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求、国际新技术革命的复杂形势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推进中国教育历史性变革过程中发挥了战略指导作用。新时代重温“三个面向”思想,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教育工作的理论谱系,有助于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供历史坐标,对全面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三个面向”思想;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
1983年9月,邓小平为教学改革试验校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提出教育发展战略总体构想,到确立教育改革指导方针、基本路线和具体任务,拉开了中国教育全面改革和发展的序幕,也奏响了以教育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乐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并要求“结合历史背景,注重整体把握、辩证把握,知其义又明其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当前站在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的历史节点上,重温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切实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成教育强国伟大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个面向”提出的时代逻辑与理论内涵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收录了邓小平在不同时期发表的7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讲话、批示与报告。其中,“三个面向”题词只有短短16个字,独立成篇,在邓小平教育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
“文革”结束之后,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与时代主题转换的大背景下,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5月,邓小平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将发展教育作为科技进步的基础性工程,核心思想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年8月,为了用全面科学的观点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实现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肯定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教育战线“主导方面是红线”,强调“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同年9月,在同教育部负责同志谈话时,邓小平指出“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进一步纠正了关于教育战线的错误观点和认识。
在冲破“两个估计”思想禁锢的历史过程中,教育工作率先呈现新的发展气象。但当时教育的实际水平与其所肩负的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使命之间仍有很大差距。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对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学校秩序和纪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事业计划、尊重教师、提高教师质量等问题逐一论述,解决了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问题,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工作的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教育直面国际新技术革命的复杂形势与国内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要。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确立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如何发展、教育改革如何进行是整个教育界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着眼于这些问题,邓小平在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简称“三个面向”),从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根本要求,即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服务,为参与全球新技术革命竞争服务,为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服务。至此,教育现代化战略充分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与具体构架,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做了理论铺垫。
随着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全社会重视教育的风气已经形成,但“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束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破解。从1984年10月至1985年3月,经济、科技、教育三个领域联动部署,中共中央密集发布三项体制改革决定,即《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教育发展战略、体制改革路径与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思路,并要求“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脚踏实地”,“少讲空话,多干实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大批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至关重要的。1982年7月,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这是其人才思想的核心。培养“四有”新人的论点被写入党的十二大报告和《党章》(文字表述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简称为“四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少数年轻人对中国的历史缺少了解,对改革开放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不能正确认识的问题,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培育“四有”新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说服教育工作,并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 用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邓小平培养“四有”新人思想的重要内容。
这七次讲话与批示,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期望。讲话契合了不同时期教育事业所面临的复杂情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求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节点和重要关头,邓小平以伟人的视角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推进教育历史性变革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改变我国教育的落后局面,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三个面向”吹响了以教育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号角
“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在深入分析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国家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任务分解落实在教育事业各领域,对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问题做出的科学论述。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不抓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三个面向”首次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以教育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纲领性表述。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化建设,推进现代化被视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途径。邓小平敏锐地看到教育事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根本命运的战略意义,提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基础是教育,核心是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邓小平强调“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一道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服务好两个文明建设。虽然不同时期的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重心有所不同,但教育必须全力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是不变的。教育自身现代化建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先导,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和基础工程,这是邓小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教育要面向世界——“不但要经济开放,而且要文化开放”。“三个面向”是对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与理性判断,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思潮中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与方法论的积极探索。一方面,“教育要面向世界”,是指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益的教育经验。1978年6月,邓小平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在我们迈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1983年7月,邓小平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在加紧“派出去”的同时,强调“引进来”的重要性,成为引智工作的决策者和推动者。另一方面,“教育要面向世界”,还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的教育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邓小平明确指示教育部要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和全球与地区性教育组织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促进教育民间组织交流与汉语推广。由此教育对外交流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三个面向”思想对于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教育要面向未来——“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教育需要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在谋篇布局上要适应和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与科技工作的长远需要。邓小平高度重视现代化教育手段应用的问题,“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研究手段,教育、科学是上不去的”。他提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为现代化服务,教育还要充分估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教育发展推动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上一席之地。邓小平指出,“信息学是一门新的科学领域”。他高瞻远瞩地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战略构想,明确了我国信息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目标。“教育要面向未来”,也意味着教育事业要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理顺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结构和学科专业设置、更新课程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以教育自身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党领导教育事业的宝贵经验的具体结合,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是统一的整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三个面向”的核心。“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关注的横向维度与纵向维度。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教育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并指向于未来发展,这是“三个面向”的一体和两翼,指明了中国教育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之路。
二、“三个面向”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之路
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教育全面改革的历史里程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科教兴国逐步被确立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联动
