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麒麟:共识危机:政党政治危机研究中一个被遗漏的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44 次 更新时间:2019-05-15 00:46

进入专题: 共识危机   政党政治  

叶麒麟  

内容提要:自1960年代和1970年代以来,作为自由民主政治运转轴承的政党政治因政党衰落而出现危机,学术界因此兴起了研究政党政治危机的热潮。纵观现有文献,目前学术界已经关注到了政党在组织、意识形态、功能以及社会认同方面的危机,并分析和讨论了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但是,囿于欧美老牌民主国家的旧有语境展开的分析存在局限,关于政党政治危机的既有研究忽视了政党政治有序运作所需的政治共识前提,遗漏了政党政治危机研究中无论是老牌民主国家还是新兴民主国家都存在的共识危机这一研究议题。

关 键 词:政党政治  政治共识  危机


政党争取、执掌、参与或干预国家政权并对社会产生影响,是当今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其实这种普遍现象就是所谓的政党政治,它俨然是现代政治的一种基本形态。当然,现代意义上的政党组织及政党政治是在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所谓的第一波民主化(1828-1926)①浪潮下的欧美国家中产生的,它们是欧美国家自由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由于顺应了欧美国家自由民主政治中统一“治权”与“主权”的需要,曾经被视同于“派系”而受到贬损的政党成为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中介,因而才具有了公共属性,摆脱了“派系”的嫌疑,从而获得了现代性的意蕴。而政党政治正是凭借政党在聚合利益、表达利益、组织竞选和组织政府等方面的基本功能的发挥,通过政党间的竞争与合作,才使得自由民主的政治生活得以运转和维系,从而使得“政党政治”成为“民主政治”的代名词。也正因为如此,20世纪被意大利学者彼得·迈尔(Peter Mair)标识为“政党民主的世纪”②。

正因为政党政治的上述民主功能,在20世纪上半期,政党政治在民主政治、政体稳定、政治整合和政治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成为了学术界在研究政党政治时的中心议题。然而,自1960年代和197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弥漫着一种对政党政治的悲观论,认为政党政治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明显,甚至还因政党衰落而出现危机。由此,学术界在政党政治危机的表现、成因及影响评价等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对有关政党政治危机的既有研究进行梳理,并作出相应的评论,借此引出对政党政治共识危机这一研究议题的关注和重视。


一、政党政治危机的表现


一般而言,政党政治危机源于政党的危机以及政党的衰落。因此,完全可以借助“政党危机”或“政党衰落”来考察政党政治危机。依据所掌握的文献,并借助“政党危机”或“政党衰落”的视角,我们大致可以看到既有研究已经关注到了政党政治危机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政党被认为属于社会范畴,是社会的产物。正是因为政党以“群众型政党”这一组织形态存在,才能顺应自由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才获具现代意蕴。也正因为如此,西摩·李普塞特(Seymour Lipset)和斯泰因·罗坎(Stein Rokkan)才提出了政党制度的“固化”(freeze)假设。③换言之,在20世纪上半期,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度还比较高。可是到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许多学者纷纷指出,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度明显在下降,出现了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危机。正如迈尔所指出的,在欧洲,奥地利的政党认同度已由1969年的75%降至1990年的59%,西德已由1972年的82%降至1987年的不足75%,爱尔兰已由1987年的72%降至1989年的40%,瑞典已由1960年的52%降至1988年的22%,英国已由1964年的22%降至1987年的7%。④同样,在美国,近些年无党派人士的队伍不断壮大,政党的认同度也在不断下降。⑤另外,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和理查德·冈瑟(Richard Gunther)也发现,在20世纪最后1/4的时间里,自由民主确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只有采取民主形式的政府才能获得足够的合法性。但吊诡的是,在民主席卷世界的同时,对具体的民主制度、尤其是政党制度的不信任却在不断加剧。社会对政党的认同不仅在欧美老牌民主国家中不断衰弱,在新兴民主国家中也是如此。⑥可以说,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在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危机是否意味着社会对所有的利益代表和表达渠道的认同危机?这是否是由政党之外的其他利益代表和表达渠道的竞争所导致的?是否意味着政党可以被抛弃?显然,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分析社会对政党产生认同危机的成因以及政党在发挥其功能方面的现状等。

