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凛:政党政治发展与政党制度变迁:以英国为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831 次 更新时间:2019-05-15 00:48

进入专题: 政党政治   政党制度  

刘红凛  

内容提要:从王权至上还是议会权力至上、选举权扩大与政党组织形态变化、政党实力与社会阶层变化三个方面看,英国300余年的政党发展、政党格局与政党制度变迁可划分为七个历史阶段。英国政党有一个从王权至上之下的政治派别向议会权力至上之下的近代权贵党,再向现代大众型政党、当代“全方位党”“卡特尔党”乃至信息化政党的转型发展过程。英国政党政治有一个从王权至上之下的党派议政,到议会权力之上之下的政党参政与主政的近代发展过程;从一战、二战期间政党联合执政到二战后议会多数党执政、2010年偶现联合执政的现代与当代发展过程。英国政党格局与政党制度有一个从萌芽、初步形成到“三党格局”短暂迂回,再到二战以后“两党制”稳定发展与“三党格局”偶现的历史发展过程。对英国乃至他国而言,都先有现代政党、后有比较稳定的政党格局,然后才形成现代政党制度;政党与政党制度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

关 键 词:英国  政党政治  政党发展  政党格局  政党制度  民主政治


2016年6月由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主导的全民脱欧公投,引发了世人对英国政党政治的极大关注。在当今政党政治学界,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影响甚至决定着政党发展,英国是现代政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标准的“两党制”国家。通过对英国政党历史发展与政党格局变迁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英国现代政党的萌芽与产生是近代代议制民主与君主专制博弈的产物,英国政党发展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与选举政治发展的产物;英国政党制度是英国政党发展、实力变化与政党格局变迁的历史产物。就政党制度而言,在英国历史上并非一开始就是“两党制”,也并非自始至终都是“两党制”格局,而是曾经有“三党格局、两党联合执政”的时期。

那么,英国政党从诞生至今共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英国政党发展、政党格局变化与政党制度变迁之间有什么样的历史逻辑?对此学界有不同说法。从一般意义看,德国学者韦伯曾经把西方政党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的政党完全是贵族的随从;第二阶段则是权要政党,政党是知名人士的结合,在中央是议员的结合,在地方是有产者和知识名流的非正式结合;第三阶段是现代的群众组织的政党,即大众型政党,乃是选举权普及的产物[1]100。从韦伯生活年代与论著年代看,他所描绘的只能是二战以前西方政党的发展历程,无法涵盖二战以后的政党发展。根据战后政党政治新变化,西方学者柯什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进一步指出:整个西方社会存在着一个从个人代表型的中产阶级政党到代表一定阶层利益的大众型政党、最后到争取尽可能多选民支持的全方位政党的发展过程。到了20世纪90年代,卡茨和梅尔等人又提出了“卡特尔党”观念。韦伯与柯什海默等西方学者对西方政党发展历程的划分,无疑为我们思考英国政党发展历史提供了基本借鉴。从政党制度发展角度看,国内学者吕楠等将英国政党制度的萌芽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两党制萌芽阶段(1694至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前夕),两党制形成时期(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至1868年6月),自由党和保守党在成熟的两党制轨道上轮流执政时期(1868年12月至1922年),保守党与工党轮流执政时期(1922年至今)[2]2-6。这一划分法的历史脉络大致是清晰的,却难以反映出英国政党格局的微妙变化,也难以反映出英国政党发展与政党制度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

那么,如何准确把握英国政党历史发展与政党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与内在逻辑?以下四个方面值得考量:首先,是王权至上还是议会权力至上,这是区分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王权至上时代,政党政治难以充分发展;只有在议会权力至上时代,政党政治才能充分发展,才能成为政治权力中心。其次,选举权扩大与政党组织完善是近代政党向现代政党转变的主要动力与主要标志。这一方面是因为精英选举还是大众选举是衡量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选举权的扩大与普及是影响以选举为中心的“选举型”政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在根本上影响着政党的政治策略、选举策略与转型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政党与近代政党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完备组织体系。正如美国学者拉帕隆巴拉和魏纳所言,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必须具备组织延续性、长期存在的地方组织、政治决策权、一定的支持者和大众基础等组织特性。再次,政党实力变化是推动政党制度发展的动力,政党格局变化是政党制度形成的前提,没有政党格局的相对稳定,就难言所谓的“一党制”“两党制”还是“多党制”。因此,分析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必须密切联系政党格局来进行。最后,科技革命、生产力变革、社会阶层变化是推动政党与政党政治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变革,就难有社会阶层变化、政党与民众关系的重大变化。总之,上述四方面可谓考察一个国家的政党、政党政治、政党制度发展变化的基本维度,以此分析,英国政党发展与政党制度变迁可具体划分为七个历史阶段。


