企业主要为他们的雇员的职业继续培训提供一定的费用,企业可以自办培训班,也可与学校合作,或将费用交给地方教育当局,地方统一组织;③政府提供预算,监督法律执行,支付教员报酬并资助某些培训中心的装备等。
与终身教育思潮相联系,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还出现了一种叫“回归教育”的思想,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受完,而是分几次学完,使人在生活环节的各个阶段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们将根据需要,在他认为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受教育。过去学生中途辍学被认为是消极的行为,许多学校是不允许的。现在则被认为是积极的,认为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离开校园,通过就业、社会活动、旅行,或者到非正规教育机构中去学习等,有助于学生明确将来的志愿和学习的意义;然后回到学校学习,他就知道应该学习什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育的质量。这叫作“回归教育”。这种思潮首先在瑞典产生,后来逐渐流行到北美和欧洲。1975年,欧洲各国教育部部长会议上,还专门讨论了如何实施回归教育的问题。回归教育,在瑞典不仅流行于大学,已蔓延到中学。在瑞典,1971年综合制高中的就学率达到95%,而近年来降到70%,就是受这种思潮的影响。
回归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一样,其产生的背景就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现代生产的不断变革。人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学习。同时它也反映了经济危机对人们的威胁,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都在寻求解决学习和就业矛盾的办法。回归教育也是试图缓和这种矛盾的办法之一。
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当然不必提倡回归教育,但应该积极发展职工业余教育,要为每个职工提供不断学习、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落后于时代的需要,跟上新的科技革命的步伐。
(四)继续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20世纪60年代,中小学的教学内容经过了一次改革,变得更加现代化了。但是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不能一劳永逸。有的科学家认为,教材应该每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以便及时地把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地充实到教材中去。但是吸取20世纪60年代改革的经验教训,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要根据脑生理科学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新发现及新理论,编写出既反映当代科技水平,又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新教材。根据我国教育经验和发展趋势,在教学改革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基础知识是教学内容中相对稳定的、不易老化的部分。基础知识学得扎实,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易于适应因科技进步而产生的职业的更动。在基础知识中,文理知识都需加强,特别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主课要加强,科学教育要从小开始,但不需门门课程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原理和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教材内容要删去陈旧的东西、次要的东西,突出主要的基本知识。
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是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把专业教育推迟到研究生阶段。例如美国历来在本科生阶段进行“通才教育”,现在更强调基础教育。苏联原来强调在本科就进行专业教育,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提出要培养“具有广泛专业知识的专家”,大学本科前三年为基础教育,四年级以后才开始专业教育。
第二,增设新的有发展前景的课程。如中小学在逐步普及电子计算机知识,推广信息技术,开设环境保护、人口学等课程。设置综合课程也是近年来各国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科学家认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人们掌握多种的综合性知识。近年来所谓课程的“综合化”“一体化”的呼声比较高。例如日本广岛大学新设了综合科学部进行课程一体化的试验,苏联也在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中学课程也趋向综合化,许多国家在初中阶段自然科学的课程都是综合设置的。英国近年来试验社会科技教育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课程计划,系统地用政治学、经济学等各门学科知识,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不仅把自然界作为整体来认识,而且把自然界与社会现象统一起来认识。苏联一贯主张早期就进行分科教学,强调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但近年来也强调各科之间的联系,各科教学大纲中都要有一节讲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三,增设选修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实行一套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一套教材的做法,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不同才能。中学里应开设选修课,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选择的余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专门的爱好,老师就要感到不安,因为他长大了就不会有什么创造才能,就会成为平平庸庸的人。小学也可以设选修课,如外语、音乐、美术课等,课程不仅要有选修课,教材也应编几套,有人主张编写有弹性的教材,便于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使用。
第四,教育的现代化还包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既然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教学就不能只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正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所说:“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让学生更多地自己学习,自己动脑筋,自己动手。要减少教师讲课的时间,增加学生课外自己活动的时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教育家主张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制造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国外近年来提倡讨论法,由学生自己阅读资料,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苏联广泛地提倡问题教学法,也是由学生按问题自己学习,通过课堂讨论掌握基本原理。苏联近年来还在各级学校中推行一种教学游戏,或者叫它为模拟演习,让学生扮演生产中的各种角色,练习处理生产中发生的事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教育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机器教学已经闯入教学过程中。机器教学当然不能代替教师,但对待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要采取积极态度,使它真正发挥教育的效果。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学普遍采用了专用教室制,即每门课程都在专门的教室中进行。这种教室里备有各种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由于现代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起变化。个别教学正在逐渐增加,班级讲授制正在受到冲击。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史上经过了由个别教学到班级集体教学的演变,现在则又有向个别教学演变的趋势。美国有些学校已不按年级分班,而按能力分组,加强个别指导。法国1983年9月在新学年开始时进行了一次改革,把过去的班级制度,改为组成混合能力的学生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再分成小班,教学时,法语、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编班,并根据成绩经常调整。总之,教育的现代化改变了过去固定不变的班级制度,采用灵活的方式,加强个别指导,并利用视听教学手段,辅导学生自学等。
(五)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培养
面向未来,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不仅要面向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还要向社会主义的更高级阶段迈进。今天的学生不仅是未来的生产骨干、科技骨干,而且是能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方向的人才。因此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使他们适应新的科技革命的需要,而且要把他培养成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切不可忘记了这个方向。
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物欲在增长,道德在堕落,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增加,这使得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变坏,呼吁学校加强道德教育。不过,应当看到,任何一个社会总是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的,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我们来讲,在面向世界的同时,西方腐朽的思想也会趁机而入,加强道德教育,防止资产阶级的精神污染,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六)提高师资的水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证
世界各国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都遇到师资问题。许多新教材不仅学生不适应,教师也不适应,应该说,更主要的是教师不适应,因而他不能把这些新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中,就采用了一面编教材、一面试验、一面培训教师的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最近这次改革,更加重视教师的作用。除了加强培养各科教师外,还专门培养指导课外活动的教师,指导生产教学的技师,并普遍提高教师的工资达30%~35%。他们要求各级学校的教师乃至校长每五年进修一次,并加以评定,保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我国当前的师资水平与现代化的要求相距很远。就目前的状况来讲,胜任的教师还不到教师总数的一半,如果进一步地实现现代化,又会有许多教师不能胜任。因此,必须把培训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作为开创教育新局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问题来抓。
现有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我认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水平,改变那种小学毕业教小学,中学毕业教中学的状况,而且要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使他们具有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思想,懂得学生心理,善于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1] 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
[2] 田心:《关于世界新的技术革命》,载《光明日报》,1984-01-20。
[3] 《人—科学—技术》,352页,莫斯科,197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2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 《光明日报》,1984-03-30。
[7] 马克思:《资本论》,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问题》,载《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1期。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3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