二是政党的组织危机。社会对政党产生认同危机的直接后果就是政党的组织危机。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考察政党的组织危机:(1)党员数量下降。一般而言,党员是政党组织的基本细胞,党员的数量关系到政党组织的生存。也正因为党员的存在,政党政治才被视为“会员制政治”。应该说,党员数量是考察政党组织的一个较为直观的视角。纵观现有文献可以发现,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在反复强调党员数量不断下降这一事实。无论是考察欧美老牌民主国家的数据,还是考察自1945年以来维系民主制度的18个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经验数据,学者们都证实了政党的党员数量在下降。⑦荷兰学者英格里德·范·毕泽恩(Ingrid van Biezen)和德国学者托马斯·波古特克(Thomas Poguntk)也正是依据政党党员数量在下降这一点,才认为“会员制政治”正在衰落。⑧(2)政党组织的制度化程度低下。除党员数量这个视角外,还有一些学者在考察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政党组织时,专门采用了政党组织的制度化这一视角。目前,学术界一般从政党组织的自主性、适应性和内聚性等指标来考察和评判政党组织的制度化。依据这些指标,学者们发现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政党组织的制度化程度低下,政党组织显得比较脆弱,处于危机之中。⑨那么,政党党员数量的下降或制度化程度低下,是政党组织的危机,还是政党组织的转型现象?这其实是在认定和评判政党乃至政党政治危机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三是政党的意识形态危机。除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危机、政党的组织危机外,还有许多学者阐述了政党的意识形态危机。一般而言,政党是19世纪欧洲社会阶级分化和对立的产物,因而它主要是作为阶级的组织形态出现的。而这种作为阶级组织形态的政党往往是依靠意识形态来制定纲领性政策,从而凝聚整个政党的。因此,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政党的意识形态色彩较为突出,意识形态往往成为政党的显著标志,长期以来政党分类的方法依据的也是政党的意识形态倾向。然而,许多学者发现,自1960年代以来,政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如下两种现象:(1)政党的意识形态淡化。政党在动员公众时,更多地将意识形态的理念转化为世俗化的政策,有意识地弱化其意识形态色彩。⑩在西欧的政党中,出现了党纲冗长化、内容庞杂化、目标模糊化等意识形态暧昧不明的情况。(11)(2)政党间意识形态的趋同化。各政党在选举竞争中,除淡化各自独特的意识形态外,还采取实用主义和兼收并蓄的方法来改造意识形态,从而出现了政党之间意识形态趋同化的现象。(12)而许多学者认为,政党意识形态的淡化和趋同化现象是政党所面临的意识形态危机。实际上,与政党的组织危机一样,所谓的“意识形态危机”是真的危机,还只是一种转型现象,也是认定和评判政党乃至政党政治危机时需要回答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四是政党的功能危机。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危机源自政党的功能危机,而政党的功能危机又与政党的组织危机、意识形态危机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加剧的关系。因此,政党的功能危机就成为了政党政治危机研究中的核心内容。许多学者发现,政党曾经承担的代表功能、表达功能和组织功能等正在衰弱。对于政党的功能正在衰弱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要么直接指出政党在利益整合、政治社会化、动员选民和组织政府等方面的具体功能在退化,(13)要么从“全方位政党”这一政党形态的视角展开论述。(14)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既有研究采用了个案分析法,深入剖析政党功能的衰弱。(15)众所周知,政党正是因其曾经承担的代表功能、表达功能和组织功能等基本功能,才被视为“好东西”,才摆脱了“派系”的恶名,才获得现代价值。在许多学者看来,这些基本功能的衰弱在相当大程度上说明政党面临着严重的功能危机,甚至生存危机。政党的功能危机是否是其他的利益代表和表达渠道带来的竞争所导致的?它是否意味着政党已经完全被其他利益代表和表达渠道所取代?这些问题关系到对政党乃至政党政治的“危机”与“终结”的认定,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在很大程度上有待于对政党功能危机的成因展开分析。