1 第一阶段:王权之下的权贵派系之争与英国近代政党萌芽


有人认为,有无议会以及议会内部是否有派系之争,乃政党政治产生的重要条件与重要标志。从英国议会斗争历史看却并非如此,早在13世纪英国强大的贵族势力就迫使英王成立了议会,如1258年迫使英王签订了旨在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规定国家权力由贵族操控的15人委员会掌握,并为此引入了“Parliament”(议会)这一新名词,1265年英国第一次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议会的正式诞生。从14世纪上半叶开始,英国议会便分成了贵族院与平民院上、下两院。在这一时期,英国议会中的派系之争无疑属于“朋党之争”。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揭开英国开启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以后,围绕维护王权还是限制王权问题,英国议会内部逐渐形成两大政治派别:一派主张维护王权、代表封建地主与贵族的利益与立场,起初被称为“骑士党”;另一派主张限制王权、代表新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与立场,起初被称为“圆颅党”。1679年英国议会内部两派围绕詹姆士继承王位问题发生了激烈争执,这促进了英国议会“朋党”向近代“权贵党”的转变。其中,“圆颅党”主张提高议会权力、反对詹姆士继承王位,“骑士党”则拥护詹姆士继承王位。在双方相互斥责与谩骂中,“圆颅党”被保王派斥责为“辉格”(即强盗),“骑士党”则被反对派斥责为“托利”(意为歹徒),从而促成了“托利党”与“辉格党”的诞生。1680年以后,议会中这两大政治派别开始采用“托利党”与“辉格党”称号。

到了1685年2月,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推行专制主义政策。这促使“托利党”开始转变拥王立场,1688年与“辉格党”一起发动“光荣革命”,推翻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彰显了“托利党”与“辉格党”的强大政治力量。“光荣革命”可谓英国政党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开启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新纪元,为英国近现代政党政治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在这一时期,英国议会中已有“托利党”与“辉格党”两大政治派别,二者力量也在不断上升。英国学者白芝浩曾前瞻性地指出:“当辉格党和托利党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政党的名称,而且是政治体制本身。”[3]86毫无疑问,这一时期“托利党”与“辉格党”处于封建朋党向近代权贵党的转变期,但仍属于“王权至上”或者说英王专制下的议会两大政治派别,而非议会权力至上体制下的两大政治派别;“托利党”与“辉格党”成员主要属于议会内权贵阶层的非正式结合,与中下层民众基本没有关系;其主要活动也仅限于议会内部的辩论与协商,而非最终裁判者与最高权力拥有者。因此,这一时期“托利党”与“辉格党”还很难视为英国近代政党,最多可视其为英国近代政党的雏形。


2 第二阶段: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与近代英国政党组阁的发端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开启君主立宪制政体之后,1688年2月英王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女王接受了旨在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并于1689年10月25日颁布。《权利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定,确立了“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并对议员权利与公民权利做了明确规定,如强调“议会议员之选举必须为自由的”“臣民具有依法持有武器以自卫”等权利。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建立。从此,“托利党”与“辉格党”从英国王权至上之下的议会政治派别发展成为近代政党,二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巨大转变,英国政党政治迈入新纪元。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渡性。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英国国家权力由君主向议会的转移也具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英国的近代政党政治还是有限的政党政治,或者说,处于政党政治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如此说,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议会选举还主要是少数特权阶层、权贵与精英的“政治游戏”,比如在1831年英格兰的选民只占3.1%,广大下层民众乃至基层精英仍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议会内阁还不是按照“议会多数党组阁”原则产生的,而是带有明显的“王权意志”。如“光荣革命”后为满足党派执政的强烈愿望,威廉三世建立了一个兼容两党、由托利党与辉格党分享政府要职的混合内阁;直到1694年,威廉三世才任用支持其对外战争政策的“辉格党”组成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一党内阁”,开启了英国党派“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开端”[4]283。而到了1700年,英国“一党内阁”又变成了两党混合内阁;1710年安妮女王又罢免了不愿停战的“辉格党”人,任命“托利党”人组成一党内阁。这些历史事实充分说明,当时的政党内阁还是王权主导下的内阁,当时的政党政治还是英王主导下的有限政党政治,而非政党主导下的充分的政党政治。