1985年后,“三个面向”被确立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党的十二大将教育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位置。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为1995年全国人大制定教育法提供重要依据。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启动实施。党的十六大以来,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与科教兴国战略融为一体,对我国教育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相继制定科技和人才两个十年规划纲要的同时,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绘就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系统性地明确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摆在更为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高度评价教育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对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确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9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系统阐述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思路、战略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政策的演进图谱生动描绘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奋进之路,其主线就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教育现代化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为教育找到撬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支点。20世纪80年代,中央联动部署经济、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体制改革,可谓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三驾马车”。21世纪初,科技、教育、人才领域的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相互呼应,构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合为一个部分作出系统谋划和统筹部署,对三者关系进行了集中阐释与科学定位。这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规律性认识,理顺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不断优化国民教育体系,兑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各项工作的客观标准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增加了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表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其概括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1年11月,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教育发展中的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心。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进一步突出了教育的人民属性。新时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坚持普惠性与公益性原则,一系列举措务实有效,学生获得更多更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城乡、区域、校际等差距逐步缩小,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总体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基本教育的需求;国民教育体系不断优化,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迸发活力,服务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在服务支撑国家战略领域正在发挥更大作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改革实验,在探索现代学校制度、课程教材改革、个性特长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三)确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坚实保障教育现代化进程
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既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重视党的建设,加强了党的领导,切实落实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决定、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方针得到有力贯彻,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特色教育治理现代化得到了坚实的领导保障。
40多年来,教育系统建立了比较完备和有效的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法律体系和治理工具。教育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重新定位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办学主体活力,扩大了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自主权,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评价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新时代以来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从简政放权到放管结合、再到优化服务,是教育行政管理的自我革命,解决了教育行政权力配置的科学性与效率性问题。教育体制改革有效优化了教育治理能力,形成了学校、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解决了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阶段性矛盾,破除了诸多制约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取得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跨越性成就。
(四)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形成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范型
40多年来,全链条的留学服务体系与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已经建立,解决了中国教育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问题。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教育国际化的全球布局不断优化。来华留学制度建设、治理保障、培养管理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地。以“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为代表的国家间教育合作项目开启了中国教育海外办学的探索之路。中国在全球教育体系中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地位逐渐显现。中国教育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示范区、教育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推进“双一流”建设、人文交流促进外交互信等方面服务国家战略并做出重要贡献。在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教育议题、促进更大范围的教育合作的过程中,在重塑全球教育价值理念、制度体系、行动网络的进程中,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的重要塑造力量。这是中国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教育开放的成果,也是中国教育以更为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教育舞台中心的重要标志。
三、重温“三个面向”,开辟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三个面向”思想,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其指引下,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新征程上重温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三个面向”思想,知其义、明其理,对于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开辟中国教育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教育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明确指出了建设教育强国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既与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三个面向”思想一脉相承,又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天,我们学习继承发扬邓小平教育理论,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锚定早日建成教育强国这一目标,以教育之力、教育之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邓小平曾经深刻地谈到对于青年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是一项涉及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多方参与、紧密配合的艰巨任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系统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要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用“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来比喻教育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的根本要求。教育系统要强化思政引领力,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
(二)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推进关键领域攻关和难题破解。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到“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科学、教育目前的状况不行,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体现了三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务中的本质联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论述,为创新能力、教育布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产教融合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指明了根本方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系统性思想与战略性工程,其重点在于“统筹推进”,难点在于“体制机制”,着力点在于“一体改革”,突出优势在于“新型举国体制”,目标指向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国家创新体系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创新主体、要素、组织、资源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系统集成的一套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障。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三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而教育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教育强国建设要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三)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助推教育强国复杂系统工程建设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综合施策。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对我国教育发展阶段及其对应发展方式的科学论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教育发展的速度,更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全局性目标是建成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体系,并使其在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师资队伍质量、基础设施环境等问题逐步解决和提高,补短板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四五”建设期间,教育体系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居于统领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观,夯实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教育系统要实现各类型与层次教育的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全面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四)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一定要走出去,也要把外国专家请进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增进人民了解和文明互鉴、参与全球治理和贡献中国智慧等方面提到开展高水平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教育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中国教育现代化不仅要对内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还要积极融入世界教育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以一套成熟、完整、有效的发展方法论突破西方主导国际教育的话语体系和单一逻辑,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五)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满意,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教育事关人民综合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方式。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对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人民群众基本素质和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了使数字化的时代红利更多惠及人民,他还谈到“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这些论述是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理念的深刻阐释。没有质量保证的均衡是低效的,要推动教育基本均衡向教育优质均衡转变,即从注重机会条件等客观指标逐步转向对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高质量标准,把促进公平融入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人民满意”是检验教育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教育综合改革要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健全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学校教学生活和安全条件,不断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全面提升人民对于教育的满意度。
在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历史时期,回顾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不仅是对党和国家在特殊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的重温,还是对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历史解读,更是对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教育现代化思想的重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基础与理论生长点,赋予了中国教育现代化以新的理论内涵、历史使命与发展路径。邓小平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宣告,“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的新局面,一定会到来”。教育事业是一份百年基业,需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深度破解当前教育领域的难题,为早日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高等教育转型期大学教师失范及治理的社会学研究”(BIA200168)阶段性成果。
何晓芳,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辽宁大连,116024。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引用或转发请据原文并标明出处,文章注释请参见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