二、政党政治危机的成因


如前文所述,人们在阐述政党政治危机的表现形式时,往往会对其成因存在疑惑。因此,目前学术界在梳理政党政治危机的表现形式的同时,还专门剖析了其成因。大致而言,目前学术界认为政党政治危机的成因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具体而言,二战结束以后,尤其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所谓的“后工业社会”阶段。而“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经济已由生产性经济转至服务性经济,专业和技术阶级在职业分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占据首要地位并成为社会革新的源泉,技术控制和发展成为未来方向,智能技术兴起。(16)正是由于具备上述特征的“后工业社会”时代的来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数减少,传统的阶级结构逐渐瓦解,出现了以专业技术和服务为职业的中产阶级,使得社会结构由哑铃型转变为橄榄型。而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由“物质主义”过渡到“后物质主义”,人们关注的是人权、自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质量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价值。许多学者认为,正是这样的社会结构转型破坏了政党以及政党政治的原有社会基础,政党与原有阶级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政党的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淡化,出现了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危机,以及政党在组织、意识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危机。另外,还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浪潮更是在社会结构转型导致政党政治危机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7)对于社会结构转型这个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政党的党员数量下降、意识形态的淡化和趋同化等是政党乃至政党政治无法适应社会结构转型的表现,还是相反?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导致对政党政治的“危机”与“适应性调整”的认定出现分歧。

二是来自社会组织力量的竞争。政党曾经凭借其在聚合利益、表达利益、组织竞选和组织政府等方面的基本功能,在民主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党政治也因此成为“民主政治”的代名词。然而,随着二战后“后工业社会”的逐渐来临,随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盛行,社会组织力量不断成长起来,并且直接威胁到政党的主导地位。大致而言,目前学术界认为社会组织给政党造成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新社会运动的竞争。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念的盛行,自1960年代和19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出现了“和平运动”、“女权运动”和“环保运动”等各类抗议活动。在一些学者看来,新社会运动由于目标和利益诉求单一,意识形态色彩淡薄,参与者以重视个人自由的青年人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因而对具有复合性目标、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以及重视组织纪律的政党形成了直接竞争,对其主导地位造成了威胁。(18)(2)利益集团的竞争。随着利益集团的扩张和发展,利益集团与国家机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频繁,政府的决策日益受到制度化的利益集团的直接影响。为此,一些学者认为,利益集团成为了政党的直接竞争对手,正逐渐取代政党的角色,直接威胁到政党在政府决策方面的主导地位,致使政党出现功能危机以及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危机。(19)(3)非政府组织的竞争。“后工业社会”时代的来临是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发展的源泉。在一些学者看来,非政府组织在利益表达方面直接而具体,其成员身份灵活多样,组织活动的能力强,并可灵活采取直接交往、沟通或示威游行等方式,这些特征使其比政党更能够贴近民众,因此成为了社会的核心支柱以及反映民意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渠道,从而对政党构成了直接竞争和挑战。(20)在许多学者看来,正是新社会运动、利益集团和非政府组织等社会组织力量的直接竞争,才导致政党出现了功能危机,并由此带来社会对其的认同危机。但是,这些社会组织力量是否已经完全取代政党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甄别和讨论。