3 第三阶段:英国现代政党的形成与“两党制”萌芽


1832年“选举法改革”,是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第二大里程碑,标志着非正式化、非组织化的英国近代政党向正式化组织化的现代政党转变、从少数人组成的“权贵党”向近代精英型政党的历史转变,甚至标志着英国现代政党的诞生。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朋党与现代政党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正如雷飞龙所言:大体上说,朋党在权力的取得上,不是依靠民主程序、决定于选举的胜负的环境中,而是少数人争夺政治权力的非正式结合;而政党,依现在欧美的传统见解,则是权力的取得需要依靠民主程序、决定于选举的胜负的环境,现代政党是多数人争夺政治权力的正式组织。其中,具有自上而下的完善的组织体系,是现代政党与传统朋党的显著区别,这正如美国学者拉帕隆巴拉和魏纳所言,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点:即组织延续性,政党组织的寿命并不取决于某个政党领袖的寿命;长期存在的地方组织,而且在地方组织与中央组织之间具有定期沟通和联系;政治决策权,政党各级组织及其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而不仅仅是对权力施加影响;具有一定的支持者和大众基础。根据这一标准,拉帕隆巴拉和魏纳认为,政党主要是产生于19世纪,在英国产生于1832年改革之后,在法国产生于1848年革命,在美国产生于18世纪90年代出现的汉密尔顿与亚当斯的联邦党和麦迪逊的共和党。法国学者迪韦尔热在20世纪50年代甚至认为:“事实上,真正的政党存在至今还不足一个世纪。在1850年(除美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有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思潮、大众俱乐部、学术团体、议会集团等,但仍然找不到真正的政党。”[5]23这的确有一定道理。

在1832年选举法改革之前,英国议会各派别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不存在固定的组织关系;而且当时的选民数量很少,主要是少数权贵及其随从,在“托利党”与“辉格党”身上朋党色彩还比较浓[6]14;即使1831年,英格兰选民只占3.1%。1832年英国选举法改革虽然仍有一定财产限制,但使得选民人数较以前增加一倍,少数特权阶级已经难以控制选举、靠个人影响力已难以赢得多数选民。选举权的扩大不仅迫使传统的、松散的“权贵党”开始在议会中设立督导员(党鞭)制度,以约束本派议员采取一致行动,而且迫使其走向地方去建立地方组织、走向选区去建立“选民登记社”。这迫使原来在议会中的党派走向选区、走向民众、通过联系民众来赢得民众选票,迫使英国近代政党开始向现代政党转变。具体而言,1832年“托利党”正式更名为“保守党”,并开始建立保守党地方组织“保守党协会”、在选区建立保守党登记协会。到了1837年,保守党的登记协会已遍及全国;1867年保守党召开全国大会、成立“保守党协会和宪政全国联合会”,保守党中央开始致力于制定竞选计划、提名候选人、筹集竞选经费等。“辉格党”则在1834年以后正式更名为“自由党”,19世纪70年代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地方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性组织,1877年自由党召开全国大会。在此意义上说,英国近代权贵党向现代大众型政党的转型就是选举权扩大催生的。

从政党与政党制度关系看,现代政党制度必须建立在现代政党与政党政治充分发展的条件之上,没有现代政党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形成所谓的现代政党制度。在这一历史时期,英国保守党与自由党组织化的竞选开始展开,英国“两党制”开始萌芽;但“议会多数党组阁”尚未成为政治定律,政党执政还主要取决于国王意志。因此说,在这一时期,“两大政治派别虽然都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但两党制仍未成熟”[7]。甚至可以说,英国的两党制在这一时期还未成型、更未定型,只能说是处于萌芽状态。


