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余英时的历史世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587 次 更新时间:2009-04-20 11:41

进入专题: 余英时  

许倬云 (进入专栏)  

围棋高级国手,在紧要处落下一子,即能提起一条大龙,牵动全局。余英时正是历史研究园地的高段国手。余英时文集出版,诚可谓中国学术界的大事。这一位重要学者的著作,在中国久已为读者钦佩,究竟还有不少尚未见于国内书刊。这次十卷文集问世,虽然还不是余英时先生的全集,终究能够让读者大众读到他的不少佳作,广西师大出版社真是为学术界立了大功德。

英时与我相交数十年,是我极为钦佩的友人。他少年时在家乡安徽潜山,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因此他的国学基础训练十分深厚。我们这一代接受的是现代学校教育,奋多力分,在国学方面,基础其实相当薄弱。这一少年时代的际遇,为英时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编按:原文如此,余先生自述1950年入港),他徒步赴香港,正赶上新亚书院成立,遂追随当代史学大师钱宾四先生,成为钱先生得意弟子。新亚书院毕业,英时奉派入哈佛访问,随即进入哈佛,攻读博士学位,受教于杨联陞先生。钱先生学问博大精深,杨先生学问甚为渊博而又思路细密。英时自己才思过人,又得到二位大师的熏陶,遂成为我们这一代最可钦佩的史学家,数十年内执学界牛耳,为大家公认的史坛祭酒。我有幸与他相交逾半个世纪,也常受惠于这位益友。在沈志佳女士约我为《余集》撰文介绍时,我欣然接受这一任务,则是为了学术界社会公正,有好书即应介绍,不能因私谊而回避。

《余英时文集》收集的文章,按主题分为十集,但未包含其成书的专著。此十集的内容,可以查知;他的各种专著,也见于他的著作目录,均不须赘述。本文所及则是英时学术研究生涯的几个阶段,由此可见这位史学名擘关注的主题。

英时早在新亚求学阶段,即已出版了《文明论衡》,为其时论的文集。他于当世事务,多所论列,而其中心思想则是自由思想与民主制度的来龙去脉,及其如何落实。这一对于自由民主的信念,拳拳在念,至于今日,数十年来,至老未改初衷!

他的早期学术研究,是由研究方以智、戴震及章学诚,并由此以论述明清学术思想的变与不变,其中自有学术演化的内在逻辑,清代朴学之兴,并非只是在清代压制思想之下的逃避。我于汉代思想,曾粗窥门庭,颇以为东汉考证训诂之学,实是对于西汉繁琐空疏的矫枉,至于是否过正,则是另一话题。因此,虽然我于明清学术,十分生疏,却能体会英时的想法。

对其中“知识人”(亦即一般所谓知识分子)的特性,英时认为各个不同的时代,各有其知识人特为关注的问题。他对于汉末以下“知识人”自觉性的反省,特别有所论到。我们共同主持一次讨论会,尝试理清中国知识阶层的演化历史。那次会议的纪录,已汇成一书。英时发韧之功,不可磨灭。

英时在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发现商人秉持儒家伦理,遂有类似韦伯加尔文派基督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关系。英时这一论述,着重在儒商的使命观,实是韦伯论述的跨文化验证,其贡献不但在于说明经济发展与思想的关联,也在于阐释儒家思想中,过去未曾有人看见的特色。英时的贡献,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

前数年,英时完成了《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从朱子的思想,联系到南宋立国的根本大计及当时议论的主题。此书抉出发微,从朱子交友圈及南宋政治,找出许多线索,征明其论述,实是思想史及社会史双方交叉的研究,此书开拓了研究思想史的新方法。可称为中国史学界在二十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著作。

至于英时对于历史学前贤,如陈寅恪、钱宾四、顾颉刚等诸位重要学者的讨论,旁征博引,不啻近代中国史的篇章。他对于陈寅恪先生晚年诗篇的索引,细致的功夫,叹为观止。如果陈先生身后有知,有此知音,也当欣喜。

英时学术生涯,涉及的方面甚广。一般学者能成就他许多方面中之一二,已属不易,而他能体大思精,从细密梳耙中见大问题,面面俱到,举重若轻,非有大才而又有勤劳不能成功。英时长我五个月。我们都已年迈。我近年心脏血管均有毛病,常感力不从心。而英时老当益壮,并无重大疾病,读书著述,精进不已。今兹新作问世,忝为老友,特就所见,邀请读者共同欣赏这位当代大师的作品。珠玑满目,必能令君受益。对于史学界的同仁们,读英时的作品,又有一番享受:领会安排史料并逼出结论的治史技巧,可观的智慧。正如观看围棋高手落子布局,能感受到别一番愉悦。

2006-9-19

作者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进入 许倬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余英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4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