三是来自大众媒体的竞争。在民主政治生活中,政党曾经是政治沟通的主体。在候选人的提名和宣传以及政治信息的传播方面,政党一贯是核心的执行主体。然而,在许多学者看来,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对政党的主体地位构成了直接竞争与挑战。整体上,大众媒体对政党主体地位构成的竞争与挑战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弱化了政党既有的民众基础。在大众媒体普及化的新时代,民众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大众媒体的娱乐节目上,政治参与的时间和意愿下降,进而导致民众的政党归属感下降,政党既有的民众基础被弱化。(2)弱化了政党的选举功能。由于大众媒体的普及应用,竞选技术出现了变化,候选人可通过大众媒体直接与公众沟通,不必再经过政党这一组织渠道,从而极大地弱化了政党的选举功能。(3)弱化了政党的权威。大众媒体具有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政党为了迎合媒体报道被迫调整自己的纲领和政策,而政党腐败等负面消息往往成为媒体关注和传播的重点和焦点,政党的良好形象和政治权威往往因此被削弱。(4)导致了政党的“去社会化”。大众媒体使得竞选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导致竞选资本不断攀升。其结果使得政党逐渐脱离资源缺乏的党员和社会,转而向资金雄厚的国家机器寻求“帮助”,从而导致了政党的“去社会化”。(21)与社会组织力量一样,大众媒体是否已经完全取代政党的功能,值得进一步讨论。


三、政党政治危机的影响


针对1960年代和19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上述政党政治危机,学术界还专门就政党政治危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政党政治危机的危害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政党政治危机的危害。(1)影响民主政治的品质。在一些学者看来,政党政治正是凭借政党发挥的代表功能、表达功能和组织功能等来实现国家的治理,从而彰显出民主政治的良好品质。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政党的原有功能被弱化,从而影响到政党政治发挥其民主功能,进而影响到民主政治的品质。(22)(2)威胁到民主政治的生存。还有学者认为,当政党政治出现衰落危机时,极端暴力、行政与立法冲突、政策无效等将充斥政治生活,而这些将极大地增加了出现反体制的候选人或力量的可能性,长此以往必将威胁到民主政治的生存。(23)(3)无法弥合社会人口的隔阂。丹麦学者莉萨·托格比(Lise Togeby)认为,由于政党的组织危机,党员数量不断下降,政党无法起到代表和整合公众的作用,因而无法弥合社会人口的隔阂。(24)其实,若能在将政党与社会组织力量、大众媒体等竞争对象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和评估政党政治危机的危害这一问题,则会显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二是对政党政治危机的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的质疑。在关注和讨论政党政治危机的影响时,有些学者对这一影响的普遍性提出了质疑。例如,在对“世界价值观调查”(The World Value Survey)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皮帕·诺里斯(Pippa Norris)认为,政党党员数量下降的组织危机自1980年代以来只是发生在欧美老牌民主国家中,并未在新兴民主国家中发生。据此,他认为政党政治危机并不是普遍存在于所有国家中,也不是一个不变的趋势。(25)又如,美国学者霍华德·雷特(Howard L.Reiter)通过分析美国、英国、瑞典、挪威、法国以及西德等国的相关调查数据发现,政党政治危机及其影响在西方国家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是个别国家的现象。同时,即使在发生政党政治危机的国家,危机的表现形式和成因也都存在差异。(26)应该说,政党政治危机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的现象。就学术研究而言,这涉及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选择问题。

三是对政党政治危机是否存在的质疑。学者们在这一方面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党政治并未发生危机。在一些学者看来,“政党政治危机”的论断太过于武断和悲观,其实政党政治并未发生危机。因为政党依然主导着选举政治,民主政府依然通过政党的选举活动产生,所以政党依然是民主政治体制的核心主体,政党政治仍然存在。(27)(2)政党政治在进行适应性调整。有学者指出,所谓的“政党政治危机”现象,其实只是政党以及政党政治的适应性调整而已。具体而言,它们并不是政党政治的终结,而是政党以及政党政治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在调整政党与选民的联系、政党的内部组织、政党的竞选组织以及政党的执政方式等,因而与其说政党政治发生了危机,不如说政党政治在进行适应性调整。(28)


四、政党政治危机研究中被遗漏的议题


综上所述,学术界已经围绕着政党政治危机的表现、成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关于政党政治危机的既有研究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1)对政党政治危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区域失衡现象。大部分既有研究集中针对的是欧美老牌民主国家。尽管有少数学者关注到了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危机问题,但相对而言,关于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危机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