4 第四阶段:英国自由党与保守党交替执政的“两党制”初步形成、工党成立并蓬勃发展时期


从政党制度形成角度看,只有在议会权力至上前提下,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赢得议会多数且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成为政治定律,这才标志着“两党制”的正式形。在英国,“两党制”的形成无疑开启于1868年11月的大选。当然,这次大选是以1867年通过的《人民代表法》减少选举财产资格限制、中下层选民有所增加为前提条件的。在这次大选中,自由党因获过半席位而组阁。这次大选结束了英国历史上较长时期内由国王主导议会、少数党屡次组阁的政治局面,确立了议会多数党组阁的政治惯例,标志着英国“两党制”的正式形成,开启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新纪元,促使英国两大政党进一步组织化、规模化、选举化。

对保守党而言,这一时期是由弱变强、发展壮大的历史时期。1867年以后保守党开始重视加强组织建设,中央组织变得越来越职业化、正规化,于1867年召开了保守党全国大会、成立了“保守党协会和宪政全国联合会”,1907年在议会中首创“影子内阁”;在保守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其地方组织迅猛发展。从1886年保守党与张伯伦新创立的“自由统一党”结成联盟开始,开启了长达20年的执政期。对自由党而言,这一时期则是由强变弱、从极盛走向衰败的一个历史时期。1886年爱尔兰自治问题导致自由党内部分裂,张伯伦带领自由党统一派脱离自由党、与保守党结盟;从此以后,自由党便开始走下坡路、渐失执政地位。尽管自由党在1894年曾经短期组阁,1906年保守党内部因自由贸易分歧而分裂、当年大选失败,自由党再次上台执政直至一战结束,但自由党的盛世已经不复存在。

在这一历史时期,为什么自由党由强变弱、从极盛走向衰败?概括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内部分裂使然。1886年爱尔兰自治问题导致了自由党内部分裂,张伯伦带领自由党统一派脱离自由党、与保守党结盟(1886-1895年),后与之合并。内部分裂无疑是自由党由强变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工人运动发展与工党崛起使然。工党的成立与迅速发展挤占了自由党的政治空间并最终在政治上取而代之。具体而言,1868年英国全国职工代表大会(TUCS)的成立,乃英国政党政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TUCS是工会的联合组织,被称为“劳工的议会”,该组织为工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而强大的阶级基础与组织基础。随着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881年部分工人联合自由党左翼人士建立了民主同盟(1884年更名为社会民主同盟)、1883年社会主义性质的费边社成立、1893年苏格兰工党和布雷德福劳工联合会等合并成立了“独立工党”。在此基础上,1900年2月工会、费边社、独立工党、社会民主联盟等召开特别大会,讨论共同组建工人阶级政党问题、并决定成立“劳工代表委员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组织,1906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工党”,从此英国工党正式走上英国政党政治舞台,成为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三是选举法改革、英国社会两极化使然。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取消了选举财产资格的限制,使30岁以上的妇女都获得了选举权。这次选举权改革使英国有选举权的人数从800万猛增到2 100万以上[8]2,这不但意味着工人阶级的选民数量大大增加,也意味着英国社会与政治斗争两极化的开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两极化对立成为英国政党政治的新特点。与此同时,保守党兼容了自由党的旗帜,成为有产者的代表,吸纳了自由党中的右翼力量;工党则举起了劳动者大旗,吸纳了自由党中的左翼力量,使得自由党处于两大阶级对立的夹缝之中,其社会基础或阶级基础必然萎缩。四是战争因素,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了自由党的没落,这是一个偶然因素,但却是导致自由党没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5 第五阶段:保守党、工党、自由党三足鼎立,政党联合执政而形成短暂的“多党制”时期


