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项民生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但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社会领域同样有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的问题。
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一直是党中央强调的重点工作。虽然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是,防范和化解风险丝毫不能放松。2020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要求“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从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开展风险治理是风险治理理论和方法的新发展。
社会领域既有老难题也有新动向。从存量维度看,社会领域仍有诸多风险隐患。一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进入新发展阶段,教育、就业、健康卫生、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仍然有诸多不足和困难,既有公共服务不平衡的问题也有供给不充分的问题,这些传统领域的社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对立情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征地拆迁、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新旧难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三是公共安全领域还有不少隐患和风险点,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产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四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和服务管理存在不少困难,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容易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五是社会治安还有一些盲区和薄弱环节,扫黑除恶斗争形势依旧严峻。
从增量维度看,社会领域的存量风险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就会蔓延扩大、衍生转化甚至升级变性。在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期待,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更加强烈,过去习以为常的小问题可能就会变成人们不满意的大事件。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兴职业和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使得就业形式多元化、就业管理数字化,就业组织方式平台化、平台用工规模化,兼职工作便利化、零工就业全时化,深刻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冲击甚至改变着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社会预期,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劳动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城市化迅猛发展对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公共安全提出了新要求,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防灾减灾抗灾、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营、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信息化和互联网普及使得网络生态空间风险加大,金融和房地产领域存在诸多风险隐患,电信诈骗、快递物流安全隐患较多。大规模人口流动加大了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难度,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可能性。
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防范和化解社会领域风险要从源头抓起。当前,各类显在的和潜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绝大多数是利益诉求、绝大多数发生在民生领域。因此,无论是化解存量风险还是防范增量风险,都需要着力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通过健全完善三次分配机制、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二是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就业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源。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着力解决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要让大学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享受良好的教育机会。办好学前教育,解决家庭生育养育教育难题。要防止在线教育可能带来的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孩子学习产生的数字鸿沟。四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牢社会安全网,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提高社会保险经办和服务水平。要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完善房地产政策,有效扼制房价过快增长,通过租售并举、多渠道多主体供应,解决好大城市住房问题,为中低收入家庭和青年人提供住房保障。新发展阶段,一方面要按照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要求,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民生保障差距,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社会领域的风险要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化解和防范。从直接的原因来看,很多社会领域的问题是由于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资源保障不到位引发的。新发展阶段,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构建多元的社会治理格局,用好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这些具体明确的建议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化解和防范各类社会领域风险提供了坚实的服务和管理基础。城乡基层特别是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栖身之所,是各类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群众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和社区生活方便舒适、各种生活需要能够及时方便得到满足,文化娱乐健康活动丰富多彩,人际关系和谐,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产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即使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也会及时得到解决,不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城乡社区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养老、托幼、交友娱乐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各地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优化治理层次和治理流程,及时发现群众需求和治理难题,多方联动、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和反馈,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此外,还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对城乡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以及保障激励,使基层社会事务有人管、管得好。
化解和防范社会领域风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阐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时,首次提出“坚持系统观念”。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也是化解和防范社会领域风险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其他领域的风险一样,社会领域风险具有综合性、关联性、扩散性、建构性、转化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很多较大的社会领域风险都是由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小矛盾、小纠纷引起的。社会领域风险解决不好,极有可能向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领域扩散,威胁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社会领域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将安全发展和风险治理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下好先手棋;做好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源头上铲除社会领域风险产生的土壤;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对社会治理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事务、重点人群开展风险排查摸底,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要着眼于整体性解决,各层级、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形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体制机制,做到责任共担、风险共排,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