(2)既有研究大多是基于欧美老牌民主国家的语境进行的。具体而言,欧美老牌民主国家已基本完成建设民族国家的任务,民主政治较为成熟,在国家认同以及民主政治制度上已经达成了较大的共识。一般而言,正是在既有的政治共识的框架和前提下,政党政治才能围绕着聚合利益、表达利益、组织竞选和组织政府等方面有序地展开运作。也正因为如此,关于政党政治危机的既有研究就是在欧美老牌民主国家中既有的政治共识的框架和前提下进行的,更多关注的是政党的功能危机、组织危机、意识形态危机以及社会对政党的认同危机。

(3)既有研究对“危机”存在不同的理解。从上述关于政党政治危机的影响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既有研究在如下两个方面对“危机”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首先,在政党政治危机是否必然在绝大多数国家发生这一问题上,既有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在少数几个国家发生的“危机”不算是真正的“危机”,只有在绝大多数国家发生的“危机”才算是真正的“危机”。也正因为如此,对“危机”持这种理解的学者才基于实证经验和数据资料去质疑政党政治危机的存在。其次,在政党政治的“危机”是否等同于政党政治的“终结”这一问题上,既有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有些学者看来,政党和政党政治的“终结”才是政党政治的真正“危机”。正是基于此,对“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才基于政党和政党政治并未终结这一事实来质疑政党政治危机的存在。

(4)既有研究大多属于描述—解释型研究。该类型研究的主要特点在于,梳理和描述政党政治危机的表现,解释危机的成因并评价其影响,而较少涉及相应的对策研究。

基于对“危机”的上述认识,我们发现关于政党政治危机的既有研究存在着如下两个方面的突出缺陷:(1)忽视了许多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尤其是其政治共识不足的现状。如前文所述,既有研究大多是基于欧美老牌民主国家的语境进行的,而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已成型和成熟,在国家认同和民主政治制度方面达成了较高的政治共识。因此,即使有少数学者已经关注到了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危机,但其研究也囿于欧美老牌民主国家的语境,而未能注意到一些新兴民主国家缺少政治共识的问题,从而未能涉及政党政治的共识危机问题。(2)无法及时跟进欧美老牌民主国家出现政治共识下降乃至政治衰朽的新情况。近年来,在欧美老牌民主国家中,由“恶性党争”带来的“否决政治”的弊病不断凸显和升级,既有的基本政治共识开始衰弱,其整个民主政治似乎正逐渐步入衰朽阶段。而关于政党政治危机的既有研究集中关注的是从19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一段时期,显然无法跟进近年来在欧美老牌民主国家中发生的这些新状况。

由上可以明显看出,民主国家尤其是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共识危机是该研究领域中被遗漏的重要议题。当然,这里必须补充说明的是,一般而言,政治共识是指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某一共同体中的人们对与政治系统有关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的共享,是对政治差异性的包容性认同。若不存在这种共享和认同,则意味着出现政治共识危机。而政党政治的共识危机指的就是作为政党政治生活主体的政党之间未能就价值、规则等进行共享,无法就政治差异实现包容性认同,从而使得政党政治无法有序运作。另外,近年来在全球反思西方式民主政治及其理论的潮流下,有学者开始将一些新兴民主国家中以街头运动、甚至暴力战争形式出现的各族群之间、教派之间以及阶级之间的政治共识危机,归咎于西方式民主中的竞争性政党政治。(29)这样的研究其实已经涉及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共识危机这一议题。但是,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共识危机的结构类型、发生机理及治理等问题,还远未被涉及。总之,无论是研究新兴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危机,还是研究老牌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危机,政党政治的共识危机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被遗漏的研究议题。

①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26页。

②Peter Mair,"Political Parties,Popular Legitimacy and Public Privilege",West European Politics,Vol.24,No.2,1995,pp.40-57.

③Seymour M.Lipset and Stein Rokkan,"Cleavage Structures,Party Systems,and Voter Alignments:An Introduction",in Seymour Lipset and Stein Rokkan(eds.),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7,pp.1-64.

④Peter Mair,Party System Change: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on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129.