尽管1868年11月大选确立了“议会多数党组阁”的政治惯例,标志着英国“两党制”的正式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两党制”已经稳定下来。因为从1868年11月大选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此期间,保守党与自由党交替执政的局面并不稳定,其中既有1886年张伯伦带领自由党统一派脱离自由党、导致自由党分裂而执政失败现象,也有1906年保守党内部因自由贸易分歧而分裂、导致当年大选失败现象;既有张伯伦领导的自由党统一派与保守党结盟执政现象,也有1915年自由党阿斯奎斯组成战时联合内阁现象。在此意义上看,这一时期的英国政党与政党制度是以“两党制”为主、摇摆于“一党单独执政”与“党派联合执政”之间;进而为一战到二战期间,英国三党格局、联合执政的短暂“多党制”时期留下了政治空间。尽管学界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人民代表法》的实施与英国工党在一战中的崛起,是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但这一新起点,是自由党没落、工党兴起的新起点,是英国从“两党制”转向三党格局、联合执政的短暂的“多党制”的新起点,而非走向稳定的“两党制”的新起点。

从1918年到1945年英国政党执政的具体情况看,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细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党组成联合政府。在这次联合政府中,最初是自由党占主导地位,自由党人阿斯奎斯任首相。然而,1916年自由党内部分裂,以乔治为首的一些自由党人反对阿斯奎斯,乔治取代阿斯奎斯担任首相,但却组成了保守党占主导的联合内阁;因为在当时成立的真正决策机构“战争指导委员会”(有人称之为内阁中的内阁)中,保守党有3人、工党有1人、自由党只有乔治1人。乔治的这一做法,给自由党造成重大伤害,导致1918年5月该党正式分裂。

第二阶段:从战后联合政府到保守党一党执政。在一战结束后的1918年大选中,自由党惨败,阿斯奎斯派只得到28席,劳合·乔治派得到133席,从此以后自由党逐渐势微;保守党得到335席,刚刚兴起的工党得到60席;然而,这次大选后却组成了以劳合·乔治为首相、保守党人占多数的联合政府。直到1922年,多数保守党议员不再接受劳合·乔治这位自由党首相的领导,赶其下台;在1922年的大选中,保守党大胜,组成清一色的保守党政府,博纳·劳出任首相,自由党大败,劳合·乔治派自由党只得到57个席位,阿斯奎斯派得到60个,工党则异军突起获得142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自由党的地位开始被工党所取代。

第三阶段:工党两度少数党组阁。在英国1924年的大选中,保守党获得259席,工党获得191席,自由党两派共获158席;然而,由于保守党和自由党不愿联合执政,导致工党少数党组阁,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出任首相。但工党少数党内阁命运不长、只维持了10个月,便被保守党和自由党联手推翻。在1924年10月底举行的大选中,保守党大胜获得419席,鲍德温组阁担任首相,工党获得151席,自由党两派共计40席。在此后保守党执政的4年中,1926年英国爆发了全国工人大罢工,重创了保守党。在1929年英国大选中,工党大胜,第一次成为议会中的最大政党,但席位仍未过半,工党第二次组成了少数党内阁,麦克唐纳再度出任首相。

第四阶段:从超党派的“国民政府”再到保守党单独执政。1931年8月英国国内经济危机迫使麦克唐纳向国王请辞首相,结果却出人意外,英王未循常规让保守党组阁,而是让麦克唐纳继续留任、组成了一个超党派的“国民政府”(自由党、保守党、工党都参加)①。到了1935年5月,保守党领袖鲍德温正式取代麦克唐纳出任“国民政府”首脑。在随后的大选中,保守党赢得432席,取得绝对优势,单独执政;工党则在新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领导下取得154个席位,麦克唐纳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一代新工党正在形成。1937年5月鲍德温向新国王请辞首相职务,约瑟夫·张伯伦的次子尼维尔·张伯伦继任首相,保守党依然一党执政。

第五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联合政府。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张伯伦执行绥靖政策,结果不仅没有阻止战争,反而助长了战争爆发,导致1940年6月张伯伦下台,丘吉尔成为保守党新首相,同时组成战时联合政府直至二战结束,工党、自由党都参加了丘吉尔的联合政府。

