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美是教育的本质标志着人类“共同教育精神”的诞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19 次 更新时间:2019-05-07 14:34

进入专题:  

柯领 (进入专栏)  


人类的教育在奔波了二千多年以后,现在正走向转折点。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对人的态度,才能根本上改变对教育的态度。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教育要回到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美好生活的理念上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的教育摆脱功利主义的纠缠而真正实现为人谋幸福的理想。


当今人类的教育变革,不仅需要对教育经验的现象学阐释,而且更需要对人类几千年教育经验的理性反思以及理性反思后提炼出科学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的经验是灰色的,唯有科学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之树长青。没有科学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必然是盲目的、片面的、事倍功半的,很容易被现实中的功利主义所左右而使教育失去为人谋幸福的理想主义的光辉。教育最高精神成就的真正基础应该是在教育的本质中去寻找。教育的科学化,首先应该确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也就是要回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困扰古今中外教育界的世界学术难题,对这一难题的探索,在我思考了12年以后,于1997年1月6日的早晨,我直觉地发现了“美是教育的本质”。在以后对教育的本质的理性论证过程中,我又发现美不仅是教育的本质,同时,美也是人的本质与人类文化的本质。这样,长久困扰人类教育的世界学术难题,就有了一个可能是终极意义的解答。那么,美是教育的本质,对改进我们当今的人类教育究竟有何现实意义呢?我简单的回答就是,美是教育的本质标志着人类“共同教育精神”的诞生,表达了一种普遍性。这就意味着人类教育有了一个永恒的精神发源地,教育的中心由认知转向了情感,使教育的本体论产生了转向;意味着人类教育要按“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一根本规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建立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新体系;意味着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材编写与教育实践要整体地发生朝向美的转变;意味着为人类的教育建立了共同的基础,为实现人类教育的统一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教育应围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这两个维度展开,内心要有一种高贵的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去掌握求生存的专业技能,也就是“内圣外王”是人类教育的共同信念-----人类的教育需要经过“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个收缩点,才能确立一个新的存在。


总的来说,思想的溪流是由高向低奔流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决定了个人、民族与国家的生存状态。如果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成为人们幸福的源泉,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灯塔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就需要把“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的本质”这一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通过教育实践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体验并受益其中,让更多的人体验并理解“美是什么?美是和谐、是崇高,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美是一种感觉;美是一种精神;美是无限的潜能;美是埋在社会地下的最根本的精神发酵力;美是一种无规范的规范;美是走向道德的基础;美是内在的道德;美就是幸福;美就是创造;美就是生产力;美就是生活。”这一深刻的道理;让更多的人体验并理解“审美教育是一种最大程度超越功利的为人谋幸福的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感性与理性、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充分协调起来的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力的教育:美教会我们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该继承什么,该遗弃什么;教会我们对待世界文化,该拿来什么、该回避什么;教会我们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价值世界里,如何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进而学会艺术化的生活。因而,审美教育也就构成了人类最高境界的与最完美的教育”。不仅如此,境由心造,我们还需要整体地建立起“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成功高于物质成功,精神享受高于物质享受”的生存信念,并把这一信念贯彻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全过程中。现在,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让我们回归生活、回归情感、回归人的感性存在吧!由感性经审美走向理性,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由此展开我们的人生历程吧!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情感永远是我们快乐生活与创造性生活的唯一源泉;教育永远有一个最根本的目的,这就是为人最大程度谋幸福。


当代人类的教育危机与世界危机其实质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危机,在自由竟争的经济中心主义的主导下,全世界的教育都陷入了严重的功利主义,以致演绎出了当代世界的三大危机:地球的危机:科学技术非人道化应用造成的生态危机;国家的危机:无灵魂的教育造成的人的素质的危机;个人的危机: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精神危机。人类正处在"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目前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可选择的道路:人类走向毁灭之路——如果继续按现在本末倒置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走下去,人类必将灭亡,全球生态系统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环境的破坏使有机体正在加速地走向死亡,生态破坏的极限就是人类的末日,正像罗曼·罗兰说:"人类在通往天堂的大道旁边,有一条小路也在通向地狱"。人类走向生存之路——唯一的选择就是重建人类“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即整体地转换价值时空观——在系统生态主义的指导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价值时空观,全面地建设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把美的教育同法制相结合,把美作为教育设计与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为中心,在"天地人"和谐相处的理念主导下,塑造人格、建构智能与掌握专业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有整体观念与审美修养的人,因为只有美的人,才能建设一个美的世界,从而真正实现人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伟大梦想。


美是天地人的共同精神,是宇宙、人生与艺术的生命力的表现,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美是人类心灵克服自私,走向自我觉悟、走向宽容、走向彼此欣赏、走向团结互助的必由之路。美是教育的本质,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人类教育的共同理想。因为,共同的价值观,是统一思想的基础,共同的价值观,来源于共同的人性。美是人的本质,爱美是人类的共同本性。只有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最大程度开发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才能以最和谐的方式形成人与美真善爱、人与自己、人与工作、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的双赢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东西方文明走向融合、走向相互学习、走向彼此欣赏。东西方文化就象太极图一样,是一个互补的结构,东方文化“阴盛阳衰”,西方文化“阳盛阴衰”,因此,东西方文化都需要在美、真、善、爱的价值结构内,在系统生态的“自然中心主义”的主导下,实现创造性的转化而形成阴阳平衡的世界文化。这种“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吸收了东西方智慧精华的世界文化是是感性主义、审美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统一,是生态主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是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统一,最终走向“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和谐统一的世界文化将促进人类在“团结互助、共创未来”的崇高精神信念的指引下,充满自信地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走上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这正是21世纪全球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主题。


经过前面的论述,我们现在应该抱持“美为立国之本”的信念并实施“以美立国,以法治国”的发展战略。在当代,“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作为现代化国家的三大标志(帕森斯),正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但我认为,社会必须要发展出美学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与民主政治”,要让美来约束自由带来的内在的躁动与功利的心态,美是内治,法治是外治,二者结合这个社会才能更加的和谐与宁静,否则,自由会走向其反面。所以,宗教家马丁·路德说:“音乐一半是纪律,一半是教育大师”,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


这里,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艺术与美在社会中的中心位置:艺术是社会的中心,而不是外围:艺术能帮助个人用艺术的知识与审美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使人生富有意义与充满生活情趣;艺术能用人道主义的思想照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之灌注崇高的精神;艺术是一所情感的学校,通过艺术来丰富与培养学生们高尚的情感,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只有艺术教育同其他教育有机结合,才能造就一个完整而和谐,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创造性的人。


总之,艺术和美是文明社会的灵魂与价值中心。艺术的审美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核心力量的作用;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走上文明复兴的道路,就得首先从繁荣艺术开始;只有当美的性格在一个民族中得势,一个有积极健康心态的高度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现代化的民主与法制国家,才可能真正的建立并动态平衡地完美发展;只有当国家的民族精神经过美的教养与升华上升到人类普遍精神的高度,这个民族才真正地融入了世界。历史已向我们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国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主要有自然国家(道德无序)、道德国家(道德他律)、审美国家(道德自律)三种型态;只有当国家的发展由“自然国家”到“道德国家”再走向“审美国家”,这个国家才真正能够在文化、政治与经济方面实现个体与整体、民族与世界、国家与全球的全面整合;只有立足于审美国家的普世价值观,世界才能同心同德地走向统一,法治主导下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2019年4月26日与美国旧金山


进入 柯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19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