⑤游楠:《当代西方政党政治:欧美政党认同危机的迹象》,载《南方论坛》2016年第4期。

⑥Larry Diamond and Richard Gunther(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Democrac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p.ix.

⑦Pippa Norris,Democratic Phoenix:Reinventing Political Activ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103; Susan Scarrow,"Parties without Members? Party Organization in a Changing Electoral Environment",in Russell J.Dalton and Martin P.Wattenberg(eds.),Parties without Partisans:Political 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Oxford:Oxford Press,2000,pp.79-101.

⑧Ingrid van Biezen and Thomas Poguntke,"The Decline of Membership-based Politics",Party Politics,Vol.20,No.2,2014,pp.205-216.

⑨参见Scott Mainwaring and Timothy Scully(eds.),Building Democratic Institutions:Party Systems in Latin Americ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Scott Mainwaring,Rethinking Party Systems in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Steven Levitsky,Transforming Labor-based Parties in Latin America:Argentine Peron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吴辉:《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发展》,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⑩Otto Kirchheimer,"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s",in Joseph G.La 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pp.80-183.

(11)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

(12)Otto Kirchheimer,"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s",in Joseph G.La 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p.80-183;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90—127页。

(13)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

(14)Otto Kirchheimer,"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s",in Joseph G.La 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p.80-183.

(15)Kaare Strom and Lars Svasand,Challenges to Political Parties:The Case of Norway,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Michelle Hale Williams,"Kirchheimer's French Twist:A Model of the Catch-All Thesis Applied to the French Case",Party Politics,Vol.15,No.5,2009,pp.592-614.

(16)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17)参见Angelo Panebi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Larry Diamond and Richard Gunther(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Democracy,p.ix;韩慧:《衰落抑或调适: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再认识》,载《理论学刊》2014年第11期;侯帅:《论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根源及其启示》,载《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

(18)参见Angelo Panebi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张文成:《西方社会的新变化对政党的挑战》,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韩慧:《衰落抑或调适: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再认识》,载《理论学刊》2014年第11期。

(19)参见Kay Lawson and Peter Merkl(eds.),When Parties Fail:Emerging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韩慧:《衰落抑或调适: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再认识》,载《理论学刊》2014年第11期。

(20)参见韩慧:《衰落抑或调适: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再认识》,载《理论学刊》2014年第11期;侯帅:《论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根源及其启示》,载《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

(21)参见Angelo Panebi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韩慧:《衰落抑或调适: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再认识》,载《理论学刊》2014年第11期;侯帅:《论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根源及其启示》,载《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

(22)参见Russell J.Dalton and Martin P.Wattenberg(eds.),Parties without Partisans:Political 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Oxford:Oxford Press,2000,pp.3-16; Kaare Strom and Lars Svasand,Challenges to Political Parties:The Case of Norway,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罗云力:《西欧政党政治的危机与解析》,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

(23)Scott Mainwaring and Timothy Scully(eds.),Building Democratic Institutions:Party Systems in Latin America; Steven Levitsky,Transforming Labor-Based Parties in Latin America,p.8.

(24)Lise Togeby,"The Nature of Declining Party Membership in Denmark:Causes and Consequences",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1992,No.3,Vol.15,pp.1-19.

(25)Pippa Norris,Democratic Phoenix:Reinventing Political Activism,pp.103-118.

(26)Howard Reiter,"Party Decline in the West:A Skeptic's View",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Vol.1,No.3,1989,pp.325-348.

(27)参见Geoffrey Pridham,"Southern European Democracies on the Road to Consolidation: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Political Parties",in Geoffrey Pridham(ed.),Securing Political Partie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Southern Europ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0,pp.1-41;任军峰:《超越左与右:北欧五国政党政治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6页。

(28)参见Russell J.Dalton and Martin P.Wattenberg(eds.),Parties without Partisans:Political 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pp.3-16;陈崎:《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韩慧:《衰落抑或调适: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的再认识》,载《理论学刊》2014年第11期。

(29)参见杨光斌:《让民主归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进入专题: 共识危机   政党政治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29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 第9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