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一历史时期,英国一度出现小联合执政,两度出现工党少数党短暂组阁,两度出现大联合政府,四度出现保守党议会多数单独执政的复杂政治局面。其间也夹杂着自由党的再度分裂,麦克唐纳与工党一度分裂。由此看来,把这一时期的英国政党制度说成是“两党制”占主导,显然不符合实际。确切地说,这一时期的英国政党政治是三党格局、保守党占主导、政党联合执政为常态的短暂“多党制”时期。在这27年中,保守党占议会多数的“小联合执政”与“大联合执政”累计长达13年,工党少数党组阁的时间两度只有3年,尚未成为稳定的执政力量,保守党单独多数党执政的时间只有11年左右。


6 第六阶段:现代英国政党政治平稳发展与“两党制”长期稳定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丘吉尔领导的战时大联合政府也宣告结束。在二战结束后进行的英国大选中(1945年7月),工党赢得下院393个席位,保守党只获得213席,保守党败给了日益壮大的工党、克莱门特·艾德礼取代丘吉尔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从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看,这次大选开启了工党占据议会多度、独立执政的新时代。人们不禁要问,丘吉尔在二战中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功绩显赫,为什么在二战后的大选中败北?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既与二战中工党的作为与发展壮大有关,也与战后英国民情变化、对和平发展与社会公平的诉求提高有关,也与英国个人主义传统有关,正如丘吉尔在败选后对记者问答所言,“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在接下来的1951年大选中,工党败给保守党,保守党独立执政。可以说,自二战以后,英国工党与保守党交替执政的政治格局才正式形成并稳定下来,在英国政党政治史上形成了战后长达65年的“两党制”时期。其中,保守党1979-1997年4次连续执政18年;工党1997-2010年也曾经连续四届执政,长达13年,乃工党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次。

从政党发展角度看,在这一历史时期,尽管在世界范围内东西方国家之间、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十分尖锐;但就英国乃至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而言,二战以后国内阶级矛盾缓和,政党政治趋于稳定,选举政治成为国内政党政治的核心。随着战后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广大民众逐渐超越传统的“左与右”,个人阶级身份越来越模糊,比如问现在的英国年轻人“你是工人吗”,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爸是工人,我不是工人。”这使得英国政党(特别是工党)固有的阶级基础变得越来越模糊,固有的群众基础在逐渐消失,英国两大政党趋同,“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向越来越明显。与此相应,战后英国两大政党逐步实现了从“原则型”政党向“利益型”“选举型”政党的历史转变,从大众型政党向“全方位党”与“卡特尔党”的历史转变。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选举政治”所逼,也是中产阶级社会的形势所逼。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政党能够与时俱进地进行政党调适并保持政党团结一致,决定着执政成败。对工党而言,即使是二战以后,其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左、中、右”分歧,大致说来,左翼倾向于实行更具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经济政策,右翼倾向于放弃工党固有的国有化政策,中左派则主张实行“混合经济”政策、走中间道路。其中,固守传统、内部分裂等曾经使工党在1979-1997年的四次大选中连续败北、连续18年长期处于反对党地位,其中1981年3月工党内的温和派退出工党、另组英国社会民主党,导致工党战后再次分裂,这也是工党失败的重要教训之一。而锐意改革、推行“布莱尔主义”、打造“新工党”、走“第三条道路”等曾经使工党从1997-2010年连续四届执政,创造了战后工党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辉煌历史。


7 第七阶段:英国政党联合执政的再度出现与当代英国政党政治新走向


一方面,在2010年5月英国大选中,在议会650个席位中,保守党赢得307席,工党258席,自由民主党57席,其他政党28席,无一政党过半,形成了二战以来少有的一次“无多数议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卡梅伦出任首相,从而结束了工党连续13年的执政局面,也形成了二战以来第一个联合政府。在这届联合政府中,自由党人克莱格出任副首相,在9个内阁大臣中保守党人占据4个要职、自民党5人入阁。这不能不说是战后英国政党政治的一个新现象,也是对二战以来英国“两党制”的一个补充性说明。另一方面,2016年脱欧公投引发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大震动,集中彰显出英国政党政治的新动向,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脱欧公投引发了英国两大政党内讧,不但引发了保守党内部分歧的扩大,卡梅伦引咎辞去首相职位,政治生命以失败告终,也引发了工党内讧甚至是内部分裂。公投结束后,工党内部的一些政治精英指责领袖科尔宾领导乏力,未能保住工党票仓内的“留欧”票,未能说服广大工薪阶层投票“留欧”,结果导致工党“影子内阁”出现三分之二辞职潮。工党大佬在议会党团内发动了对科尔宾的“不信任动议”,以172票对40票的大比数通过要求科尔宾辞去领袖职务②,但科尔宾认为,工党议会党团通过的“不信任动议”不具有真正约束力、拒绝辞职,强调自己是由议会党团、工党党员和支持者共同选出的,不能“出卖”选举其出任工党领袖的工党成员。这使工党面临着再次分裂的危险。

