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10日,毛泽东同志在对北京市一位中学校长的来信批示中,批评了当时课程太多、教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等现象,主张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毛泽东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坚决贯彻。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年青一代的培养、教育问题,曾经有过许多重要的指示、批示和谈话。虽然在不同的场合有些提法不尽相同,但是,他对于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中心思想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要使年青一代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能有所偏颇,他主张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要把他们培养成有生气、有能力、有创造精神,并能自觉遵守纪律、有主人翁责任感的一代新人,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所要求的。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一个学生只会死读书,即使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时代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视野开阔、具有广博的知识、有创造能力、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新人。为此,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尤其要改革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频繁的考试和分数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使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这样才有利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毛泽东同志19年以前的指示,今天仍然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学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所批评的问题,其中最大的祸害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其后果是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往往只是死的书本知识,高分低能。几年来,社会各界都呼吁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但至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这种倾向也必须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进行“综合治理”。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则应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予以纠正。事实上,就有不少学校能顶住这股歪风,进行各种教育改革试验,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减轻他们的过重负担,把学校办得生气勃勃。学生的质量并未因为搞了教育改革而降低,相反,提高了。说明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这条指示办学,学生就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就能学得生动活泼,教育质量就能得到提高。
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对毛泽东同志教育思想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指出了新方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说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也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工人、农民和其他普通劳动者,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既要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又必须为毕业生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好思想上和知识技能上的充分准备,让他们走出校门就能较快地适应工作。也就是说,中小学教育要以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为目的,绝不能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要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我们对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增加了现代化的内容。当前我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删掉一些不切实际的、特别是陈旧的内容,增加科学技术新成果中的基本知识,使教学内容逐步现代化。改革教学内容,要特别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材不要过深过难,避免学生负担过重。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积极地改善教学设备,逐步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要面向世界。我们不仅要把伟大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国,而且要使她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为世界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就应为培养视野开阔、知识广博、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学习外国一切有益的经验。
教育要面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培养人才的周期较长。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就应该着眼于未来,切不可只盯着当前鼻子底下的那点分数和升学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个整体。它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就是19年前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那样,是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又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感到特别亲切。我们应该把它们作为我们中小学教育的指导思想,认真地贯彻和落实。为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方面一定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德育是方向,是灵魂,是体现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智育是关键,智育搞不好,其他教育也很难搞上去;体育是学生成长的物质基础,学生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以充沛的精力从事学习和劳动,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学校更应该十分重视体育工作;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学生共产主义情操、审美观点的培养,良好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二,要把学生既看作教育的对象,又看作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要遵照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要使教育有成效,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就要努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不同,所受的教育、环境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即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他们对教师施加的影响的反应也会不同。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才能,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就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对待学生要持平等的态度,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现在教学中一个极大的弊端是往往只允许学生与教师求同,不允许求异,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考试的答案必须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讲的,不能越雷池一步。这种只能求同不能求异的思想,是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的。
第三,要大力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教师要把青少年的精力引导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方面来,并吸引他们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同时使他们增长知识、增强体质、了解祖国、认识世界、开阔眼界。为此,教师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精选课外的练习题,减少测验、考试的次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参加课外活动。
总之,毛泽东同志的这条指示和邓小平同志最近的题词,为我们进行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要贯彻之,需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从教育制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认真地调查研究,一项一项地具体贯彻落实。本文只能谈一点肤浅的意见,以抛砖引玉。
[1] 原载《天津教育》,198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