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维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80 次 更新时间:2022-02-14 01:01

进入专题: 共同富裕  

龚维斌 (进入专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设定了明确具体的目标,勾画了未来15年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美丽蓝图,必将成为凝聚全国人民斗志、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航标。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共同富裕在接续奋斗中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国家富强的发展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进行了探索。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在深刻总结以往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认识。邓小平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先富带后富”的方针,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即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思想是对“先富带后富”方针的发展和深化。

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施了包括“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反贫困措施。同时,针对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新情况,开始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区域和乡村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在收入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致力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富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有着新的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他提出了“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城乡、区域等方面的发展差距,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经过艰苦努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就业形势总体趋稳、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人,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我国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重大成就,表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我国在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等方面,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需要加快步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多方面量和质的统一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涵盖了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现和反映美好生活的多领域的发展要求。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包括精神文化的丰富,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显然不是现代文明条件下的真正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手段。物质财富占有量只是衡量共同富裕重要的但非唯一的指标。共同富裕是物质条件改善基础上多方面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的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状态和实现程度。

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共同富裕的心理感受和主观体验的成分就凸显出来,表现为对高品质生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加强烈。因此,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从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多个方面发力,既要有数量上的增加,更要有质量上的提升甚至飞跃;既要有客观条件的改变,更要有良好的心理体验,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的落脚点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则和重要内容。推进共同富裕不仅要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要在质量上有“实质性”改善。这样的目标要求对标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体现为一定数量的物质条件改善基础上的全面生活质量提升,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共同富裕有着明确的时间表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是远景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党的十九大对新“两步走”战略实施中的共同富裕提出了两个既有区别又相衔接的目标要求。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从“迈出坚实步伐”到“基本实现”,表明了党中央坚定的决心,也给全国人民以坚定的信心。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朝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要让人民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验到公平合理、幸福美好的生活品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现代化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九大的决策部署,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建议,要求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五中全会重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求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这一系列促进共同富裕的规划建议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共同富裕要积极稳妥地推进

共同富裕既是目标也是手段,要将共同富裕的理念贯穿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不是无差别的平均富裕。因此,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正确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

积极稳妥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共同富裕就可能变成共同贫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上有一些人说,目前贫富差距是主要矛盾,因此‘分好蛋糕比做大蛋糕更重要’,主张分配优先于发展。这种说法不符合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做大社会财富“蛋糕”,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和根本途径,也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推进共同富裕首先是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城乡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其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又是重中之重。中等收入群体不仅仅是以收入水平来界定的,还包括与人民生活品质相关的其他内容,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均衡水平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进城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城市融入,提高困难群体的收入水平,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创造更多社会流动机会,使更多人加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

三是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创造。要创造条件让人们参与财富创造,鼓励劳动致富、勤劳致富、智慧致富,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中提升收入和财富水平。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完善收入和财富分配制度,激发人们干事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防止只讲享有、不讲贡献,防止只讲权利、不讲义务,防止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共同富裕是就全国整体而言的,不是同步富裕。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基础不同,不可能是同一个速度、同一个标准。各个地方要根据远景目标,从现实和可能两个方面,分阶段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既不能借口情况特殊无所作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层层下达指标,急于求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要把握好政策舆论宣传的度,正确引导群众的心理预期,防止吊高胃口,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进入 龚维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共同富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48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