二是保守党党魁选举规则受到挑战。保守党党章规定:保守党领袖由1922年委员会(即下院议员组成的委员会)从下议院议员中提名、在全体党员中按照“一人一票”原则选举产生。但特蕾萨·梅取代布莱尔成为新党魁、新首相,是由保守党议会党团(党内精英与政治活动家们)选出的,成为保守党历史上第一个非换届选举、非保守党党员“一人一票”选出的领袖。这对保守党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现象,对保守党党内民主与领袖选举原则无疑也是一个新挑战。

三是在这次脱欧公投中,无论是执政的保守党,还是反对党工党,其领袖与政治精英都未能有效地说服其党员贯彻党中央意图,按中央意志行事。这一方面说明,政党精英越来脱离群众、越来越不了解民众情况与想法,党员乃至民众对政党领袖、政治精英的信任度在降低,政党精英在党员与群众中的影响力下降。另一方面说明,广大民众对政党政治、代议制民主的信任度降低,英国两大政党的影响力与在民众中的支持度有所下降;但广大民众政治参与的愿望与对直接民主的诉求在不断提升,与精英主义相对立的“民粹主义”在广大民众中也有所抬头。再一方面说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英国政党在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同时,政党老龄化、空心化倾向加剧,网络媒体在大众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

总之,英国现代政党的萌芽与产生是近代代议制民主与君主专制博弈的产物,英国政党发展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与选举政治发展的产物;英国政党制度是英国政党发展、政党实力变化与政党格局变迁的历史产物,而不是相反。从英国300余年的政党发展、政党格局与政党制度变迁的历程看,英国政党有一个从王权至上之下的政治派别(可谓朋党)向议会权力至上之下的近代权贵党的前期发展过程;有一个从近代权贵党向现代大众型政党、当代“全方位党”“卡特尔党”乃至信息化政党的转型发展过程。从政党参政、议政与主政等政党政治角度看,英国政党政治有一个从王权至上下的党派议政,到议会权力之上之下的政党参政与主政的近代发展过程;存在着一个从一战、二战期间政党联合执政,到二战后议会多数党执政,再到2010年以来偶现的联合执政的现代与当代发展过程。从政党格局与政党制度角度看,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存在一个从萌芽、初步形成到“三党格局”短暂迂回,再到二战以后“两党制”稳定发展与“三党格局”偶现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政党、政党格局与政党制度关系看,朋党自古有之,但现代政党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为条件的;对英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而言,都是先有现代政党、后有比较稳定的政党格局,然后才会形成现代政党制度;没有现代政党与政党政治充分发展,就不可能形成所谓的现代政党制度。这充分说明,政党与政党制度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另外,从政党发展与兴衰成败角度看,任何一个政党只有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调适乃至改革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无论是对英国政党还是其他国家政党而言,政党僵化与党内分裂都是导致政党失败的关键性因素。

①在这次事件中,工党政府垮台了,麦克唐纳却留在首相位置上,且未与其工党同事商量就擅自行动,这对工党而言显然属于违章操作,于是工党群起而攻之,指责麦克唐纳叛党,并于9月28日将他及留在他政府中的其他工党成员开除党。但麦克唐纳还是依靠保守党组织了新政府,并随即对英国经济进行抢救。

②在2015年5月英国大选中,保守党赢得下院650个议席中的331席,超过半数而连续执政,卡梅伦成功连任首相;而工党赢得232个席,位列议会第二大党。



    进入专题: 政党政治   政党制度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29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探索》2017年 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